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18490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支护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基坑支护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基坑支护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基坑支护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基坑支护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支护方案.docx

《基坑支护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坑支护方案.docx

基坑支护方案

 

第一部分基坑支护设计

一、工程概况

拟建的唐山消防指挥中心,位于唐山市新华东道与增胜路交口华盛超市东侧,基坑深度约为7.00米。

在基坑边坡支护设计和施工时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严格控制既有建筑物和边坡倾斜等变形,从而确保安全。

为保证基坑开挖过程中边坡的稳定和安全,在基坑开挖时要对基坑边坡进行支护,以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1工程地质条件

详见甲方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根据勘察报告,由于地下水水位在基坑开挖深度以上,故需要基坑降水。

三、方案设计依据及原则

3.1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施工平面图纸;

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8.《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9.《地基与基础规范》(GBJ202—82)

3.2设计原则

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基础埋置深度及现场的情况,本方案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保证基坑安全,施工安全可行。

(2)技术优化,满足工期要求,随土方分层开挖组织流水作业,边挖边护,有效缩短土方开挖和支护工期,为下部施工提供可靠保障。

(3)维护邻近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及时监测基坑的动态,准备相应的应急措施。

(4)造价合理。

四、支护方案的设计

支护方案的选择是在安全科学的条件下,以价格最经济、施工工艺最合理为原则。

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基坑边坡采用土钉墙支护方式。

一)根据基坑周边环境,采用土钉墙支护方法,具体范围见基坑支护平面布置图。

1、东、北、南侧采用1:

0.3放坡,设置五道土钉,第一道距自然地面1.30米,土钉竖向间距为1.65米,土钉长自上到下分别为6.61米、6.48米、6.85米、6.86米、5.64米,土钉水平间距为1.5米,土钉杆体材料为HRB335级,18mm螺纹钢,土钉按梅花型布置,土钉钻孔直径均为120mm,土钉倾角均为10°,土钉尾部设置水平弯钩。

土钉钻孔内灌入水灰比为0.45~0.50的水泥浆,水泥规格为P.SA32.5。

2、西侧采用锚杆排桩支护结构,不放坡。

排桩使用钢管桩。

普通勘察钻机成孔,孔径150MM,成孔后插入钢管,钢管长度12米。

钢管直径为127MM,壁厚4毫米,钢管强度Q-235。

支护结构根据支护环境采用排桩墙及锚拉杆联合结构。

有效桩长12.00m,桩径150mm,间距0.5m。

预应力锚拉杆设计长度为第一道12m,俩桩一锚;第二道12m,俩桩一锚;孔径150mm,1:

1水泥砂浆。

压力注浆,必要时采用二次注浆工艺。

锚拉杆与桩墙连接采用2根20B工字钢背焊。

锚拉杆头设螺栓施加预应力,预计不小于80KN。

桩间采用短钉喷射挂网砼

3、面板1:

0.3放坡采用¢6钢筋网片间距300mm,网外设置Φ14横向网格状拉筋,其中横向拉结筋同土钉主筋尾部弯钩焊接牢固,然后喷射C25豆石混凝土,厚度为80mm。

4、边坡坡顶应设置散水坡及排水沟,散水坡宽1.0m,与坡面砼连为一体。

二)其它设计参数

1、坡顶5米以内不得有大于5kPa的堆载,不得走重车。

2、采取信息施工法,即施工中加强监测,根据监测信息反馈指导下一步施工方案。

3、若基坑深度或场地土质与勘察报告有较大变化,当日内作出相应的设计变更,以书面的形式上报总包方和监理审批。

4、建议周围路面进行硬化,防止水渗入边坡。

5、基坑开挖时,因土钉墙支护施工砼满足一定的强度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故要求土方施工方开挖周边时,按支护步骤要求开挖,严禁超挖。

6、如果现场情况或地质情况有变化时,可相应地进行调整。

7、本次设计没有考虑塔吊的位置,待有准确数据后,应进行补充设计。

五、基坑监测

为随时掌握整个施工过程中基坑周边环境的变化,侧重监测和观察边坡的水平位移和竖向沉降,注意观察附近及地表有无裂隙,周围建筑物有无异常变化,掌握其发展规律,为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

本设计土钉墙地段考虑地面荷载5KN/m2,如周围地面荷载增大,或周围环境存在对变形要求更敏感管线或建筑物时,应及时调整设计。

如可通过增设微预应力锚杆等措施以控制变形在允许范围内,保证安全。

施工过程中,对边坡坡顶及坡身的位移,采用视准线法观测,即在各边坡平行于边坡方向定一条基准线,随时观测各边坡上的各观测点相对于基准线的垂直距离,即可获得各观测点的水平位移,观测仪器采用普通经纬仪。

对于坡顶及附近建筑物的沉降值,采用普通水准仪观测各点相对于坡外一稳定点的标高即可获得。

本工程在坡顶每20m设置一个监测点,土钉墙支护部分水平位移报警值为基坑相应深度的3‰(30mm)。

监测时间从基坑开挖前开始,到基坑回填完毕结束,平时1~2天监测一次,土方开挖或边坡发生连续位移等特殊时期监测次数适当增加。

七、工程管理目标

7.1质量目标:

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土建工程所要求的标准,确保施工安全,具体目标如下:

7.1.1现场临时设施(包括材料临时堆放场、加工场、施工临水、施工临电设施等)排放有序,堆放整齐。

7.1.2施工测量、观测方法、仪器、施测精度满足相关规范和监理方要求。

7.1.3护坡工程确保边坡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满足后期结构施工要求。

7.1.4工程竣工移交达到业主、监理,总包施工单位及各相关方的满意。

7.2进度目标

本次护坡施工采用土钉墙支护施工方法,确保30天基坑支护工期目标。

7.3安全目标

以“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保护环境”为宗旨,杜绝重大伤亡及火灾、机械事故,轻伤频率控制在千分之三以下。

7.4环境目标

施工中做到“保护环境、营造绿色建筑”,文明施工,降低噪音,减少扰民和民扰,避免因此影响工程进度。

第二部分基坑施工组织设计

一、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图1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图

为了确保工程各项目标的实现,成立“边坡支护项目部”,配备强有力的管理班子,施工管理人员选用政治素质高,技术业务强,有着丰富的施工和管理协调经验的人员组成,制定实际可行的施工措施及安全措施。

按照GB/T19001质量体系标准的要求进行管理,依据作业文件、设计方案进行严格施工。

在管理上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各负其责。

二、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根据甲方提供的设计依据资料,结合现场情况对原有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进一步调整和深化,并逐级进行技术交底,指导施工。

2.组织各部门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掌握施工的形式和特点,复核需要采用的新技术。

3.组织所有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新规范、新规程、积极推广应用建设部推广的十大新技术,积极学习,吸收先进施工经验,充分利用已有先进技术,提高该工程施工的技术含量。

4.认真学习监理规程,积极配合好监理单位的工作,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5.进行成本控制,制定供料计划,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6.采用项目法施工,合理安排工序的搭接,采用项目管理电脑软件系统,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网络优化,积极做好各项技术保障,在保证各项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做到交叉施工立体作业,做好实际控制。

7.对于所用水泥等原材料做好检查和复试工作,同时做好各项见证试验,编制试验计划。

2)劳动力计划

1.本工程选用综合素质高的施工队伍,按业主方及总包方要求实行严格管理。

2.根据工程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劳务队伍选用参加过同类工程施工,具有较高素质的队伍,对其中主要技术工种的人员坚持先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

3.安排好工人进场后的生活,按对组编制,组织上岗培训,主要有:

规章制度、安全施工、基本操作技术和精神文明教育四个方面。

 

表3劳动力计划表

先期准备人员

5人

土钉墙及锚喷

35人

3)施工机械计划

主要施工机械、仪器计划见下表:

表5施工机械计划表

序号

机械、仪器名称

型号

数量

备注

1

全站仪

1台

变形观测

2

经纬仪、水准仪

J2、DS3

1台

水平位移观测水准测量

3

洛阳铲

自制

10把

土钉成孔

4

电焊机

BX300

3~5台

焊接加工

5

钢筋调直机

DTB-25/31

1台

钢筋调直

6

混凝土喷射机

PZB-5

1台

喷射面层

7

空压机

1台

喷锚

8

注浆机

1~2台

锚杆注浆

9

切割机

1~2台

切割钢筋

10

搅拌机

1~2台

11

普通勘察钻机

汽车钻

1

4)施工现场准备

1.待甲方(监理单位)对我方的相关文件批复后,尽快组织材料进场,并及时送检原材料。

2.人员、施工机械准备:

工地施工人员、所用机械设备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进度计划,分批分期进驻现场。

3.复测基线、水准基点。

4.组织施工技术交底。

5.准备施工记录表格及监理工程师的各项报表。

6.对现场场地进行平整,平整完毕后,进行施工区地面标高的抄测。

5)施工水电准备

本工程建筑规模大,我们将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做好施工临电、临水及临舍,安排好施工人员的生活。

1.临时用水

本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水包括现场施工用水量、机械作业用水量、现场生活用水量、现场消防用水等。

2.临时用电

甲方提供不小于150kw的用电量。

在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各个施工阶段特点对临电系统进行合理调整以满足现场用电要求。

三、施工部署

1)施工总体流程

施工准备(现场临设等)→土方开挖→土钉墙施工→剩余土方开挖→工程验收→工程移交

2)施工总体安排

本工程主要:

土钉墙施工,锚杆钢管桩施工。

1.在进行施工准备(临时设施、临水、临电及部分材料准备等)的期间,总包方进行工程定位测量工作,做好主要控制轴线、基坑上口线。

2.土方开挖应配合土钉墙施工,保证施工连续、高效进行。

3)工期安排

1.基坑支护进度计划

施工计划总工期计划为30天,详见下表:

施工进度计划表

 

工期(天)

1

2

4

6

8

10

12

15

17

19

22

24

26

28

30

机械设备进场、调试

测量放线

土钉墙施工

净工期为30天,雨天、停电及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工期顺延

第三部分各分项工程施工

一、土钉墙施工

1)土钉施工

1.本工程锚钉成孔宜采用人工洛阳铲成孔,土钉成孔前,应按设计要求定出孔位并作出标记和编号。

钻孔后要进行清孔检查,对于孔中出现的局部渗水塌孔或掉落松土应立即处理。

成孔后应及时安设土钉钢筋并注浆。

2.土钉钢筋置入孔中前,应先设置定位架,保证钢筋处于钻孔的中心部位,支架沿钉长的间距约为2.0左右,支架的构造应不妨碍注浆时的浆液自由流动。

支架可为金属或塑料件。

锚杆钢筋置入孔中后,采用低压方法灌注普通PSA32.5水泥浆(水灰比0.5)。

注浆时采用底部注浆方式,注浆导管底端应先插入孔底,在注浆同时将导管以匀速缓慢撤出,保证孔中气体能全部溢出。

3.成孔过程中应注意取出的土体特征、成孔质量、事故处理等。

将取出的土体与初步设计时所认定的加以对比,发现有较大偏差时需及时反馈修改土钉的设计参数。

如碰到成孔深度达不到设计深度,可采取加密土钉等加固措施,保证边坡安全。

2)土钉墙施工工序

修整工作面→测量放线→钻孔→放置杆体→挂网、上加强筋→注浆、补浆→喷射混凝土→土钉监测

1.修整工作面

机械开挖后的土质边坡,必须经过坡面修整,清掉坡面虚土及保护土层。

基坑边坡按要求分步开挖,严禁超挖削坡。

2.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方案,使用水准仪投放每步土钉的水平设计标高,间隔20.0m设置标高控制桩,在两相邻定位桩中间挂线定钻孔孔位。

3.钻孔

根据组织设计要求,可使用洛阳铲进行人工开挖,也可以使用地质钻机进行机械成孔。

人工成孔,须注意控制成孔角度,避免打水平钻;钻机成孔,注意控制钻进过程中钻机移位,避免出现斜孔。

4.放置杆体

成孔结束,放置土钉杆体,根据设计,杆体采用1Φ18的Ⅱ级热轧钢筋。

杆体每隔2.0~3.0m焊接有定位支架,放置杆体应对正杆体的方向,禁止杆体置入后再扭转方向。

5.搅拌水泥浆、注浆

成孔的同时,按设计配比现场搅拌素水泥浆(水泥净浆),水灰比为0.45~0.50。

搅拌均匀后,放入浆液池中待用。

现场技术人员严格控制水灰比,浆液池中素水泥浆留放时间不得超过终凝时间,控制在3小时之内用完。

待一批土钉的主筋都放入后,用注浆泵统一注浆,要求须将注浆管插到距孔底0.50m,确保土钉钻孔内的注浆质量。

素水泥浆采用P.O32.5水泥搅拌制作。

注浆采用软塑料管从孔底注浆,每孔至少在注浆后再补浆1~2次。

为加快施工进度,水泥浆中可加入早强剂。

早强剂用量要通过试验确定。

6.挂网、上加强筋

注浆完毕,披挂面层钢丝网片。

允许误差10mm。

锚杆钢筋与网片用Ф14主筋横向焊接在一起。

使土钉杆体、面层网、加强筋构成一个完整的骨架。

7.喷射混凝土

在喷射混凝土前,面层内的钢筋片应牢固固定在边壁上并符合规定的保护层厚度要求。

钢筋片可用插入土中的钢筋固定,在混凝土喷射下应不出现振动。

钢筋网片可用焊接或绑扎而成,网格允许误差±10mm。

钢筋网铺设时每边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一个网格边长或250mm,如为单面搭接焊则焊长不小于网筋直径的10倍。

喷射混凝土强度为C25,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2mm,水灰比不宜大于0.5。

喷射砼厚度为80mm。

3)质量控制要点

1.工程采取信息化施工。

由于地质条件、施工的复杂性,边坡土钉的实际排数,土钉长度和间距应根据实际情况由技术人员做相应调整。

2.钻孔后应进行清孔检查,对于孔中出现局部掉落松土应及时处理。

成孔后应及时安设钢筋并注浆。

孔深允许偏差±50mm,孔径允许偏差±5mm,孔距允许偏差±100mm,成孔允许偏差±5%。

3.加强筋和钢筋网片须弯过坡顶和插入坡底的设计尺寸,形成土钉墙支护结构的护顶和护脚。

坡面上下段钢筋网搭接长度大于250mm。

4.土钉的钢筋插入孔中须居中,保证土钉芯体与浆体的粘结强度。

5.在喷射混凝土前,面层内的钢筋网片应牢固固定在边壁上并符合规定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要求。

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温确定,宜为3~7h。

6.确保土钉的全长锚固,严禁土钉端头注浆不满。

7.严格按施工程序逐层施工,严禁在土钉养护期不满即开始下层土方开挖。

8.不稳定坡面开挖后,须适当采取预喷浆封面措施,防止土体风干塌落。

9.施工中遇到特殊情况时,应及时通告现场技术人员、设计人员,不得擅自处理。

4)土钉墙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各施工环节均由专人负责检查施工质量,所有施工环节达到质量标准(表6)后,方可继续施工,注浆时要严格按配比搅浆,并随成孔随注浆,注浆渗漏较多时,要进行二次、三次补浆直到注满。

表6喷锚施工质量标准表

内容

标准

坡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

±20mm

孔深允许偏差

±50mm

孔径允许偏差

±5mm

孔距允许偏差

±100mm

钢筋保护层厚度

≥25mm

土钉倾角偏差

±5%

挂网时网片距坡面

20~30mm

5)土钉墙支护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该地区局部杂填土较厚,同时周边建筑物基础埋深较浅,基础边线距离基坑较近,因此各段边坡土钉的实际排数,土钉长度和间距,尤其是首排土钉的深度应根据实际情况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做相应调整。

2.成孔过程中遇到地下水而出现缩径、塌孔现象,可采取:

a)成孔后立即放置土钉,并立即注浆;

b)或对已经缩径锚孔进行二次成孔、或在相邻处补孔;

c)若地层情况和原勘察报告出入较大,缩径、塌孔严重而无法用洛阳铲成孔,应及时与设计人员协商,可采用钢管代替土钉。

3.基坑开挖过程中因土质较松散而发生局部土体不稳定或砂卵石层较厚容易坍塌时可采取:

a)视土质情况减少土方开挖深度;

b)可在土方开挖后立即喷射一层40-60mm厚砂浆或混凝土,再进行土钉施工;

c)若不稳定土体已经塌落,视塌落土体大小用编织袋或草袋装土填充密实后,再挂钢筋网片或进行压力注浆,然后再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4.施工过程中边坡土体出水而影响边坡稳定时:

a)首先与甲方、总包单位密切配合。

了解施工现场及周边地下管线(上、下水、污水、雨水、消防等)是否有滲漏现象,及时切断水源并进行补漏和堵截;

b)边坡土体可采用长期设置导流花管的方法将土体中水导出,基槽设盲沟和集水井,用水泵将水尽快排出基槽。

第四部分边坡安全检测

一、安全监测依据

为了保证拟建物周围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拟对周边进行沉降及位移观测,整个监测工作应参照下列规范及要求进行: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

二、监测方案

在基坑周边、有关建筑物及重要设施上埋设固定的沉降及位移监测点,采用

J-2经纬仪、NY-124水准仪、BIS20铟钢条码尺及配套设备进行观测.

1、沉降观测基准点的建立

拟在基坑周围设立固定沉降观测基准点,此点布设于远离边坡变形区的稳定区内,确保水准基点在沉降观测期间稳定可靠。

2、沉降及位移观测点的建立

沉降观测点在±0.00以上约1.0m处埋设永久性沉降观测点(每个建筑物2个),位移观测点设在基坑坡顶,间距10.0-15.0米。

3、水准基点观测

采用《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中Ⅰ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和计数要求进行观测,双转点,视线≤15m,前后视距差≤0.3m,视距累积差≤1.5m。

其主要精度指标如下:

标高中误差≤±0.3mm;

相邻点高差中误差≤±0.1mm;

附合闭合差≤±0.15

mm(n为测站点)。

4、沉降观测

采用Ⅰ等观测的技术的要求进行施测,但精度最低要达到Ⅱ等水准的要求,其主要精度指标如下:

相邻点高差中误差≤±0.5mm;

每站高差中误差≤±0.13mm;

附合闭合差≤±0.3

mm(n为测站点)。

每次观测前,应对作为起算数据的基点进行高差检测,检查基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观测路线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

在沉降观测期间,沉降点每观测3次后,对沉降观测基点进行复测。

在整个沉降观测过程中,每次观测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采用相同的图形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

b)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

c)固定观测人员;

d)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e)详细记录观测结果,并保持观测记录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三、观测周期

观测周期如下:

1、每周测一次,如观测期间数据变化较大,随时加测。

2、因故停工,复工前加测一次,期间仍按常规(每周一次)监测。

3、邻近周围的楼号开始挖基坑和开挖结束时,各加测一次。

第五部分安全生产紧急预案

一、预案启动前提

1、边坡观测变形持续不稳定,已经开始威胁边坡安全;

2、意外事故造成局部塌陷、崩塌;

3、业主、总包、监理单位认为需要的其他紧急情况。

二、预控方案

本场地地下管线较多,必须保证施工时不损坏可能的在用管网。

支护工作的最主要目标,是保证支护结构的稳定。

施工时应注意采取以下措施:

1、施工前应多与甲方、总包方碰头,提前弄清地下障碍物及管线走向。

2、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预先探明地下管线的位置,施工土钉及护坡桩前,一定要确保弄清管线具体位置,必要时可采取人工开挖探坑探明管线。

如土钉、锚杆遇到障碍物无法正常施工时,可适当对其位置和角度进行调整,但应经过设计人员认可。

3、基坑支护施工时,由于场地内存在大量原有地下管线,有可能遇到老管线渗水漏水现象,会给支护施工造成困难,并给基坑安全造成隐患。

为做到防患于未然,应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出现险情及时汇报,及时处理,及时解决。

4、基坑周边防止地面水渗入。

当地面有裂缝出现时,及时用粘土或水泥砂浆封堵。

5、土应采用分层有序挖土,严禁超挖。

6、位移观测和沉降观测必须按照要求进行观测,对基坑的变形情况及时进行记录和分析,一有异常及时进行处理。

7、基坑支护度过雨季施工期间,为减小降水对基坑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基坑变形观测的力度,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三、紧急预案

1、基坑开挖过程中,随时安排技术人员,使用专业测量设备,对基坑变形进行监测。

基坑变形值控制:

当边坡顶部水平位移达到30mm,开始二级应急措施:

观测变形工作连续进行,观测仪器一直安放,不得移动,监测时间每6~8h一次。

对重要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如加锚杆,补桩,压力注浆补强等。

2、当边坡顶部水平位移达到50mm,开始一级应急措施:

a)人员安排: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设计人、院职能部门领导,全部到场,安排指挥抢救工作;

b)技术措施:

根据不同结构形式,制定相应的加固措施。

土钉墙,暂停所有基坑工程,安排采用挖土机坡角堆土,压镇坡角;边坡上口,移走所有堆放物,对坡顶进行卸载,必要时摘掉局部土方,放一级台阶。

待变形略有稳定,不再继续加大的前提下,组织人员,补打土钉。

护坡桩,暂停所有基坑工程,安排采用挖土机坡角堆土,压镇坡角;边坡上口,移走所有堆放物,对坡顶进行卸载,必要时摘掉局部土方,放一级台阶。

待变形略有稳定,不再继续加大的前提下,组织人员,搭设脚手架,补打锚杆。

对重要部位,补打护坡桩。

c)信息措施:

加强观测力度,施工观测变形工作连续进行,观测仪器一直安放,不得移动,监测时间每0.5~1h一次。

以便反馈信息,供领导决策。

d)临边建筑加固:

对于重要临边建筑,紧急疏散内部人员,安排其他住所,对临边建筑的安全,进行评价,与业主单位协商,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e)加固后持续观测:

进行紧急措施处理后,采用监测方案中的观测方法,持续进行变形观测,直至基坑工程完工,移交。

3、施工过程中边坡土体出水而影响边坡稳定时:

首先与建设单位、总包单位密切配合。

了解施工现场及周边地下管线(上、下水、污水、雨水、消防等)是否有滲漏现象,及时切断水源并进行补漏和堵截;边坡土体可采用长期设置导流花管的方法将土体中水导出,基槽设盲沟和集水井,用水泵将水尽快排出基。

四、基坑变形监控值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本工程的基坑变形监控值如下表(本工程为二级基坑)。

 

表8基坑变形的监控值一览表(cm)

基坑类

围护结构墙顶位移监控

围护结构墙顶最大位移监控

地面最大沉降监控

一级基

3

5

3

二级基

6

8

6

三级基

8

10

10

第六部分雨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防人身伤害事故

1、强化防高空坠落管理。

加强对基坑壁的支护,并设置观测点,随时观测边坡及高填方路段的变化,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发生坍塌、滑坡事故;基坑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