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操作常规及流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31115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操作常规及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儿科操作常规及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儿科操作常规及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儿科操作常规及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儿科操作常规及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科操作常规及流程.docx

《儿科操作常规及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操作常规及流程.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科操作常规及流程.docx

儿科操作常规及流程

儿科护理操作常规及流程

一、体温测量法

【目的】

1.测量、记录患儿体温。

2.监测体温变化,分析热型及伴随症状。

【评估】

1.询问、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向患儿解释测量体温的目的,取得患儿的配合。

2.评估患儿适宜的测温方法:

取出体温表,检查有无破损,将汞柱甩至35℃以下。

根据年龄及病情选择测量方法。

【用物准备】

体温表、纸巾、笔、记录本。

放体温计的盒或杯2个(一个干净的放消毒后清洁的体温计,另一个放使用后需要消毒的体温计)。

【操作程序与方法】

1.直肠测量法

(1)拉下床栏,患儿侧卧屈膝或仰卧,露出臀部,将肛表蘸石蜡油轻轻插入直肠2~3cm。

(2)需手扶体温表,并用手掌和手指轻轻将双臀捏在一起,防止测量过程中排便或体温表脱出。

(3)测量3分钟,取出肛表用纸巾擦干净,观察温度,然后用有效消毒液浸泡消毒。

(4)整理床单,使患儿舒适,拉上床栏。

(5)洗手,记录体温。

2.腋下测量法

(1)拉下床栏,向患儿或家长解释,解开上衣,擦干腋下。

(2)将体温表放入腋下,将臂过胸夹紧体温表。

(3)测量7~10分钟后观察体温,并将结果告知患儿或家长,然后甩至35℃以下,体温表用有效消毒液浸泡消毒。

(4)拉上床栏,洗手,记录体温。

【注意事项】

1.对3岁以下及较顽皮患儿、昏迷及手术未清醒的患儿测腋温需协助扶好体温表。

2.患儿坐浴、灌肠后半小时方可测肛温。

沐浴后半小时可测腋温度。

3.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时,应重复测温,必要时可同时测量另一部位对照,以便得到更准确的体温数值。

4.婴幼儿不宜测口温。

5.测量体温前后,应清点体温计的数目。

二、脉搏测量法

【目的】

1.测量患儿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2.监测脉搏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

【评估】

1.询问、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向患儿解释测量的目的,取得患儿的配合。

2.评估患儿适宜的测量脉搏方法。

【用物准备】

手表(秒表)、记录单、笔、听诊器。

【操作程序与方法】

1.听诊法

(1)协助患儿采取舒适的卧位。

(2)将听诊器放在患儿左侧胸壁心尖搏动点,记1分钟心脏跳动次数。

2.切脉法

(1)协助患儿采取舒适的卧位。

(2)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可选择桡动脉、颈动脉、颞浅动脉等处。

(3)以示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浅表的较大动脉,力度适中,以能感觉到脉搏搏动为宜。

(4)一般患儿可以测量30秒,危重患儿、心脏病患儿、脉搏异常的患儿,应测量1分钟,核实后,报告医师。

如脉搏细弱数不清时,可用听诊器数1分钟心率。

(5)将结果告知患儿或家长,记录脉搏值。

【注意事项】

1.如患儿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稳定后再测量。

2.脉搏短绌的患儿,按要求测量脉搏,即一名护士测脉搏,另一名护士听心率,同时测量1分钟。

3.因拇指本身有小动脉搏动,勿用拇指测量脉搏。

三、呼吸测量法

【目的】

1.测量患儿的呼吸频率。

2.监测呼吸变化。

【评估】

询问、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及一般情况。

【用物准备】

手表(秒表)、记录单、笔,必要时带棉球。

【操作程序与方法】

1.测量脉搏后,护士仍保持诊脉手势。

观察患儿的胸腹部,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测量30秒。

2.危重患儿呼吸不易观察时,用少许棉絮置于患儿鼻孔前,观察棉花吹动情况,计数1分钟。

【注意事项】

1.呼吸的速率会受到意识的影响,测量时不必告诉患儿。

2.如患儿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需情绪稳定后测量。

3.呼吸不规则的患儿应当测量1分钟。

四、血压测量法

【目的】

测量、记录患儿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评估】

(1.询问、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了解基础血压。

2.告知患儿及家长测量血压的目的,取得患儿及家长的配合。

【用物准备】

血压计、听诊器、记录本、笔。

【操作程序与方法】

(1)根据患儿年龄大小,选择宽窄适当的袖带。

新生儿袖带宽2.5~4.0cm,袖带长5.0~10.0cm.

婴儿袖带宽6.0~8.0cm,袖带长12.0~13.5cm.

儿童袖带宽9.0~10.0cm,袖带长17.0~22.5cm.

(2)检查血压计有无破损,汞柱有无裂隙,汞柱平面是否在零度处。

检查血压计(合格证、水银、袖带、连接管、零点、气囊、开关等),检查听诊器(连接管、膜、传导性等)。

(3)协助患儿采取坐位或卧位,保持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

(4)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患儿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cm。

(5)听诊器置于肱动脉位置。

(6)按照要求测量血压,正确判断收缩压与舒张压。

(7)测量完毕,排尽袖带余气,关闭血压计。

(8)记录血压数值。

【注意事项】

(1)保持测量者视线与血压计刻度平行。

(2)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做到“四定”:

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3)按照要求选择合适袖带。

(4)若衣袖过紧或者太多时,应脱掉衣服,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5)患儿活动或饮食后应休息15~20分钟,再测量血压。

(6)脑血管意外及偏瘫患儿,应在健侧臂测量,如上肢有大面积烧伤、血管畸形、无脉症等,须测下肢血压,将患儿平卧,脱下一侧裤腿,将袖带缠在大腿下端近腘窝处,摸到腘动脉后,放上听诊器,测量方法同上肢。

记录时应注明“下”字,一般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高2.7~5.3kPa.(1kPa=7.5mmHg)

五、婴幼儿沐浴法

【目的】

1.使患儿清洁舒适。

2.促进血液循环及皮肤排泄、散热。

3.活动肌肉和肢体。

【评估】

1.询问、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病情。

2.告诉患儿及家长沐浴的目的,取得患儿及家长的配合。

【用物准备】

大毛巾、小毛巾、婴儿襁褓、婴儿浴液、洁净衣服、尿布、护理篮(内置:

婴儿爽身粉、石蜡油、护臀膏、75%酒精或0.2%~0.5%碘伏、消毒植物油、棉球、棉棒等)。

【淋浴法】

1.将用物带至沐浴室,关闭门窗,室温调至25~27℃,水温38~40℃,擦浴台上铺垫子,罩上清洁被单。

2.操作者系上围裙,洗手,将婴儿儿置于擦浴台上,解开包被,检查手圈,核对姓名、床号,脱去衣服,除去尿布。

3.将婴儿儿抱至沐浴垫上,用小毛巾洗净脸部,用拇指及中指按住耳郭,然后湿润头发和全身,用手将肥皂(或浴液)搓成沫于新生儿身上,顺序:

头、颈、上肢、腋下、躯干、腹股沟、臀部和下肢。

注意洗净皮肤皱褶处,用水冲净,防止水误入鼻腔。

4.洗毕,将新生儿抱至擦浴台,用大毛巾擦干全身,测量体重并记录。

脐部用75%酒精轻拭,臀部涂护臀膏,穿衣,兜好尿布,检查手圈字迹是否清晰,耳、眼、鼻有无异常,如有分泌物用棉签拭去。

更换衣服,核对后放回小床。

5.整理用物,用消毒液擦拭台面。

【盆浴法】

1.关闭门窗,室温调至25~27℃。

2.携用物至床旁,把用物按顺序摆好,浴盆放在床旁凳上(有条件的放在操作台上),盆内放2/3温热水,水温38~40℃。

3.将盖被三折至床尾,脱去衣服,用大毛巾包裹全身。

4.洗面部:

面巾擦眼(由内眦向外)擦耳、洗面。

5.抱起患儿,左手托着患儿枕部,将躯干挟于护士腋下,左手拇指和中指分别将耳部向前折,堵住外耳道口。

6.右手将肥皂涂于手上,洗头、颈、耳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7.盆底铺一块浴巾,解开大毛巾,护士左手握住患儿左臂靠近肩部,使其颈枕于护士手腕处,右手托住双腿,轻轻扶入盆内。

8.用手抹肥皂,按顺序洗颈下、前胸、臂、手、腹、背、腿、脚、会阴。

9.洗毕,迅速将患儿依放入水中方法抱出,用大毛巾包裹全身,并沾干水分,测量体重并记录。

10.检查全身各部位,用棉棒清洁鼻孔,必要时用液状石蜡棉棒擦净女婴大阴唇及男婴包皮处污垢。

11.穿好衣服,垫上尿布,必要时剪指甲、换床单等。

12.整理床单位,物归原处,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1.仔细核对床号、、手圈,避免抱错婴儿。

2.勿使浴水流入耳、鼻、眼、口腔内。

脐带脱落干燥可盆浴。

3.沐浴时需选用婴儿专用沐浴液,注意观察皮肤及全身状况,如发现感染等异常及时处理。

4.注意安全,淋浴时先调水温再沐浴,操作时动作轻柔、敏捷。

5.动作轻快,注意保暖,减少暴露。

6.口唇干裂可涂液状石蜡,脐部有渗出可涂2.5%碘酊及75%酒精脱碘。

如有臀红可根据程度遵医嘱处理。

7.头部有皮质结痂时,可涂消毒植物油,次日轻轻梳去结痂,再清洗。

8.皮肤皱褶处,可用毛巾擦干。

六、配奶与消毒法

【评估】

配奶间环境:

单独房间,冰箱。

【用物准备】

500ml或1000ml量杯1个、配方奶粉1罐、量勺1个、无菌调奶器(搅拌棒或勺)1个、无菌开水壶1个、无菌奶瓶若干、温开水适量(煮沸后5~10分钟再冷却至40~60℃)。

【操作步骤】

1.洗手,检查无菌包有效期,取出无菌量杯、无菌调奶器、开水壶。

2.将开水壶内晾好的温开水(40~60℃),倒入量杯中。

3.跟据配方奶要求的水量与奶粉的比例,用量勺取适量奶粉倒入量杯,用搅拌勺搅匀,使其完全溶解。

4.根据婴儿奶量倒于奶瓶内,喂哺婴儿。

5.整理用物,初步清洁后送消毒,洗手。

【注意事项】

1.护士配奶前必须洗手、戴口罩。

2.配奶时,先准备好适量的温水,再加入奶粉搅拌,集中配奶。

现配现喂。

3.配奶的量杯、搅拌勺、奶瓶和奶头一用一消毒。

4.配方奶粉注明开盖起始时间,有效期为14天。

配方的量勺用后不能放在奶粉罐内,防止奶粉污染。

【消毒】

1.配奶间消毒

(1)配奶间每天湿拭打扫1次,物体表面每天用500mg/L含氯制剂擦拭。

(2)空气消毒:

紫外线照射每天1次。

(3)每月做一次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手卫生效果的监测和物体表面(奶瓶、奶头、消毒后的量杯等)的消毒效果监测。

2.配奶用物的消毒

(1)奶瓶、奶头可以使用一次性的。

如不是一次性,按下列方法消毒:

①奶瓶:

先用毛刷刷净奶渍-后清洗-晾干-高压灭菌。

②奶头:

用清水洗净-晾干-高压灭菌。

(2)配奶的量杯和搅拌勺要集中使用,一用一消毒(高压灭菌)。

3.配方奶粉

(1)打开奶粉前要查奶粉的有效期。

(2)注明起始开盖时间,有效期为14天。

(3)配奶的量勺用后不能放在奶粉罐内,防止奶粉污染。

七、婴幼儿约束法

【目的】

1.防止患儿过于活动,以利于诊疗操作顺利进行。

2.保护伤口及敷料,以免患儿抓伤或引起伤口感染。

3.防止患儿坠床、碰伤肢体,以免发生意外。

【评估】

1.评估患儿病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度、约束部位皮肤色泽、温度及完整性等。

2.评估需要使用保护具的种类和时间。

3.向患儿和家属解释约束的必要性,保护具作用及使用方法,取得配合。

【用物准备】

1.手足约束带或纱布与绷带。

2.特制的手足约束带。

3.凡能包裹患儿全身的物品皆可使用,如:

大毛巾、毛毯、大单等。

【全身约束法】

1.将大单(或大毛巾)折成自患儿肩部至足跟部的长度,将患儿放于中间。

2.以大单一边包裹患儿的手足,上端掖于患儿对侧的腋下。

下端拉平压于患儿的身下。

3.再将大单的另一边包裹另一侧的手臂,经胸前压于患儿的背下。

如患儿过分活动,可用绷带打活结系好。

【手足约束法】

1.用约束带一端系于手腕或足踝部,另一端系于床屉空隙处。

2.实行四肢约束的患儿需加强巡视,重点观察腕、踝部位的皮肤、温度、颜色,做好皮肤的护理。

3.对持续约束的患儿做到2~3小时松解一次,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保持功能位置。

4.有完整的记录及交班手续。

【绷带卷及棉垫法】

1.用四层绷带打成双套结。

2.以棉垫包裹手腕或足踝。

3.将结套在棉垫外稍稍拉紧,使手足不易脱出,又不影响血液循环为限。

4.将绷带末端系在床屉的栏杆上。

【特制手足固定带法】

1.使患儿平卧,体位舒适。

2.将固定带横铺在床上相当于患儿手腕足踝处,用约束带中段系住患儿的手腕或足踝处,将两端紧系于床屉的栏杆上。

【注意事项】

1.约束带捆扎松紧要适宜,以可以放入一个手指为宜。

注意手足的位置,以免拉床档时夹伤手足。

使用约束带以保证被约束患儿的安全和治疗的顺利进行为原则,不应过度限制患儿的肢体活动。

2.定时观察局部皮肤血液循环状况。

3.避免皮肤损伤,必要时局部按摩或加厚棉垫。

4.使用约束时,要使患儿肢体处于功能位置,定时松解。

5.治疗完成后,应及时将约束带解除。

6.使用约束带之前应对家长履行告知程序。

八、婴幼儿大、小便标本采集法

【目的】

1.做尿常规检查,检查尿液的性质或肾功能等,测定有无异常。

2.检查24小时尿液及其内容物(钾、钠、糖等)的总尿液量及比重。

3.留取尿液做细菌培养。

【评估】

1.询问、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

2.告诉患儿及家长留尿目的,取得患儿及家长的配合。

【用物准备】

1.一次性留尿袋、较大的患儿备便盆、一次性留尿试管。

2.留尿器、固定带、胶布条、橡皮管(或乳胶管)、玻璃尿瓶、储尿容器。

3.除导尿用物外,另备无菌标本瓶,络合碘棉球及生理盐水棉球,酒精灯,弯盘、镊子一把。

【留取普通尿标本法】

(1)婴儿可用一次性留尿袋,首先检查小瓶口是否有破裂情况,一次性留尿袋是否完整、是否在有效期内。

(2)男婴可将阴茎放在一次性尿袋内,女婴则分开大阴唇,将一次性尿袋固定在尿道口将尿布包好,使患儿舒适。

(3)留尿后将核对标签贴在小瓶外或尿袋外,放在规定的地点,及时送检。

【留取24小时尿标本法】

1.用肥皂水洗净外阴部。

2.标本瓶置于床底下(标本瓶事先用20%甲醛溶液刷洗以便防腐)。

3.将男或女患儿留尿器接好,将乳胶管一端接留尿器上,另一端放进床下标本瓶内,瓶外应注明留尿患儿的姓名、日期、起止时间。

4.乳胶管用胶布固定在瓶口处。

5.略抬高床头。

6.24小时尿留完后要记录起止日期、尿液总量,贴上核对标签后送检。

7.较大患儿可自己将尿液直接尿入24小时留尿的容器内。

【留取尿液细菌培养法】

1.男患儿用络合碘棉球及盐水棉球擦洗干净尿道口,将弯盘放在患儿的两腿之间,将先排出的尿液留在弯盘内,取中段尿装入无菌瓶内。

将留取标本的瓶口在点燃的酒精灯上烧灼一下,塞上瓶塞,贴上核对标签送验。

2.女患儿及婴幼儿、昏迷患儿,按导尿术将尿液导入无菌瓶内,将留取标本的瓶口在点燃的酒精灯上烧灼一下,塞上瓶塞,贴上核对标签送验。

【注意事项】

1.将床头稍抬高,以便使尿液流入瓶内或袋内。

2.经常巡视患儿,有尿即将尿袋取下,以防尿液洒掉。

3.乳胶管头部不可深入瓶底,以免有尿时皮管头部浸入尿瓶内。

4.留取24小时尿时,根据实际情况,需在尿液中加适量防腐剂。

5.尿瓶快要装满时,即倒入专用24小时尿的玻璃瓶或容器内。

6.留24小时尿的过程中,注意更换患儿的卧位。

7.需导尿的患儿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8.及时送验,不得放入冰箱内保存。

九、婴幼儿氧气吸入法

【目的】

提高患儿吸氧浓度,纠正缺氧。

【评估】

1.询问、了解患儿身体状况,向患儿及家长解释,取得配合。

2.评估患儿鼻腔情况、缺氧程度。

3.评估环境:

注意安全,严防明火。

【用物准备】

氧气、湿化瓶、治疗盘内放治疗碗1个,内盛蒸馏水,氧气头(面)罩1个,吸氧管、棉签。

【操作程序与方法】

1.面罩吸氧法

1)使用时用面罩将患儿鼻孔及口盖住,用松紧带套在头上固定。

2)调节氧气至所需流量。

3)整理床单位及用物,观察患儿情况。

4)记录用氧时间。

5)面罩吸氧法适用于婴幼儿及儿童

2.鼻导管吸氧

1)洗手,按需要备齐物品,顺序放置,检查湿化瓶与导管的连接是否紧密。

2)携用物至患儿床前,核对患儿,解释吸氧目的及注意事项。

3)检查氧气装置、正确安装,准备胶布。

4)连接鼻导管,检查管道是否通畅,根据医嘱或病情调节氧流量。

5)将鼻导管上预留的小孔对准患儿鼻孔(使用鼻塞者将鼻塞插入患儿鼻孔),用胶布将鼻导管固定于鼻翼两侧。

6)记录用氧时间及流量,患儿用氧期间加强巡视。

7)停用氧气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

擦净面部(用患儿毛巾)。

8)清理用物,洗手,记录停氧时间。

【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氧源周围严禁烟火及易燃品,以防引起燃烧。

2.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而后应用。

停氧时应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一旦关错开关,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

3.用氧过程中应观察氧气装置有无漏气,管道是否通畅,固定是否牢固,氧气流量、湿化瓶内蒸馏水是否符合要求,如面罩用氧时防止面罩移位。

经常观察缺氧状况有无改善,鼻腔分泌物多者应及时清除,以免影响吸氧效果。

4.湿化瓶内的蒸馏水每日更换1次,以免液体不够量,呼吸道的黏膜被干气体所刺激。

5.使用中的湿化瓶每日更换,进行消毒处理。

十、先天性巨结肠洗肠法

【目的】

1.促进肠管蠕动,扩张狭窄段,清除积存粪便,减轻腹胀,促进食欲,改善营养状况。

2.减轻炎症对肠粘膜的刺激性水肿,防止粪便对手术的污染,减少术后并发症。

【评估】

1.询问、了解患儿的身体情况。

2.告诉患儿及家长为患儿洗肠的目的,取得患儿及家长的配合。

【用物准备】

灌肠器、肛管(12~22号)1根、液状石蜡、生理盐水、灌肠专用治疗碗2个、200ml量杯1个、尿垫、卫生纸、扁便盆1个。

【操作程序与方法】

1.灌肠应在处置室或在患儿的床单位操作。

2.一般应两人操作,遵医嘱备适量温生理盐水。

3.患儿取截石位,略抬高臀部。

4.了解结肠病变位置的高低及痉挛段的长短,以掌握肛管插入的深度。

5.选择合适的肛管,润滑后轻轻插入,肛管插入要求动作缓慢、轻柔,遇阻力时应后退再向前,切忌粗暴操作,如发现肛管上带有血迹或灌出液中带有血丝,提示有穿孔的可能,应立即停止操作。

6.肛管必须插至扩张的结肠内,有气体和粪便排出时才达到要求。

一般插入痉挛松弛的近端扩大的肠腔内。

7.灌洗时要用灌肠器,每次遵医嘱灌入37~38℃的生理盐水20~50ml,随即让粪便由肛管排出,同时做腹部按摩,休息片刻后,反复灌洗。

并要求每次排出量不少于灌入量。

8.粪便干硬灌洗困难时,可遵医嘱用等渗盐水和甘油混合注入结肠保留2~3小时,再用等渗盐水灌洗。

【注意事项】

1.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做好核对工作。

2.插入肛管长短适度,缓慢推注药液。

3.观察患儿的面色、腹痛、脉搏等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停止灌洗,及时与医生联系。

4.注意观察排出粪便的颜色、量,并作记录。

5.每次灌洗切忌用清水,根据医嘱每日定时灌肠1次,腹胀未改善应保留肛管。

十一、婴幼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术

【目的】

采取血标本

【用物准备】

护士准备:

了解患儿病情、体重、采血量;操作前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

5ml注射器、碘伏、棉签、纱布(棉球)、胶布

患儿准备:

仰卧位,固定大腿外展成蛙形,以便暴露腹股沟区。

环境准备:

清洁、宽敞,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扫地及更换床单

【操作程序与方法】

1.碘伏消毒患儿穿刺部位及护士左手食指。

2.在患儿腹股沟中、外1/3交界处,以左手示指触及股动脉搏动处,右手持注射器在股动脉搏动内测0.5cm处垂直穿刺,边退边抽回血。

3.见回血后固定针头,抽取所需血量。

4.拔针,用纱布压迫穿刺点5分钟左右至止血,用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注意观察患儿反应。

十二、简易呼吸气囊操作法

【目的】

当病情危急,来不及气管插管或在呼吸机使用前或停用呼吸机时,可利用简易人工呼吸器直接给氧,使患儿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物品准备】

简易呼吸气囊一套、型号合适面罩、氧气储气袋.、氧气导管

【操作程序与方法】

1.彻底清理患儿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仰卧位颈肩部垫高2-3cm,鼻吸气位。

3.抢救者应位于患者头部的后方,轻推下颌,使患儿张口,使气道保持通畅。

4.将面罩扣住口鼻,左手C字形用拇指和食指紧紧按住,其它的手指轻托下颌骨。

5.用另外一只手挤压球体,将气体送入肺内,规律性地挤压球体提供足够的吸气/呼气时间,频率40-60次/分。

6.抢救者应注意患儿胸廓是否有起伏,密切观察通气是否有效。

【注意事项】

1.注视患儿胸部上升与下降(是否随着压缩球体而起伏)。

2.经由面罩透明部分观察患儿口唇与面部颜色的变化。

3.使用完毕应送供应室消毒、备用。

十三、机械通气操作法

【目的】

1.改善通气

2.辅助呼吸

【评估】

1.核对患者腕带:

查对患者。

2.病人情况:

包括年龄、体重、病情等。

3.呼吸机性能。

4.病房有无中心供氧,氧气及空气管道的接头是否吻合,电源及电源插座是否与呼吸机上得电源插头吻合。

【物品准备】

呼吸机、消毒好的管路、湿化器、无菌蒸馏水、模拟肺、手消毒剂、简易呼吸器、听诊器、连接管、50ml注射器1个、记录纸笔等。

【操作程序与方法】

1.使用呼吸机前准备

1)正确安装安装湿化器。

2)连接呼吸机管道各部件,向湿化器内加无菌蒸馏水至刻度,连接模拟肺将模拟肺与呼吸机管路连接置于专架上。

3)连接电源、氧源,打开空压泵开关、开主机,开湿化器电源开关调节湿化器温度。

4)进入呼吸机自检,自检通过后,调至待机状态,连接模肺。

2.使用呼吸机

1)选择呼吸机模式。

2)遵医嘱调节参数,观察呼吸机在模肺下运行情况正常。

3)取下模拟肺,将呼吸机与气管导管相连。

4)听诊两肺呼吸音,检查通气效果,监测有关参数。

5)设定报警限,打开报警系统。

6)记录有关参数。

7)观察患儿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同步情况,必要时吸痰或遵医嘱应用镇静剂通气半小时后查血气,遵医嘱调节参数。

8)停用呼吸机

①遵医嘱检查患儿是否符合撤机指征。

②准备好合适的给氧装置,充分吸痰,撤去呼吸机,调至待机状态。

③观察病人病情,确认病情平稳。

④先关湿化器开关,再关主机开关,最后关空压泵,最后断电源。

⑤记录

3.终末处理

①呼吸机管路、湿化罐送供应室消毒。

②呼吸机显示屏每日用75%酒精擦拭消毒,机身用0.5%有效氯擦拭消毒

【注意事项】

1.呼吸机管道避免过份牵拉,防止损坏及牵拉病人,翻身时应有专人安置管道,管道上的积水杯应放管道的最低位,并要及时倾倒积水杯和管道内的冷凝水。

长期使用呼吸机病人应每日更换湿化罐,每周更换呼吸机管道,必要时随脏随换。

呼吸机上的过滤网应每天清洗,机器电源插座要牢靠不松动,机器应定期充电维修。

2.及时正确处理呼吸机报警。

3.使用呼吸机期间,床旁应备简易呼吸囊。

4.使用呼吸机期间,应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气道的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遵医嘱定时检查血气分析,防止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

十四、机械通气病人密闭式吸痰法

【目的】

1.用吸引器清除患儿气管插管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利于气体的交换,防止窒息和并发症的发生。

2.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

3.防治感染。

【评估】

1.查对床头牌、头帖、手圈。

2.评估病情及痰液情况。

3.吸痰装置放于适当的位置。

【用物准备】

密闭式吸痰管、吸引器、生理盐水、2ml空针、无菌剪刀

【操作程序与方法】

1.打开开关,检查吸痰器,调节压力(早产儿≤0.02Kpa、足月儿≤0.03Kpa)。

2.将患儿头转向操作者一侧并略向后仰。

3.将吸痰装置与密闭式吸痰管的Y型接管连接。

4.确定注水孔处于关闭状态。

5.右手扶气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