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63317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x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x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教学管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尤其是在教学管理还背负着过于功利的目的而又走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回顾昨天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不论白猫黑猫,只要逼鼠就是好猫”的俗成思维定势,已被编织进“适者生存”的逻辑之中,而且正在愈演愈烈。

许多教学管理者出现了手足无措的恐慌而身不由己。

这已不是教学管理者个人的选择和偏好所能左右的了,也不是靠点点滴滴的修修补补所能奏效的了。

教学管理是什么?

“教学管理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按照一定的教学原理和方法,对教学系统的人、财、物、事进行有效地组织、协调的活动的过程。

管理的重点是人。

”通过管理去解决在课程改革中:

转变教育教学思想,使“教育旨在促进人的发展”;转变教师教学行为,使“教学能满足人的基本学习需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学习让人变得越来越聪明。

通过管理去解决在校本教研中:

教师个人的自主反思,促进我与自我的对话;教师群体的同伴互助,促进我与同伴的对话;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促进我与专业研究人员的对话。

农村小学的教学管理,主要是教学常规管理。

也就是对教师个人的备、讲、练、批、辅、研等方面的要求和规范,这是教师天天面对的日常工作,更是保证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都对此制定了具体要求和评价办法。

反思农村小学的教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几个方面:

1、过分依赖制度,淡化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学校只依靠制度管理强行推进,使得教师的主动地位、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发挥。

这样,造成了被检查与检查者的对立,致使教学管理丧失有效性,导致教师教研意识的淡化。

教师教学工作就成了追求学生学习成绩,参加教研活动只是为了不受制度的处罚。

如:

教案书写、授课环节、教案详略、数量多少;作业次数、检测评讲、听课节次,业务学习,教研活动等都写进了教学管理制度中,且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挂钩。

显然,过分依赖制度管理,从而淡化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2、教学常规指导有停留于形式的现象,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一定的阻碍。

主要体现为:

(1)备课:

备课是教师对教材的重新加工处理的过程,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情的分析,教学预案的设置,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

学校在教学工作抽查时,只能围绕“备课认真、环节完整、超前备课、目标明确、手段多有体现,有练习设计”等方面记录。

从听课了解的情况:

有为数不少的教师抄《教案集》;有部分教师盲目下载、照搬现成教案;有个别教师课后补教案以应付检查;教师参考用书勾画圈点少,缺乏对教学资源有效开发利用;教案设计中体现应用教具和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不突出。

(2)上课:

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主要途径,因为教师教学方法的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

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新课改的理念难上三尺讲台;教师对新课标下课堂教学如何反思有迷茫;教师采取注入式的现象仍较为普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传统教学方式根深蒂固。

(3)作业:

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业布置欠层次、欠梯度,一刀切的现象普遍;为应付检查,注重次数,不注重作业训练的质量;作业形式单一,基本上都是布置课本上的书面作业,缺乏补充实践性、活动性、探究性、调查性作业;能够让学生当堂完成书面作业的较少,大部分都是在课后完成。

(4)听评课:

每学期学校均规定每位教师听评课的节数,其本意是促使教师之间的互相听课,进行交流互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但在具体实施时却不尽人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教师听评课时听得多,评得少,无从思考,目的性不强;执教者和听课者互学互教的运行机制还没真正形成,缺乏主动性;检查听评课重数量、轻质量,导致个别教师借用他人的《教案》编写“听课记录”。

(5)业务学习:

尽管学校规定教师每学年要订阅一种业务刊物、业务学习笔记要达一定字数,目的是促进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与新课改经验,努力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

但良好的学习氛围还未真正形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业务学习还没有形成教师自觉的行为;有的教师业务学习笔记字迹潦草,敷衍塞责;有的教师为了完成任务,大段地抄写或网络下载,应付了事,没有收到效果。

(6)教研活动:

学校规定每个学科教研组每学期至少要主持两次集体备课,每人每期要上一节教研课,交一篇教学案例或一篇教学论文等。

同时,要求教师都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教研活动。

但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

部分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是为了点名;教师缺乏研究的问题意识,针对性不强,教研活动的效率、效益不高;没有形成教师主动地、自觉地发表自己见解的运行机制,教师有效参与低,甚至有的教师是心不在焉。

3、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抑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考核教师工作,或评优选先、评职晋级都是通过“量化”来实现的。

一般的学校对教师进行评价时都不同程度的涵盖了:

表彰奖励、教研课、论文获奖(或发表)、课题研究、指导学生作品获奖(或发表)等。

应该说,在目前还没有更为先进的评价制度出台前,用这种办法也是完全可以的。

但事实上,“量化评价”却实实在在地成了不少教师投机的幌子。

比如,不会写文章,没关系,只要肯出钱,一篇发表的论文便有了。

一些奖项拿不到,跑跑关系便到手了……在量化时,便可堂而皇之地进入前列。

诸多事实表明,如果不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它必将抑制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针对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的对策:

对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不是目的,而分析产生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才是目的所在。

针对农村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         人本管理是营造良好科研氛围的根本。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对校长说: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简单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现代学校管理,就是要建立人本特色的学校管理模式,利用“学习+激励”让人更聪明地工作。

扫除目前教师工作个体性和竞争性过度的障碍,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形成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

由此,学校一是形成了校本教研的对话机制,教师们在这种机制下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二是大力宣扬“任何改正都是进步”、“一切从沟通开始”、“先做人,再做事”、“要领导好别人,首先要领导好自己”、“管理是一种严肃的爱,培训是最好的福利”等科研、管理方面的名言来激励教师奋进。

三是通过“抓苗子,搭台子,引路子”的方式来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激发教师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感受研究的幸福。

(二)资源共享是促进教师科学发展的基石。

教师应是课改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之一,他们是课程改革最前沿的执行者。

他们是否具备创新精神开拓意识,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效果。

学校盘活用好现有的设备设施,积极搭建“人在家中座,尽知天下事”的网络教育平台。

一是建立学校信息中心,选配好信息技术人员,加大了校园网络的建设、研究、开发、管理和利用。

二是选好骨干,搭好架子,让他们成为支撑校园网的中坚力量。

三是用好班级、学科教学资源文件夹。

四是开辟“教学管理大家谈”、“学科百花园”(专门收集教师们整理上传的优秀教案、优秀课例、优秀课件,拿出来与大家共享。

)、“心情驿站”等校园网络专栏。

让新的教学理念入脑进心,走进课堂。

(三)创新措施是科学有序实施科研的保证。

办好学校仅靠骨干教师是不行的,要依靠全体教师。

为了科学有序地实施科研工作,必须创新工作措施,调动他们自觉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1、开展行政引领行动。

行政领导必须将自己锻造成业务型人才,在学用结合、整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中,率先做到有学习、有讨论、有研究、有实践。

学校行政除了完成好本职工作外,一是每人每学期要主持二次以上教研活动;二是每学年带年轻教师两人以上,深入课堂听评课;三是对蹲点年级教师谈一次话,了解教师的进步、听取教师的意见;四是面向全体教职工做一次学术报告或专题讲座,展示自己的学术水平,理论修养。

2、构建“学习共同体”。

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提倡教师自主学习。

一是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周二、周三下午业务学习交流会上教师随意抽签,做5分钟的“精彩交流”,介绍自己的读书感悟。

二是开展“推书荐文”活动。

在周教研活动中,教师间互相推荐好书好文,进行交流分享。

三是瞄准集体备课,努力实现教师之间的“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下移小课题研究重心。

我们将课题研究的重心下移到班级实际和学科突出问题的诊断上,在内容“实”、形式“活”、方法“巧”、效果“优”四个方面下功夫,从做到“五个一”(即围绕一个课题,开展一项研究,积累一套资料,撰写一篇论文,上好一堂课题汇报课。

)开始,展开求真务实的教学研究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一个学校的领导者,只有每天精益求精地提高自己的教学与教育技巧,只有把学校最本质的东西——教学与教育,教师与儿童摆在第一位,他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成为一个有威信的、博学多识的‘教师的教师’。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冷水滩区的教研教改走在我市的前列,教学成绩斐然,涌现出了一批国家、省、市骨干教师,拥有乐于奉献乐教善教的师资队伍。

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小学教学常规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教师配备严重失调

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目前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素质更高,而在小学的实际情况是偏重语数学科的教师极多,其它学科具有专业性的教师极少,这样课程改革怎能得到落实,学生的素质怎能得到提高呢?

再说,在我区各所小学的教职工中非师范类毕业的教师占有相当的比例,上不了讲台的人员较多,各所学校教职工超编严重,但在实际的分工分课中却感到教师极度匮乏。

如我区的XXX学校,现有教职工98人,而非教学人员(指长期请病假的和不能胜任教学的,还不包括勉强上讲台的)达到28人,这所学校的英语、体育、美术等专业性教师几乎没有。

二、旷教厌教现象普遍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部分教师就是这样的匆忙。

他们急急忙忙地来校上完课,又急急忙忙地离开学生,离开学校。

这样能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吗?

他们为何这样的匆忙呢?

作为教导主任害怕听到电话的铃声,因为打电话请假不来校上课的教师太多,有的请一天,有的请二天,有的要请长假,不管你同不同意,他(她)是非请假不可的。

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部分教师在接受工作时拈轻怕重,讨价还价,更有甚者是个别教师不写教案,批改作业不认真不及时。

出现上述情况,原因之一是大张旗鼓的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并不彻底,教师处于迷惘之中。

胜任教学的教师肩上的担子重,非教学人员轻松得不亦乐乎,没有一人下岗,有的教师索性请长假休息工资也不少分。

原因之二是在自然经济社会中,高薪与低薪差别太大,造成心理不平衡。

原因之三是奖惩制度无法实施。

我区各小学校没有不负债的,学校资金相当困难,奖惩措施落实不了,干多干少一个样。

原因之四是部分教师无责任心,缺少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而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课堂教学问题纷呈

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求实创新,教师应树立新的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创造性教学。

实际现状是,部分教师没有领会课程改革的精神,没有把握课程标准的尺度,仍然是照本宣科,灌输知识,限制压抑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无方法无艺术性,更谈不上创新性。

因此,教学效果不佳。

如低年级的口语交际形同虚设,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虽然课程培训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参加培训的教师所占的比例是小的。

即使参加培训的教师,有的是心在人不在,培训效果不佳。

再说部分教师的教学功底本来就浅。

四、抄袭作弊引以为荣

每学期的教学常规检查不少于四次,但在检查中发现的情况令人担忧。

在教案中体现多维目标的不多,体现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多。

部分教师的教案是抄来的,没有深入钻研教材,没有广泛收集教学资料,没有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又如何能搞好课堂教学呢?

开展校本教研,目的是要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可有些教师为了对付检查,抄写别人的课后记,剽窃别人的教学总结和教研论文。

五、开展活动热情不高

学校要有特色,要有生气活力,就离不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可现在的教研组名存实亡,教研组活动像一窝蜂,有的不愿意上公开课和竞赛课,有的不愿意参加听课评课,有的不愿意参加讨论学习。

活动时,迟到、早退、缺迟、闲谈的现象严重。

其实质是这部分教师没有上进心,不热爱教育事业,得过且过。

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一、完善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变单位人为系统人

我区进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已有几年了,把考试、考核作为教师竞聘上岗的依据,确实让教师紧张起来了,但紧张过后是风平浪静,能胜任教学者埋头苦干,上不了讲台的依然优哉游哉,工资分文不少,谁也不了岗,这极大的挫伤了一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改革要彻底,要将教师由单位人转变为系统人,要让教师合理流动,双向选择,充分调动一线教师工作的激情。

二、加强师德教育,严格规范师德行为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春秋末期,孔子提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师德规范;唐代韩愈,还专门著有《师说》一文,指出教师的三大任务是:

“传道、授业、解惑”,并强调: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以此作为从教择师的标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一文明确指出: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综上所述,我们清楚地意识到:

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意识,是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

部分教师旷教厌教等行为就是缺乏师德的表现。

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不是一时或一个阶段的事情,应该是持久的任务;不是学校搞一两次教育活动就达目的的,而是教育行政部门重视起来,组织搞好教育活动。

对于师德不合格教师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

要让教师真正做到对事业有忠心,对学生要有爱心,对工作要有雄心,对学习要有恒心。

教师爱岗敬业了,我们的教育事业才有希望。

三、打造学习型组织,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陶行知先生一生好学,关于教师要加强学习有一系列论述。

他曾指出:

“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惟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到疲倦是很困难的”。

他认为,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学好。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等等。

把学校打造成学习型组织,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努力学习,向他人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育科研水平,成为教授型、专家型教师,才能跟得上教育形势的发展,才能算得上合的教师。

四、进行科学评价,起动奖惩机制

在教学管理中,光靠行政手段或情感手段进行管理是有限的,还需有适当的奖惩机制。

制订科学的考评细则和合理的奖惩制度,经常检查、督促、落实,奖勤罚懒,对教师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小学教学存在问题分析及今后教学工作

管理措施

如东县教研室小学组

2006年8月18日

一、问题分析

1.执行教育法规,区域之间不平衡。

依法治教是推进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

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要严格执行教育法规,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督导、考评,应该说大部分学校能严格执行各项教育教学法规。

但是我们也看到,部分镇(校)违规现象还时有发生,有的还比较严重。

最突出的问题是不能按照课程计划开齐上足各门课程。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依法治教的意识不到位,教育教学行为就会发生偏差,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影响我县小学教育以及整个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师资队伍建设,校际之间不平衡。

学校校长,包括教师自身,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绝大多数是到位的,但是,在培养教师工作中,有些学校没有扎实有效的措施,校本培训流于形式。

不少校长办学的理念基本围绕升学转,兴奋点在考试上,只问结果,不关注过程,放松对教师的培养。

不少教师在专业素养的自我提升上,投入的精力不够,刻苦钻研的劲头不足。

尤以英语、音、体、美、科学等学科的师资问题最为突出。

3.学生课业负担,城乡之间不平衡。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我们强调了很多次,虽然有所好转,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反响还比较强烈。

当前在课业负担存在的问题是,县城负担要比农村重,语数外负担要比其它学科重,高年级要比低年级重。

4、办学目标定位,认识上不平衡。

办学目标是教育教学行为的指向。

小学阶段的办学目标到底是什么。

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对此,不同的校长和教师有着不同的应答。

部分学校之所以经常违反教育法规、无限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是对小学办学目标定位不准、认识不明的具体表现。

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培养出“底面宽、有兴趣,习惯好,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生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对此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

二、管理措施

1、坚持一个方针

以县教育局确立的“夯实基础,凸显能力,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育指导思想为指针,始终坚持“深入一线、服务基层、引领教研、推动课改”的“十六字”工作方针,切实转变教学质量增长方式,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2、抓实两项活动

活动一:

“三年课改成果展示”活动。

活动二:

教研员沙龙活动

3、把握三个抓手

(1)以课改基地、学科基地学校为龙头,稳步推进课程改革。

(2)以“学科中心组”建设为核心,发挥骨干教师的示

范带头作用,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3)以研究课题(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子课题——“教育教学案例的整理与应用研究”)为抓手(教研活动课题化——研究位置前移),进一步提升教研和课改质量。

4.落实四项措施

(1)加强教师的综合培训,务求培训实效;

(2)狠抓薄弱学校、薄弱学科,定校、定期上门服务、督查指导;(3)坚持教学质量的过程性调控,加大教学质量调研力度,并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分析,引导广大教师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效益;(4)县级教研工作会议(活动)走进基层(研究重心下移),将工作会议与现场会相结合,发挥每次会议(活动)的影响、指导作用,努力促进基层学校的发展。

5.建立五项制度

(1)坚持每周两次的调研活动制度,切实发挥调研功效;

(2)实行好课申报制,为教师搭建锻炼、成长的平台;(3)坚持课改、教研活动通报制,及时宣传先进典型,努力规范课改管理,提升教研活动质量:

(4)课改、教研活动整体联动制(城乡教研活动联动,各镇、校教研活动联动,县、镇教研员测研活动联动),促进如东教育均衡发展:

(5)建立专题督查制,检查“如东县小学教学10条措施”的落实情况。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江油永胜一小王元彬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输出,特别是十六届五、六中全会后,为其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

农民外出务工,再也不为找不到合适的工种、拿不到打工薪水而发愁。

所以,很大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都卷入了外出的打工队伍,随之给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留守学生。

怎样教育这个群体,特别是他们的亲情缺陷、学校师资不配套等诸多问题。

针对问题极其原因,本文的建议对策是:

合理调整布局,优化教育资源;建立亲情热线,弥补亲情缺陷;加大教育的投入和加快教育者观念的转变;聘请专家对留守学生及监护人的教育。

达到家、校、社会共同教育的多赢。

【关键词】农村教育;留守学生;亲情热线

问题的提出及现状

十六大以来,党的工作重心转向了农村,转向了农村教育。

党和政府也确实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国富民惠民的重中之重。

作为西部的四川江油,在1996年基本实现了“普九”的宏伟目标,且“两基”验收合格。

小学入学率达100℅。

2007年秋,又接受了四川省“义务教育示范县”的高标准验收检查。

且于2007年秋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本费,并且补助每生每期35.00元课本费。

为此,从根本上解决了西部地区因地理环境差、收入低而上不起学的现象。

但是,穷则生变,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摆脱祖祖辈辈穷困潦倒的生活,早在几年或十几年前就走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截止2007年春不完全统计:

江油市永胜镇总人口为24000人左右,外出务工约8000多人(青壮年)。

打工人口占人口总数的35℅左右。

江油市永胜镇位于江油市东北方向,与著名的风景名胜旅游区窦团山比邻,北接巍峨秀丽的龙门山脉,离江油市区约30千米,交通便利。

占地30余平方千米,幅源辽阔,属典型的浅丘林地区,1992年普及六年义务教育,1996年顺利通过四川省“普九”和“两基”检查验收。

截今为止,经过十多年的义务教育不断改革与创新,已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稳定的综合教育体系。

现在永胜一小辅导区在校学生1247人,教师66人。

留守学生父母双亲外出务工,子女留下的适龄儿童647人;父母离异、父母一方死亡的适龄儿童87人;父或母一方外出务工的留守适龄儿童294人。

留守儿童总计为1028人,占本学年度在校适龄儿童总数的82.4%。

面对如此庞大的留守群体,怎样缓解教育的压力,通过什么途径来提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快速推进江油永胜一小农村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教育界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在留守学生中,不难看出,有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们对全辅导区2005—2006学年度、2006---2007学年度、2007---2008学年度的留守学生进行了比较,发现永胜一小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2005—2006学年度的留守学生为513人,占当年学生总数的33.6℅(当年学生总数为1528人);2006—2007学年度的留守学生为614人,占当年学生总数的43.0℅(当年学生总数为1427人)。

2007—2008学年度的留守学生陡增为1028人,占当年学生总数的82.4℅(本年学生总数为1247人)。

2、的确,外出打工的部分人中,赚到了票子,买起了车子,修起了房子,但是误及了女子、儿子。

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留守学生的表现主要存在下面三种类型:

①、一部分学生从小在家娇生惯养,以“我”为中心,一但父母离开,与爷爷、婆婆或外公、外婆生活。

就肆无忌惮,非常放肆,像脱僵的野马。

在校,我行我素,老子天下第一。

老师的忠言听不进去,成绩一落千丈;在家,隔代教育的爷爷、婆婆或外公、外婆又管不到,只能管到吃饱穿暖。

这样一年,两年,缺乏亲情,性格浮躁、孤僻,对学校教育造成一大威胁。

②、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

十有一、二父母离异了(外面的花花世界,花红酒绿惹的祸),留下子女无人照管,只有与爷爷、婆婆艰难度日。

也有的年轻父母外出务工,赚到钱就大肆挥霍,从不往家里寄钱,留守学生认为父母不管他了,因而自暴自弃,逐渐造成厌学,漫漫走上歧途。

这又给学校教育造成一大威胁。

③、还有另外一部分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

养成胆小怕事,不与老师、同学交往、交流,逐渐养成性格孤僻、内向,不合群,这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一定的影响。

3、亲情关爱的缺陷

留守学生,这个庞大的弱势群体,虽然每位老师都非常关注,学校也非常关注,社会也非常关注。

但学生与老师之间总有那么一点不可逾越的沟壑(毕竟老师代替不了学生的父母),有很多话他们无法向老师倾诉、交流。

记得有一次我值周,晚上检查学生寝室(学生基本都熟睡了),突然听见有一个寝室的学生在哭,我悄悄走近这个寝室,在我再三追问下,这位学生终于说出了他的内心话----非常想念自己的爸爸、妈妈。

还有一次,家长把远在北京的长途电话打到我的办公室,让一个留守学生接电话,这个女生第一句话:

妈妈,你们回来嘛,我好……。

还没说完,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