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评估检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51958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评估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评估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评估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评估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评估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评估检测.docx

《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评估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评估检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评估检测.docx

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评估检测

单元评估检测(六)

第六单元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

1.1946年,英国首相艾德礼邀请了一批苏联科学家和工程师到英国访问,并同意给予一批部分源自美国的高级机密军事技术资料,艾德礼此举遭到了部分英国人和美国政府的强烈反对。

反对的原因是 (  )

A.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合作体系建立

B.美苏“冷战”促进了欧洲共同体诞生

C.美国建立了与苏联对抗的军事组织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英结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解析】选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由盟友变为了对手,排除A。

“冷战”开始的时间是1947年,排除B。

美国建立北约是在1949年,排除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原因,苏英两国结盟基础消失了,故选D。

2.(2015·安徽示范高中模拟)研读下图漫画(注:

漫画中高大强壮的人代表美国,两边的人代表英国和法国,瘦弱女士代表联合国,漫画上方的英文意思是“铁幕”),其表达的主题应是 (  )

A.战后英、法等国唯美国马首是瞻

B.美苏两大阵营走向“冷战”对峙

C.柏林墙的修筑加速了德国的分裂

D.联合国成为美苏霸权博弈的前沿

【解析】选B。

“英、法等国唯美国马首是瞻”和“联合国成为美苏霸权博弈的前沿”只是表象,并非材料主题,故A、D项错误;通过材料的信息“高大强壮的人代表美国、两边的人代表英国和法国、瘦弱女士代表联合国”“铁幕”和“我们采取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表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世界被分为两大阵营,故B项正确;材料没涉及柏林墙问题,故C项错误。

3.(2014·福州质检)冷战既是一种对外政策,又是一种双方对抗的手段,还是一种国际格局态势。

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  )

A.杜鲁门主义柏林墙北约华约对峙

B.雅尔塔体系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

C.一边倒越南战争多极化格局

D.马歇尔计划“铁幕”演说欧盟与经互会

【解析】选A。

杜鲁门主义标志美国冷战政策出台,柏林墙成为德国分裂和美苏在欧洲冷战的象征,北约华约对峙表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故A项正确。

【拓展延伸】美苏“冷战”与美苏争霸的不同

方面

美苏“冷战”

美苏争霸

双方

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两个阵营

美国

和苏联

领域

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都处于对抗状态

主要

是军事

4.美国人眼中的世界一直就是两个:

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世界”和以美国的敌人为代表的“邪恶世界”。

美国的使命就是“捍卫自由世界”和“消灭邪恶势力”,灰色地带是不存在的。

为了完成这一使命,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  )

A.推行马歇尔计划B.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发动侵朝战争D.发动对越“特种战争”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美国的冷战政策,从题干提供的时间信息“20世纪50年代”来看,符合要求的只有C。

朝鲜战争发生于1950—1953年。

5.(2015·广东百校联考)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苏开始缓和谈判。

1968年美苏参与签订《核不扩散条约》,1972年美苏开始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1979年美苏进行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1987年美苏签订了《中导条约》。

上述材料说明 (  )

A.两极下的平衡状态已经被打破

B.世界其他政治力量介入两极争霸

C.世界向多极均势转变日益明显

D.核战争的威胁推动美苏走向妥协

【解析】选D。

结合时间以及材料涉及的国家来看,当时依然处于两极格局之下,其平衡状态尚未打破,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世界其他政治力量介入两极争霸,谈判国家主要是美苏两国,故B项错误;多极均势意指多个力量中心发展,处于基本平衡状态,而当时世界处于两极格局之下,美苏属于超级大国,故C项错误;从材料来看,主要涉及美苏两国在核武器方面的谈判,表明美苏两国势均力敌,均有毁灭对方的力量,进而在核战争的危险下进行谈判妥协,故D项正确。

6.(2015·菏泽模拟)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

美国这样做 (  )

A.使日本趁势恢复发展经济重新崛起

B.是为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做准备

C.是把亚洲作为了美苏争霸的重点

D.导致了朝鲜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

【解析】选A。

时间为20世纪40年代末,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逐步确立的时期,美国在此时扶植日本主要是为了使日本重新崛起以巩固其在亚洲的利益,故A项正确;两极格局下美苏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故B项错误;欧洲是美苏争霸的重点,不是亚洲,故C项错误;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7.(2014·金华十校模拟)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不结盟运动兴起、欧共体形成、中国重返联合国,这些事件反映出 (  )

①在两极格局下世界并不太平

②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③新兴力量的崛起冲击美国霸权

④世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趋势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解析】选D。

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以及走向联合的欧洲国家代表的新兴力量的崛起冲击了美国的霸权,世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趋势,故③④正确;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和平与发展才成为时代主题,②错误,①在题干材料中未体现,故选D项。

8.(2015·保定摸底)1990年5月5日开始,民主德国、联邦德国以及苏美英法四国的代表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条约规定:

四个占领国放弃占领德国的权利和责任,解散与此规定相关的一切机构。

这一现象 

(  )

A.标志着东欧剧变的开始

B.是美苏争霸结束的表现

C.说明德国再次正式实现统一

D.改变了欧洲政治版图

【解析】选D。

东欧剧变开始于1989年,A错误;美苏争霸结束于1991年苏联解体,B错误;西德合并东德是德国再次统一的标志,C错误;依据信息“四个占领国放弃占领德国的权利和责任”,可知欧洲版图发生变化,故选D。

9.保罗·约翰逊在《现代:

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

“(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

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

”这场“求变之风”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

A.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D.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解析】选A。

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可见其指80年代末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级格局结束,故A项正确;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巨大挫折,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阵营从40年代苏南冲突开始至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已经瓦解,两级格局从两大阵营对峙演变为美苏争霸,故C项错误;从“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来看,其含义是指西方民主思想传播,而不是民主化进程加快,故D项错误。

10.(2014·黑龙江统考)从1950年5月到1951年5月,毛主席先后任命了14名大使作为新中国首批驻外使节,从去向看有8人派往社会主义国家,其余派往中立国和印尼、巴基斯坦等第三世界国家,从出身看有9人原是军事将领。

这表明当时的外交 (  )

A.以巩固主权为要务B.受制于国际形势

C.意识形态色彩较浓D.服务于军事斗争

【解析】选C。

依据材料可知,任命的大使主要派往社会主义国家,其余都是派往中立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结合“1950年5月到1951年5月”,可知意识形态色彩较浓,C正确。

11.(2015·杭州模拟)“它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材料中的“它”是指新中国外交政策的 

(  )

A.独立自主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原则D.不结盟原则

【解析】选B。

独立自主原则是我国外交基本准则,不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与材料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至今还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故B项正确;求同存异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现,不是最佳选项,故C项错误;不结盟原则是我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材料“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符,故D项错误。

12.(2015·山东实验中学模拟)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

“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

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

”下列外交事件中,明显地体现了毛泽东上述外交思想的是 (  )

A.新中国成立初实行“一边倒”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支持联合国工作

【解析】选C。

材料中基辛格谈到的内容主要是中美关系。

“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指中美之间存在意识形态的差异,但毛泽东却反其道行之,与美国关系缓和。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52分)

13.(2015·无锡模拟)(2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国政府建议设立一个共同的高级公署来管理法国和德国的煤和钢铁的生产。

其他欧洲国家也可以参加这个机构的组织。

——法国外长舒曼

材料二 ……法国的安全完全依赖它(美国)的保护。

这种说法出自统合的姿态,自动地把服从美国的权势视为当然。

这就是所谓超乎国家的欧洲之理念,在这个构想下,法国就消失了。

一个没有政治实体、没有经济动力、没有防卫能力的欧洲,因而在面对苏联集团时,注定成为那个自身有政策、经济和国防的强大的西方国家——美利坚合众国的附庸。

——法国总统戴高乐

材料三 加入军事一体化机构(北约)后,法国将更强大、更有影响力,因为法国必须成为北约的“共同领导人”之一,而不是处于从属地位。

——法国总统萨科齐

材料四 萨科齐的野心不仅在于重返北约,还在于利用北约,增大欧盟独立防务的力量,让欧盟站在与美国抗衡的地位。

他的野心也在于,让北约做出有利于法国的改变。

在回归北约之前,他就已经想好要如何把北约变得不一样了。

——美国《时代》周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出法国提出煤钢联营计划的背景。

这一计划取得了哪些成果?

(6分)

(2)据材料二,概括法国在60年代退出北约的背景。

(4分)

(3)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初法国重返北约的目的。

(6分)

(4)上述材料反映了战后国际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法国的外交政策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10分)

【解析】第

(1)题,第一问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西欧的影响,以及法德等西欧国家如何应对两极格局来答。

第二问结合材料一中的“法国政府建议……管理法国和德国的煤和钢铁的生产”可得出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

(2)题,结合欧共体在20世纪60年代的不断发展,法国经济发展,法德关系缓和,法国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谋求自身独立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地位作答。

第(3)题,材料三、四信息可以得出分享北约的领导权,提高欧洲与美国抗衡的实力,让北约做出有利于法国的改变,提高法国的国际影响力。

第(4)题,第一问结合材料一中法德成立煤钢共同体的背景可以得出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通过材料二中法国退出北约的背景,可以得出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据材料四中法国重返北约的背景可以得出20世纪末21世纪初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第二问结合法国根据国际背景的发展不断变化政策可以得出根据国际关系的变化随时调整外交战略,通过开展国际合作,改善本国的发展条件等。

答案:

(1)背景:

两极格局的形成;欧洲的衰落;法德之间长期的矛盾影响法国的安全与发展。

(4分)

成果: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

(2分)

(2)背景:

法国实力的增强;法德关系的缓和;欧洲各国联系的加强;法国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谋求自身独立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地位。

(4分)

(3)目的:

分享北约的领导权;提高欧洲与美国抗衡的实力;让北约做出有利于法国的改变;提高法国的国际影响力。

(6分)

(4)变化:

战后两极格局的建立;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末21世纪初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4分)

启示:

根据国际关系的变化,随时调整外交战略;通过开展国际合作,改善本国的发展条件;保持外交的独立性;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以谋求自身国际地位的提高。

(6分)

14.(2015·潍坊期中)(26分)国际关系格局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同时随着构成国际关系间重要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而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却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

“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

材料三 2009年,美国副总统乔·拜登为美国外交“新规”定调。

“新规”否定了前总统布什所谓“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

拜登说:

“我们将交往,我们将倾听,我们将磋商。

美国需要世界,正如我相信世界需要美国。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乔治·凯南发出上述论调的原因。

(9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是指什么?

有哪些主要表现?

(12分)

(3)据材料三,分析概括美国的外交“新规”反映了什么。

(5分)

【解析】第

(1)题从美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关系和国家力量的变化以及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角度思考。

(2)题第一问实质是指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第二问实际回答多个力量崛起的表现。

第(3)题从美国和世界两个角度回答。

答案:

(1)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美苏势力膨胀,积极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美苏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存在根本对立。

(9分)

(2)含义:

多种力量中心重新崛起。

表现:

西欧、日本重新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影响力日益强大。

(12分)

(3)说明:

美国霸权主义政策受到挑战;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