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师培训.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9214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美术教师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园美术教师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园美术教师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园美术教师培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园美术教师培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美术教师培训.docx

《幼儿园美术教师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美术教师培训.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美术教师培训.docx

幼儿园美术教师培训

一、美术活动中准备,是活动有效开展的前题

(1)教学思路的准备:

简案---米罗可儿教材提供的教案,不等于你的教案。

详案---好的老师要融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样的教学才有意义。

每个老师都不一样,你在你的教学中体现的是你自己个人的魅力,每个人教育结果都不一样。

米罗可儿非常尊重每个老师个体劳动。

心案---此准备是最重要的

详案:

考虑—可能会发生什么?

要多预设几个为什么?

而不要预设结果。

反之会限制幼儿的想像力及创造力,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应变能力也受到限制。

大多老师把活动方案设计得很完美,但在实际教学中还会出现很多问题,也就是说设计最没有缺点的课反而就是最有问题的课。

(2)材料的准备:

米罗可儿所提供的材料是最基本的,每一节活动需要的材料都很具体,但并不是不能超越和突破,老师有把握的化可以突破,材料准备要做加法,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纸张可以改变、绘画工具和色彩可以综合一下。

一节最完善的美术活动,其结果应该是孩子表现的内容、形式、运用的材料越丰富越不同越成功,是以差异性作为终极评价,所以要求在材料上尽量做加法,10%的老师能做到。

教师在课前要多尝试一下材料的运用。

如:

小班拓印玫瑰花,要用青菜头拓印,事先要尝试菜头切到什么位置才能拓印出最佳效果。

(3)相关知识铺垫准备:

我们常说的教育铺垫,在其他的教学活动中巧妙的融入美术活动所需要的知识。

每一节美术活动都需要有大量的相关图片,图片是最佳、最直观的可以提供给孩子的。

图片的搜集要围绕目标,有针对性的找图片。

也可以让孩子去找图片,找图片的过程本身也是孩子学习的过程。

画的差的孩子需要个别指导(能力弱的、经常缺勤的),有时候需要利用空余的时间单独指导。

画的好的孩子要想办法让他画的更好,孩子愿意模仿,要让这些孩子成为表率。

(4)教学空间准备:

空间准备不是一句空话,是非常复杂的一项工程。

一位好的老师应经常根据活动内容变换空间,如:

教室的暖色调、冷色调,线条的悬挂,桌椅的摆放等变化。

(画纸放不开、用完的拓印工具不知道放在哪里)

二、课程导入阶段

很多老师在上课前往往要表演一下,把导入给复杂化了。

造成了教育教学表演化,不实在。

米罗可儿的导入一定要紧扣主题,尽量减少或简化导入环节。

导入方法有很多,这些方法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去探索、去总结。

但是无论用什么导入法,一定要紧扣目标。

美术活动要把大部分时间放在操作上,导入太多变成了谈话活动。

简单导入后要运用图片,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会观察,对小中班孩子手指引导很重要,让孩子心和手保持一致,很多孩子画画不好都是因为手眼不一致的表现。

米罗可儿很多写生作业,目的就在意培养孩子手眼一致。

把笔准备、把笔放下,可以让孩子画一步、看一步,这种方法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否则等孩子全部画完了,你才发现孩子画的特别小,导致作品失败。

及时纠正,有利于孩子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课程的操作过程

很多老师在孩子操作的时候就没事可做了,其实美术活动最主要、最难把握的是这个过程。

这个过程你需要做什么吗?

你的教学策略如何制定很重要?

要做到四个把握:

第一个把握:

严格把握教学目标的实施{教育目标、学科目标}教育目标在前,学科目标在后。

(任何一节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都要把目标放在第一位,要能体现出美术活动的四大价值。

很多老师觉得这个游戏很有趣、这个材料很新颖而把它作为美术活动而忽略了活动的目标。

第二个把握:

把握课堂教学的秩序:

运用语言、眼神、手势、、、教学过程中的随机把握

1、艺术性的提示法:

大声提示法(共同问题);小声个别提示法

(轻声细语);无中生有法;指桑骂槐法。

第三个把握:

画面的把握几个要点:

(1)线条

A、线条要一笔完成,“土豆线”“鸡蛋线”美就美在“拙”上。

B、线条要接住,不出头。

出头了,可运用添加法修改。

C、注意线条的疏密关系。

(2)色彩

A、本性选色法:

按天生的喜好选择用色。

B、经验选色法

C、理性选色法,如:

对比色、相近色。

找一种颜色最多的放在画面上,什么颜色多一点就是什么色调。

孩子并不是天生喜欢五颜六色,五颜六色会给孩子带来兴奋,但兴奋并不是教育的需要。

涂色:

水粉涂色要做到不平,要有笔触。

第四个把握:

造型与构图的把握

构图:

画面构图要均衡,原则上主要东西要画大,线条要疏密搭配,画面要丰满,避免画面物体排队和左右对称。

不要局限于画四分之一的太阳,要学会“出穴”,画到画面外面去。

画大、画满、画密,做到了,不愁画面不好看。

造型:

原则上是“幼稚”的,画得不像不要紧,但要克服

“符号”模式,如:

“元宝鱼”、“蝴蝶飞”、、、它严重阻碍了孩子的想象和创造。

要让孩子学会写生,去观察生活中事物的美。

4、评价阶段

(1)紧扣教学目标。

(2)不同孩子有不同标准,“因人而异”。

(3)原则上以鼓励和表扬为主。

围绕孩子的兴趣。

每个活动都不能忽略兴趣,如何提高孩子的兴趣,老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孩子产生兴趣。

要让孩子体验成功,让孩子完整的完成一幅表现自己心理想法的美术作品才是真正的成功。

一个小小的奖项,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对美术的兴趣。

一幅好的作品总的原则:

1、画面饱满,主体画大,背景画密,有主有次。

2、画面的破坏率20%以内。

3、有孩子自主的想法

大班:

创造

3岁~6岁是培养幼儿绘画能力、动手能力的关键期,更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的黄金阶段。

因此,作为我们幼儿园的美术老师,特别重视的是孩子想象力的培养,为幼儿创设充分的想象和动手的空间。

我们经常会说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他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想象力。

米罗可儿美术教育的四大价值“创造、知识、技能、情感”,这不是薛文彪老师归纳的,而是赫伯特。

里德归纳总结出来的。

我认为,对幼儿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是幼儿美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价值之一。

而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却成为经常困扰老师们的问题。

“借形想象”作为原创的米罗可儿幼儿课程内容,以突破传统美术实践的模式,为教师们解答了这个困惑。

“借形想象”其实是人类最普通、最原始的想象能力。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常常会不自觉地对周围的事物进行“借形想象”,例如:

看到斑驳的墙壁,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像一个躺着的人,像一头狮子”等;再如:

老师指着天上的云朵问孩子“那像什么?

”幼儿会有不同的回答“小狗、大象、娃娃”等。

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验。

既然是人类的本能,“借形想象”就非常适合运用到幼儿美术教育中,并且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米罗可儿》课程中设计了三种启发孩子想象途径:

一、将没有情景转换成有情景

“将没有情景转换成有情景”的内容创设调动了幼儿创造思维和主观表达的积极性,将已有的生活体验、知识经验与美术技能有效的结合起来。

挖掘幼儿的创造思维,创作出符合幼儿内心世界的作品。

1.教学提示:

随机的线条分割——寻找线条组合而成的动物造型——表现动物特征——添加故事情节——组成有情景的画面。

2.《米罗可儿》课程实例:

大班《曲线变动物》(主题活动:

动物大世界)

二、将一个形转换成另一个形

“将一个形转换成另一个形”的内容创设使幼儿抛弃惯性思维习惯,学会想象的迁移和跳跃,体验转换思维、换位思考。

贴近孩子生活的选材为孩子想象埋下了丰富的种子。

1.教学提示:

表现某一物体一一发散思维、转换思考一一添画成另一物体。

2.《米罗可儿》课程实例:

中班《汉堡爷爷》(主题:

好吃的食物)蔬菜是胡须,面包上的芝麻变成了爷爷脸上的斑点,并添画上了稀疏的牙齿和头发。

除了变成汉堡爷爷还可以变成汉堡阿姨、汉堡奶奶。

三、将一个情景转换成另一个情景

“将一个情景转换成另一个情景”在“将一个形转换成另一个形”的基础上提高了要求,使幼儿美术在挖掘想象的基础上增添了整体思维、全面布局能力培养的要求,是幼儿知识的积累的来源之一。

1.教学提示:

绘画或者书写——从不同角度观察、想象——绘画出动物或者人物——转换成另一个情景的故事画面。

2.《米罗可儿》课程实例:

大班《汉字变变变》(主题:

我是中国人)

1、如何指导幼儿借形想象的绘画?

先让孩子加眼睛、嘴巴,形成抽象的,类似于怪兽的形象。

2、如何让孩子自主的表现?

教师不要板书,但要有具体的要求,四大把握就是具体要求。

要求要为画面内容所服务,内容要体现孩子生活的、想象的。

3、如何展示孩子作品?

展示作品是绘画的最终目的,可专设一块墙面,主题定为“毕加索画廊”、“小小齐白石”、、、,大的作品可以先收起来,开画展时再拿出来。

4、欣赏名画时应怎样把握?

自学,网上找资料。

教师要理解作品:

理解画家的背景;了解画家的地位;了解画家的贡献。

注意用画家的代表作拿来欣赏。

怎样走出毛线团阶段?

(1)了解涂鸦期现状和作品。

(2)尽快让孩子走出涂鸦期。

关键是画人物,一旦画出了人物,也就走出了涂鸦期。

5、简笔画“画树”需要示范吗?

不需要教,让孩子看着树去模仿,教画千万不要教“死”了,一定要放开。

6、小班孩子涂色不想涂时怎么办?

绘画技能的训练太过,孩子画画应该是开心的事。

小班:

兴趣;中班:

基础(线条接住、涂色不留小白点);大班:

创造。

向不同能力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

画面一定要画大!

7、技能与想象的度应如何把握?

画一个新的事物,如画一个变形金刚,画得不像不要紧,关键是让孩子画出自己的感受。

教育要学会宽容、表扬、赞赏,学会进行转换。

8、美术的拓印活动应如何进行?

拓印应分两次进行,一次作为游戏活动放在刚入园或离园前作,第二次做为正式课程。

9、您为孩子的色彩选择,我们发现很少用到棕色?

棕色是非常和谐、非常稳定的,“矫枉过正”一下,让每个孩子有一个大的转变,然后再回过头来引导。

10、借形想象中,孩子把色块想象成了孔雀,但却不会画孔雀,怎么办?

(1)大胆的画成什么都可以。

(2)借助图片。

11、中班下学期,需要一个绘画技术的提升,怎么教?

跟画,画一个头即可,而不要画出完整的图像。

重视语言形象的描绘,板书形象——画一个大的轮廓即可。

跟画画三分之一,而三分之二是孩子自主创作的。

12、如何促进孩子大胆用色?

想象力好的孩子往往色彩的感觉不好,“敢不敢用其他颜色?

13、您怎样做“听声音”的绘画教学?

(1)听纸落地的声音。

(2)听肢体发出的声音。

(3)唱歌等好听的声音。

(4)画歌声、钢琴声、打击乐声。

14、绘画中,先构图还是先涂色?

应是先构图再涂色,但借形想象除外。

15、要求大、满、密时,一个课时完不成怎么办?

教师要理解正式活动和非正式活动的关系。

16、教室布置是否要孩子参与?

/要,一定要,把墙面还给孩子。

用于科普,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