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一001028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41097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7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教哲学一001028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佛教哲学一001028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佛教哲学一001028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佛教哲学一001028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佛教哲学一001028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佛教哲学一0010281.docx

《佛教哲学一001028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教哲学一0010281.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佛教哲学一0010281.docx

佛教哲学一0010281

佛教哲学

(一)

(至二十八章)

【001.我愿为十方人做桥】4

【002.法体恒有——有部哲学】5

【003.四谛归空——空宗哲学】6

【004.幻有性空——般若学(上)】8

【005.求大菩提——般若学(下)】9

【006.唯识古今——唯识学(上)】10

【007.新旧唯识——唯识学(中)】11

【008.唯识一心——唯识学(下)】12

【009.相依缘起——认识这个世界】14

【010.没你不行——选择的自由】15

【011.共业所感——三界六道】16

【012.欲界——须弥山和四大洲】18

【013.成佛特区——阎浮提到忉利天】19

【014.只有人能成佛——兜率天】20

【015.与天为敌——阿修罗】22

【016.天龙八部——龙和鬼神】23

【017.恐惧与希望——无间地狱】24

【018.解脱都是孤独】26

【019.无欲之界——色界诸天】27

【020.同生共灭——大梵天】28

【021.星星会说话——光音天】29

【022.世界的粒子——无色界夸克】31

【023.一世界到大千世界】32

【024.世间已坏的无常——生死枷锁】33

【025.起风了——天地重生】35

【026.选择——站在两种主义的边缘】36

【027.佛教基本方法——有为法】38

【028.半个本体论——世界已成】39

 

【001.我愿为十方人做桥】

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里,每个人其实都是自己的导师,没有什么高高在上的存在,可以去评判和决定每个人的命运。

佛陀以及他今天的追随者,教导的都是一条自由的路。

而每个人都只能独自的去走这条路,就像当年佛陀本人一样。

我们每一个人对我们接受的教导、我们的信仰,都要保持合理的怀疑。

无论提供给我们教导的是什么样的权威,甭管是活佛还是上师,即使是佛陀本人,只有我们发现他这种教导是有用的,并且可以用在自己的生活里,我们才可以追随他。

从最终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是自己追求自己自由之路上的权威。

任何宗教的框架,都包括四部分历史、哲学、神学和文学。

在通史里头我们谈过历史。

在这个讲座里,我们准备谈一下佛教的思想和哲学。

但是佛教的哲学,素来就以琐碎著称,它现在入藏的就有五百八十部四千一百卷经书。

而且这些内容,毫无例外都宣称自己出自佛陀的教导。

其实,无论是读经、禅修、供养等等。

这些方式虽然是不同的,其实它们目的只有一个。

这个目的,也是佛陀这位觉者创立佛教时的唯一目的。

那就是指出,人,如何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指出自由的道路。

这就是梁启超先生曾说过的:

“佛教,就是用大智慧求人生的大自由。

而且佛教强调的是,每个个体的体验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单纯的去追求知识,或者单纯的去理解经书。

其实纯粹的知识和盲目的信仰,它们只要能带来最终的解脱,没有什么方法是不可以的。

从这个角度讲,无需互相指责,也没有谁对谁错。

佛教它本身就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宗教,它是和生活相关的。

鉴于佛陀教义和修行的方法具有广泛性,在两千多年来出现了不同的教义和教派,这是必然的。

小乘佛教的终极目的是自救,大乘佛教在小乘佛教自救的基础上又再进了一步,就是使众生得到解脱。

其实在这点上,大乘佛教强调的是佛陀的人性,小乘佛教强调了人类的佛性。

佛陀的人性就也包含了求真务实的理性,而人类的佛性也包含了遍知一切的这种追求。

佛教哲学的体系庞大,内容繁琐,资料之多,可以说,是汉字资料之最。

所以,我们的水平有限,讲错的地方肯定很多,在所难免。

而且因为内容实在太多了,我们也不能像通史那样,有严格的时间和历史脉络来讲清楚,所以结构可能不是特别完整。

我只能尽量的讲。

就像电影师父里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拳,我传了,悟多少在你们。

《道行般若经》里说:

“我愿为十方人做桥,悉令踏我得度。

”这就是大乘精神,也是我们做这个讲座的初心。

下面我们就开始讲佛教哲学。

佛教哲学从大的阶段上来看,它是分为两支的。

一支是传入中国前的,域外佛教。

一支是进入中国后,被改造的汉传佛教哲学。

而域外佛教的思想河流,它是有三个源头。

第一个源头是印度的婆罗门学说,和反婆罗门的沙门思潮,这是最大的;第二个,一个旁系支流,是希腊哲学;第三个,就是佛教一路北传到中国之间,这一路上的中亚各民族的土著信仰,其中尤其是波斯古教。

从思想体系上来分,佛教哲学可以分为四大体系:

有部哲学,空宗哲学,般若哲学和唯识哲学。

下一章,我们就从有部哲学讲起。

【002.法体恒有——有部哲学】

 

上一讲,我们说到佛教的整体哲学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它的第一类是有部哲学,我们可以先简述一下有部哲学,在后面的课,我再拆开来和大家讲。

所谓有部哲学,就是佛教第一次大分裂的时候上座部持有的观点。

后来上座部转换成为说一切有部,所以该部的哲学又叫“有部哲学”。

有部哲学的基本命题是什么呢——法体恒有,它的整个体系是建立在多元化本体论上面的。

什么叫多元化本体论呢,比如人,是一个整体,但是他被拆成眼、耳、鼻、舌、身,那就变成了多个本体,眼自己就是本体,所以又叫多元化本体论。

有部哲学利用多元化本体论,去观察和解释人和世界的这种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特别是这些物质和精神现象的成因,以及它们的变化规律,最后是它们可能的趋向。

有部通过这种观察,以及他们自己的总结,去解释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比如业报轮回、无常、无我、涅槃寂静。

有部哲学在中国流传,大约是七百年左右的时间,它为中国佛教建立起来了全面的概念观,比如三世因果,无常无我。

这些最基础的佛学观都是由有部哲学建立的。

但是有部的方法论,是建立在对人的破拆上,什么意思?

人就没有整体性了,人只是一个概念,是变化的、刹那的。

但是呢,构造这一整体的元素却是永恒的。

是由业力将这些元素构造成人,而业力去构造这个元素的过程,就是我们所谓的因缘和合的过程。

那么,人只是诸元素的聚集,所以我们说“无我”。

其实这种破拆方式,和古希腊哲学里原子论的方式是一致的。

但是,它到了中国情况就会很不同,为什么呢,中国佛教的基础和原始佛教的教义基础,其实是相冲突的。

这来源于最早的佛教翻译家,因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词,叫识神。

这个识神,中国人就见字生义,认为是灵魂,后来就确定是灵魂。

所以我们在谈中国佛教和印度佛教、哲学的根本差异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其实它们在最初的出发点上就有分歧。

所谓识神,就是灵魂,那就是著名的那个“形灭神不灭”。

灵魂是始终如一的,而因缘让这一整体出现在现实生活里的一个条件。

所以离开了这个识神,或者说离开了这个灵魂,这个永恒的灵魂,那么所有的因缘就没有意义。

其实这也就是佛教里戒杀的一个理由,因为灵魂此世它可能因为因缘变成一个人,下一世他可能因为因缘变成一个畜牲。

灵魂如一,因缘不过是为这灵魂体在现世中去创造条件。

有部在中国流行了这么多年,就是快一千年,它翻译出来的经书,如此之多、之大、之广,可以说,他超越了其他所有佛教派别的总和。

但是它这种对人破拆式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其实一直受到中国高级学僧的质疑,什么叫高级学僧?

就是学僧里最有知识的那一伙人。

在隋朝,三论宗的吉藏,就明确的指出来过,管这个叫什么呢,叫“小乘拆法明空”。

因为依据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它这种方法早晚是要受到质疑的,或者说受到质疑是必然的。

为什么呢?

西方人的思维,它是解剖式的、分析式的、逻辑式的。

而我们东方人的思维,是整体式的、综合式的、统一式的。

我们谈到过说,东方哲学的特点是,如果听过我佛教通史的同学就知道,喜欢以一贯一切,以一贯百,一通百通。

其实这从我们中国古代儒家的天人合一观里可以看到。

因为这种哲学思索方式不同,所以有部哲学这种机械的方法论,其实在高级知识分子中是无法接受的。

但是,普通的佛教徒,普通的老百姓都接受这种方法论和这种认识论。

他没有考虑背后的方法论,其实他就接受这种认识,因为这种认识会比较简单,容易理解。

但是在学界内部,尤其是水平比较高的学界内部,总是倾向于唯识或者中观。

当然了,现在,特别是现在,有一些学者,他们以中国的儒家为出发点,以人天观为武器,开始口诛笔伐西方哲学的这种解剖式和逻辑式的思维方法。

这点,在百家讲坛这类节目,推出的那些学术超人中间,非常普遍,动辄就拿国学当武器,这其实是对整个世界哲学史的无知。

因为就整体观和综合分析方法来看,并不是中国古代独有整体观,每个文明的早期思维,这是共性,就是整体的观察事物,统一的观察事物。

所有文明都一样,为什么,因为早期人类对自然界直观的观察,直观的结果必然是具有共性的。

而直觉的整体观,去被解剖开,去分析,然后进行逻辑的推论,这实际是认识的进步,不光是认识方法的进步。

所以说,这是历史的一个必然。

我们中国古代哲学没有走到对事物进行解剖和分析这个阶段,其实这是哲学思维上的一种缺陷,但是现在就有很多大师以缺陷为骄傲,其实这种态度,是反科学的、反理性的、是一定应该受到批评的。

在我们学习和讨论佛教每个哲学流派的时候,只要我们还承认辩证法,那么就要认识,在分析每个流派的时候,既要有解剖分析,又要有综合,这两种方法都是需要,而有部哲学,它这种破拆式的认识论,就是所有外域佛教,就是中国以外佛教的一个先天缺陷。

(这一章就讲到这,下一章,我们讲小乘哲学的空宗哲学。

 

【003.四谛归空——空宗哲学】

 

这一课,我们来讲空宗哲学。

空宗哲学是佛教哲学四大哲学体系的第二种,它本身是从佛教第二次大分裂中,化地部里产生的。

空宗哲学的最基本命题是什么呢——四谛归空。

就是将佛教的全部真理最终归结为空。

在方法论上,空宗哲学继承了说一切有部的方法。

但是,它把构造世界的四大地、水、火、风,变成了感觉的四个要素。

空宗哲学它否定了认识器官和认识对象,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什么意思呢?

比如说认识器官是眼睛,认识对象是你看到的东西。

它既否认了这是眼睛的作用,也否认了对象的存在,既否认了器官,也否认了认识对象,它认为这都是意识职能制造出来的名言,而这种名言概念呢是世俗世界的成因和标志,是不真实的。

而最终的空寂,就是苦集灭道,最终都会归结为空。

可以说,这种世界观和对世界的认识论,是空宗哲学的核心。

空宗哲学是最系统的表达了佛教中灰身灭智这一派的观念。

跟说有部不一样,空宗哲学的书很少,空宗哲学在中国它的代表作就是《成实论》,但是流传时间很短,可以说空宗哲学的生存时间,就是《成实论》从翻译出来到消亡的时间。

大概不到一百五十年。

空宗哲学为什么会流传时间这么短?

究其核心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是因为它的终极目标和中国老百姓的传统观念太冲突了,为什么,因为它追求的四谛归空,这是一种绝对死亡,是灰身灭智。

而普通老百姓认为,灵魂是重生的,是有灵魂的,可以重生,而且老百姓也期待重生。

第二点,第二点,就是在普通的老百姓中的观念冲突。

《成实论》它在知识分子中,它也没有生命力。

小乘佛教在中国它这种自度的利己主义,和我们中国传统的儒家精神是相抵触的。

我们儒家精神讲什么?

讲天下为公,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像小乘这种只顾自己自度,不顾天下苍生这种理念,必然要受到中国读书人的鄙视的。

所以说大乘佛教在中国一出现,就跟中国读书人一拍即合,在中国广泛流布。

其核心原因,是因为它跟儒家的这种内在精神相符,其实这也是在根本上为什么道教会输给佛教的原因。

空宗哲学,它沿用的是有部的分析方法,它把地水火风分解了,改变成为了感觉的色香味触。

这样,它就把物质世界的构成基础从物质元素,改成了感觉元素。

什么意思呢?

世界不是由物质地水火风构成的了,而是变成了感觉元素,色香味触构成的了。

这点,在哲学上意义非常重大,这是对世界的本初构成,做了原则性的定义。

什么意思,世界不再是物质的了,而是意识的造作,物质元素是不真实的,而感觉要素色香味触被视为了真实。

在西方哲学里,这就叫主观唯心主义,但是这种观念,就是世界的构成不是由物质地水火风构成,在中国文化里是缺乏相应的思想基础的,这也是《成实论》为什么站不住的原因。

因为我们中国文化所有能理解的概念呢,一般情况下说,都是在百家争鸣那个时代,就有渊源的思想或观念,比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而主观唯心主义这种东西,在中国没有相应的理论对照,所以说,它传到中国来,我们很难理解,可以说到今天,看《成实论》也觉得相当难理解。

但是,这一套就是所谓感觉是第一性,物质是第二性,在西方是一种相当被熟悉的思想体系。

因为十八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乔治·伯克利(GeorgeBerkeley)他就是近代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就是他开创了主观唯心主义。

什么叫主观唯心主义?

所谓主观唯心主义,它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形式之一,对应的是客观唯心主义,它对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这件事情,做了根本上的否定。

它指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是感觉或者感觉复合构成的,这种感觉才是真实存在,才是世界的本源,这不就跟我们前面说到的成实论里提出来的完全一致了嘛,就是感觉才是真实的。

而这个感觉是什么呢?

就是所谓的,伯克利提出来的,是灵的概念。

所谓的灵,就是一种精神。

伯克利他有一句最有名的名言:

“存在就是被感知”,大家老搞混这句话,“存在就是被感知”这句话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大家经常说,“存在即合理”,这句话是客观唯心主义的。

这二者是有很大差异的。

后来在在伯克利的基础上,维也纳学派的始祖马赫,他提出了一个进一步的概念。

叫要素一元论,这也是主观唯心主义的。

他认为,这个世界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混沌,这时候他并不排斥物质了,他认为是混沌。

这有点像我们佛教说的胎藏说,而这个混沌就是原点。

在这个世界的构成上呢,唯物主义坚持的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唯心主义坚持的是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其实这两者并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

我们最爱争谁对谁错,这是西方哲学家最爱干的事情,就是讨论世界本源的构成,讨论谁对谁错。

我们东方哲学家,一般不在这种问题上浪费时间,我们直接就进入伦理学和社会学。

比如说孔子。

顺便说一下,后来美国加州为了纪念伯克利,就把加州大学的创始校区命名为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就是这么来的。

而马赫主义呢,就是我们说的要素一元论,它影响了马克思。

他这种思想影响了马克思。

他是维也纳学派的。

在马列主义里,提到过人是类的存在物,这个观念是马赫主义的。

其实这就再次验证了所谓唯物和唯心,他们其实没有根本的对错之分。

空宗哲学我们就简单的介绍一个概况,下一章,我们给大家介绍般若哲学。

 

【004.幻有性空——般若学(上)】

 

作为佛教哲学四大体系中的第三个,是般若哲学。

它是大乘佛教两大支柱中的一个,另一个是唯识。

而我们前边谈到的两个哲学体系,就是说一切有部的有部哲学和空宗哲学,那两支是小乘佛教哲学。

小乘佛教哲学的发端来自于原始佛教,或者说,他们的基础理论是来自于佛陀本人的。

而大乘佛教哲学的发端,是部派佛教时期,是大众部发挥出来的佛教哲学体系。

般若哲学,它的基本命题,也是四个字——幻有性空。

他们的体系是建立在怀疑论和不可知论上的。

通过揭示概念或者经验中存在的一些内在矛盾,从而否定人具有认识和把握客观真理的能力。

怎么说呢,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看到谷子的种子,它可以发芽,发完芽就长茎,长完茎就开花、结穗,最后成为谷子。

那么种子、茎、花、谷子,它是不一样的事物。

所以“不一”就可以成立。

但是,这些种子根茎叶花,它有同属于一个谷子所有。

所以“不异”也可以成立。

就是两个相反的命题,不一和不异,同时可以成立。

般若哲学的中观学派揭示了好几组这样的矛盾。

这就是认识中的矛盾,但是,有矛盾就是虚妄,就是不真实,那么般若哲学就进一步推出了,认识也是不真实的结论。

这种认识事物和推导事物的方法,是般若哲学在批判说一切有部的哲学体系——法体恒有,这个概念里头发展起来的,因为说一切有部和我们普通人的理解力是比较接近的。

就是说,他觉得概念的规定性是永恒的,而现实事物是无常和多变的。

我们普通人就这么认为的,一个定理是永恒的,但是现象是多变和无常的。

那问题就来了,用定义单一和薄弱的概念,去把握现实中多变的事实,这事靠谱么?

般若哲学的回答是,坚决不靠谱。

它认为,主观上概念过于单一了,就是概念的规定性过于单一了。

它不可能像一个合同,面面俱到,每个细节都给你解释了。

但是客观事物上,您用一个单一的概念去解释和把握一个事情,这是事情的实际情况又千差万别,啥情况都有。

那这种对立是什么呢?

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其实这在真实世界里是一个必然现象,我们每天都可以碰到。

但是般若哲学,把这种对立极端化,认为这就是人的认识缺陷。

所以人的认识,最终不能把握客观真理。

可以说,发现了概念和现实的这种矛盾,是般若哲学,特别是中观学派的一大贡献。

它揭示了什么呢?

它揭露出人这一概念的单一化和凝固化这一问题。

这在人类的认识史上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可以说,这是远远超越西方哲学的。

所以说现代我们签订合同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条款越来越细,文本越来越多,它的原始根源就在这里。

就是概念无法覆盖事实发生的多样性。

对于人类传递概念而使用的这种语言,般若哲学也是火力全开,全方位批判,他们从根本上去否定了人是可以通过语言来把握真理的这种形式,就说,你甭想通过语言来把握真理,虚妄。

这也是后来密教包括藏传佛教,发展出来的手印、坛城、瑜伽、灌顶等等的理论基石。

就是语言既然不能把握真理的,那我们就换一种把握真理的方式。

般若哲学,它建立起来了两重真理观,强调宗教和世俗生活的对立,但是他们也指出了对立的协调方式,就是著名的真、俗二谛。

真俗二谛在我们后面展开中观学派的时候,再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005.求大菩提——般若学(下)】

 

般若哲学,在中国的流布时间非常长,超过一千年,影响也非常广。

可以说,也是最具有生命力的,尽管般若哲学作为一个学派,就是以大乘中观学派为代表。

它到鸠摩罗什,也就可以算终结了。

往后再推,也推不过唐僧的译经。

但是般若,作为一种思潮,千年以来与中国佛教同行。

因为对于我们中国学僧来讲,追求大菩提和追求大解脱,它是一样的,一样重要。

可以说中国佛教诸大宗派无不受到般若哲学的洗礼。

在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哲学著作,它也是般若类的,是什么呢?

《金刚经》和《心经》。

但有意思的是啊,作为般若哲学的顶尖大师鸠摩罗什对《金刚经》是持批判态度的。

就哲学角度讲,般若哲学它是属于怀疑论和不可知论。

这在西方哲学里,是一大思潮,但是它在中国的长期广泛流布,是和我们中国读书人的性格特点相关。

我们中国的知识阶层,自古就有强烈的两面性,既安于现状,又不满于现状。

既不怕牺牲,但有时候又患得患失。

中国知识阶层自古以来处在社会的动荡中就有这种两面性。

你无力去改变现状,又需要去发泄。

怎么办呢?

他一接触到般若哲学,般若哲学里头鄙视世俗、鄙视言教的批判精神就很容易引起知识分子的共鸣。

可以说,自古以来,当知识分子阶层处于他生活的上升阶段期,他往往就会接受般若哲学中轻蔑信仰、轻蔑道德的约束,玩世不恭,用这些来进行自我辩解。

当他们处于生活的下降阶段的时候,就立刻被般若哲学中那些看破红尘、世间无常这种思想体系所打动。

我们说过般若哲学,是一套两面夹击的哲学,这也是般若哲学在中国知识分子中长期有市场的原因。

另一方面,般若哲学,蕴含的很多哲学命题。

是跟道家相同的。

我们会看到,佛教有批判老子的,但佛教很少有批判庄子的。

这说明,他们在概念中有共通点。

可以说,道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固有的基因、血脉。

我们最后必须承认的是,般若哲学,在它的哲学精神上是有非常积极的一面的,虽然它有时候因为它的双重真理标准,会倒向混世主义,但是它确实有非常积极的一面。

就是它的怀疑精神,般若哲学这种怀疑一切的精神,其实就是科学精神中最重要的要素,科学是什么?

就是怀疑,我们绝不迷信权威,任何一个东西,都会先打一个问号,再去求证。

而般若哲学,在后来中国禅宗的创立过程中可以说发挥了支柱性的决定性的作用。

般若哲学,作为大乘哲学最重要的分支,它的资料非常的广博。

所以我们在这里只能给大家简述。

在后面的课再详细展开。

下一章,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佛教哲学四大体系的最后一个,唯识学。

 

【006.唯识古今——唯识学(上)】

 

佛教哲学体系的第四个体系,是大乘唯识学。

在民间,般若学是显学,大家都读《金刚经》和《心经》,但是在学界,唯识学从出现开始到今天都是佛教哲学的显学。

按思想体系来分,唯识学它存在两种分类,第一种分类法叫古今分类法,第二种分类法叫新旧分类法。

我们先来简单的介绍一下唯识学的古今分类法。

所谓唯识古学是以世亲大师为代表的,所谓唯识今学是以陈那大师为代表的。

这两者都是唯识学的宗师,但是他们学说的区别是什么呢?

我们简单的来举一个例子,举例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两个概念。

一个概念叫唯识无境。

一个概念叫心识的三分法。

第一个概念,我们知道唯识的基本命题是什么?

唯识无境,所谓唯识无境这四个字,就是我们如何去认识这个世界的方法问题,怎么说?

世界,就是所谓的这个境就是世界,它是从哪里来的呢?

是我们的“识”来的,是我们的识来了知来的。

所以唯识所以无境,世界不存在,是我们的识的反映。

那么我们的识存不存在呢?

唯识无境嘛,境已经不存在了,识存在不存在?

所谓古学和今学的分歧,就在识的存在性的问题上,换言之,世界已经不在了,那你感知这个世界的能力到底存不存在了?

这是唯识无境的第一个概念。

第二个概念就是所谓识的三分法。

识,就是说这个心识,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叫做见分、相分和自证分。

这也是他们自己的定义。

所谓见分是什么呢?

就是我们摄取事物的能力。

举例说眼睛的话,就是我们看见的能力。

相分是什么呢?

世界上的事物反映给我们的形象。

而见分和象分他们是如何关联起来的呢?

就是我们眼睛看这个桌子,这是如何关联起来的呢?

见分摄取象分它是通过阿赖耶识来相互作用的。

那么我们最终感觉出来的形象反映在心识上,是通过什么来反映的呢?

不是见分,也不是相分。

他们不过是动作,见分摄取了象分,我们真正得到物体形象的来源是自证分。

这个自证分就是识的本体,它具有认识能力,这个识是实在的。

这两个概念就明确了吧?

识是实在的。

我们开始讲具体的例子哈,明确了这两个概念以后。

当我们看见一个东西的时候,用我们的自己见分就眼睛的见分、能力去摄取这个物体形象的象分。

然后阿赖耶识连接了见分和象分的两者,在我们心识自证分部分感知到了物体的实在性,不是说它真的实在。

这个物体的相分,并不是物体自身的,是通过我们眼睛的见分转换来的。

什么意思呢?

事物的实在性是依托于见分,这就是依他起性。

所以在唯识古学里,这个自证分就是识的最终本体,它必须是实在的。

而陈那大师对这个世界的想像力和认识能力,认识方法是充满想像力的。

就是他的唯识今学。

古学承认识的实在性,它的实在性部分在自证分上。

到陈那大师这把自证分的实在性也给否认了,世界不存在了,你感知这个世界的能力也不存在了。

唯识今学认为,所谓的相分,就事物的形象,并不是世界实体的性质,也不是眼睛去摄取的,并不是眼睛见分去摄取的,而是眼睛派生出来的幻境。

再换言之,你看见什么,不是你眼睛的能力问题而是你眼睛的想法问题,当然了,你眼睛有想法也没有用。

因为真正最后具有实在性的也不是反映在自证分上的。

是什么呢?

是梦,是世界形象的梦,我们叫相梦,形象的梦。

再通俗的话说,你所看到的东西的形象,实际是你先天的经验就知道是啥东西的梦。

我不知道大家理解没理解我这句话。

而相梦是实在的,自证分是不实在的,整个心识不实在。

整个实在的,就一个梦。

这种先天遗传的概念,相梦的概念。

可能就是康德哲学里提出来的这个先验。

陈那大师的这套唯识今学,后来发展成了一套完整的因明学,也就是所谓逻辑学。

这就是唯识学的两种分类法的一种,叫古今分类法。

下一讲我们讲唯识学的另一种分类法,新旧分类法。

 

007

【007.新旧唯识——唯识学(中)】

 

唯识哲学的另一个分类法,是新旧分类法,作为瑜伽形派的中心学说,唯识哲学传入中国以后,就分成了两套思想体系,一套是旧译的,叫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