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反馈和纠正措施程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33051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合格反馈和纠正措施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不合格反馈和纠正措施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不合格反馈和纠正措施程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不合格反馈和纠正措施程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不合格反馈和纠正措施程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不合格反馈和纠正措施程序》.docx

《《不合格反馈和纠正措施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合格反馈和纠正措施程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不合格反馈和纠正措施程序》.docx

《不合格反馈和纠正措施程序》

《不合格反馈和纠正措施程序》

xiexiebang

1目的

为建立能够迅速发现检测中的差错和偏离质量文件时的反馈机制,及时予以纠正,并采取补救和预防措施,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质量体系运行中发现检测中有差错或偏离质量体系时的反馈及纠正和预防。

3职责

3.1公司总经理批准纠正措施的执行。

3.2质量负责人负责审核纠正措施。

3.3不合格发生的责任部门提出并落实纠正措施。

3.4质量监督员负责日常监督,提出纠正要求,填写不合格工作记录,要求不合格责任人改正,并对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4工作流程

4.1不合格工作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发现:

①质量监督员日常监督工作;②用户投诉;③技术校核;④内部和外部审核;⑤管理评审;

⑥外部比对试验或能力验证结果;

深圳培训网

xiexiebang

⑦检测记录和检测报告的审核。

4.2出现不合格工作的原因,在以下几种:

①人员差错;

②仪器设备差错,校准失控;③环境条件失控;④方法差错;⑤消耗性材料差错;⑥分包失控;⑦数据处理上的差错;⑧样品管理失控。

发现不合格工作要及时反馈给质量负责人以及相关的责任人。

4.3不合格的处理

4.3.1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按《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程序》的规定处理;

4.3.2管理评审中发现的不合格按《质量体系管理评审程序》)的规定处理;

4.3.3监督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检测过程出现差异或偏离质量文件时,提出纠正要求,要求责任人改正。

4.3.4质量负责人组织对严重不合格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提出纠正措施计划,并交由各部门实施。

4.3.5技术负责人审核严重不合格工作纠正措施计划,并组织对其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协调。

4.3.6质量负责人对纠正措施实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对达不到预期效果的责成其再次整改。

4.3.7质量负责人在“纠正措施计划表”上作好验证记录,并将验证结果报告技术负责人。

4.3.8若不合格工作使检测结果有效性发生疑问,质量负责人应书面通知有可能影响的客户、联系复检。

4.3.9必要时应根据《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程序》组织内审。

深圳培训网

xiexiebang

4.3.10不合格工作完成纠正工作后,在关记录存档保管。

5相关文件

5.1《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程序》hzjczx/cx025.2《质量体系管理评审程序》hzjczx/cx03

6质量记录

6.1纠正措施计划表

第二篇: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1目的

针对已发现或潜在的不合格因素,主管部门应查明原因,分析风险,采取适当的措施,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管理体系潜在不合格的发生。

2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对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实际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不符合进行有效纠正和采取预防措施的程序和方法。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的纠正与预防。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24001-xxidtiso14001:

xx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8001—xxidtohsas18001:

xx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4职责

4.1安全环保部负责对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不符合组织调查,并负责对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并向管理者代表作出报告。

4.2各单位对本单位出现的不符合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并负责实施。

5管理内容和方法5.1不符合项分类:

a)监测与测量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

b)外审、内审、管理评审反映出的问题;c)相关方信息反馈中反映出的问题;

d)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中反映出的问题;

e)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件、事故和处理中反映出的问题f)其他监督、监控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5.2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发生的不符合情况,负责进行调查、分析,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并实施,实施结果反馈给安全环保部。

5.3涉及单位间的不符合,经安全环保部确认后,发出“不符合与纠正措施实施表”,经有关责任部门签字后进行调查、分析,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并实施,实施结果及时反馈给安全环保部。

5.4在内审和外审中出现的不符合问题,由审核组发出《不符合报告单》,按《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进行处理,实施结果及时反馈给安全环保部。

5.5供方出现的不符合问题,由采购部门向责任方提出“纠正措施”,并跟踪措施落实情况,其结果反馈给安全环保部。

5.6纠正和预防措施完成后,由负责整改部门通知安全环保部进行效果验证。

没有达到纠正目的,提请管理者代表召集相关部门召开环保、安全会议,重新制定纠正措施并限期完成。

5.7安全环保部负责登记汇总公司所有“不符合与纠正措施实施表”。

5.8由纠正与预防措施引起的对体系文件的修改,由安全环保部组织实施。

6记录管理

纠正与预防措施所涉及的记录,由安全环保部整理存档。

7相关文件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记录控制程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8记录

《不符合与纠正措施实施表》

re-4.5.3-01《不符合报告单》

re-4.5.3-02表1:

不符合与纠正措施实施表re-4.5.3-01负责单位

编号

日期

年月日

接收人

关联部门

发现:

不符合标准/条款:

原因分析:

纠正/预防措施及完成日期:

签名:

日期:

纠正/预防措施验证:

签名:

日期:

本单一式两份,安全环保部、负责整改单位各一份。

表2:

不符合报告单re-4.5.3-02日期

涉及标准

编号

涉及条款

受审核方

责任部门

审核员

受审核方代表

不符合事实:

原因分析:

纠正/预防措施及完成日期:

纠正/预防措施验证:

签名:

日期:

审核组长:

本单一式两份,安全环保部、负责整改单位各一份。

第三篇:

不符合纠正措施程序(农场)不符合、纠正措施和制裁程序

0目的

规范不符合、纠正措施和制裁操作规范,指导操作。

1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农场质量安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及管理体系所覆盖的各职能部门发生的不合格或不符合项。

2职责2.1总经理

负责批准管理评审中确认的纠正措施的组织实施。

2.2管理者代表

负责管理评审中确定的纠正措施的组织实施。

2.3gap安全小组

1)参与质量安全事故的纠正措施并落实实施;2)对管理评审、内审、外审和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项或不符合要及时制定纠正措施并组织实施;

3)产品实现过程中发生的职业健康安全的不符合,监督纠正措施的实施;4)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gap认证机构。

3工作程序

发生不合格或不符合,农场各部门应针对不合格或不符合项的性质及所造成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制定纠正措施,明确纠正期限及责任人并实施验证。

3.1不符合的发现

1)质控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检测结果不合格;

2)质控人员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检测结果不正确或不符合管理体系要求;3)在内部检查和审核或管理评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4)在客户投诉和申诉及其处理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5)外部的检查和评审发现的不符合项;

6)管理体系运行、产品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自我评价的结果中不符合项;7)上级有关部门检查的结果中不符合项;

8)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变更引起的不符合项;9)事故、事件调查时发现的不符合项;

3.2不符合原因分析

发生不符合或不符合的部门,应根据不合格或不符合的影响程度,采取不同的形式对不合格或不符合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执行纠正措施。

1)对于轻微的、容易消除的不合格或不符合项,由各部门负责人在其职权范围内,召集有关人员,分析不合格原因,制定纠正措施。

2)内部检查、内审或外审中发现的合格项,由受审部门主管领导组织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

3)对于影响较大的质量问题、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面不符合项由gap安全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

4)对于生产种植过程发生的重大质量安全事故、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面的重点问题或严重不符合gap规范时,由农场组织管理者代表、有关责任部门参加分析原因,农场gap安全小组负责组织制定纠正措施。

5)对于农场办公区或种植区因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面出现重大问题或不符合项时,由管理者代表负责事故原因分析并制定纠正措施。

3.3纠正措施实施前的评审

根据不合格或不符合项及纠正措施的影响程度在纠正措施实施前进行评审,评审方式包括:

签字批准、召集专题评审会和提交管理评审会议。

评审内容:

1)原因分析是否准确;

2)措施针对性、具体可操作性、实施完成时间及具体落实部门或人员;3)对预防纠正措施的风险性评价;

3.4纠正措施的确认、批准与实施;

纠正措施评审后,应由不合格或不符合发生部门有关人员进行确认,以确保其能够更有效实施。

1)轻微的、容易消除的不合格或不符合的纠正措施,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批准实施,并保留相关记录;

2)内审或外审中发现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由受审部门负责人批准实施,并保留记录;3)影响较大的质量安全问题、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面不符合的纠正措施由总经理批准并组织实施,保留相关记录;4)针对重大质量安全问题、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面出现重大问题或严重不符合的纠正措施,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经农场总经理签字批准,批复后由负责部门组织实施。

3.5纠正措施的实施验证

1)验证应包括现场验证和对实施记录的验证,验证应具有可追溯性。

验证人员应在《不合格报告》中填写验证结论并签名。

2)对于轻微的、容易消除的不合格或不符合的纠正措施实施情况,由相关部门负责人予以验证;

3)对于内审或外审中发现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实施情况,由受审部门负责人验证;4)对影响较大的质量安全问题、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面不符合的纠正措施实施情况,由gap安全小组组织验证;5)对于发生重大质量安全问题、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面出现重大问题或严重不符合的纠正措施实施情况,由管理者代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检查验证。

3.6纠正措施实施后的评审农场制定得纠正措施,在农场管理评审会议上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审,农场各部门制定的纠正措施由农场各部门组织实施效果评审,确定是都继续采取的措施,如需要进一步采取纠正措施时,应在验证结论中说明,并重新执行本程序。

依据管理评审要求,应将纠正措施实施情况汇总提交管理评审,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纠正措施涉及有关文件需要更改时,按扎《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3.7制裁

当生产者和生产单元外部审核不符合受到制裁包括:

1)警告:

检查出的不符合----警告;

主要不符合,最长整改期限28天(需审核员评估确认);2)暂停

部分暂停:

如种类模块不符合;完全暂停:

如基础模块不符合;整改期限最长6个月;3)撤销

6个月后暂停仍然未整改的;

对整个生长过程产生怀疑(某个模块或合同不符合);12个月不能再申请认证;4记录

《不符合报告》

《纠正措施控制记录表》

第四篇:

文件管理不合格项纠正措施文件管理不合格项纠正措施

由于公司今年人员的变动,对文件管理方面认识不到位,经过对办公室人员的培训,使变动人员基本掌握了文件管理的要求,并对公司的文件进行了清理,规范了文件的审批、发放、更改、作废文件的行为。

对技术部提供的油井水泥高温缓凝剂生产工艺及注意事项,油井水泥液体减阻剂生产工艺,复配操作规程等均没有见到经过批准审批和发放的证据原因是因为工作人员忽视了此项工作,已对该负责人提出了批评并得到了整改。

人力资源管理不合格纠正

一年来公司人员发生变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没有到位。

经过对新变动人员进行培训,公司制定了对公司员工培训计划,并见采取了分期分批的培训方式,制定了各岗位的用人标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于合同评价做的纠正措施

由于对这项工作的认识不足,没有做好对上述供方的评价工作,为了加强一项工作,对该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增加了部门的责任意识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使该项工作人员对工作规范化、正常化,全面提高了合同评价工作的层次,及材料供方进行评价。

关于合同评审工作的纠正措施

由于原来对合同评审的重视不够,没有对有关销售合同进行评审,根据法律、法规isop001-xx《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有关规定,公司对有关人员进行了培训,使其掌握了合同评审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合同评审工作现已进入正常化、制度化。

对管理评审活动的不合格纠正

由于对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识不够,加之公司人员进行了调整,所以造成一年来管理评审工作没有进行,经过学习标准和对人员的培训,公司于九月份进行了管理评审工作,通过公司管理评审对检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价,使公司的决策更加科学。

内部审核不合格纠正

公司今年以来由于人员调动,内部审核工作滞后,通过对内审核的培训、公司内审人员掌握了内部审核程序并制定了内审计划,对公司进行了内部审核写出了内审报告,达到了预期同的。

各部门、车间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监视考核证据

今年以来由于公司扩建任务较紧,因此忽视了各部门,车间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为了加强企业管理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公司从xx年9月成了公司企业管理考评领导组,制定了考核细则,将对各部门,车间进行全面的考核。

关于xx年8月28日水剂车间生产过程

制记录表,当日生产fn-si高效减水剂,未能提供8月28日fn-si高效减水剂配比通知单和合成工艺操作规税不合格项的范围纠正措施

由于该产品的配比和合成工艺操作规程属于公司核心机密,一般是口头通知,为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经公司总经理批准从xx年9月份改为书面通知。

第五篇: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大自然钢业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q/dzrg2·08-xx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

对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不符合)事项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消除不合格(不符合)原因,防止不合格(不符合)再发生,确保体系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以达到改进产品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提高顾客满意度的目的。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产品、过程及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合格(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对潜在的不合格(不符合)采取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3.术语和定义

3.1不合格(不符合)。

未满足要求。

3.2纠正。

针对不符合项本身所采取的改正。

3.3纠正措施: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不符合)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4预防措施:

为消除潜在不合格(不符合)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职责

4.1安全办为本程序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和检查公司环保、安全活动中不符合项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对措施实施的效果进行验证和评审;负责内部和外部审核中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不符合项纠正措施的验证和评审,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审批;负责严重环境违章的纠正措施的制定与监督实施。

4.2质检部负责组织和检查公司质量不合格项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对措施实施的效果进行验证和评审;负责内部和外部审核中质量不合格项纠正措施的验证,报管理者代表审核,主管副总审批;负责顾客提出的质量异议纠正措施的制定与监督实施。

4.3供应部对备件辅料采购中出现的不合格对供方提出不合格纠正要求,并验证和记录纠正情况。

4.4销售部负责对原材料采购中出现的不合格对供方提出不合格纠正要求,并验证和记录纠正情况。

4.5安全办、质检部负责对纠正/预防措施的相关资料进行归档管理。

4.6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内外部审核中的不合格(不符合)纠正措施,并报总经理进行审批。

4.7主管副总负责不合格(不符合)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审批。

4.8各部门负责本单位的不合格(不符合)信息的收集,分析产生的原因,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并对纠正/预防措施实施、验证,报相关主管部门审核。

5.程序

5.1不符合信息来源

a.管理人员及员工日常检查发现的不合格(不符合)项;

b.国家和公司安排进行的指令性检查发现的不合格(不符合)项;c.相关方的合理意见及抱怨;d.事故调查时发现的不符合项;

e.内部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不符合)项;

28大自然钢业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q/dzrg2·08-xxf.外部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不符合)项;

g.内外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抽查中发现的不合格(不符合)项;h.内外部职业健康、环境监测中发现的不合格(不符合)项。

5.2纠正

5.2.1操作工在日常巡检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向班(段)长或向部门领导汇报,并记录在交接班记录中,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整改。

部门管理人员检查发现的不符合项,由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整改,并作好记录。

部门整改不了的问题必须上报相关部门,由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整改。

5.2.2部门管理人员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只需纠正的通知责任部门,责任部门实施整改,主管部门跟踪确认。

5.2.3内部审核中发现的以确认采取纠正的不符合项按照《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执行。

5.3纠正措施

5.3.1各部门应收集不合格、不符合、事故的信息、监测和测量结果的信息,内审已发现的不符合,根据不合格的后果、影响和风险程度、未来趋势,识别采取纠正措施的需求。

5.3.2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必须采取纠正措施:

a.当发生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时(质量事故范围参照《生产管理制度》);b.相关方提出投诉,责任在公司内部时;c.外审中发生的不符合;

d.内部审核发现。

同类问题同一审核区域重复出现或严重不符合时;e.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认为需要采取纠正措施的不符合等。

5.3.3制定纠正措施要做到:

a.能够找出问题的根源,避免避重就轻;b.具有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可行性;c.措施与问题的严重性要相适应;d.能够防患于未然。

5.3.4安全办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后通知责任部门,同时填写《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表》发给责任部门,责任部门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整改,安全办负责跟踪验证纠正措施。

5.3.5质检部在生产过程中和产品验收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后通知责任部门,同时填写《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表》发给责任部门,责任部门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整改,质检部负责跟踪验证纠正措施。

5.3.6国家和公司安排进行的指令性检查发现的不符合项依据检查部位的反馈情况,安全办组织相关部门制定纠正措施,总经理批准后责任部门实施整改,安全办跟踪验证纠正措施。

5.3.7相关方对公司环境和安全方面有关的合理意见和投诉由安全办按照规定的要求制定、审批纠正措施,跟踪完成情况。

5.3.8事故、事件调查时发现的不符合项按照《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处置。

5.3.9内部审核中出现的需要采取纠正措施的不符合项,审核人员以《不符合项报告》的形式通知受检部门,受检部门在接到《不符合项报告》后,按《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的要求执行。

5.3.10外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采取纠正措施。

在接到审核部门的不符合项报告后,安全办组织责任

29大自然钢业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q/dzrg2·08-xx部门制定纠正措施,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在安全办确认完成后,将不符合报告和证实材料上报质检部审核,质检部将整改措施及证实材料上报审核部门验证。

5.3.11纠正措施实施的步骤

a.评审不符合(不合格)。

安全办(质检部)应对不符合(不合格)的性质进行审查和判定,是一般不符合(不合格)还是重大不符合(不合格)。

一般不符合(不合格)过去是否曾发生过,或是否是批次性的。

若是,则按重大不符合处理,否则由责任部门进行纠正;

b.确定不符合(不合格)原因。

重大(事故)不符合(不合格)的责任部门应对不符合(不合格)进行分析,以确定不符合(不合格)的部位、机理及其原因和不符合(不合格)的概率特性;

c.评价纠正措施的需求。

是否采取纠正措施应与不合格的影响大小相适应。

涉及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纠正措施,在其实施前应先通过风险评价过程进行评审;

d.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

责任部门根据所确定的原因,采取能消除原因的措施,并予以实施;e.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

对措施实施和结果予以记录;

f.评审所采取的措施。

重点是。

措施的效果,是否还存在需要继续改进的地方,即寻求改进的机会。

5.3.11纠正措施的效果验证

由安全办和质检部负责相应纠正措施的验证。

当效果不明显时,应由责任部门重新分析原因,再次确定纠正措施并实施,直至确实达到了目的为止。

5.4预防措施

5.4.1确定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

5.4.1.1安全办每月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分析会,查找公司可能发生不符合(不合格)的部位、区域、过程和产品,分析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实施和绩效,以确定潜在不符合(不合格)并分析其潜在的不符合(不合格)原因。

5.4.1.2质检部每月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查找公司产品生产可能发生不合格,分析产品产生不合格的原因,举一反三制定预防措施。

5.4.2评价预防措施的需求

5.4.2.1采取预防措施应与潜在不合格的影响大小相适应。

涉及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预防措施,在其实施前应先通过风险评价过程进行评审。

5.4.2.2提出预防措施的部门/人员应写出报告,报主管副总审批。

5.4.3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

预防措施应在若干个方案中确定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措施,经主管副总批准后实施。

5.4.4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

在实施预防措施过程中,应进行控制,对实施过程和实施的结果予以记录,填写《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表》进行保管。

5.4.5效果评价

安全办、质检部组织有关部门,对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评价时应注意,不要因为采取措施而引发新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发生的可能。

5.5涉及文件的更改

30大自然钢业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q/dzrg2·08-xx若因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而影响现行管理体系文件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时,应分析是措施不当还是体系文件不适应于新的情况。

若是后者,应按《文件控制程序》规定进行文件更改。

5.6记录管理

记录的管理按《记录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

6.相关文件

6.1q/dzrg2·01-xx《文件控制程序》6.2q/dzrg2·02-xx《记录控制程序》6.3q/dzrg2·07-xx《内部审核控制程序》6.4q/dzrg2·12-xx《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6.5q/dzrg3·12-xx《生产管理制度》7.质量记录

7.1q/dzrg5·34-xx《不符合项报告》7.1q/dzrg5·36-xx《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表》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