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饲料养鱼模式水质调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49244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合饲料养鱼模式水质调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配合饲料养鱼模式水质调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配合饲料养鱼模式水质调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配合饲料养鱼模式水质调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配合饲料养鱼模式水质调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合饲料养鱼模式水质调节.docx

《配合饲料养鱼模式水质调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合饲料养鱼模式水质调节.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合饲料养鱼模式水质调节.docx

配合饲料养鱼模式水质调节

配合饲料养鱼模式水质调节

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渔用配合饲料以营养价值高,易于鱼类消化吸收,促进鱼的快速生长,缩短养殖周期,显著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等优点快速被养殖户接受使用,配合饲料养鱼模式逐渐在全国兴起。

在配合饲料养殖模式的推动下,我国水产品产量快速增加。

目前,水产养殖市场竞争激烈,很多养殖户在每亩投喂量达到1吨以上,仍沿用过去使用肥水养鱼或农副产品原料养鱼方式进行水质管理,导致配合饲料养鱼经济效益不佳、甚至亏损。

现在,调节好水质已经是充分发挥配合饲料本身性能和养鱼户获取良好经济效益关键技术之一。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这样的现象:

同一种饲料在同一个地方,同一类水体中使用;有的养鱼户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有的养鱼户则经济效益很差甚至亏损。

分析其中的差距,主要是养殖户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不同造成的。

其中最大原因是很多养殖户不知道配饲料养鱼调水技术。

配合饲料养鱼调水技术要从根据水源条件,设计放养模式和选择适当饲料开始做起,采取不同于过去传统调水的要求调节水质,保证配合饲料和水质管理相匹配。

鱼与水的关系

在自然水体中,营养物质及循环能保持基本平衡。

同时,由于氮是有机质的主要组成基础,在氮元素不足的情况下,天然水体的自然产鱼量较低。

通过人工投喂饲料后,提高鱼产量,也大大提高了水体氮元素含量提高各种水生生物的生物量,造成有机物在水体中形成污染物,打破了水体中营养物质的平衡,超过水体自净能力,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如分子氨、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物质。

有毒有害物质超过一定限度,导致鱼类中毒、死亡。

分子氨渔业水质标准规定浓度小于0·02㎎/l,这是水源达到理想和安全指标。

在实际养殖水体中,因为投饵多,浓度会不断的升高。

如浓度达到0·1-0·5㎎/l时,极易导致鱼类中毒,发病。

亚硝酸盐含量低于0·1㎎/l时,不会造成损害,达到0·1-0·5㎎/l时,鱼类摄食降低,鳃呈紫红色,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骚动不安严重时导致死亡。

硫化氢的浓度不超过0·1㎎/l。

水产养殖水质调节的目的就要将水体中分子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的浓度降到不产生危害指标以内,同时保持水体中浮游生物种群良好结构,不产生有毒有害藻类品种。

配合饲料养鱼的特点

1:

投喂配合饲料会让水体中的氮元素含量很高。

例如,我们用一亩池塘投喂粗蛋白含量为28℅,饲料系数为2的饲料1吨来计算相当与投入了碳酸氢铵180㎏.

鱼体排入水体中的氮主要有两种类型:

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通过鳃和泄殖孔排出是无机氮,不再消耗氧,直接能被浮游植物利用。

在消化道中没有被消化,通过肛门排出氮是有机氮,需要消耗氧分解成无机氮才能被浮游植物利用。

所以,投喂饲料系数越低的饲料,对池塘养殖水体越有好处。

2:

饲料投喂量和温度密切相关,造成水中含氮量全年在不同季节不平衡、差异极大。

在冬春季,因投喂饲料量少,优质浮游植物品种数量不足造成缺氧。

在夏季,投饲量大,水体含氮量相对多,在高氮作用下极易造成氨氮或亚硝酸盐中毒。

在氮元素含量快速变化情况下,磷元素不变化。

氮元素含量和磷元素含量不能保持5~12:

1的比例,极易造成蓝藻泛滥成灾。

3:

配合饲料养鱼水质调节关键点在于尽量保持水体中氮元素含量平衡。

低温时,增加氮元素含量,随温度升高,投饲量增加时,采取措施不断减少水体中氮元素含量。

4:

按照养鱼实践要求,配合饲料养鱼水质也只有符合“肥、活、嫩、爽”的传统水质标准,才能做到增产增收。

要求水中氮、磷、钙、镁、碳等营养物质适量,且存在化学结构正常,有机质丰富但不过量,浮游生物结构良好和适量,具体指标为:

PH值6·5~8·0,硬度50~150㎎/L,透明度指标20~30㎝。

水体外观为:

水色和透明度随时间变化,浮游生物易鱼类消化种类多,微囊藻等有害蓝藻少。

配合饲料养鱼模式的水质调节

一:

水质调节必须前移到根据养殖水面条件设计养殖模式和选择饲料时考虑。

等到水质恶化时,在没有做好前期工作和有利基础下,调节水质恶化难以让水质根本好转。

比如饲料投喂量超过了水体承受能力,很难将水质调节好。

1:

养殖水体深度决定饲料最大投喂量。

(1)水深1米左右,投喂量在0·5吨以内,2米在0·8吨以内,2·5~3米在1~1·5吨

(2)上述水深在排灌方便,有新水补充情况下,以上投喂量可以增加20﹪

(3)上述水深在安装增氧机情况下,投喂量可以增加30﹪。

2:

养殖水体面积对投喂量的要求

(1)100亩以下,亩设计投喂饲料量可达2吨以上

(2)100亩到300亩,亩设计投喂饲料量在1·5吨以内。

(3)300亩以上,亩设计投喂饲料量在1吨以内。

3:

池塘淤泥情况对放养模式和投喂饲料影响。

(1)池底淤泥超过40㎝,不能清淤的老池塘。

A:

如水源排灌方便,吃食鱼放养品种不受限制按80:

20模式放养。

饲料根据放养模式和经营要求选择,可以选择通威;101、103、1323.

B:

如水源排灌不方便,吃食鱼主要放养鲤鱼、鲫鱼、罗非鱼为主,少放草食性鱼类,食浮游生物鱼比例不低于50﹪,饲料选择膨化饲料或高档硬颗粒饲料。

(2)池底淤泥在20㎝左右,能够清淤的老池塘。

A:

如水源排灌方便,吃食鱼放养多品种多规格按80:

20模式放养,饲料根据放养模式和经营要求选择,101、103、1323.

B:

如水源排灌不方便,吃食鱼多品种多规格放养,食浮游生物鱼比例不低于30﹪,饲料根据放养模式和经营要求选择,可以选择通威101、103.

(3)池底淤泥在20㎝以下,刚使用的新池塘。

A:

如水源排灌方便,吃食鱼以草鱼为主放养按80:

20模式放养。

饲料选择可以用通威,103、103LP、122.

B:

如水源排灌不方便,以杂食性鱼类为主,食浮游生物鱼比例不低于30﹪,饲料选择通威,101、103、1323.

二:

设计养殖产量越高越要选择饲料系数低的好饲料,尽量减少水体中氮元素排泄量为调节良好水质创造条件。

在为水源排灌不方便,淤泥较深的水体设计饲料配方时,尽量提高脂肪、碳水化合物比例,降低蛋白质比例,减少向水体中排氮量,这种水体一定要选择高质量全价配合饲料。

三:

施肥调节水质

配合饲料养鱼亩投喂在0·6吨以上水体,整个养殖周期中原则上不能施用任何氮肥,而只是向水体中补充施用磷肥、碳肥、钙肥等其它营养物质。

通过给水体优良浮游植物品种提供比例恰当营养物质,促使有益水生生物生长,让它们转换成花、白鲢易消化的食物,从而减少水体中含氮量。

1:

碳肥和钙肥以施基肥为主,主要由生石灰提供结合清塘时,适当增加生石灰用量,生石灰用量在干法清塘时由75㎏∕亩提高到120㎏∕亩,在带水清塘时由150㎏∕亩。

生石灰在平常消毒时,起到了碳、钙追肥作用。

一般在6月份前,每20天一次,每次15㎏∕亩。

但在高温季节,随着饲料的大量投喂,水体中的氨氮升高,要根据具体情况慎重使用。

这个时期可以使用微生物制剂,同时用沸石粉(含有为硅酸、三氧化二铁、氧化钙、氧化镁等)追肥用量20㎏∕亩。

2:

磷肥主要按追肥,保持适当的氮磷比例为原则施用。

在实际生产中,对没有产生蓝藻泛滥的水体,可以按每个月左右每亩施洒2~4㎏过磷酸钙调节水质。

磷肥在水体呈中性或弱碱性,施用生石灰后,应隔4~7天效果才更好。

在使用前用水浸泡让其完全溶解,然后选在晴天有阳光的上午9~10点钟全池泼洒,以便及时被浮游植物所利用。

3:

对施用磷肥和微生物制剂后,水质仍没有好转的水体,可能是水体中常量必需元素如硅、钾、镁、硫等和微量必需元素如铁、铜、锌硼等元素不足,要采取以下措施。

(1)对于老池塘,在晴天中午利用竹耙翻动池底,同时开动增氧机曝气,释放底泥中的营养元素。

然后再施用磷肥。

(2)对于没有淤泥的池塘,可以施用复合肥每亩3~5㎏.

四:

施用微生太制剂。

为了充分利用配合饲料养鱼水体中丰富的营养物质,快速消除有害物质,改善水体中微生物系统组成,补充有益微生物数量,限制有害藻类生产,将水中氮、磷等转化成花、白鲢喜食和易消化食物。

在水温达到18℃以上后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

如光合细菌、芽胞杆菌、硝化细菌等。

微生态制剂产品使用前8天内不得使用消毒杀虫药物。

并在整个生产中成为常态化的程序,对保证水产品的质量和养鱼的经济效益,起到护航的作用。

水产养殖常见问题解答篇

一:

水体酸碱度PH值高低任何判断?

较高较低有何危害?

1:

池水PH值由于藻类光合作用强弱有高低变化。

一般PH值最高在下午3~5点左右,PH值最低在凌晨3~5点。

上午与下午PH值一般相差0·5左右。

2:

养殖水体PH值淡水6·5~8·0。

如果PH值过高易腐蚀养殖动物的鳃组织,早上表层水PH值超过9·0要注意,下午表层水超过9·5则特高,最好低于9·0的天数要长。

表层水PH值7·3以下可认为是低的,池底水PH值有可能低于7·0。

PH值下降使养殖动物血液中PH值也会下降,导致减少其血液运输氧的功能,易造成养殖动物呼吸困难。

所以,有时池水溶氧不低,而池底酸化,PH值低后也易浮头,甚至增氧机一停“照浮不误”这就是我们强调养鱼先养水,养水先改底的理由。

3:

一般表层水PH值大于底层水。

如果表层和底层PH值的差异大于0·5~1·0,则可能底质变坏或者水体有问题。

二:

水体PH值偏高怎么办?

原因:

滋生大量消耗水中二氧化碳的藻类或不正当使用某些消毒剂。

对策:

适量排换水30㎝左右,先施用保水调水类产品或水质解毒保护剂等,再用微生物制剂泼洒。

如果PH值特高达9·5以上时,则用醋酸每亩2㎏全池泼洒。

三:

水体PH值偏低怎么办?

原因一:

藻类、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水中含大量酸性气体,藻类老化或因鱼类排泄物和残饵过多,池底有机物腐败,使池底酸化。

对策:

适量排换水,引入良好水源,泼洒生石灰5~10㎏∕亩,调高酸碱度,4~5天后可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以上处理期间增氧机上午、下午要常开不停。

原因二:

水体清瘦,缺乏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藻类。

对策:

适量泼洒生石灰(苗期不用),4~5天后施氮、磷肥或其它的生物肥。

四:

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以不超过多少为宜?

根据渔业水质标准(总氨氮≤0·2㎎∕L)时不会影响养殖动物的生长繁殖。

非离子氨在0·02~0·06㎎∕L时对水产养殖动物有轻度毒性生长性能下降。

根据养殖试验和走访实践建议,仅供参考:

养殖前期,氨氮要低于0·2㎎∕L,亚硝酸盐低于0·05㎎∕L。

养殖中期,氨氮要低于0·3~0·4㎎∕L亚硝酸盐要低于0·1㎎∕L。

养殖后期:

氨氮要低于0·6㎎∕L,亚硝酸盐要低于0·1㎎∕L,硫化氢要低于0·01㎎∕L。

在这三个指标中,二个或三个同时超标时,毒害可能会超过单个超标对养殖动物的危害,同时这危害因子还与池水的溶氧、PH值等密切相关。

五:

氨氮超标如何处理?

氨氮来源:

鱼的粪便,残饵分解,池底淤泥腐殖质,藻类浮游动物尸体等。

可能原因:

增氧机开的少或设施不全,残饵太多,清整池底淤泥工作未做好,有益的藻类生长不好。

对策:

根据各自池塘的情况。

采取开动增氧机、泼洒增氧剂或者换水。

然后,再进行培肥水质;方法为:

泼洒磷肥、泼洒生物肥、泼洒微生物制剂等措施。

六:

亚硝酸盐超标怎么处理?

亚硝酸盐是在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在养殖水体中由于大量的投饵而留下的残饵,水生生物的排泄物的积累,定期使用消毒剂把藻类和细菌类大量杀死,氧气供应不足造成大量的氨氮在硝化过程中受阻。

形成养殖过程中氨、亚硝酸盐含量过高。

由于硝化过程缓慢使得氨积累不能有效的分解,中后期亚硝酸盐成为最突出的问题,水体亚硝酸盐普遍偏高。

对策:

当亚硝酸盐偏高时处理的方法是;首先是全池泼洒食盐1~2㎏∕亩。

然后再作以下处理,

(1)全池泼洒增氧剂,使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

(2)培肥水质,培养有益的藻类,增强光合作用

(3)使用活性碳2~4㎏∕亩,吸附亚硝酸盐;

(4)使用底质改良剂;

(5)泼洒生物制剂,芽胞杆菌、光合细菌、EM原露等。

七:

硫化氢超标怎么办?

来源:

淤泥中的硫酸盐、有机质、粪便、残饵、生物尸体等在缺氧的情况下不能彻底分解,而转化为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

对策:

搅动池底,开动增氧机,再泼洒生石灰。

八:

下雨后养殖水体呈土黄色是怎么回事?

原因:

水中悬浮颗粒过多,藻类老化或死亡水体自净能力差所致。

对策:

首先使用消毒剂消毒,然后使用增氧剂全池泼洒,再进行水质培肥、泼洒生物肥或者生物制剂。

九:

下雨后水体分层怎么办?

原因:

上层水和下层水的盐度不同,藻类下沉所致。

对策:

开动增氧机,天气好转后泼洒食盐或生石灰水,然后再进行培肥或泼洒生物肥、生物制剂。

十:

增氧机有何作用?

1增氧作用:

增加池水氧气含量,特别是池底溶氧含量,防止浮头。

2改良水质:

氧气增加可使池水中(特别是池底)有机物粪便、残食等在有氧条件下快速分解,可以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含量。

3曝气作用:

搅出池水中氨气、硫化氢、甲烷等有害的气体,从而降低了水体中部分氨氮、硫化氢。

4促进水体物质流动使盐度均匀混合,上下层酸碱度平衡。

十一:

影响池水中溶氧量的因素有哪些?

1天气、日夜:

晴天较阴雨天多,白天较晚上多。

2水温、气温:

池水中的溶解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3藻类:

水质肥时,藻类数量多光合作用强,水体中溶解氧就高。

4浮游动物:

浮游动物越多耗氧越多,特别是池水灰白或水质变清时,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消灭了大量的藻类,同时浮游动物大量的耗氧。

5有机物:

有机物分解时大量耗氧。

6底质淤泥:

淤泥越厚耗氧越多。

十二:

如何看水色知好坏?

1茶色:

主要含有硅藻、小球藻,这些藻类是养殖动物鲢鱼的优质饵料。

但这种水色维持时间短,一般在春秋季容易出现。

2翠绿色或浓绿色(绿豆青)主要是绿藻,绿藻能吸收水体中的氮肥,净化水质。

这种水色也是养殖者所期望的水色。

3暗绿色:

蓝藻和绿藻,这种水色在生长初期起到光合作用增加氧气的作用,但在后期或者死亡后容易使水体变坏,引起缺氧和鱼病发生。

所以在生长的后期要进行水质调节。

方法为;泼洒生石灰,然后再培肥水质,可有效预防以上不良现象的发生。

4黑褐色与酱油色:

主要含有鞭毛藻、裸藻、褐藻等,这种水色是水质管理失常,水源条件差,底质恶化,加之投喂量过多,残饵增多。

解决的方法为;先用底质改良剂,水色变清后进行培肥或者泼洒生物肥和生物制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