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小卷练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46085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2小卷练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0+2小卷练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0+2小卷练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0+2小卷练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0+2小卷练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2小卷练二.docx

《10+2小卷练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2小卷练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2小卷练二.docx

10+2小卷练二

“10+2”小卷练

(二)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68分,考试时间4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i—28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碳循环(如图)对人类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是构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

B.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

D.石油的年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解析 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碳是构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A正确;绿色植物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正确;化石燃料中含碳元素,化石燃料大量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是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C正确;乙烯的年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D错误。

答案 D

2.(2019·河北邯郸市质检)下列各组离子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透明溶液中:

Fe3+、NH

、SO

、Cl-

B.Ba(AlO2)2溶液中:

K+、Mg2+、HCO

、NO

C.能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

Na+、Ba2+、Cl-、Br-

D.pH=0的溶液中:

Na+、K+、S2-、SO

解析 含Fe3+的溶液呈黄色,则无色透明溶液中Fe3+不能大量存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a(AlO2)2溶液中,Ba(AlO2)2与HCO

反应生成Al(OH)3和BaCO3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项,离子能大量共存,错误;D项,pH=0时,2S2-+SO

+6H+===3S↓+3H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

答案 D

3.三种物质的分子式均为C9H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与苯互为同系物

B.②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

C.①和②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可处于同一平面

D.②和③都能使Br2的CCl4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解析 ①的苯环上连有烃基

,与苯互为同系物,A项正确;②

中有图示2种类型氢原子,其一氯代物只有2种,B项正确;①中存在

,②可看做4个—CH===CH2取代甲烷中的4个氢原子,故①②中所有碳原子均不可处于同一平面,C项错误;②③都含有碳碳双键,都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也都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项正确。

答案 C

4.(2019·云南师大附中月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1mol·L-1NaClO溶液中含有的ClO-数为0.1NA

B.一定条件下,2molSO2和1molO2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C.1L0.1mol·L-1葡萄糖溶液中分子总数为0.1NA

D.60g石英晶体中含有的Si—O键数目为4NA

解析 NaClO为强碱弱酸盐,ClO-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加之未告知溶液的体积,所以无法判断0.1mol·L-1NaClO溶液中含有的ClO-数目,A错误;SO2和O2发生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消耗,因此2molSO2和1molO2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4NA,B错误;计算葡萄糖溶液中分子总数不仅要考虑溶质葡萄糖的分子数目,还要考虑水分子数目,C错误;二氧化硅中1个硅原子形成4个Si—O键,60g石英晶体中含有的Si—O键数目为4NA,D正确。

答案 D

5.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的主要流程如下(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

2Cu+2H2SO4+O2

2CuSO4+2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Ⅱ中分离操作的名称为过滤,该操作过程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B.溶液A中的溶质有H2SO4、CuSO4、ZnSO4

C.上述流程中加入的物质B为锌,物质D为盐酸

D.A~E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A和C

解析 通过分析转化流程可知,含Cu、Zn的铜帽与稀硫酸和氧气反应生成了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混合液A,依据实验的目的,为了得到铜和硫酸锌,应向A溶液加入过量的锌,通过过滤得到了硫酸锌溶液和铜、锌的固体混合物C,为了得到铜和硫酸锌,应加入稀硫酸。

A.过滤的方法可以将固体和液体分离,过程Ⅱ中为了分离固体和液体,所以操作的名称是过滤,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漏斗、玻璃棒,故A正确;B.通过题中的反应流程可知,铜、氧气和硫酸会生成硫酸铜,硫酸和锌会生成硫酸锌,硫酸一般是过量的,所以溶液A中的溶质有:

H2SO4、CuSO4、ZnSO4,故B正确;C.应向A溶液加入过量的锌,通过过滤得到了硫酸锌溶液和铜、锌的固体混合物C,为了得到铜和硫酸锌,应加入稀硫酸,故C错误;D.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溶液A是硫酸、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混合物,固体C是铜和锌的混合物,所以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

A和C,故D正确;故选C。

答案 C

6.在某种光电池中,当光照在表面涂有氯化银的银片上时,发生反应:

AgCl(s)

Ag(s)+Cl(AgCl)[Cl(AgCl)表示生成的氯原子吸附在氯化银表面],接着发生反应:

Cl(AgCl)+e-===Cl-(aq)+AgCl(s)。

如图为用该光电池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氢的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电池工作时,Ag极为电流流出极,发生氧化反应

B.制氢装置溶液中K+移向A极

C.光电池工作时,Ag电极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

D.制氢装置工作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NH2)2+8OH--6e-===CO

+N2↑+6H2O

解析 由B极生成氢气,A极生成氮气知,B极为阴极,A极为阳极,则铂极为负极,银极为正极。

光电池工作时,Ag极为电流流出极,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制氢装置溶液中K+移向B极,B错误;光电池工作时,Ag电极上AgCl得电子生成Ag,C错误。

答案 D

7.(2019·河北邯郸市质检)下列实验操作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离子方程式

A

向溴化亚铁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证明还原性:

Fe2+>Br-

Cl2+2Br-===Br2+2Cl-

B

用澄清石灰水鉴别K2SO3溶液和KHSO3溶液

Ca2++SO

===CaSO3↓

C

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试管中的硫酸钙

CaSO4+CO

CaCO3+SO

D

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制备氢氧化铝

Al3++3OH-===Al(OH)3↓

解析 向FeBr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无论Cl2是将Fe2+氧化成Fe3+,还是将Br-氧化成Br2,溶液均变成黄色,现象相同,故无法比较Fe2+、Br-的还原性,A错误。

K2SO3溶液和KHSO3溶液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CaSO3沉淀,无法鉴别,可选用BaCl2溶液进行鉴别,B错误。

由于CaCO3的溶解度小于CaSO4,故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试管中的硫酸钙,CaSO4转化为更难溶的CaCO3,发生反应:

CaSO4+CO

CaCO3+SO

,C正确;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制备氢氧化铝,NH3·H2O是弱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中要用其化学式表示,D错误。

答案 C

8.(2019·云南师大附中月考)下表中各组物质之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X

Y

Z

反应试剂

A

Fe

FeCl3

FeCl2

①④可用相同试剂

B

Al2O3

NaAlO2

Al(OH)3

加氨水

C

NO

NO2

HNO3

②气体通入水中

D

Cl2

HClO

NaClO

③加浓盐酸

解析 Fe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FeCl2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A正确;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而氨水与Al2O3、Al(OH)3和NaAlO2均不反应,B错误;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C正确;NaClO具有强氧化性,与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D正确。

答案 B

9.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辛是由C元素形成的单质。

已知:

甲+乙―→丁+辛,甲+丙―→戊+辛;常温下0.1mol/L丁溶液的pH为1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C形成的单质可以在点燃条件分别与元素A、B、D形成的单质化合,所得化合物均存在共价键

B.元素B、C、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r(D)>r(C)>r(B)

C.1.0L0.1mol/L戊溶液中含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

D.1mol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约1.204×1024个电子

解析 依题意可以判断A为氢元素,B为碳元素,C为氧元素,D为钠元素。

甲为过氧化钠,乙为水,丙为二氧化碳,丁为氢氧化钠,戊为碳酸钠,辛为氧气,因此选A。

答案 A

10.室温下,NaHSO3溶液显酸性,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随NaHSO3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

A.c(Na+)+c(H+)=c(SO

)+c(OH-)+c(HSO

B.c(Na+)=c(HSO

)+c(SO

)+c(H2SO3)

C.c(Na+)>c(HSO

)>c(H+)>c(SO

)>c(OH-)

D.c(HSO

)=5.49mol·L-1时,c(SO

)=c(OH-)

解析 A、根据电荷守恒,NaHSO3溶液中c(Na+)+c(H+)=2c(SO

)+c(OH-)+c(HSO

),A错误;B、根据物料守恒,NaHSO3溶液中c(Na+)=c(HSO

)+c(SO

)+c(H2SO3),B正确;C、根据图示,室温下NaHSO3浓度小于5.49×10-5mol/L时,c(OH-)>c(SO

),C错误;D、根据图示,室温下NaHSO3浓度等于5.49×10-5mol/L时,c(SO

)=c(OH-),D错误。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8分)

11.(14分)富马酸亚铁(C4H2O4Fe)常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也可作食品营养强化剂,它可由糠醛(

)和硫酸亚铁制备。

已知

HOOC—CH===CH—COOH+CO2↑。

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备富马酸(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

(1)将45.0g氯酸钠、0.2g五氧化二钒置于三颈烧瓶中,加入适量水,滴加糠醛并加热至90~100℃,维持此温度3~4h。

实验中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却液宜从________(填a”或“b”)处进入。

(2)冰水冷却使其结晶,并通过________操作可以得到富马酸粗品。

(3)再用1mol·L-1HCl溶液重结晶,得到纯富马酸。

该操作中用1mol·L-1HCl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合成富马酸亚铁

(4)取富马酸溶于适量水中,加入碳酸钠并加热、搅拌,调节pH6.5~6.7,产生大量气泡。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硫酸亚铁溶液和适量的Na2SO3溶液缓慢加入上述反应液中,维持温度100℃并充分搅拌3~4h。

①该操作过程中加入适量的Na2SO3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生成富马酸亚铁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过滤、干燥得到产品。

过滤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产品纯度测定

(7)取0.300g样品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5.00mL硫酸,加热溶解后冷却,再加入50.00mL新煮沸过的冷水和2滴邻二氮菲指示液,此时溶液呈红色;立即用0.1000mol·L-1硫酸铈(Ⅳ)铵[(NH4)2Ce(SO4)3]标准液滴定(还原产物为Ce3+),滴定终点溶液变为浅蓝色。

平行测定三次,平均消耗17.30mL标准液,则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

解析 

(1)冷凝管的主要作用是冷凝,防止有机物挥发造成反应物转化率降低。

冷凝管中冷却液的流向一般都是“下进上出”。

(2)从溶液中提取溶质需经过结晶、过滤、干燥等操作。

(3)富马酸是弱电解质,微溶于冷水,加入盐酸后可抑制富马酸的电离,降低在水中的溶解。

(4)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到反应化学方程式。

(5)①Fe3+可被SO

还原为Fe2+,所以加入适量的Na2SO3溶液是为了防止富马酸亚铁、Fe2+或富马酸根离子被氧化。

②根据信息,可以得出富马酸亚铁为沉淀,所以反应方程式为NaOOC—CH===CH—COONa+FeSO4―→Fe(OOC—CH===CH—COO)↓+Na2SO4,离子反应为(OOC—CH===CH—COO)2-+Fe2+―→Fe(OOC—CH===CH—COO)↓。

(6)过滤时滤纸若未紧贴漏斗内壁,会留有气泡,导致滤纸破损,使过滤速率较慢。

(7)n(C4H2O4Fe)=n(Fe2+)=n(Ce4+)=0.1000mol·L-1×17.30×10-3L=1.730×10-3mol,

w=

×100%≈98.03%。

答案 

(1)冷凝回流,提高糠醛的转化率及减少富马酸的挥发 a 

(2)过滤 (3)加盐酸,使HOOC—CH===CH—COOH(OOC—CH===CH—COO)2-+2H+平衡逆向移动,促使富马酸结晶析出,提高产量

(4)HOOC—CH===CH—COOH+Na2CO3

NaOOC—CH===CH—COONa+H2O+CO2↑

(5)①防止富马酸亚铁(或Fe2+或富马酸根离子)被氧化

②(OOC—CH===CH—COO)2-+Fe2+―→Fe(OOC—CH===CH—COO)↓ (6)防止滤纸与漏斗壁之间留有气泡,影响过滤速率(或防止滤纸破损,影响过滤效果) (7)98.03%

12.(14分)铁红(Fe2O3)和钛白粉(TiO2)均为重要的墙面装修颜料。

一种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还含有少量Fe2O3)联合生产铁红和钛白粉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FeTiO3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为加快钛铁矿在稀硫酸中的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种)。

酸性溶液中加入适量铁屑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eSO4溶液与NH4HCO3溶液的反应温度应控制在35℃以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iO2+转化为TiO(OH)2需要加热,加热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温时,在生成的FeCO3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的溶液中,测得溶液中c(CO

)=3.0×10-6mol·L-1,pH为8.5,则所得的FeCO3中是否含Fe(OH)2?

________(列式计算){已知Ksp(FeCO3)=3.0×10-11,Ksp[Fe(OH)2]=8.0×10-16}。

解析 

(1)由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FeTiO3中Fe的化合价为+2。

(2)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提高反应温度或提高反应物浓度均能加快反应速率。

Fe具有还原性,可将Fe3+还原为Fe2+。

(3)温度太高,则NH4HCO3易分解,且降低温度可减少Fe2+的水解。

根据题图可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HCO

===FeCO3↓+CO2↑+H2O。

(4)TiO2+水解生成TiO(OH)2,加热可以加快水解反应速率。

答案 

(1)+2

(2)采用钛铁矿粉末、升高温度、使用浓度较大的稀硫酸等 将Fe3+还原为Fe2+

(3)减少NH4HCO3分解、减少Fe2+水解

Fe2++2HCO

===FeCO3↓+CO2↑+H2O

(4)促进水解,加快反应速率 TiO2++2H2O

TiO(OH)2↓+2H+

(5)Ksp(FeCO3)=c(Fe2+)·c(CO

),故c(Fe2+)=

=1.0×10-5mol·L-1,pH=8.5,则c(OH-)=10-5.5mol·L-1,故c(Fe2+)·c2(OH-)=10-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