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整合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34859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5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整合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生物整合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生物整合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生物整合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生物整合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整合卷.docx

《生物整合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整合卷.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整合卷.docx

生物整合卷

生物-整合卷单元检测+期中期末考试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2.隐性性状是指()

A.测交后代未显现的性状  B.杂种F1未显现的性状

C.自交后代未显现的性状  D.后代中始终未显现的性状

3.测交是指()

A.Fl与双亲之一相交 B.F1与显性亲本相交

C.Fl与隐性纯合子相交  D.Fl进行自交

4.父亲六指(致病遗传因子A),母亲正常,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手指正常,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A.12.5%B.25%C.50%D.75%

5.让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三代,则第四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A.

B.

C.

D.

6.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A.AABbB.AaBbC.AAbbD.AaBB

7.以下各组中,具有相同的表现型的是(外界条件相同)()

A.BbDD和BBddB.AaCc和aaCC

C.BBCc和BbCCD.ddEe和ddee

8.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l全是白色盘状,Fl自交得到的F2中,杂合子白色球状南瓜200个,那么纯合子黄色盘状南瓜应是()

A.450个B.100个C.200个D.300个

9.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1自交,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RRdd,

B.Rrdd,

C.RRdd,

和Rrdd,

D.rrDD,

和RRDd,

10.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组合

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抗病红种皮

抗病白种皮

感病红种皮

感病白种皮

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

416

138

410

135

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180

184

178

182

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140

136

420

414

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6个亲本都是杂合子

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11.决定小鼠毛色为黑(B)/褐(b)色、有(s)/无(S)白斑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型为BbSs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小鼠的比例是()

A.

B.

C.

D.

12.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

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1.下图是某家族的一种遗传病的系谱图(A表示显性基因),请分析回答:

(1)该病属于  性遗传病。

(2)Ⅲ8的基因型是。

(3)Ⅲ10是杂合子的几率是 。

(4)如果Ⅲ8与Ⅲ10违法婚配,他们生出患病孩子的几率为  。

2.玉米子粒的胚乳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

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今有两种基因型纯合的玉米子粒,其表现型为:

黄色非糯、白色糯。

(1)请用以上两种玉米子粒作为亲本,通过杂交实验获得4种子粒,表现型分别为黄色非糯、黄色糯、白色非糯、白色糯,比例接近1∶1∶1∶1(用遗传图解回答)。

 

(2)若亲本不变,要获得上述4种子粒,但比例接近9∶3∶3∶1,则这个杂交实验与前一个杂交实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用文字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一、选择题

1.四分体是指()

A.细胞核中含有四条染色体

B.细胞核中含有四条同源染色体

C.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体

D.联会后同源染色体中四条染色单体的总称

2.①~④为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

按分裂时期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②①D.④①③②

3.性染色体存在于()

A.体细胞B.精子C.卵细胞D.以上都有

4.人类的性别可由精子类型决定,这是因为它含有()

A.X染色体

B.Y染色体

C.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

D.一条X染色体或一条Y染色体

5.基因型为Bb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B与B、b与b和B与b的分开,分别发生在()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

④精细胞变形成为精子

A.①②③B.③③②C.②②②D.②③④

6.A和a为控制果蝇体色的一对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该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

A.初级精母细胞B.精原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D.卵原细胞

7.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双亲正常,子女就不会有遗传病

B.母亲患白化病,儿子也患白化病

C.母亲色盲,儿子都是色盲

D.父亲色盲,儿子都是色盲

8.下图为某家系遗传病的遗传图解,该病不可能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9.下列有关X染色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正常女性体细胞内有两条X染色体

B.正常男性体细胞内有一条X染色体

C.X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

D.黑猩猩等哺乳动物也有X染色体

10.人类的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有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直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

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

A.

B.

C.

D.

11.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D.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

12.下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女性患者Ⅲ-9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正常。

Ⅲ-9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

A.Ⅰ-1B.Ⅰ-2C.Ⅰ-3D.Ⅰ-4

二、非选择题

1.下图是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

(1)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是图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______________。

(2)处于四分体阶段的是图_______________。

(3)图A细胞内染色体为________个、染色单体为_______个、DNA分子数为_______个。

2.下图为某高等雄性动物的精原细胞染色体和基因组成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

 

(1)图中A和a称为。

(2)图中①和②叫做。

(3)该细胞产生的配子有种,比例为。

(4)该生物测交,后代有种表现型,其中与该生物不同的类型有种,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

(5)该生物自交,后代有种基因型,种表现型。

表现型比为。

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比例为。

(6)该生物与aaBB个体相交,后代表现型有种,比例为。

3.小鼠基因敲除技术获得2007年诺贝尔奖,该技术采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杂交等手段使小鼠体内的某一基因失去功能,以研究基因在生物个体发育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例如现有基因型为BB的小鼠,要敲除基因B,可先用体外合成的突变基因b取代正常基因B,使BB细胞改变为Bb细胞,最终培育成为基因敲除小鼠。

(1)基因敲除过程中外源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可利用重组质粒上的检测。

如果被敲除的是小鼠抑癌基因,则可能导致细胞内的被激活,使小鼠细胞发生癌变。

(2)通过基因敲除,得到一只AABb小鼠。

假设棕毛基因A、白毛基因a、褐齿基因B和黄齿基因b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要得到白毛黄齿新类型小鼠,用来与AABb小鼠杂交的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是。

让F1代中双杂合基因型的雌雄小鼠相互交配,子代中带有b基因个体的概率是,不带B基因个体的概率是。

(3)在上述F1代中只考虑齿色这对性状,假设这对性状的遗传属X染色体伴性遗传,则表现黄齿个体的性别是,这一代中具有这种性别的个体基因型是。

第3章基因的本质

一、选择题

1.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酵母菌及蓝藻都含有的是()

A.核酸B.细胞膜C.染色体D.DNA

2.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应选择同位素标记的方案是()

A.用14C或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B.用18O或15N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

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

3.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能说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①T2噬菌体只将自己的DNA分子注入到大肠杆菌体内

②T2噬菌体的DNA利用大肠杆菌内的成分复制出自身DNA和合成蛋白质外壳

③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T2噬菌体

④释放与亲代完全相同的子代T2噬菌体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4.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能在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

①有毒R型②无毒R型③有毒S型④无毒S型

A.①④B.②③C.③D.①③

5.若DNA分子中一条链的碱基A∶C∶T∶G=l∶2∶3∶4,则另一条链上A∶C∶T∶G的值为()

A.l∶2∶3∶4B.3∶4∶l∶2

C.4∶3∶2∶1D.1∶3∶2∶4

6.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G)/(T+C)=0.5,则另一条链和整个分子中上述比例分别等于()

A.2和1B.0.5和0.5C.0.5和1D.1和1

7.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8.DNA分子能准确无误地进行复制的原因是()

A.碱基之间由氢键相连B.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C.DNA的半保留复制D.DNA的边解旋边复制特点

9.假设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含有15N的DNA精子所占的比例为()

A.0B.25%C.50%D.100%

10.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下表。

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杂合”噬菌体的组成

实验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序号

子代表现型

甲的DNA+乙的蛋白质

1

与甲种一致

2

与乙种一致

乙的DNA+甲的蛋白质

3

与甲种一致

4

与乙种一致

A.1、3B.1、4C.2、3D.2、4

1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

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

12.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DNA分子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

B.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

C.碱基与磷酸基团相连接

D.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

13.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二、非选择题

1.下图所示为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的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

(1)在丙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结论是  。

(2)在乙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结论是  。

(3)甲组实验的目的是。

2.对以下材料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材料一:

通过对生物在传种接代中的细胞学分析,染色体的含量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如图所示:

(n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条数)

 

材料二:

通过对染色体化学成分的分析发现,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的含量稳定而蛋白质的含量不稳定。

材料三:

病毒只由核酸(核心)和蛋白质(外壳)两种物质组成,用病毒侵染相应的生物细胞,只有核酸注入到受侵染的细胞内,被侵染的细胞才能最后裂解释放出很多新的病毒。

材料四:

研究发现,人类、动物、植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病毒中有些种类的遗传物质是DNA,另外一些种类的遗传物质是RNA。

(1)从遗传的角度分析“材料一”,可以看出染色体在生物的传种接代中保持着性和性。

(2)从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来看,结合“材料二”,你认为应该是遗传物质。

(3)通过分析,你认为在病毒中具遗传作用的物质是,“材料三”也是证明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4)从“材料四”中,你可以归纳出的结论是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4章基因的表达

一、选择题

1.组成DNA和RNA的核苷酸种类有()

A.2种B.4种C.5种D.8种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NA和RNA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B.一个DNA包括两个RNA

C.一般DNA是两条链,RNA是单链

D.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一样的

3.转运RNA的功能是()

A.决定信使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B.完全取代DNA

C.合成特定的氨基酸

D.运输氨基酸,识别信使RNA的遗传密码

4.真核生物染色体DNA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的是()

A.复制B.转录C.翻译D.转录和翻译

5.有关真核细胞DNA复制和转录这两种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种过程都可在细胞核中发生B.两种过程都有酶参与反应

C.两种过程都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D.两种过程都以DNA为模板

6.一条多肽链中有氨基酸1000个,作为合成该多肽链模板的mRNA分子和用来转录成mRNA的DNA分子分别至少需要碱基()

A.3000个和3000个B.1000个和2000个

C.2000个和4000个D.3000个和6000个

7.已知某物种的细胞中含有26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子各含有24000个碱基,由这两个DNA分子所控制合成的肽链中,最多含有多少种氨基酸()

A.8000  B.4000C.16000D.20

8.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B.每种tRNA只运转一种氨基酸

C.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

D.核糖体可在mRNA上移动

9.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说法中,不确切的是()

A.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B.遗传信息的传递主要是通过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的

C.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DNA分子上

D.遗传信息即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遗传性状

10.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方式是()

A.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性状

B.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基因通过控制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包括A和B两种方式

11.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B.DNA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的

C.DNA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12.大多数老年人头发变白的直接原因是头发基部细胞内(多选)()

A.物质转运加速B.新陈代谢变缓

C.呼吸速率加快D.与黑色素合成相关的酶活性降低

二、非选择题

1.下图所示为人体内某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

请分析回答:

(1)图中所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步骤,该步骤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_部分。

(2)图中Ⅰ是______________。

按从左到右次序写出Ⅱ______________内mRNA区段所对应的DNA碱基的排列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

A.神经细胞B.肝细胞C.成熟的红细胞D.脂肪细胞

(4)根据上面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填写下表(请查教材中的“20种氢基酸的密码子表”)

DNA

C

mRNA

G

A

tRNA

U

氨基酸

2.为了研究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科学家做了变形虫放射性标记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

思考回答:

(1)从实验中可以看出RNA合成发生在细胞的哪一部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核交换后,B组变形虫的细胞质为什么会出现有标记的RNA分子?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从实验中推测出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设计上遵循了什么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

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B对b为显性。

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白花=1∶1。

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

白花=9∶7。

请回答:

(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对基因控制。

(2)根据F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其自交所得F2中,白花植株纯合体的基因型是。

(3)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或;用遗传图解表示两亲本白花植株杂交的过程(只要求写一组)。

 

(4)在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4.下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过程①需要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2)从图中分析,核糖体的分布场所有。

(3)已知溴化乙啶、氯霉素分别抑制图中过程③、④,将该真菌分别接种到含溴化乙啶、氯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现线粒体中RNA聚合酶均保持很高活性。

由此可推测该RNA聚合酶由中的基因指导合成。

(4)用α-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α-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填序号),线粒体功能(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一、选择题

1.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B.生物所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都是有利的

C.自然条件下,生物的突变率是很低的

D.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2.“神舟三号”上搭载了一些生物,利用太空特定的物理环境进行一系列的科学试验。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等植物的幼苗在太空失去了所有的应激性

B.育成生物新品种的理论依据是基因突变

C.获得的新性状都对人类有益

D.此育种方法不可能产生新的基因

3.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A.

B.

C.

D.

4.下图中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

①和②所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

A.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易位B.染色体易位和染色体易位

C.染色体易位和基因重组D.基因重组和基因重组

5.把普通小麦(体细胞有6个染色体组)的花粉和一部分体细胞,通过组织培养,分别培育为两种小麦植株,它们分别是()

A.单倍体、二倍体B.三倍体、六倍体

C.单倍体、六倍体D.二倍体、单倍体

6.某二倍体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下图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ABCD

7.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2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②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③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

④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基因型为AaBbCc的玉米,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玉米的基因型种类有()

A.1种B.2种C.4种D.8种

9.多基因遗传病是一类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

以下疾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

①哮喘病②21三体综合征③抗维生素D佝偻病④青少年型糖尿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B.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