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流程图综合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30303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1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流程图综合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备战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流程图综合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备战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流程图综合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备战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流程图综合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备战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流程图综合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流程图综合含答案解析.docx

《备战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流程图综合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流程图综合含答案解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战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流程图综合含答案解析.docx

备战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流程图综合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

1.以下是两个常见的工业流程,

流程一:

从只含有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生产流程如下:

(1)加入过量的A物质,该A物质为______。

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操作a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2)写出流程图中的固体成分的化学式____,B的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

流程二:

如图是两种常用脱硫工艺中含硫物质的转化路径(部分产物已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CaSO3中Ca、S、O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

(2)已知原料NaOH的价格为2.9元/kg.而Ca(OH)2的价格为0.36元/kg.两种工艺中,处理相同质量的SO2,双碱法所需的原料成本更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铁过滤漏斗引流Fe和CuH2SO45:

4:

6双碱法中通过反应II实现了NaOH的循环利用,减少了NaOH的用量处理等量SO2,氢氧化钙用量更少且价格便宜,所以双碱法成本更低

【解析】流程一:

只含有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所所加试剂是过量的铁,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反应后得到是固体铜和铁,溶液硫酸亚铁溶液,过滤可将难溶固体与液体分离,所以应过滤,过滤用到的仪器有:

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将铜和铁的混合物中的铁除掉,得硫酸亚铁和铜,所以应加入的试剂B为稀硫酸,因为.Fe+H2SO4=FeSO4+H2↑,而铜和酸不反应;流程二:

(1)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CaSO3中Ca、S、O元素的质量比是40:

32:

3×16=5:

4:

6;

(2)Na2SO3+Ca(OH)2=CaSO3↓+2NaOH,2NaOH+SO2==Na2SO3+H2O;因此用双碱法(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联合使用)实现了NaOH的循环利用,减少了NaOH的用量处理等量SO2,氢氧化钙用量更少且价格便宜,所以双碱法成本更低。

2.电池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在锂(Li)电池研究方面做出贡献的科学家。

如图是工业上以某种石英砂(主要成分:

SiO2、Li2O、Fe2O3、Al2O3)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硅和金属锂的一种方法。

请回答以下问题。

已知:

LiCl的熔点是605℃、沸点是1350℃;NH4Cl在100℃开始分解,337.8℃分解完全,NH3和HCl在常温下又能反应生成NH4Cl固体。

当溶液pH=5时,Fe3+和Al3+已沉淀完全。

(1)“酸浸”步骤中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填化学式)。

(2)请写出操作a的名称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试剂X是________。

(5)要得到较纯净的LiCl和NH4Cl固体,在第二个操作a之前应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答案】Li2O、Fe2O3、Al2O3(少一个不得分)过滤SiCl4+2H2

Si+4HClNH3·H2O控制溶液的pH为5

【解析】

【分析】

四氯化硅和氢气高温生成硅和氯化氢,氯化铁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铵。

【详解】

(1)Li2O、Fe2O3、Al2O3都属于金属氧化物,能和盐酸反应,故“酸浸”步骤中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有Li2O、Fe2O3、Al2O3。

(2)操作a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故名称是过滤。

(3)反应②是四氯化硅和氢气高温生成硅和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iCl4+2H2

Si+4HCl。

(4)石英砂酸浸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氯化锂和氯化铁、氯化铝,加入X后,氯化铁、氯化铝和X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故试剂X是NH3·H2O。

(5)当溶液pH=5时,Fe3+和Al3+已沉淀完全,要得到较纯净的LiCl和NH4Cl固体,在第二个操作a之前应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控制溶液的pH为5。

【点睛】

要得到较纯净的LiCl和NH4Cl固体,当溶液pH=5时,Fe3+和Al3+已沉淀完全,在第二个操作a之前应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控制溶液的pH为5。

3.有一包由KCl、MgSO4和CaCl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为了除去其中的MgSO4和CaCl2,得到纯净的KCl,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_____?

(2)请设计实验证明滤液Ⅱ中除KCl外的其他溶质_____。

(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3)最后所得KCl的质量大于原固体中KCl的质量,写出一个可使KCl质量增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Ba(OH)2取滤液Ⅱ少量,加入足量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等),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K2CO3;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证明有KOH。

K2CO3+CaCl2=CaCO3↓+2KCl

【解析】

【分析】

由KCl、MgSO4和CaCl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水溶解,然后加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镁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镁白色沉淀,过滤后,滤液Ⅰ中为氯化钾、氯化钙和氢氧化钡混合溶液,向滤液Ⅰ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钾溶液,氯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钾,氢氧化钡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钾,过滤后,向滤液Ⅱ加盐酸,蒸发即可得到固体氯化钾。

【详解】

(1)由分析可知,M溶液中的溶质是Ba(OH)2。

(2)滤液Ⅱ为碳酸钾、氢氧化钾、氯化钾的混合物,碳酸钾、氢氧化钾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色,所以设计实验证明滤液Ⅱ中除KCl外的其他溶质是:

取滤液Ⅱ少量,加入足量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等),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K2CO3;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证明有KOH;

(3)氢氧化钾、碳酸钾都会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碳酸钾为后加入的,碳酸钾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化学方程式为:

K2CO3+CaCl2=CaCO3↓+2KCl。

4.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1)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_____,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_____。

(2)向沉淀池中通入两种气体,先通入的是_____(填“NH3”或“CO2”),沉淀池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3)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化学式_____。

(4)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_____(填“循环Ⅰ”或“循环Ⅱ”)。

从沉淀池中取NaHCO3沉淀的操作是_____。

(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先滴加足量的_____,排除Na2CO3的干扰,再滴加_____。

【答案】联合制碱法作化肥NH3

循环Ⅰ过滤硝酸硝酸银

【解析】

【分析】

联合法制碱是以氯化钠、二氧化碳、氨和水为原料,制取纯碱,副产氯化铵的过程,煅烧碳酸氢钠时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氨气、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

【详解】

(1)联合法制碱是以氯化钠、二氧化碳、氨和水为原料,制取纯碱,副产氯化铵的过程,故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联合制碱法,副产品是氯化铵,用途为作化肥。

(2)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应该先通氨气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故向沉淀池中通入两种气体,先通入的是NH3,沉淀池发生的反应是氨气、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煅烧碳酸氢钠时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循环利用,故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化学式为

(4)循环Ⅰ是将未反应的氯化钠返回沉淀池中,氯化钠最后剩余在母液中,故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循环Ⅰ。

过滤可以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故从沉淀池中取NaHCO3沉淀的操作是过滤。

(5)氯离子能和硝酸酸化的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先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排除Na2CO3的干扰,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化钠,否则,没有氯化钠。

【点睛】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应该先通氨气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氯离子能和硝酸酸化的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

5.我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的发展。

从海水中提取出的粗盐中除了NaCl外,还含有泥沙等杂质。

请完善下列实验室中除去泥沙等杂质的实验步骤,井回答相关问题:

(1)其中操作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操作a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在操作b过程中,当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2)上述除去泥沙后的澄清滤液中,还含有钙、镁等阳离子。

要想知道该滤液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_______;进行检验。

(3)海水提取出粗盐后的母液中,还含有较多的氯化镁,用氯化铁可制得金属镁。

工业上从母液中提取氯化镁的过程如下:

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物质X是______________(填名称)。

(4)工业上可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制得烧碱、氯气和氢气。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5)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并组装一套制取干燥二氧化碳气的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用接口处字母填写)

(6)写出一个在实验室中用加热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过滤蒸发漏斗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肥皂水

稀盐酸

a

g

f

c

【解析】

【分析】

【详解】

(1)含有泥沙的粗盐初步提纯的过程有三步:

溶解、过滤和蒸发,所以操作a、b分别是过滤和蒸发。

过滤操作用到的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故填:

过滤;蒸发;漏斗;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2)上述除去泥沙后的澄清滤液中,还含有钙、镁等阳离子。

要想知道该滤液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肥皂水进行检验,当出现较多泡沫和少量浮渣时是软水,当出现较多浮渣和少量泡沫时为硬水。

故填:

肥皂水。

(3)海水提取出粗盐后的母液中,还含有较多的氯化镁,工业上通过加入熟石灰来使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的方程式为:

,再将氢氧化镁沉淀通过加入稀盐酸转化成氯化镁。

故填:

;稀盐酸。

(4)工业上可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制得烧碱、氯气和氢气。

反应物是氯化钠和水,生成物是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方程式为:

故填:

(5)制取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需要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和浓硫酸做试剂的干燥装置,还有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收集装置。

故填:

a

g

f

c。

(6)实验室中用加热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或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故填:

6.某生设计下列实验流程,从锌、铜、X、银四种金属的混合粉末中分离出部分金属。

(1)若X是铁,滤液A中溶质的成分是________,滤渣乙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滤渣乙只含有一种金属,滤液B中含有两种溶质,通过上述实验,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A锌的金属活动性比X强B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CX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

(3)若滤渣乙含有两种金属,设计实验将滤渣甲中的金属分别提纯出来____________。

【答案】FeSO4、ZnSO4、H2SO4Fe、ZnAB取滤渣甲充分灼烧,加入稀硫酸,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得到银。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铁,溶液中析出红色固体,至质量不再变化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得到铜

【解析】

【分析】

【详解】

(1)若X是铁,由于锌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铁,则锌和稀硫酸一定反应,滤液A中一定存在硫酸锌,根据步骤二可知,加过量的锌有气体产生,说明滤液A中还有稀硫酸存在,若稀硫酸剩余,那么铁一定完全被消耗,滤液A溶质的成分一定存在硫酸亚铁;由于步骤二中锌粉过量,则滤渣乙一定存在锌,锌过量则会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那么滤渣乙一定还有铁的存在。

故填:

FeSO4、ZnSO4、H2SO4;Fe、Zn。

(2)若滤渣乙只含有一种金属,则为过量的锌;滤液B中含有两种溶质,则为锌和稀硫酸反应的产物硫酸锌和金属X的硫酸盐,通过上述实验,可知锌的金属活动性比X弱;那么X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故选AB。

(3)若滤渣乙含有两种金属,说明锌的活动性比X强,且X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在H之前,那么滤渣甲中应该是铜和银。

若想提纯铜和银,可取滤渣甲充分灼烧,此时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加入稀硫酸,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得到银。

向硫酸铜滤液中加入适量铁,溶液中析出红色固体,至质量不再变化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得到铜。

故填:

取滤渣甲充分灼烧,加入稀硫酸,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得到银。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铁,溶液中析出红色固体,至质量不再变化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得到铜。

7.Li2CO3是生产锂电池的重要原料,电解铝废渣(主要含AlF3、LiF、NaF、CaO等物质)可用于制备Li2CO3。

已知:

Li2CO3的溶解度:

0℃1.54g;20℃1.33g;80℃0.85g。

(1)在加热条件下酸浸,反应生成能腐蚀玻璃的氟化氢(HF)气体,写出AlF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该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2)滤渣B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3)“转化”后所得LiHCO3溶液中含有的Ca2+需要加入Li3PO4除去。

除钙步骤中其他条件不变,反应相同时间,温度对除钙率和Li2CO3产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随着温度升高最终Li2CO3的产率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热分解后,获得Li2CO3需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进行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将酸浸时产生的气体通入Al(OH)3和Na2SO4溶液的混合物中可产生难溶物冰晶石(Na3AlF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AlF3+3H2SO4(浓)

Al2(SO4)3+6HF↑复分解Al(OH)3温度过高LiHCO3分解产生Li2CO3沉淀,与Ca3(PO4)2一同被过滤Li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趁热过滤可减少Li2CO3溶解损失烧杯漏斗引流12HF+2Al(OH)3+3Na2SO4=2Na3AlF6+3H2SO4+6H2O

【解析】

【分析】

【详解】

(1)在加热条件下酸浸,反应生成能腐蚀玻璃的气体,AlF3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氟化氢,化学方程式为:

2AlF3+3H2SO4(浓)

Al2(SO4)3+6HF↑;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填:

2AlF3+3H2SO4(浓)

Al2(SO4)3+6HF↑;复分解;

(2)电解铝废渣用浓硫酸酸浸溶解,生成HF,形成含有Al3+、Li+、Na+、Ca2+、SO42-的溶液,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使Al3+、Li+、Ca2+转化为Al2(CO3)3、Li2CO3及CaCO3沉淀,过滤后向沉淀中加水,通入足量二氧化碳,使Al2(CO3)3转化为Al(OH)3,Li2CO3、CaCO3沉淀溶解转化为碳酸氢锂和碳酸氢钙,过滤则滤渣B为Al(OH)3,滤渣B的主要成分是Al(OH)3;故填:

Al(OH)3;

(3)温度过高LiHCO3分解产生Li2CO3沉淀,与Ca3(PO4)2一同被过滤,导致最终的产率逐渐减小;故填:

温度过高LiHCO3分解产生Li2CO3沉淀,与Ca3(PO4)2一同被过滤;

(4)根据已知信息,Li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趁热过滤可减少Li2CO3溶解损失;进行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漏斗,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故填:

Li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趁热过滤可减少Li2CO3溶解损失;烧杯;漏斗;引流;

(5)将酸浸时产生的气体(即HF)通入Al(OH)3和Na2SO4溶液的混合物中可产生难溶物冰晶石(Na3AlF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还有硫酸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HF+2Al(OH)3+3Na2SO4=2Na3AlF6+3H2SO4+6H2O。

故填:

12HF+2Al(OH)3+3Na2SO4=2Na3AlF6+3H2SO4+6H2O。

8.二氧化锰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在工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

用废锂电池的正极材料(LiMn2O4、碳粉等涂覆在铝箔上)制备纳米MnO2,并进行锂资源回收,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

2A1+2NaOH+2H2O=2NaAlO2+3H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

(2)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MnO2与碳粉可经下列三步反应制得纳米MnO2

③3MnSO4+2KMnO4+2H2O=5MnO2↓+K2SO4+2H2SO4

上述反应中,涉及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有_____(填序号)。

(4)请设计实验除去二氧化锰中混有的碳粉_____。

【答案】NaAlO2漏斗引流①③将混合物固体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解析】

【分析】

【详解】

(1)已知:

2A1+2NaOH+2H2O=2NaAlO2+3H2↑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

NaAlO2

(2)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防止液体飞溅;

(3)①

中锰元素有+4价变为+2价;

中没哟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③3MnSO4+2KMnO4+2H2O=5MnO2↓+K2SO4+2H2SO4中锰元素由+2价变为+4价,由+7价变为+4价;

上述反应中,涉及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有①③

(4)请设计实验除去二氧化锰中混有的碳粉:

混合物固体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碳燃烧后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只剩下二氧化锰固体。

9.煤是社会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工业上常把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处理,使煤变成清洁能源。

煤气化和液化流程示意图如下:

(1)第①步操作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第②步是精炼煤与水蒸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含硫化合物洗液经过提炼后,可用来制硫酸,过程是:

含硫化合物氧化得到SO2,SO2进一步氧化得到X,X与水反应得到H2SO4,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5)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煤的汽化和煤的液化”生产流程的优点______。

【答案】物理C+H2O(气)

CO+H2化合反应SO3原料全部被产品消纳(或原料全部转化为产品,或原子利用率100%等),实现“零排放”(或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等)

【解析】

【分析】

【详解】

(1)该过程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只是简单的分离,是物理变化;

(2)煤的主要成分是碳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2O(气)

CO+H2;

(3)该过程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第③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化合反应;

(4)二氧化硫再次氧化可生成三氧化硫,与水反应会生成硫酸,X的化学式为SO3;

(5)绿色化学主要是指反应时反应物全部会转化成生成物,同时实现无排放的过程。

该生产流程的优点是原料全部被产品消纳(或原料全部转化为产品,或原子利用率100%等),实现“零排放”(或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等)。

10.某科研小组设计利用稀H2SO4浸取某废弃的氧化铜锌矿(主要成分为CuO和ZnO,其余成分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的方案。

部分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

①H2O2、KMnO4是常见的氧化剂

②各离子开始沉淀及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所示。

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完全沉淀时的pH

Fe3+

1.48

3.2

Zn2+

6.2

8.0

请根据上述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酸浸”步骤中,为提高浸出速率,除通入空气“搅拌”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写出硫酸溶解氧化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1”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1的成分是___________。

(3)“氧化”的目的是将Fe2+反应生成Fe3+,以便在后续的操作中将溶液中铁元素除去从产品纯度的角度分析,氧化剂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__(填“H2O2"或“KMnO4”)。

(4)“除铁”过程中加入氨水的目的是通过调节溶液的pH,使Fe3+沉淀而Zn2+不沉淀,pH应控制在_______范围之间。

(5)某温度下,Fe(OH)3分解得到一种铁、氧质量比为21:

8的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式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升高温度(增大酸浓度、将氧化铜锌矿粉碎−−增大表面积等)H2SO4+ZnO=ZnSO4+H2O漏斗、烧杯、玻璃棒铁和铜H2O23.2∼6.2Fe3O4

【解析】

(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多种,要提高氧化铜锌矿的酸浸速率,可采取的措施还有升高温度(增大酸浓度、将氧化铜锌矿粉碎−−增大表面积等);硫酸锌和氧化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H2SO4+ZnO=ZnSO4+H2O;

(2)“操作1名称是过滤,过滤的”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

漏斗、烧杯、玻璃棒;固体1是过量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固体1的成分是铁和铜,

(2)除铁过程中加入氧化剂,使亚铁离子变成氢氧化铁沉淀,故应考虑加入加入的氧化剂不引入新的杂质。

除空气外,其他试剂均可引入新的杂质,氧化剂最好选用H2O2;(4)从图表数据可知,铁离子沉淀完全的PH为3.2,锌离子开始沉淀的PH为6.2,故除铁PH范围为:

3.2∼6.2;(5)设该氧化物的化式为FexOy,则根据铁、氧质量比为21:

8,可知

=3:

4,故该氧化物的化式为:

Fe3O4。

11.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如下:

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上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欲制备10.7gNH4Cl,理论上需NaCl_____g。

(2)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_____、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等。

(3)“冷却结晶”过程中,析出NH4Cl晶体的合适温度为_____。

(4)不用其他试剂,检查NH4Cl产品是否纯净的方法及操作是_____。

(5)若NH4Cl产品中含有硫酸钠杂质,进一步提纯产品的方法是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