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56738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5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陕西省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陕西省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陕西省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陕西省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docx

《陕西省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docx

陕西省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

陕西省2020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给空缺处选填语句,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___________,从床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A.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他

B.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

C.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

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

2.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屋脊(jī)   宫阙(qùe)吮吸(yŭn)  鏖战(áo)  凌晨(línɡ)

B.锃亮(zènɡ)眸子(mŭ) 弹琴(tán)  河畔(pán) 瞭望(liáo)

C.吓煞(shà) 蜷曲(quán)鸟瞰(kàn) 音乐(yuè) 鸟喙(huì)

D.惬意(qiè) 凝重(nínɡ) 松散(sàn) 炽热(zhì)  憧憬(chōnɡ)

3.下面对于文化常识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明的爷爷今年82岁,是一位古稀老人。

B.“爆竹声辞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写的是春节的习俗。

C.“春雨惊春清谷天”这里的第二个“春”指的是“春分”。

D.我国古代许多词语都具有特定的代称,如:

“婵娟”指月亮;“须眉”指男子;“汗青”指史书;“布衣”指平民,桑梓指家乡。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B.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清秀旖旎的武夷山风光令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

C.李定国强攻肇庆不果,原寄希望的郑成功等军又杳无消息,他审时度势,决定撤回广西。

D.出现在前面的是一片光秃秃的黄山冈,连绵不断,一路升高,直伸向远处穴河山的山腰里。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C.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D.“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二、现代文阅读

①以前,曾听过一首歌,有这样几句歌词:

“如果水倒流,落叶飞回枝头,还有多少爱人到白头;如果水倒流,一切可以从头,还有多少眼泪不再流。

”水能倒流,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不可能的。

然而,最近笔者到新疆哈密去旅游,却亲眼见识了水倒流的奇观,真的是水往高处流,而且存在多处这样的情况。

②这个奇观出现在哈密西山乡喀尔里克山山角下,距哈密市区50千米。

为验证水往高处流,当时有人曾叠了两只纸船,纸船确实随着水流逆势而上。

③当地村民说,这种现象已存在好几年了。

发生水倒流的地段在一个小山坡上,山坡总长度在60~70米,小山坡的垂直高度在3~5米。

这个小山坡上的水渠比较富有特点,每隔一段距离都会有一个弯,而且它拐弯的地方都比前一个弯要高,拐弯处的水流明显减慢。

④有专家推测,水之所以能从低处向高处流,原因是某一段的水源头较高,导致水的推动力较大,即使某段高低分明,水流也会像海水发生潮汐现象一样逆势而上。

⑤前两年,有人在广东惠州市惠东县梁化林场的山路上,也发现过水倒流的现象。

那里距惠州市区也是50千米。

明明是上坡路段,但当在坡底停车挂空档时,车子会自动溜上坡去,而且车子越重,车子上坡的速度会越快。

⑥那里的地名叫沙弗岗,在一段约200多米的一个V形路面上,有心人用油漆在上面写了“怪坡”两字。

⑦“怪坡”两字的“怪”字在下,“坡”字在上,有人拿一瓶水往“怪”字倒去,不一会儿水便向“坡”字流去。

有人解释说,这是错觉现象,是特殊地势造成的。

据说曾有聪明之人,拿了广口玻璃器皿装上水进行试验,却看到器皿的水平线是下坡端高、上坡端低。

这就用事实说明,斜坡貌似上坡,实为下坡,乃眼睛的错觉造成的。

⑧但还是有不少人强烈反对这种“错觉说”。

他们对这些现象进行独辟蹊径的解释——这些特殊地段的特殊现象是该地段重力反位倒转特性使然。

原因是此地周围有强磁矿场,发生了重力高低位置的奇异倒转现象,这是水能倒流的真正谜底。

⑨不过,这种解释需要科学试验来证实,例如,证明当地确实有强磁矿场。

6.第⑦段加点词“据说”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7.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新疆哈密存在多处水往高处流的情况。

B.广东惠州市惠东县梁化林场的山路上,也发现过水倒流的现象,有专家推测,这是错觉

现象,是特殊地势造成的。

C.有人认为,“怪坡”周围有强磁矿场,发生重力高低位置的奇异倒转现象,这是水能倒流的真正谜底。

D.水倒流的奥秘现在还没有定论,需要进一步科学论证。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花开的声音

①路的两边是山,山的两边是崖。

沿着细长而崎岖的山路,她牵着孩子的小手,向山下走去,步履沉重而缓慢。

②“妈妈,我听到花开的声音了!

”孩子扬起小脸,满脸兴奋地说。

③她向路旁看去,漫山遍野的花开了,开得正盛,一簇簇、一片片,像一张张盛开的笑脸。

一阵微风拂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花香,耳畔响起树叶的“哗哗”声。

她蹲了下来,闭上眼睛。

“嗡嗡嗡……嗡嗡嗡……”花丛中传来一阵细微的蜜蜂的轻鸣。

她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

“妈妈也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④“妈妈,花儿漂亮吗?

”孩子眨了眨眼,一双大眼睛像两颗乌黑的玻璃球,暗淡、深沉,像一潭死水,没有一丝涟漪。

⑤她拉着孩子胖乎乎的小手,伸到一朵正在盛开的花朵上,孩子的小手贪婪地摩挲着一片片鲜红的、嫩嫩的花瓣,一脸的期盼和向往。

“漂亮,花儿就像我们的小欣欣一样漂亮!

”说这话时,两行清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从她粗糙的脸庞上滚落。

⑥青山无语。

绵延起伏的群山,像一块被人抖了一下的绿绸子,掀起一道道沟壑纵横的皱褶。

她抬起头,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不远处的山崖。

⑦当年,她丈夫与同村的牛二上山采草药,就是在那座崖下,遇到山体垮塌,在一块巨石砸向她男人的那一瞬间,牛二用力将他推了出去,结果,她男人失去了双腿,牛二却抛下孤零零刚满周岁的女儿永远地留在了山崖下。

⑧“妈妈,送给你。

”她失神地看着山崖发愣时,孩子摸索着,将一束夹杂着一些杂草的鲜花递了过来。

她笑着接过鲜花,将孩子放到背上,说:

“快走吧,去晚了医生都走了。

⑨乡集上,人来人往,送医下乡医疗队正在忙碌地为村民们免费义诊。

医生翻开孩子的眼睑看了看,问:

“多长时间了?

”她迟疑了一下,答道:

“从小就看不见。

⑩医生摇了摇头:

“这个没办法治,是眼角膜出了问题。

⑪“那把我的眼睛换给她吧,她还小。

”说这话时,她显得很平静。

⑫“哪有那么简单,眼角膜移植,要省级的大医院才能做。

”医生看了看她那双破了个洞,露出半个大脚趾的解放胶鞋,嗫嚅着,“那得好几万块钱呢!

⑬她不再说话了。

⑭几天后,后山的矿上来村里招人,一个月好几千的工资,她报名了。

⑮后山的矿洞里昏暗潮湿阴冷,不时有碎石掉落,但她干得很起劲。

她掰着粗糙开裂的手指头计算着工钱,一想到不出三四年,孩子就可以看到那些漂亮的花儿了,她全身就充满了力气。

⑯可第一个月的工资还未领到,矿洞塌了,一块石头砸中了她。

弥留之际,她紧紧抓住医生的胳膊说:

“把我的眼睛换给我女儿,现在我有钱了,抚恤费就有好几十万呢!

”她的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像一个负债累累的人,终于还清了所有的债。

⑰漫山遍野的花儿开了。

山坡上,又多了一个小土堆,静静地卧在野花丛中,像一只眼睛,默默地注视着连绵的大山、遍地的野花和山坡上袅袅升起的炊烟。

⑱多年以后,一个女孩跪在坟前,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炯炯有神。

她点燃纸钱,从贴身的衣兜掏出一张发黄的纸,慢慢展开,扔进燃烧的纸钱里,火苗渐渐吞噬纸条上的一行小字“牛二遗女,当如吾儿”。

⑲空气中飘来野花淡淡的清香,辛勤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忙碌,“嗡嗡嗡……嗡嗡嗡……”,女孩清澈的眼眸里流下两行清泪:

“妈妈,你听,花开的声音!

8.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9.文中第⑭段描写村主任有何作用?

试结合全文分析。

10.文中两次描写小欣欣的“大眼睛”,各有什么作用?

(1)孩子眨了眨眼,一双大眼睛像两颗乌黑的玻璃球,暗淡、深沉,像一潭死水,没有一丝涟漪。

(2)一又漂亮的大眼睛炯炯有神。

女孩清澈的眼眸是流下两行清泪……

11.小说以“花开的声音”为题,有何妙处?

三、句子默写

12.默写。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3)你是爱,是暖,是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6)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比喻自然和社会发展中,没落的事物终被新事物所代替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阅读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岳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

母有痼疾,药饵必亲。

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

吴玠①素服飞,愿与相交,念其家无姬侍,饰美人遗之。

飞曰:

“主上宵旰②,宁③大将安乐时?

“却不受,玠益敬服。

帝初为飞造屋,飞辞曰:

“敌未灭,何以家为?

”或问:

“天下何时太平?

”飞曰: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选自《续资治通鉴》)

[注释]①吴玠,字晋卿,南宋名将。

②宵旰:

宵,夜;旰,晚。

宵旰,天亮就穿起衣服,天很晚才吃饭。

比喻勤于政事。

③宁:

难道。

(1)解释加点词语。

①饰美人遗之   

②玠益敬服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飞辞曰:

“敌未灭,何以家为?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岳飞的过人之处。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①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房,沈腰潘鬓②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③日,救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①风阁龙楼:

指帝王及后宫的居所;②沈腰潘鬓:

沈指沈约,后用沈腰指代人日渐消瘦。

潘指潘岳,后以潘鬓指代中年白发。

③庙:

宗庙,古代帝王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14.下列对这首词的上阙中“干戈”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兵器

B.祭器

C.战争

D.矛盾

15.下列对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对奢华生活的赞美

B.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对别离宫娥的感伤

D.对国家灭亡的痛惜

六、综合性学习

16.综合性学习。

(1)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老师出示了两则材料,让大家探究。

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路遥《平凡的世界》

材料二: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整整奋斗了16年。

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

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

(2)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图画的内容并谈谈你的看法。

七、作文

17.   沉醉是对自然万物的陶醉,是对追求理想的执着,是对生活点滴的珍重,抑或,是忘了自我的付出……长长的人生路上,什么曾让你沉醉?

或者,你是否也看过别人的沉醉?

请以“沉醉于      ”为题,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补全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得抄袭;⑤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二、现代文阅读

1、

2、

三、句子默写

1、

四、课外阅读

1、

五、诗歌鉴赏

1、

六、综合性学习

1、

七、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