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建设项目验收评审方案第三批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57441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示范建设项目验收评审方案第三批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示范建设项目验收评审方案第三批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示范建设项目验收评审方案第三批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示范建设项目验收评审方案第三批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示范建设项目验收评审方案第三批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示范建设项目验收评审方案第三批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docx

《示范建设项目验收评审方案第三批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示范建设项目验收评审方案第三批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示范建设项目验收评审方案第三批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docx

示范建设项目验收评审方案第三批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示范建设项目第三批验收评审方案

时间:

2010年10月10日上午8:

30

地点:

T2005主持人:

盛定高

验收组组长:

俞宁副组长:

盛定高

评委:

见评审小组分组表

工作人员:

史宜巧、李建英、高之圣

一、评审方式

采用分组与集中评议相结合的方式,以下为各类项目评审小组分组及评委名单

项目类别

评审小组

组长

评委

课程建设(第一组)

朱祥贤

刘永利、居海清、徐义晗、李春茹

课程建设(第二组)

李刚

马玲玲、顾建华、徐江海、王超

教材建设

成建生

廉东昌、王继凤、宋桂岭、马宪亭

专业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

张洪斌

章艳华、周奎、喻步贤

实训基地建设

毛学军

汪东明、于建明、徐善状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韦东方

朱旦晨、王程民

学生“三创”能力建设

孙兴东

王新风、杨永

二、评审小组评审流程

(一)查看各项目验收报告书;

(二)查阅各项目网上资源;

(三)集中评议各项目,填写验收评审表,给出整改报告(表格见附件);

(四)对能通过验收的项目在验收报告评审专家意见栏中填写验收意见。

三、评审注意事项

(一)形式审查

1.查看表格各项内容是否填写完整详细,项目经费一栏要详细填写;

2.查看项目负责人签字及系部审核意见和签字是否完整;

3.检查项目与原任务书是否有所调整,如已调整,是否办理了调整手续,涉及内容调整的,是否重新提交了任务书。

(二)项目建设内容审查

1.查看各项目网站内容是否充实完整(各种支撑材料都应在网上可以查看到,教材项目要有教材样本);

2.对照各类项目验收标准进行评审

(三)示范建设项目第三批验收安排表、评审表模板以及相关项目的验收标准详见附件。

附件1:

示范建设项目第三批验收安排表

附件2:

示范建设项目第三批验收评审表

附件3:

示范建设项目部分验收标准

附件2: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省示范建设项目(第三批)验收评审表

系别:

验收时间:

2010年月日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是否同意通过验收

整改意见

精品课程建设

通过□

不通过□

评委签字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省示范建设项目(第三批)验收评审表

系别:

验收时间:

2010年月日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是否同意通过验收

整改意见

教材建设

通过□

不通过□

评委签字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省示范建设项目(第三批)验收评审表

系别:

验收时间:

2010年月日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是否同意通过验收

整改意见

1

实训基地

通过□

不通过□

评委签字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省示范建设项目(第三批)验收评审表

系别:

验收时间:

2010年月日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是否同意通过验收

整改意见

社会服务

通过□

不通过□

评委签字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省示范建设项目(第三批)验收评审表

系别:

验收时间:

2010年月日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是否同意通过验收

整改意见

学生三创能力建设

通过□

不通过□

评委签字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省示范建设项目(第三批)验收评审表

系别:

验收时间:

2010年6月4日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是否同意通过验收

整改意见

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

不通过□

评委签字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附件3:

8.1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专业建设验收标准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估标准

评分

B

A

B

C

1、目标、思路与培养方案

1.1建设目标与思路

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坚持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侧重于实践能力培养,为当地经济服务的专业建设思路。

采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明显,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1.2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与规格定位与职业资格标准相结合,培养方案体现以培养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的要求,体现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可操作性强,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

2、师资队伍

2.1队伍结构

专业带头人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

专业教学团队专兼结合、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高级职称比例≥30%,35岁(含)以下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35%,双师结构比例≥70%。

2.2任课教师情况

任课教师教学改革意识和质量意识强,教学水平普遍较高,具备职业课程设计能力比例≥40%;专业基础课及主干课由高级职称教师主持的比例≥80%;兼职教师一般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并占专业教学团队的比例≥25%。

3、教学条件

3.1实践教学条件

校内建有设施先进,具有实战(仿真)职场氛围和企业化管理机制,能满足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需求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有较稳定的能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等要求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企业指导人员指导效果好。

必修实践类课程开出率100%。

4、改革、建设与管理

4.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体现工学结合的理念和高职教育“做中学、学中做”的特点。

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开发课程,形成实用性与实践性强,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规律,反映现代技术发展水平并与学生主要从业岗位(群)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相融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建立一套职业技能鉴定、评价与监控体系。

立项建设以来有获得省级以上精品课程。

4.2教材建设

本专业立项建设以来获省级以上精品教材≥1项。

高职特色的高质量的自编特色教材、实训教材、指导书占有一定的比例。

优先选用省部级以上获奖的高职高专教材;选用近3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选用反映课程与教学改革要求的教材。

4.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因材施教,教师具备课堂组织能力,教学效果好。

专业课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的教学上一定比例。

广泛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课件内容丰富,自主研发的教学课件获省级及以上奖励。

4.4教学管理

注重教学全程控制,记录完整;教学保障体系制度健全,运行良好;专业指导委员会能实质性、制度化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化、经常化;注重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5特色优势

5.1特色与创新

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专业特有的,优于国内、省内其他学校同类专业的优势,可体现在不同方面:

⑴体现在专业办学过程中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⑵体现在专业教育上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特色;⑶体现在专业教学上的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⑷体现在专业教学管理上的特色——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⑸体现在专业建设上的特色。

6网站建设

6.1网站建设情况

建有专业网站,网站架构合理、内容丰富,能有效共享。

说明:

1、双师素质教师是指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

(1)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

(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生产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加)2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

(4)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加)2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居先进水平。

2、兼职教师是指学校正式聘任的,已独立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的校外企业及社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

3、累积通过率是指考试通过学生/应届全部学生的比率。

4、专业技能通过对学生的现场考核和检查实践作业等进行分析、评价。

验收结论标准(09版):

本方案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中核心指标8项(表中黑体字部分),一般指标3项。

验收标准给出了B级要求,明显高于B级为A级,明显低于B级为C级。

结论标准:

A+B=16,其中核心指标要求A≥?

,B≥?

,并指定二级指标中“1.2”=A,“4.1”、“4.4”、“6.1”5个项目中A≥?

,并写出特色报告。

 

8.2 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精品课程建设验收标准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评审指标内涵

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评审标准

分值

评价等级

A

B

C

D

E

1.0

0.8

0.6

0.4

0.2

10

1-1

课程

定位

性质与

作用

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且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4

1-2

课程设计

理念与

思路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6

25

2-1

内容选取

针对性和适用性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0

2-2

内容组织

组织与

安排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10

2-3

表现形式

教材及相关资料

选用先进、适用教材,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齐全,符合课程设计要求,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要。

5

教学

方法

手段

25

3-1

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

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8

3-2

教学

方法

教学方法的运用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6

3-3

教学

手段

信息技术的应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

6

3-4

网络

教学

环境

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架构合理,硬件环境能够支撑网络课程的正常运行,并能有效共享。

5

20

4-1

主讲

教师

师德、能力与水平

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执教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参与和承担教育研究或教学改革项目,成果显著;与企业联系密切,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专业技术服务项目,成效明显,并在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

10

4-2

教学

队伍

结构

“双师”结构、专兼职比例

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和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比例、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符合课程性质和教学实施的要求;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有适当比例的课程教学任务,特别是主要的实践教学任务。

10

10

5-1

校内实训

条件

设备与

环境

实训基地由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建设,能够满足课程生产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需要,设备、设施利用率高。

6

5-2

校外实习环境

建设与

利用

与校内实训基地统筹规划,布点合理,功能明确,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能够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4

10

6-1

教学评价

专家、督导及学生评价

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评价结果优良。

5

6-2

社会评价

社会

认可度

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强,实训、实习产品能够体现应用价值;课程对应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水平证书获取率高,相应技能竞赛获奖率高。

5

特色

及政

策支

专家依据课程报告中的特色和创新点打分

80

学院及所在系、部支持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得力

20

二、评审指标说明

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精神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高专,2009)》制定。

2.高职课程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高职的办学定位;特别是专业课程要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

课程设置合理,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辐射作用。

申报课程应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体现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详见评审指标)

3.本指标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评审方案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

其中,一级指标一至六项占总分的9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总分的10%。

评价等级分为五档,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

4.总分计算:

M=∑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5.验收标准:

精品课程标准:

总分在90分以上,所有指标得分均应在B级及B级以上,且指标B级不多于2个。

优质课程标准:

总分在75分以上,所有指标得分均应在C级及C级以上且指标C级不多于4个。

合格课程标准:

总分在65分以上,指标D级不多于2个。

 

8.3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教材建设项目验收标准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教材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

(1)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教材建设理念来自于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有特色,有创意,经过充分论证。

(2)能突破学科型教材程式,强化应用,注重实践,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跟踪先进技术。

(3)符合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具有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已部分或全部在校内加以应用,有一定成效。

(4)编写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文字规范,语言流畅;图表准确,配合恰当;计量单位,符合标准。

(5)教材建设对团队成长有帮助,能够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或能够使青年教师得到锻炼,有明显进步。

教材验收必备材料(上网):

1、教材与原有教材内容体系的对照说明1份

2.本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1份

3.教材样本一本。

4.教材使用(全部或部分内容)情况相关材料(督导或考核小组相关听课反馈情况、教学现场照片或学生反馈情况等)(此部分可与配套课程建设的内容共用)

5.教材编写对相关教师成长帮助的说明材料1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