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生态建设工程电视专题片文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33609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生态建设工程电视专题片文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甘肃生态建设工程电视专题片文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甘肃生态建设工程电视专题片文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甘肃生态建设工程电视专题片文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甘肃生态建设工程电视专题片文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生态建设工程电视专题片文案.docx

《甘肃生态建设工程电视专题片文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生态建设工程电视专题片文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生态建设工程电视专题片文案.docx

甘肃生态建设工程电视专题片文案

甘肃生态建设工程电视专题片文案

内容提要:

该电视片共为十二集,力图通过甘肃各地多年来的生态治理、退耕还林、种草种树、荒山绿化、草原恢复、湿地保护、小流域治理和城市环境绿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贡献,来表现甘肃儿女几十年来所展现的愈战愈勇的顽强斗志与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

第一集《半个世纪的13.42》第二集《“月球”治理工程》

第三集《腾格里的守望者》第四集《葡萄架下的故事》

第五集《六老汉PK八步沙》第六集《“白衣天使”的抉择》

第七集《亚洲牧场的轮回》第八集《湿地精灵的回归》

第九集《让祁连绿荫永存》第十集《庄浪水土保卫战》

第十一集《春风已到嘉峪关》第十二集《绿色陇原的畅想》

开篇导引:

解说:

这不是原始森林,可在这绵延葱郁的群山中,林木繁茂,鸟语花香,风光秀美,条条山梁绿树成荫;这不是天然草场,可在这清风荡漾的季秀里,芳草如茵,蝶舞蜂飞,景色诱人,道道沟壑草木葳蕤。

这是几代陇原儿女栉风沐雨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的绿色成果,这是全省各族人民筚路蓝缕用执着的精神凝聚起的不朽丰碑。

总片名:

《陇原春晓》

第一集《半个世纪的13.42》

解说:

在甘肃,有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从建国之处的2.6%,扩展到目前的13.42%,整整用了半个多世纪。

抚今追昔,望着这些生长了百年甚至千年古树,令人嗟叹。

在岁月的轮回中,这些枝干虬劲、枝繁叶茂的大树,不仅见证了曾经繁茂的陇原大地,以及难以历数的磨难对陇原大地的蹂躏与涂炭,也见证了陇原儿女在半个世纪的生态恢复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奋斗经历和岁月艰辛。

据大量的历史典籍记载,秦汉以前,甘肃大地曾经是森林茂密、绿草如茵,条条山梁绿树成荫,道道沟壑草木葱郁,森林覆盖率高达40%。

唐贞观初年,玄奘西去印度求经,行之玉门关旁的疏勒河时,只见河“宽丈余,旁有梧桐树丛,胡人乃斩木为桥,布草填沙,驱马而过”,可知河旁胡杨较多。

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就写道:

“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富庶者无出陇右”。

由于历代频繁的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和天灾人祸,以及清代以来的人口激增,社会需求加大,致使甘肃广大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大片的森林植被砍伐,成片的绿色被蹂躏,土地荒漠化加剧,自然灾害层出不穷,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百姓不堪其苦。

许多灌木也被当作燃料砍伐殆尽,饥饿的灾民为了活命,只好挖吃草根、剥食树皮。

此情此景,被载入诗人董英的《栽树》诗中:

“旧树戕残新树无,徒栽杨柳万千株。

行人莫怨羌中笛,总是春风此地殊。

”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著名作家张恨水先生来到兰州,看到满目疮痍的荒山秃岭时,写下的一首《竹枝词》。

表露了植被惨遭破坏后的悲惨景象。

诗中写道:

“大恩要谢左宗棠,种下垂杨绿两行,剥下树皮和草煮,又充饭菜又充汤。

”诗歌是生活的记录,尽管其中不乏夸张的文学手法,但透过诗歌,我们仍能感受到甘肃生态环境的古今变迁。

(请林业方面的专家讲述甘肃解放前夕破话严重的生态环境)

由于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甘肃境内的森林覆盖率由原来西周时代的53%下降到3%以下,甘肃中部的黄土高原变成了时下森林面积最少的地区。

当年的鸟语花香、繁林茂树成了遥不可及的童话。

(请有关专家谈谈因水土流失,土地贫瘠而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的危害)

贫瘠的土地,它带走了多少人的希望和梦想;裸露的山头,留下的却是无穷无尽的悲伤和惆怅。

在共和国的巨轮起航之时的1956年春天,甘肃的党政决策者和全省人民为了响应毛泽东同志发出的“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伟大号召,改变落后的家乡面貌,在全省兴起了声势浩大的群众性植树造林活动。

回首当年,50万人大战风沙线,4万多人大战华家岭,有的县每天出动10万之众去荒山荒地植树造林,轰轰烈烈的场面至今难忘。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开了甘肃生态建设的新天地。

1981年,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提出“绿化祖国,造福万代”的号召。

1983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视察甘肃时,提出了“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的十六字方针和“反弹琵琶”、“念草木经”的意见,同年召开的中共甘肃省第六次代表大会提出“三年停止破坏,五年解决温饱”的奋斗目标。

自此,一场以全民义务植树、防护林体系建设、森林资源保护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在陇原拉开了帷幕。

(采访当年的老干部讲述甘肃全面开展的全民义务植树的经历)

全党动员,全民动手。

每年春季,在陇原的山峦沟壑、乡村城镇,处处是全民义务植树的动人场面。

自1981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以来,全省累计有3.39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19.25亿株。

为了有力支持甘肃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任务的完成。

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在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优化支出结构,多方筹集财政资金,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

据统计,仅在2007年至2009年间,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到甘肃生态环境建设上资金总量已高达97.0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投入为6.48亿元,财政投入的年增长幅度一直保持在30%以上。

滔滔黄河,一泻千里,在她回荡的浪涛声里,传颂着开拓者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信心与斗志。

俯瞰甘肃大地,昔日众多的荒山秃岭,今天已经变成了层峦叠嶂,绿意盎然,鸟语花香的人间胜景。

“横跨十地市,纵贯三千里”的绿色长廊工程的大部分路段已经建成,有些路段已初具规模,它们在陇原大地上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绿色风景线。

在千里铁路线上,成排的树木就好比绿色卫士,守护着国民经济的大动脉。

截至2008年底,全省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03亿亩,有25个县(市)分别实现了平原绿化达标和整县宜林荒山绿化。

全省的森林覆盖率由1949年的2.6%提高到目前的13.42%;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也由5年前的11.04%提高到目前的14.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5.13平方米提高到6.95平方米,我省已经成为全国人工造林面积较大的省份之一。

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8.21%,我国年均增加人工林面积148.9万公顷,人工林总面积达到5300多万公顷,人工林年均增量和保存总面积分别占世界的53.2%和40%,居世界第一。

据德国智库慕尼黑经济研究所在2010年1月19日发表的公报说,1990年至2005年间,全球的森林总面积缩减了3%,而中国的森林面积却在持续增加,特别是中国的人工造林面积已经占到了全球人工造林面积的73%。

2010年4月初,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威尔基在罗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大规模植树造林运动成效显著,为全世界降低森林净损量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枯燥的数字背后,即有全国各族人民几十年持之以恒与不懈奋斗的生动故事,更有陇原儿女经年累月的艰难坎坷和默默奉献的感人事迹。

古木无言,在它遒劲的枝干中,记载着家园罹难,山河破碎,桑海变迁的悲怆故事。

古树有情,在它葱郁的华盖里,续写着重整河山,继往开来,绿满陇原的时代新篇。

第二集《“月球”治理工程》

解说:

1999年8月的兰洽会期间,一位初次来到兰州的澳大利亚客商开玩笑说,飞机飞临兰州中川机场,他以为搞错了地方,飞机降落在“月球”上了。

也许,这位客商的话语中带有调侃的成分,可这块因干旱少雨和风沙之害而四处裸露的荒地带给他的恐惧印象,的确是兰州人多少年来挥之不去的梦魇。

也许他不知道,4年后,这块“月球”的土地上,一条满目苍翠的绿色迎宾大道,从中川机场直接通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

也就是在这个“月球”的土地上,半个世纪前,一代又一代的兰州人为了一个绿色的梦想,同时也是为了一个神圣的使命,他们来到这座城市周边的白塔山上,植树造林、治理荒山。

他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把荒山变成美丽的花园”。

(采访当年植树造林的老同志,谈谈背冰上山,植树造林的经历)

在当年植树造林的日子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植树人走向荒山参加劳动,大家用麻袋从黄河边背冰,用土筐抬冰,扫雪堆积水,热火朝天的场面,至今都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采访当年植树造林的老同志,谈谈当年热火朝天的干劲与艰苦奋斗的精神)

兰州地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自然条件极为险恶,再加上丘陵起伏跌宕,坡度陡缓不一,造林绿化特别困难,因此,有人说道:

“在南北两山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都难”。

曾经有人预言,要绿化南北两山,至少需要300年。

(采访当年植树造林的老同志,谈谈当年植树造林的艰辛)

由于干旱缺水和管护工作的错位,到1982年南北两山的实际造林面积只有区区的1万多亩,但五六十年代兰州人民绿化荒山的精神与气概,深深感动并影响着后来的继承者,他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一直鼓舞着兰州人民为绿化自己的美好家园而继往开来。

走进黄河岸边的徐家山国家森林公园,一块上写有“种草种树,治穷致富”纪念碑,掩映在绿树成荫的山林之间,而碑的背面则记述了当年兰州人民为绿化南北两山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经历与取得的辉煌成就。

1984年3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发出了“全省绿化看兰州,兰州绿化看南北两山”的号召,提出依靠千家万户、调动千军万马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

在这场向荒山荒坡进军的绿色行动中,每年都有几十万人上山植树造林。

(采访当年的植树人,谈谈当年绿化南北两山时的情景)

为了确保树木成活,取得预期的绿化成果,首次将南北两山的荒山承包给370多家单位,分片包干,建立基地,引水上山,绿化荒山。

为了加大南北两山绿化开发的力度,省委、省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十条优惠政策,实行了“谁承包,谁绿化,谁收益”的政策,以林、以工、以副、以商养林,极大的调动了各承包单位的积极性。

(请相关单位的亲历者,谈谈优惠政策颁布后,南北两山绿化的进展情况)

为了保障两山环境绿化工程的顺利实施,省人大常委会修订颁布了《南北两山绿化建设管理办法》,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十条优惠政策,通过立法政策调动和市场利益驱动,动员各类经济组织承包荒山。

在千禧年推出的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建设,有282家单位及组织承包了18.6万亩荒山。

(请实施绿化工程的专家和工作人员谈谈当年工作的情况)

创新造林技术,促成苗木成活。

在工程建设中,两山建设者探索出了一整套无灌溉条件下的“三水”造林技术,实现了干旱地区造林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

大河无语,却被他们的声势而感动,大山有形,却被他们的气魄而折服。

时至今日,兰州市南北两山已造林绿化58万亩,成活各类树木1.5亿株,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人工森林生态体系、林业基础设施体系、管理管护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

放眼望去,绵延的群山之间,绿树成荫,草木繁茂,兰州人民盼望多年的绿色梦,终于实现。

(请外地的宾客以及旅游者谈谈对兰州南北两山绿化成果的看法)

波涛汹涌的黄河可以见证,勤劳智慧的甘肃儿女,用滴滴汗水浇灌的片片绿色,分明就是母亲河的漂亮的衣裙;用辛勤的双手建造的绿色生态工程,分明就是母亲河坚实的屏障。

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完成的南北两山绿化工程生态成效评估数据显示,南北两山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在1999年为4.6亿元,而到了2009年时,已达到25.5亿元,十年间,提高了5.5倍。

不可置否,由于兰州自然条件严酷,生态植被体系脆弱,加上部分承包单位因经济效益下滑,企业改制重组,资金筹措困难等原因,从而导致投入减少,管理松懈,基础设施老化失修。

个别单位甚至在承包范围内乱挖、乱建,随意破坏林地,南北两山几十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绿色屏障”面临着极大威胁,两山绿化成果的管护任重道远。

(请南北两山指挥部的负责人谈谈今后两山管护的措施和未来的生态工程建设)

我们在兰州市南北两山指挥部了解到,从2010年开始,兰州市每年将投入1000万元,用于保障生态景观工程建设。

重点在南北两山实施三大战略,即城区面山地区重点实施城市林业发展战略;南部地区重点实施将天然林环境引入城市的发展战略;北部地区重点实施植被自然恢复战略。

全力抓好一通道(市区至中川机场)、两面山(城区南山、北山)、四出口(馋柳、兰白、兰海、兰临高速公路出口),以及二十大景区、十五个森林公园的生态景观工程建设。

从一棵树到1.5亿棵树,勤劳坚韧、顽强不屈的兰州人用了56年。

也许再用1个或者几个56年,诗人笔下描绘的“天晴万树排高浪,日落双桥枕碧澜。

泉水杂乱松声响,日色遥连树色稠”的壮美景色。

会在兰州这块“月球”上的土地上,演绎出气势恢弘的别样风采。

第三集《腾格里的守望者》

解说:

梭梭是一种独特的沙漠灌木植物,它耐干旱,喜沙性,无惧严寒,有顽强的生命力,寿命长达百年以上,被称为“沙漠植被之王”,是大漠戈壁中最优良的防风固沙植被之一。

处在梭梭林佑护下的民勤县,位于石羊河流域下游。

如果从地图上看,民勤就好似插入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中的“一叶孤舟”。

民勤原本是个水草丰美的绿洲,是串在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珍珠。

据史料记载,明代以前,民勤“木多榆杨而槐桑桐并茂”。

祁连山的冰川融水经石羊河流向民勤,尾端形成青土湖。

100多年前青土湖碧波万顷、湖水荡漾,周边水草丰美,可牧可渔。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天气一年比一年旱,河水一年比一年少,而承载,却一年比一年重。

全县荒漠化面积高达94.5%,而且流沙还以每年3到4米的速度向绿洲推进。

民勤也成为全国最干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每当暴风袭来,遮天蔽日的沙尘暴给当地百姓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灾难性的侵害。

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民勤许多地方的人们又开始返贫。

据民勤县统计,1997年以来,湖区已有1.2万户、5.8万人返贫,风沙沿线的村社人口由于无法生存而外流,昔日的家园正在被风沙吞没。

民勤这个西北风沙线上的桥头堡,数千年来,一直是阻止两大沙漠汇合的一个重要绿色屏障。

如果民勤绿洲不保,两大沙漠就会从东、西、北三面挤压、蚕食民勤土地,将对民勤以东约100公里的武威、金昌两市造成灾难性的危害,下风向的凉州、古浪、土门、大靖等也将会被沙漠吞噬,河西走廊也将因此被拦腰截断,丝绸之路文明古道将被湮没于大漠之中。

(请民勤当地的负责人讲述民勤在甘肃乃至全国生态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

民勤绿洲的存亡,关系着河西走廊的生态安全。

为抢救民勤、治理石羊河流域,温家宝总理先后12次做出批示:

“决不让敦煌成为第二个楼兰,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是我们对子孙后代的责任。

”保护民勤的生态安全,已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干部群众的共识。

2002年,甘肃开始编制《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

2006年3月,甘肃实施了石羊河流域首次调水。

同年,国家投资1.1亿元,先期启动实施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

并通过关井压田、围栏禁牧、退耕种草、人工育林等措施,使得保护区内的植被得到了大面积的恢复。

在民勤县宋和村,有一间展览馆矗立在沙漠边缘,它吸引着每一位来到这里的参观者敬仰的目光。

走进展览馆,一幅幅发黄的老照片和破旧的独轮车,把人们带回那搏击风沙的艰苦岁月。

而另一端那一张张绿树成荫、粮草丰美的彩色照片,则展现着宋和村今日新貌。

50多年前的民勤县宋和村,三面环沙,处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夹缝地带。

一步步紧逼的风沙让宋和村的群众流离失所,背井离乡,成为“逃荒村”。

半个多世纪来,在被誉为“治沙英雄”老支书石述柱的带领下,一代代宋和人压沙植树,捍卫家园,如今这里成为沙漠绿洲“小康村”。

展览馆周围挺立的白杨树和沙棘树,见证着宋和村、民勤县防沙治沙的坎坷经历,也见证着甘肃生态建设的沧桑岁月和奋斗历程。

沈嘉道,一位普通的村党支部书记,为了保卫家园,从1983年起,他带领全村人开始在沙漠边缘大规模栽植梭梭。

“一场风沙庄稼就没了,不固沙,人就得退。

冬天压沙,春天造林,下润村人已经坚持了20多年。

在风沙沿线,成活的梭梭林已经有2600多亩。

尽管治沙成效显著,但沈嘉道发现,群众的积极性、责任感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调动起来,原因是越治越穷。

他开始寻找新的办法。

2001年,下润村把2600多亩栽种梭梭的沙漠分包给了6社的30户群众。

之后,沈嘉道又到内蒙古考察学习,用自己的钱买回了苁蓉种子,分发给农户,教他们在梭梭根上种苁蓉。

2005年,种苁蓉的效益开始初步显现,有的农户一年能从苁蓉上收入2000多元,少的也有数百元。

一些曾经怀疑过沈嘉道的人,开始从心底里支持他。

“过去沙对老百姓来说是害,现在已经变成了宝。

压沙,栽梭梭,种苁蓉,已经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

多年来,沈嘉道带领着村民开始在风沙线上默默探索,他们以实际行动表明,民勤生态治理,不光需要科学决策,行政推动,还需要广大群众的觉醒和创新。

民勤,这条沙漠中的“一叶孤舟”,终于又缓缓扬起了希望的风帆。

两大沙漠向民勤推进的速度减缓了2.7米,环河灌区的地下水位上升了0.45米,沙进人退和地下水位快速下降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河西走廊东北端的民勤红崖山水库,碧波荡漾,水质清澈。

从水库向西,便是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目前,保护区面积已扩大至500多万亩,占全县面积的1/4,以保护荒漠天然植物群落为主。

几年来,通过围栏禁牧、人工育林等措施,保护区内植被得到了大面积的恢复,成为阻挡巴丹吉林沙漠扩张,保护民勤绿洲的绿色屏障。

我们看到,在严酷环境中生长的梭梭林,在大漠戈壁中显得格外醒目显眼。

守望大漠的民勤人,就好似沙漠中的梭梭林,他们为了子孙后代的繁衍与生息,仍在坚守着这块属于自己的阵地上,奋力阻击着前后夹击的肆虐顽凶。

第四集《葡萄架下的故事》

解说:

在我省河西走廊祁连山下,有一处万亩葡萄园在戈壁滩上绽放着生命的活力。

而在葡萄园中穿梭忙碌的身影据说不是当地的百姓,他们来自何方?

为什么要在此地安身立命,便成了我们要探寻的奥秘。

(采访葡萄园中的人们,请他们回答相关的话题)

白龙江林区是我省最大的林区。

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白龙江林区和我省的其它国有林场一样,曾大量采伐生产木材,伐木声在这里此起彼伏。

在可观的林业产值的背后,是天然林资源的巨大破坏甚至灭顶之灾。

1998年的国庆节,对于甘肃来说,是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日子。

从这一天起,国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我省的118个国有林场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这里的山林从此不再喧嚣,刺耳的伐木声销声匿迹,所有的采伐工具入库封存,曾经排成长龙、满载着圆木的大卡车也不见了踪影。

由“索取”到“退还”,由“砍树人”变“种树人”,啃了几十年“木头饭”的林业工人,收起伐木电锯,扛起草种树苗,用辛勤的汗水,抚慰受伤的森林,裸露的大山。

这对于林业工人来说,不仅是一次身份的艰难的转变,更是一次思想观念的彻底转换。

(请白龙江林场和甘南林场以及庆阳子午岭林的负责人谈谈当年禁伐后的想法)

他们告别家园,挥师北上,转战河西走廊祁连山下。

曾经握持斧锯的手,在茫茫戈壁辟出新绿洲,播种希望。

如今,万亩优质酿酒葡萄基地形成规模,葡萄酒飘香市场。

10年休养生息,青山绿水显现出了当年她那娇媚的容貌。

工程区6000万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活立木蓄积增加了2000多万立方米,完成公益林建设1138.9万亩。

同样改变身份和角色的,还有祖祖辈辈在自己家园上苦苦劳作的几百万甘肃农民。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的战略决策,甘肃省也被国家列为退耕还林工程试点的3个省份之一。

生态环境脆弱的甘肃大地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千里陇原掀起了一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大会战。

在定西巉口镇赵家铺村,居住着不少因退耕还林搬迁到这里农户,他们在政府补助金的资助下,从事养殖业和劳务输出,每年的收入要比从前在山上种庄稼时高出了许多,小日子越过越好。

(采访当地的生态移民讲述移民前后自己当时的想法和目前的生活状况)

这是一场涉及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166万农户、728万农村人口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这是一条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截至2008年底,这场生态工程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建设任务2618.3万亩。

在这场生态建设的攻坚战中,围绕“大地增绿、农民增收”的总目标,广大农民告别了广种薄收的劳作方式,在有限的耕地上精耕细作,增加农产品收益。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林果业、草产业、畜牧业、药材种植等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规模化格局,我省的紫花苜蓿、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的规模位居全国前茅。

畜牧业发生根本性变革,封山禁牧终结了牛羊“打浪山”的历史,农民普遍实行舍饲圈养、暖棚设施养殖。

曾经,在“进”中无奈地“退”;如今,在“退”中有序地“进”。

一座座“绿色银行”点缀在陇原山川之间,秀美的田野五彩斑斓,增收道路越走越宽阔。

同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使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走出去从事劳务产业,走出新希望。

(采访走出去农民兄弟讲述从事劳务产业后自己的生活有何变化)

与此同时,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为主体任务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陇原农村展开,这场林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林权改革,消除了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增强了林业发展的动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使林子回到了农民家,造林资源变成了真正的资本。

(请甘肃的林农谈谈对林权改革的认识以及在造林育林护林的想法)

广大农民“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初步呈现森林资源增加、农民群众增收、农村社会增和谐的“三增”局面。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工程的铿锵脚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同时在我省实施,甘肃林业发展逐步由以木材生产为主迈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热爱家园的甘肃人民,在严酷自然条件的考验下,矢志不渝治理山河,创造出了一个个人间奇迹。

第五集《六老汉PK八步沙》

解说:

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

寓言中的愚公为了解决两座大山挡住他家出路的麻烦,便率领他的儿子们,PK他们家门口的太行山和王屋山。

如今,在甘肃的古浪县,也有六个老汉和他们的儿子们,为了改善恶劣的生存条件,改变贫瘠的家乡面貌,在自家门口PK浩瀚广袤的腾格里沙漠。

当你驱车来到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古浪县,你就会看到一个叫八步沙的地方。

这映入眼帘的成片绿色屏障,就是六个老汉和他们的儿子们PK腾格里沙漠的成果。

让我们把时光的指针拨回到1981年。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八步沙的石满、张润元、郭明朝等六位年过半百的老汉,为了阻止沙漠吞噬村庄和良田。

他们在5.2万亩沙荒地的承包合同上庄严地摁下鲜红的手印,誓死要与黄沙搏斗,要让子孙后代有地种、有饭吃。

黄沙漫漫的腾格里沙漠就好像张开了无数大嘴,无情地吞噬着大家赖以生存的村庄和良田。

六老汉为了PK肆虐的沙害,他们索性住进沙漠,睡地窝子,就着风沙啃干粮,造林封沙,阻击沙漠的侵袭,顽强地在沙海中筑起“绿色长城”。

“六老汉的头白了,八步沙的树绿了”一时被传为佳话。

1983年,正在土门镇供销社上班的郭万刚被身患大病的六老汉之一的父亲郭朝明叫回,父亲拉着他的手说:

“八步沙的林场咋办?

我放心不下呀。

”当年,郭万刚就扔下供销社职工这份当时令人羡慕的铁饭碗,承担起了父辈留下的重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六老汉相继离开后,他们的后辈又相继拿起父辈磨损的工具,沿着前人的足迹,去挑战这无边无际的腾格里大沙漠。

(请六老汉的后人讲述如何继承父辈事业,完成治沙造林的宏愿)

春去春来。

历经两代人艰辛努力,完成治沙造林7.2万亩,使10多万亩农田得到保护,不毛之地的八步沙成为生机盎然的“绿色银行”。

(采访当地的农户讲述六老汉造林成果的印象)

来到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古浪县八步沙林场,你会被六老汉和他们后辈两代人所创造的人间奇迹所折服。

望着这万亩林地守护下的大片庄稼地,我们想,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座山会铭记六老汉和他们的后辈为了守护家园,顽强地在沙海中筑起“绿色长城”的故事。

和“六老汉”一样PK大山的还有会宁的郭富山和榆中的张廷俊,郭富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

他生活的会宁“地瘠民贫,凋敝特甚”。

在二十多个岁月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