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票据百年历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45645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票据百年历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票据百年历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票据百年历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票据百年历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票据百年历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票据百年历程.docx

《中国票据百年历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票据百年历程.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票据百年历程.docx

中国票据百年历程

中国票据百年历程

中国票据从严格意义上讲已经有近一二百年的历史,早在清代中叶中国山西就已经出现了晋商票号。

而晋商票号的出现,也标志着中国金融史上最早具有真正意义上规范票据的诞生。

然而,如果考察中国悠久的金融发展史,却不难发现,票据雏形的产生并不亚于中国几项发明为世界带来的熠熠光辉。

从“飞钱”到“贴子”再到如今的商业票据,中国票据发展的历程无论怎样都不能用一二百年来言尽。

然而这种辉煌的历史并不代表中国票据市场现有的繁荣,如果我们比较一下中国和美国的两组数据,就不难发现目前中国票据业的现状。

1994年美国票据市场的交易额为6250亿美元,而中国截至2001年底,票据市场交易额仅为31169亿人民币。

近年来,作为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票据业务已经成为金融界关注的对象。

2000年11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中国工商银行设立票据营业部,新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票据专营机构在上海诞生。

2002年6月28日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也宣布成立系统化的票据专营机构。

沉寂许久的中国金融票据业将在世界金融历史上再一次书写新的篇章。

票据市场在繁荣与萧索之间

有数据显示,2001年工行票据营业部的票据交易量达1400亿元,占全国市场的7%。

2001年民生银行全行票据贴现868亿元,较上年增长388%,票据业务赢利占到总利润的30%。

然而,票据贴现规模繁荣背后的隐忧越来越为市场所关注。

据业内人士估计,今年的票据市场平均价格比去年下降了1/3,票据买卖的平均收益率下降了50%。

“贴现价格战”下的繁荣

毫无疑问,票据已经成为眼下商业银行最炙手可热的业务之一,也成为一些银行尤其是股份制银行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有数据显示,2001年工行票据营业部的票据交易量达1400亿元,占全国市场的7%。

2001年民生银行全行票据贴现868亿元,较上年增长388%,票据业务赢利占到总利润的30%。

然而,票据贴现规模繁荣背后的隐忧越来越为市场所关注。

据业内人士估计,今年的票据市场平均价格比去年下降了1/3,票据买卖的平均收益率下降了50%。

而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银行间贴现竞争加剧导致贴现利率的不断走低。

据了解,自2001年末开始,票据贴现市场开始陡然升温。

从那时开始,较早介入票据市场的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继续加大拓展力度。

与此同时,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光大银行也纷纷发力,或设立票据专营机构,或四面出击买卖票据。

一时间,票据贴现市场烽烟四起。

在激烈的竞争中,票据贴现利率一路下滑。

2002年第一季度,银行贴现的“价格战”开始出现,有些地区已经跌破央行再贴现利率2.97%,市场上转贴现利率已经降至月息2.0‰以下,个别银行的报价甚至低于1.9‰。

这种情况下,转贴现市场平均利率水平仅略高于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水平,部分金融机构在扣除交易费用后已经无利可图。

但据业内人士透露,这部分机构为了通过票据贴现业务来完成贷款规模任务,仍然可以压低收益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无序竞争。

显然这种状况对目前市场份额最大的工行影响较大,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如果实力较小的机构票据的收益率持续下跌,可能会最终退出票据市场。

“应当由组织出面协调,加以自律。

”工行票据营业部研究发展部经理徐星发不无忧虑地说。

二级市场冷热不均

造成这一现象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票据市场一、二级市场间平衡的打破。

由于眼下的票据市场中产品种类比较单一,目前绝大多数是有真实贸易为背景的交易性票据,而且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在市场业务量的占比不到10%。

这样,商业银行的承兑量就成为眼下中国票据市场的“源头活水”。

但是银行的承兑量在繁荣初起的2001年发生了历史性的逆转:

当年票据的累计贴现量首次超过了累计承兑量。

数据表明,自1996年以来,票据的累计贴现量一直低于累计承兑量约1000亿—2500亿元,但2001年首次反超2400亿元,分别为14300亿元和11900亿元。

这就是市场人士津津乐道的承兑量和贴现量双过万亿。

分析人士认为,贴现量首次超过承兑量情形的出现,表明票据的流动性开始得到充分显现。

但这一趋势在2002年的持续发展,直接导致票据贴现市场的激烈搏杀。

数据表明,2000年12月,上海地区金融机构商业汇票当月签发量为一年前的1/3。

到了2002年5月份,签发量更是比2001年12月又下跌了近三分之一。

分析人士透露,造成票据一级市场萎缩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2001年9月央行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二级分行不良贷款进行调查,严厉查处了违规签发承兑汇票形成垫款的机构和个人。

重典之下,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收紧信贷权限和授权授信额度。

同时为了规避风险,各大行纷纷抬高门槛,规定了过高的保证金比例和抵押、担保条件,直接限制了客户承兑申请的办理能力。

另一方面,承兑业务的风险与收益发差较大也限制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承兑积极性。

据了解,银行承兑汇票按照0.5‰的比例收取手续费,利润极低。

但汇票一经银行签出,签发行到期必须承担付款责任,而一旦企业支付能力不足就很容易形成预期贷款。

市场人士认为,票据一级市场承兑量的萎缩将使二级市场成为无源之水,最终制约整个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

差异化:

解决之道?

尽管国有商业银行在票据承兑上出现了普遍“惜贷”的情况,但股份制商业银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为了规范票据业务发展,央行于2001年11月发文规定,商业银行承兑量不得超过上年各项存款余额的5%。

这一规定在部分商业银行那里已经形同虚设。

“四大商业银行目前的承兑量,都远远低于央行规定可以承兑的额度。

”一位市场人士透露。

“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承兑比例却远超央行规定的比例。

2001年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承兑余额超过央行限制至少35%,有的已经达到100%。

这位人士分析认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大量都是企业存款,票据承兑在整个业务中的比例远高于国有银行,因此在票据一级市场有扩张冲动。

受央行规定所限和出于自身风险控制考虑,股份制银行也不敢大肆承兑。

但压缩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不可避免要造成其低息保证金贷款的大幅下降,从而降低其抗风险能力。

这样,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始通过发展商业承兑汇票来化解矛盾。

2002年上半年票据市场的发展表明,各家银行的商业承兑汇票交易有迅速扩大之势。

“由于眼下票据市场供需不平衡,一些优秀企业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贴现、转贴现的利率已经开始于银行承兑汇票趋同。

”一位市场人士透露。

与此同时,国有商业银行也开始利用自身的品牌和资源优势探索票据一、二级市场不平衡的解决之道。

除了商业银行的努力,央行的力量对票据市场的发展似乎更为关键。

如何走出“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在票据市场发展中走出一条规范中发展之路,是考验央行智慧之处。

票据发展回顾

新中国票据业务发生在1980年左右。

原上海市市长汪道涵曾经提出:

要使上海成为解放前的远东金融中心。

在这样思路的指引下,新上海的票据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如果把中国的票据业和中国的证券业放在一起,纵览它们的发展轨迹,并作出一个比较,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1986年,工商银行静安支行在上海的西面,一个叫做静安寺的地方,找到一家理发店,名叫“天香理发店”,在那里设置了一个柜台,柜台边上挂出来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一些交易的信息:

今日小飞乐卖出多少价钱、买进多少价钱……这样的做法在今天看来简直有点不可思议。

但是正是在当时,由于他们抓住了市场、有了柜台、有了可以直接交易的窗口,于是,从一个柜台发展成为一个专业的公司,以后又发展成为中国的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在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成立2周年之际,这依然是一件很值得反思的事情——如果没有一个直接于柜台交易的概念,就不会有一个庞大的市场;如果没有一个专营的机构,也难有一个迅速发展壮大的空间。

再回过头来回顾票据在中国的发展,发生在旧上海的那一段也是不能忽略的,毕竟那时候,上海已经成为一个远东的金融中心。

旧上海的金融机构可以说是鱼龙混杂,这里驻扎着当年的洋办银行——汇丰银行、麦嘉利银行、华俄道胜银行、横滨正金银行等等,还有官僚资本银行,也就是四大家族银行——中央银行、中国银行、农民银行、交通银行等,以及民族资本银行——北四行、南四行、京城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垦业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实业银行等等,最后,还有上海最大的土生土长的钱庄,譬如,南面有南市、北面有北市。

在这种非常状态下也呈现出一种非常竞争的局面。

这样多的金融机构能够同时存在,表现出旧上海的金融工具的发达,其中,票据在这里起到了润滑的作用。

票据的特点和优势在于能够提供一种短线融资的工具,这是银行贷款和股票都不能达到的融资手段。

首先,那些西式的银行带给旧中国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票据的概念。

其次,钱庄的存在使得大量的“庄票”在这里组成了一个资金的流转。

30年代以后,旧中国的票据业务也逐渐与国际接轨。

在当时世界上的金融中心城市中,英国的“银行业的票据交换所”成立最早,在1773年;1853年,纽约“银行业的票据交换所”成立;1872年,大阪“银行业的票据交换所”成立。

1933年1月10日,旧中国建立了“银行业的票据交换所”,促进票据的广泛流转。

1936年,旧中国又推行“承兑汇票代替信用放款”政策,更大程度上推进了票据业务的增长。

同年推出的“银行票据承兑所”正式把现代意义的票据业务推向前台。

1980年2月,在上海,由当时的人民银行杨浦区办与当时的人民银行黄浦区办(现在为工商银行的杨浦支行与工商银行的黄浦支行)办成了第一笔同城的商业承兑汇票的贴现业务。

同年11月,当时的人民银行徐汇区办(现在工商银行徐汇支行)办成第一笔异地的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业务。

随后,人民银行制作了一系列标准操作办法。

1981年初,在当时人民银行厦门会议上的一个重要决定就是要在全国进行推广这些标准操作办法。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本土崛起了一批商业银行,它们都把票据的贴现作为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这是人民银行当时在上海所奠定的工作基础的继承。

1986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没有《票据法》之前,当时人民银行完成第一部地方性立法——《上海市票据暂性管理规定》。

不能否认,中国在票据业务的发展中也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绩。

199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生效,票据在中国开始迅速发展。

2000年,工行票据专营机构成立。

其他银行也成立了自己的票据业务部门。

同时,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上很多商业银行经营票据业务,给中国带来全新的理念。

并且,国内大的企业家闲置资本开始投资票据,也为票据在中国迅猛发展提供更多的渠道。

以2000年11月9日开业的工行票据专营的发展状况为例,截止到今年9月份,累计的交易量在2年时间内已经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而中国的股票市场为达到2000亿却经历了很多年。

《国际金融报》2002年11月08日

 

WelcomeTo

Download!

!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