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学习动机及其培养模拟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18618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学习动机及其培养模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学习动机及其培养模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学习动机及其培养模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学习动机及其培养模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学习动机及其培养模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学习动机及其培养模拟题.docx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学习动机及其培养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学习动机及其培养模拟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学习动机及其培养模拟题.docx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学习动机及其培养模拟题

一、选择题

1.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B)。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直接动机D.间接动机

2.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

追求成功的倾向和(B)。

A.追求利益的倾向B.避免失败的倾向C.回避困难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

3.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C)。

A.认识动机B.赞许动机C.成就动机D.交往动机

6.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

在(A)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

7.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B)。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8.根据维纳的三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A)。

A.能力B.努力C.任务D.运气

9.在学习动机的理论中,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B)。

A.阿特金森B.马斯洛C.维纳D.班杜拉

1O.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

利用(A)主要应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A.直接发生途径B.直接转化途径C.间接发生途径D.间接转化途径

11.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的描述是(B)。

A.他宁愿担任专业工作也不愿做企业家B.他总是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

C.他很少依赖外界反馈D.他常常让别人提出问题

12.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C)。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13.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D)。

A.自我期待感B.自我归因感C.自我预期感D.自我效能感

C.老师表扬爱劳动的学生

D.王佳每天独自听音乐

16.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C)。

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

17.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A)。

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

18.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C)。

A.线性关系B.U型关系C.倒U型关系D.平行关系

19.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D)o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20.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B)。

A.25%B.50%C.75%D.1oo%

二、填空题

1.(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高尚的、正确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3.大学生学习动机主要有四大类:

一是报答性和附属性学习动机;二是自我实现;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三是谋求职业和保证生活的学习动机;四是事业成就的学习动机。

4.(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惟一条件。

5.美国心理学家()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6.自我实现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是: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

7.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8.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

9.创设问题情境,实施(),一是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

10.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

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

这是因为:

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另一方面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了(),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简答题

1.简述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

2.简述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3.怎样对学生进行学习需要的培养?

四、论述题

1.论述学习动机理论。

2.试论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更好的学习。

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学习、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因此,答案为B。

2.B

解析: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

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因此,答案为B。

3.C

解析:

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_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它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因此,答案为C。

6.A

解析: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通常是随着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因此,答案为A。

7.B

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其中,任务难度属于稳定的、外在的、不可控的。

因此,答案为B。

8.A

解析:

能力的高低属于稳定的、内在的、不可控制的归因;努力程度属于不稳定的、内在的、可控制的归因;任务难度属于稳定的、外在的、不可控制的归因;运气好坏属于不稳定的、外在的、不可控制的归因。

因此,答案为A。

9.B

解析:

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

因此,答案为B。

10.A

解析: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

一是直接发生途径,即因原有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直接产生新的更稳定、更分化的学习需要;二是间接转化途径,即新的学习需要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

因此,答案为A。

11.B

解析: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它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二是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

他总是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体现出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

因此,答案为B。

12.C

解析:

根据学习动机的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学习动机。

高级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低级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学习动机只源于眼前的利益。

因此,答案为C。

13.D

解析: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这一概念由班杜拉首先提出。

因此,答案为D。

16.C

解析: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内部学习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因此,答案为C。

17.A

解析: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内部学习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因此,答案为A。

18.C

解析:

如果动机过高,学习者根本达不到,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就会降低,甚至会起到负面影响;如果动机过低,很容易就达到了,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也不大。

只有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因此,答案为C。

19.D

解析:

一般来说,强化起着增进学习动机的作用,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

因此,答案为D。

20.B

解析:

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所以他们会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而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因为这种任务能给他们提供最大的现实挑战。

相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如果成功的几率是50%,他们会回避这项任务。

因此,答案为B。

二、填空题

1.学习动机

2.利他主义

3.自我实现;自我提高

4.学习动机

11.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指责

12.求知探索的动机;友情交往的动机;成就建树的动机

13.直接性学习动机;间接性学习动机;间接性学习动机

14.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15.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交往内驱力

三、简答题

1.简述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

答: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由以下两部分构成:

(1)学习需要

学习需要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

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从需要的作用上来看,学习需要可称为学习驱力。

学校情境中的学习驱力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

①认知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上得到满足。

②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它可以使学生把学习行为指向在当前学校学习中可能取得的成就,以及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行为指向未来学术和职业方面的成就和地位。

它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③交往内驱力。

交往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是为了从长者或同伴那里获得赞许和接纳。

这三个组成部分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通常是随着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2)学习期待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它是构成学习动机结构的另一个基本要素。

学习目标是个体通过学习活动想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在个体完成学习活动之前,这个预想结果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头脑之中的。

学习期待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就其作用来说,学习期待就是学习的诱因。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凡是使个体产生积极的行为,即趋向或接近某一目标的刺激物称为积极诱因。

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待转换成为目标。

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

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是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两者密切相关。

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最根本动力,没有这种自身产生的动力,个体的学习活动就不可能发生。

学习需要在学习动机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学习需要是产生学习期待的前提之一,正是那些能够满足个体的学习需要与那些使个体感到可以达到的目标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了学习期待。

学习期待指向学习需要的满足,促使主体去达到学习目标。

学习期待也是学习动机结构的必不可少的成分。

2.简述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答:

学习动机是指学生个体内部促使其从事学习活动的驱力。

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做过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

(1)学习动机的多元性

大学生学习动机主要有四大类:

一是报答性和附属性学习动机;二是自我实现和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三是谋求职业和保证生活的学习动机;四是事业成就的学习动机。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四种类型,实际上也表现出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在同一个大学生身上,其学习动机也是多种多样,而不是受某种单一的动机所支配,且有主有从。

大学生的主导性学习动机有:

求知探索的动机、友情交往的动机、成就建树的动机、自尊自主的动机。

大学生以求知、求学需要为主要的、基本的学习需要,同时珍视友谊、重视自尊和荣誉、追求成功,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

2)学习动机的间接性

大学生的直接性学习动机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减弱;间接性学习动机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加强。

间接性学习动机是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动机。

(3)学习动机的社会性

随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大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远大的理想逐步树立,其学习动机的社会性意义也在日益扩大。

(4)学习动机的职业化

不少大学低年级学生都有专业思想不巩固的问题。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所学专业了解的日益加深,认识到所学专业在现代化建设和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喜爱程度逐年加深,职业化的学习动机开始逐渐巩固。

3.怎样对学生进行学习需要的培养?

答:

学习需要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需要

学习动机作为引起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条件,并由此影响学习效果。

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效果是因为它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

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在学习中能专心一致,具有深厚持久的学习热情,遇到困难时有顽强的自制力和坚强的毅力。

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学习积极

性低。

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如果学习效果好,主体在学习中所付出的努力与所取得的收获成正比例,主体的学习动机就会得到强化,不良的学习效果,使学习的努力得不到相应的收获,从而削弱学习需要,降低学习积极性,导致更差的学习效果,最终形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

要想使学习上的恶性循环转变成良性循环,关键在于:

首先,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使他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其次,改善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弥补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欠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需要

①直接发生途径,即因原有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直接产生新的更稳定更分化的学习需要;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主要应考虑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教师应耐心有效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了解到知识的价值,以形成掌握更多知识、探究更深问题的愿望。

②间接转化途径,即新的学习需要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

从间接途径考虑,主要应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多方面的要求和爱好。

学习需要形成的两条途径要配合使用,不可偏废。

因为只有间接途径转化而来的间接动机而无直接途径产生的直接动机,学习动机难以巩固和发展;仅有直接性动机而无间接性动机,易使学习情境狭隘,阻碍学习动机的进一步发展。

四、论述题

1.论述学习动机理论。

答: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

(1)强化动机理论

由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

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

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

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

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评分、等级、竞赛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其相应的学习行为。

联结主义的强化动机理论过分强调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外部强化),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自我强化),这一学习动机理论有较大的局限性。

(2)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是一种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这种动机是人类所独有的,它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

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

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力求成功的动机,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避免失败的动机,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

(3)成败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由于归因理论是从结果来阐述行为动机的,因此它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二是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三是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

正因为如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归因理论来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4)自我实现理论

自我实现理论认为:

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具有两方面的涵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

自我实现的人心胸开阔、独立性强,具有创造性;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自己的使命是什么。

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

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

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

因此,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5)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

强化分为三种:

①直接强化,即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

②替代性强化,即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③自我强化,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待,反复的失败则会降低效能期待。

归因方式也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如果个体把成功的经验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运气、难度等)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如努力)也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具有四大功能;第一,决定人们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及对学习活动的坚持性;第二,影响人们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第三,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第四,影响学习时的情绪状态。

2.试论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更好的学习。

答: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更好的学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要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简言之,问题情境就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

作业难度是构成问题情境的重要因素。

能否成为问题情境,主要看学习任务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适合度如何。

如果完全适合(太易)或完全不适合(太难),均不能构成问题情境;只有在既适应又不适应(中等难度)的情况下,才能构成问题情境。

在创设问题情境过程中,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

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

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

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

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

这是因为:

首先,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其次,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了学习动机,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果在提供定量的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再加上定性的评价,效果会更明显,这就是奖励与惩罚的作用。

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适当的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表扬而非批评。

(4)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学习竞赛以竞赛中的名次或胜负为诱因,可以满足学生的附属感和自我提高的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影响其学习效果。

学习竞赛对于不同水平的学习者的影响不同,对于成绩中上的学生影响最大,对成绩极优或极差者影响甚微。

学习竞赛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不仅解释了以往学习结果产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

就稳定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能力、任务难度),则学习者对未来的学习结果也会抱成功或失败的预期,并会增强他们的自豪感、自信心或产生羞耻感、自卑感;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努力、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不会影响他们对未来成功或失败的期望,其成败体验也不会影响到将来的学习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