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秋天》教案6.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45752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秋天》教案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秋天》教案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秋天》教案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秋天》教案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秋天》教案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秋天》教案6.docx

《人教部编版《秋天》教案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秋天》教案6.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秋天》教案6.docx

人教部编版《秋天》教案6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秋天》人教部编版

秋天

教学目标:

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读好“一”的不同读音;认识首次出现的偏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树叶实物。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

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

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出示几幅秋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画内容,然后引入新课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认识自然段

1、导学:

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

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

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

(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一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标出2、3自然段。

(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三个自然段。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本课的生字。

3、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相机指导学生生字的读音。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了:

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

片:

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

子:

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2)检查第二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3)指名朗读第自然三段。

啊!

秋天来了!

注意“啊”的语气。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自然段。

导学:

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朗读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

(1)学习生字“气”。

这里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出示字卡“气”),有一个和它读音相同的字——汽,“气”与气体有关,“汽与水有关。

(2)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2、树叶黄了

(1)学习生字“树叶”。

认识偏旁:

木字旁,口字旁。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树叶”这两个生字?

加一加:

“木”+“对”=树

“口”+“十”=叶

(2)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

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

(“一片片”是很多片。

(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说“一片片”吗?

(3)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小结:

以后我们说话时如果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表达就更生动了。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读一读第2自然段。

2、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

3、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

大雁是怎么飞行的,谁能说一说?

(出示大雁飞行图,让学生观察,并补充有关大雁的资料。

大雁是一种候鸟,就是随着季节变化而迁徙的鸟。

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生活。

大雁总是成群结队飞行的,由头雁带领大家飞行,而且排成整齐的队伍,这样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

4、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

5、学习生字“大、飞、会、个”。

大:

象形字。

甲骨文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

飞:

就像鸟儿张开翅膀在空中飞翔的样子。

组词:

飞机,飞鸟。

会:

认识“人字头”,运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

人+云=会。

组词:

开会、学会。

个:

运用数笔画或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

“个”一般做量词。

引导学生试着说一个:

一个()。

6、初步感受“一”的变调。

细心地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一”,为什么有时候读yī,有时候读yí,有时候读yì呢?

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

读一读。

一(yí)片片一(yì)群一(yí)会儿“一”(yī)字

教师小结用法。

(三)品读第3自然段。

1、指导读好感叹句。

2、学习生字“秋、了”

秋:

禾+火=秋

了:

运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也可和“子”对比来识记。

强调“了”由两笔组成,注意笔顺。

3、齐读第3自然段。

四、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要书写的四个字“了、子、人、大”。

2、学习“了”的书写。

(1)教师范写。

(2)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自己练习写两遍“了”字。

(3)教师巡视指导,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相机指导。

3、运用迁移法学习“子”的书写。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

2、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请同学们用自己的画笔画一幅你心中的秋景图。

下节课我们来展示一下。

板书设计

秋天

天气——凉

树叶——黄、落下来

天空——蓝、高

大雁——南飞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秋天人教(部编版)

第四单元美丽大自然

大自然是一幅美丽而神奇的画卷,意蕴隽永,引人入胜;大自然是一位慈爱而伟大的母亲,倾情奉献,无怨无悔;大自然是一位深沉而睿智的学者,大巧若拙,虚怀若谷。

在大自然中,我们看到山峰总是巍峨耸立,江河总是奔流不息,太阳总是东升西落,月亮总是圆了又缺,缺了又圆……。

大自然神秘莫测,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读一读本单元的课文,你一定会更加深刻地认识我们身处的自然:

你会探寻到秋天到来的种种征兆;你会陶醉于夜空美丽的景色;你会沉迷于江南水乡的采莲乐趣;你会倾心于各具特色的四季美景。

这些美丽的自然风光,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丰盈,也让我们体验到了美妙的生活。

让我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吧!

本单元的课文内容都是四季中典型的自然现象或场景,但因为中国幅员辽阔,物候差异较大,课文中的事物学生不一定都熟悉,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丰富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认知,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模仿课文中简单的短语和句式,表达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

秋天

2课时

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正确朗读课文,重点读好“一”的不同读音;结合插图了解秋天的特征,感受秋天的美丽;背诵课文。

小小的船

2课时

认识10个生字,会写3个字;结合插图,想象诗歌描绘的图景,感受夜空的美丽;背诵课文。

江南

2课时

认识9个生字,会写3个字;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背诵课文。

四季

2课时

认识9个生字,会写3个字;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丽;背诵课文。

口语

交际

我们做朋友

1课时

能向他人做自我介绍,并能引起话题。

知道与人交谈时,“看着对方的眼睛”是一种基本的交际原则和交际礼仪。

语文园地四

识字加油站

2课时

初步建立反义词的概念、认识6个生字;重点积累描写四季的词语、惜时的名言,会写2个字;读《小松鼠找花生》,了解花生的果实长在地下这一生活常识。

字词句运用

展示台

日积月累

和大人一起读

课文

1秋天

文本分析:

《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

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全文有3个自然段,每一段观察角度、观察的对象各不相同。

第1自然段以天气转凉、黄叶飘飞写出秋天的特征。

第2自然段取仰视角度,写出天空的蓝和高,以及雁阵的飞行方向和队形变化。

第3自然段用感叹句充分表达作者面对秋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秋季景色优美,作者所选的景象都很具有代表性。

课文有两幅插图,其中“落叶、雁群”与课文描述的情境对应。

“成熟的庄稼”“捧着松果的小松鼠”揭示了秋天更多样的特点,留给读者对于秋天美好的遐想。

教学目标:

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认识自然段。

教学难点:

1.读好“一”的不同读音。

2.认识首次出现的偏旁。

课时安排:

2课时

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利用新偏旁学习新字。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感受秋天。

(课件出示关于秋天美丽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看图片,提问:

图片呈现的是哪个季节的美景?

(秋季。

2.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示例:

看看这蓝蓝的天空、黄黄的银杏叶、红红的枫叶,多么美丽!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是多彩的季节!

老师将带你们到大自然中欣赏秋天美景,好不好呀?

(生答:

好。

)现在,让我们踏上赏秋之旅。

3.教师板书课题(板书:

秋天),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

我们现在处在哪个季节呀?

(生答:

秋季。

)在你们的印象中,秋天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生答:

树叶黄了,大雁都往南飞。

)现在,我们就去课文中看一看吧!

(一)明确自然段的含义

1.教师播放音频,然后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段。

一个自然段开始的标志,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

在每个自然段前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分清段落。

4.(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教师标上序号,学生尝试标出第2、3自然段的序号,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二)识字

1.自由拼读下列词语。

2.教师出示课题和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题,出示“秋”字。

秋教师可以通过猜字谜的方式来互动识记。

如:

“一边绿,一边红,绿的喜雨,红的喜风。

”打一字。

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感受汉字的奇妙。

还可以出示卡片“禾”和“火”,一边描述:

“禾姑娘遇上了火姑娘,头碰头脚挨脚,变成了秋姑娘。

”再请学生自由说一说,试着给“秋”组词,如“秋风、秋千、秋天”。

(2)指名读第1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

了:

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短又轻。

片:

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ɑn的读法。

子:

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3)教师出示“气、了、树、叶、片”的卡片,多种方法识记。

气教师可以结合在教学声母q时出现的气球,从而引出“气”,再通过组词,如“空气、吹气、气息”等词语识记,还可以向纸片吹气,体验气推动纸片的感觉。

了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语境,如“爸爸回家了”“作业写完了”等语境来识记,知道“了”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

树教师可以出示校园中各种树的图片,如樟树、松树、杉树等,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图片上的物体都是树,从而引出“树”字。

随后,多媒体呈现“木”变成木字旁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木字旁将捺改成了点。

引导学生理解“树”和“木”有关,初步知道偏旁和字义的关系。

注意:

偏旁是从造字构形的角度定义的。

以前称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现在把合体字的组成部分统称为“偏旁”。

叶教师出示“叶”字,让学生说说这个字里有几个以前学过的字,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叶”,还可以用动画呈现“口”和“十”两个字慢慢靠近组合成了“叶”,帮助学生识记。

同时,明确“叶”的偏旁是口字旁,请同学们交流:

你还见过哪些口字旁的字?

在什么地方见过口字旁的字?

片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形容哪些物体时会用上“片”,如一片瓦、一片树叶,从而识记字形,还可以出示“片”的古文字,“片”的古文字就像一分为二的木片,所以“片”的本义是平而薄的物体。

3.教师出示第2自然段。

(1)教师范读,学生感受秋天的景象,随后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么:

在文中读轻声。

一会儿:

这是个儿化音,教师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

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2)教师出示“大、飞、会、个”的卡片,多种方法识记。

大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不一的物体,让学生分辨哪个大哪个小;还可以出示“一”和“人”的字形,演示“一”靠近“人”最后和“人”相叠加的过程;还可以出示“大”的甲骨文,引导学生观察“大”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是汉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

飞教师播放鸟儿飞翔时扇动双翅的动画,然后请学生上台表演张开双臂飞翔的动作,再引导学生观察“飞”的形状。

会教师出示将“大”的“一”去掉,将“云”的卡片逐渐靠近“人”,然后停在“人”的下面,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更深刻地识记字形,明确这个字的偏旁是人字头。

个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识记“大”的过程,然后将“大”的“一”顺时针旋转九十度,成为竖,放置在“人”下,从而识记字形,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生活中一般用“个”表达哪些物体,如一个西瓜、一个木桶等。

4.教师出示第3自然段,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好感叹词“啊”。

5.(课件出示本课10个会认字)教师打乱顺序指名读,全班齐读、接读。

三、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跟读,说说课文写了秋天的什么。

(课文写了秋天的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

注意:

“一”的变调规律,即“一”在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作为序数“第一”的省略时,读阴平;在去声前念阳平,在其余声调前念去声,如一(yí)次、一(yì)天。

2.学生尝试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正确。

3.指名朗读课文,发现学生朗读中的突出问题,教师及时正确地范读,纠正错误。

(1)出示需要重点关注的词语,齐读。

一(yí)片片一(yì)群一(yí)会儿排成个“一”(yī)字

凉了(le)黄了(le)来了(le)叶子(zi)那么(me)

(2)出示词组“一片片叶子、落下来、一群大雁、往南飞”,请朗读较好的学生带领大家齐读,注意词组的连读。

(3)教师出示词组所在的句子,男女生轮流齐读。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朗读指导:

朗读本课,要关注轻声的读法、关注词语连读、借助拼音读准“一”的变调。

本课中“凉了、黄了、叶子、来了”中的“了、子”读轻声,读时要注意前后轻重的变化。

教师在范读轻声时,可以边读边配以轻重变化的击掌声或呈现词语前后两个字字体大小、颜色深浅不同,提示轻声词语的读法。

然后将轻声词语放入短语中,如“天气凉了”“树叶黄了”“秋天来了”。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等方式适当体会这一类短语的节奏感。

关于“一”的变调,可以采用对比读的方式,分别读不变调和变调的一串词语,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变调带来的音韵美。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

示例:

同学们,我们知道一年有四季:

春、夏、秋、冬。

每个季节都各有特色,大家也各有喜爱。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观赏了秋季的美。

课文怎样描写它的美,下节课我们再去了解探究。

今天这堂课,学习内容丰富多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自然段,认识了10个生字和3个偏旁,扫清了朗读、学习课文内容的障碍,可以说是收获颇多。

同学们也在这个过程中初步建立了对秋天的认识,对秋天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

2.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美丽的秋天,可以画一画秋天的美景,可以搜集一些秋天的落叶等,然后将自己的作品带回课堂,和同学们交流。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

2.学习“了、子”等4个字及其笔顺。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感受课文描写的秋天美景。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10个会认字)指名读,并尽可能说一说该字能组哪些词语。

(如:

秋天、秋风、天气、气体、好了、对了、树叶、树木等。

2.学生展示自己的关于秋天的画,和同桌交流画作的内容,然后评选出最优秀的7幅作品,贴在教室后的小黑板上,供同学们课后观赏。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示例:

观看了同学们关于秋天的绘画作品,老师越来越喜欢秋天了。

这不,有一个人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把他心中的秋天美景介绍给大家。

我们一起跟随他的脚步去赏秋吧!

(生朗读)二、研读课文,把握内容

过渡:

在优美的朗读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黄叶飘飞、大雁南飞的美丽秋景。

现在,我们再去感受一番吧!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黄叶飘飞图)指名读第1自然段,提问:

秋天来了,什么发生了变化?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将课件中的“天气、树叶”变成红色,板书:

天气、树叶。

3.引导学生对比说话。

(1)夏天,天气炎热,人们最喜欢做些什么?

(吃西瓜、吃棒冰、游泳、吹电扇、待在有冷气的房间里……)

(2)秋天来了,天气怎么样?

人们又会干什么?

(秋天,天气凉了,人们不须用吃西瓜、吃棒冰来消暑;不需要吹电风扇、开空调……)

4.(课件出示一组夏天的枫树、银杏树图,一组秋天的枫树、银杏树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组图片,说一说树木的变化。

5.(课件播放黄叶纷飞的视频)引导学生想象落叶的数量,理解“一片片”。

(1)范读句子,回想视频中叶子从树上飘落的景象,想象有多少片叶子飘落下来了。

(2)分别出示一片树叶、一片片树叶,比较不同,体会“一片片”表示落叶很多。

(随机板书:

一片片)

(3)出示改编的谜语诗,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落叶的多和飘落的情景。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落到地面成一片。

(4)指名朗读句子,抓住重点词“一片片”体会飘落的树叶很多,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在哪里见过这种一片片树叶飘落的情景。

6.师生配合读。

师:

天气——生:

凉了,师:

树叶——生:

黄了,师:

一片片叶子——生:

从树上落下来。

7.学生模仿表达,说说“秋天来了,什么怎么了”。

示例:

秋天来了,小草黄了。

秋天来了,菊花开了。

秋天来了,小虫躲起来了。

8.引导学生看板书,试着背诵第1自然段。

背诵指导:

(1)找一找秋天的变化,提炼出关键词语:

凉了、黄了。

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背诵。

(2)用填空形式练习背诵。

天气(),树叶(),一()叶子()落下来。

小结:

背诵要讲究方法,抓住关键词语法、想象画面法,都是不错的背诵方法。

9.随机学写生字“了、子”。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了、子”)学生观察“了、子”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讲解书写要领,学生观察并书空。

独体字。

横撇的撇不宜长;弯钩沿竖中线写,稍弯。

注意:

教师示范横撇,要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折时顿笔,轻轻往左下方撇。

独体字。

对比“了”的写法。

横撇短,弯钩长;横写在横中线上,略长。

(2)随堂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挑选优秀作品投影,学生自评、练写。

总结:

我们在书写生字时,要注意观察笔画的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通过不断练习来写好汉字。

(二)学习第2自然段

过渡:

秋天来了,天气转凉,树叶变黄,一片片地飘落下来。

多么美丽的景色呀!

其实,秋天来了,天空也会有变化哦,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留意过呢?

1.(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学生自由读、齐读,说一说:

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

(天空、大雁。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天空、大雁。

3.引导学生交流。

(1)(课件出示几种关于天空的图)引导学生观察:

天空是怎样的?

(2)指名读第1句话,秋天的天空是怎样的?

(生答:

蓝、高。

)再引导学生说一说:

生活中,什么是蓝色的?

什么很高?

(大海是蓝色的。

山峰、大树很高。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事物的图片。

(3)体会“那么”的含义。

①教师读第1句话,重点读两个“那么”,同时逐渐展开双臂,表示“那么”的程度深。

②将“那么”替换成“非常、很”,指名读这句话,帮助学生理解。

(4)(课件出示大雁南飞时排成的“一”“人”字形队)指名读第2句话,说一说:

大雁在空中的队形像什么字?

(一、人。

预设:

大雁南飞和秋天有什么关系?

大雁是候鸟,会随季节变化而迁徙。

天气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到第二年春天,气候暖和了,它们又从南方飞到北方生活。

大雁总是排着整齐的队伍,由健壮的头雁带领大家飞行;中间是小雁,最后是老雁。

如果有雁生病了,一只强健的大雁会陪伴它,非常团结友爱。

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

(5)(课件播放大雁飞行时变换队形的视频)学生观看视频,说一说:

大雁是怎么飞行的?

(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帮助学生理解“一会儿……一会儿……”表示变化快,再通过朗读加深体会。

最后帮助学生理解大雁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原因。

4.学生根据对这一自然段的理解画画,全班评比,选出最符合段意、最美观的画,并请作画者说一说作画思路。

5.师生配合读。

师:

天空——生:

那么蓝,那么高。

师:

一群大雁——生:

往南飞,师:

一会儿排成个——生:

“人”字,师:

一会儿排成个——生:

“一”字。

6.引导学生看板书,试着背诵第2自然段,同桌间互相检查,男女生比赛背诵。

背诵指导:

抓住关键词语“天空、大雁”,再结合天空的特点(蓝、高)以及大雁南飞时队形的特点(“一”字、“人”字)来背诵。

7.随机学写生字“人、大”。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人、大”)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2)教师范写,讲解书写要领,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

独体字。

撇从竖中线起笔;捺在撇的中上部起笔,捺脚与撇尖持平。

独体字。

注意与“人”字写法的区别。

撇要写成竖撇,捺在横中线下起笔,捺脚比撇尖稍低。

(3)随堂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挑选优秀作品投影,学生自评,练写。

(三)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

秋天可真美呀!

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

啊!

秋天来了!

1.引导学生读好感叹句。

师:

这两个感叹句,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谁愿意来试一试?

(指名读)

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画面,教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

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我们高兴地说道——啊!

秋天来了!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感叹道——啊!

秋天来了!

(2)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秋天,你是怎样的心情?

(3)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自己的心情吧!

3.学生齐读第3自然段。

教师指导学生熟读成诵。

4.师生互说,感知情感。

师:

面对秋高气爽、黄叶飘飞、北雁南飞的秋景,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生:

啊!

秋天来了!

师:

这是第3自然段的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

喜欢秋天。

师:

小草发芽、溪流解冻、阳光明媚,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生:

春天。

师:

你能仿照作者运用的句式来表达对春的喜爱吗?

——生:

啊!

春天来了!

三、欣赏儿歌,拓展延伸

过渡:

同学们,我们也能像作者一样留心观察大自然,也会用自己手中的笔去赞美秋天吗?

咱们来试试吧!

1.(课件出示儿歌)引导学生阅读。

(一)

秋天到,树叶落,地上树叶多又多。

捡起树叶作书签,我高兴,我快乐。

(二)

大雁整齐排成行,展翅飞翔蓝天上。

互相帮助真友爱,勇往直前飞南方。

2.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秋天景色,并画一画。

示例: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