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56419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兰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兰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兰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兰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兰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x

《兰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兰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x

兰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II卷模拟

兰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H2O(植物油)

洗涤剂

振荡、搅拌

B.

CO2(CO)

澄清石灰水

将气体通过除杂试剂

C.

KCl(KClO3)

二氧化锰

加热

D.

CaO(CaCO3)

高温、灼烧

A.A                            B.B                            C.C                            D.D

2.已知LiCoO2中Li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Co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3.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吸烟者会使周围的人被动吸烟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水烧开后能把壶盖冲起

分子受热大小改变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的构成不同

D

酒精溶液是混合物

含有不同种类的分子

A.A

B.B

C.C

D.D

4.据报道,科学家使用的普通氧分子与带电的氧离子作用,制造出新物质O4,下列关于O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O4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B.O4分子是由氧元素构成的

C.O4与O2、O3都是氧单质

D.合成O4的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5.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同一种元素

B.第③种粒子的符号为Na+

C.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D.他们都是同一种粒子

6.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

下列不影响该项检测结果的是

A.氢气燃烧

B.露天焚烧垃圾

C.燃放鞭炮

D.工厂排放废气

7.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

8.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

向pH=10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

用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

向生锈的铁钉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D.

将等量的镁片和锌片分别和过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9.已知化学方程式:

R+2O2

CO2+2H2O,则关于R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含有碳元素

B.只含有碳、氢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不同点是原子的()

A.电子数

B.相对质量

C.中子数

D.质子数

12.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A.不必检纯度,直接点燃氢气

B.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

D.在燃气灶的厨房内上方安装报警器

13.香椿树的嫩芽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香椿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含有的皂甙具有抗菌、防癌的作用。

下列有关皂甙(化学式为C27H42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皂甙由三种金属元素组成

B.一个皂甙分子中含有72个原子

C.皂甙中氢、氧元素质量为14:

1

D.皂甙属于氧化物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清除油烟机上的油污时,可以用汽油或洗涤剂去处理,但是前者溶解,后者是乳化作用,原理有所不同。

B.将金属甲的单质放入金属乙对应的可溶性盐溶液中,没有任何现象,说明金属活动性乙大于甲

C.金属的矿石与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所以我们要谨慎对待盲目扩大开发利用它们的行为,为子孙后代多留下一些可用的资源。

D.无论是地壳中,还是空气里,质量分数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

15.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A.金刚石

B.石墨

C.焦炭

D.活性炭

16.根据这4种微粒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同一种元素

B.它们都带有电荷

C.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D.它们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17.学会用化学解决生活问题是学习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用的试剂或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白醋与白酒(观察颜色)

B.水与双氧水(取样,加少量二氧化锰)

C.空气与氮气(闻气味)

D.食盐与蔗糖(加水溶解)

18.下列关于水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北冥湖的水可通过加入明矾来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B.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从物质的分类来讲,水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D.生活中通过蒸馏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9.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微粒观:

碳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

B.根据转化观: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C.根据结构观:

氩原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D.根据守恒观:

高锰酸钾加热后固体质量的减少量即为产生氧气的量

20.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花生霉变

C.瓷碗破碎

D.火药爆炸

二、填空题

21.人类利用海水可提取粗盐,进一步制得精盐,请回答:

(1)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除去,其中过滤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受热均匀”或“加快溶解”)。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称量及量取

B.计算

C.溶解

D.装瓶贴标签

(4)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用到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已配制好的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转化为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NaCl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计算结果精确至0.1)。

22.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 ;两个氢原子______;钠离子______ ;氧化钠______ 。

23.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H

C

O

Ca

Fe

(1)若某物质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2)若某可燃性气体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两种氧化物,该气体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

(3)若某元素组成的单质及其氧化物,均能和X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同一种物质。

任写一个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甲~己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己是无色溶液,能在某种黑色固体物质催化下,生成可供给呼吸的气体。

(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丁和己一定含有相同元素           b.乙生成甲和丁一定需要点燃

c.戊转化成甲可能发生置换反应       d.上述反应一定都有气体生成

24.根据如下2005年十大科技进展的报道,回答问题:

材料1:

法国科学家利用特种显微仪器,让一个分子做出了各种动作。

这一成果使人类能精确控制单个分子运动,进而开发出分子机器人。

材料2: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出了“药物分子运输车”。

这种分子装载药物后,被引导到疾病靶点释放药物,对疾病进行高效治疗。

(1)材料1和2研究的粒子是________;构成物质的粒子还有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新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阿西莫夫所写的科幻小说《梦幻航行》中,人被缩小到细胞般大小,在人体内经历了梦幻般的体验。

试想,如果你被缩小到一个原子般大小,把你放到水里,你会看到的景象是(请至少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如图所示的装置是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有关性质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的装置中预先放少量的目的是________。

(2)实验二的现象为__________,由此得出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为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6.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该装置还可用于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将装置A和C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____,目的是____。

四、推断题

27.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为一种单质,B为产生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C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表示物质间的转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D的化学式:

B_____ D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C

B:

_____ E

B:

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8.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呢?

甲、乙同学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甲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他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写出A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②乙进行了图B所示的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粗铜丝,并使玻璃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a端铜丝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他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实验结论:

甲认为:

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乙认为:

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①你认为______的结论正确,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结论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

②导致其他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29.现有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假设它们是混合均匀的),取部分样品进行分析实验:

(1)取2.62g固体混合物加水完全溶解后,加入氯化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干燥后,称得沉淀的质量为2.33g.求2.62g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是多少?

(2)另取等质量的固体混合物溶于56.38g水后,再加入12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