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17998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测量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施工测量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施工测量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施工测量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施工测量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测量管理制度.docx

《施工测量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测量管理制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测量管理制度.docx

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沈阳地铁十号线十一标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1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1.施工测量组织流程图

不合格合格

合格

 

2.总体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严格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测量规范》GB50308-2008及《沈阳地铁测量管理办法》中的要求进行测量,若限差超限则重新进行复测,测量前需保证测量仪器在鉴定有效期内,做到仪器不合格不使用、现场气象条件不满足要求不测量、过程中先执行本公司内部三级测量复核制度,再根据《沈阳地铁测量管理办法》流程进行上报及复测。

3.复核制度

(1)交桩控制测量复核

我单位进场接桩后,对接到桩点进行复测和保护,交桩复测由公司精测队或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测量单位复核,测量过程中由标段监理全程监控,成果合格后报标段监理进行审批,合格后再报三方测量进行复核审批。

(2)加密控制测量复核

施工前先根据本标段实际情况进行点位布置筹划,确定地面加密控制点的点位并按规范要求进行埋设,布设完成后由项目部测量组进行测量,项目测量组完成后由公司精测队(或具备相应资质的测量单位)进行复测,测量完成后报监理工程师复测、复测合格后报三方测量单位进行检测,检测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测量。

(3)施工放样复核制度

①.测量内业数据计算复核

在放样施工前,由项目部测量组对图纸进行尺寸复核,计算由2人分别进行,计算完成后进行复核校对,再由测量主管进行复核,之后由项目总工或工程部长进行抽查,确定无误后进行再进行放线施工并留底存档。

②.外业放样复核制度

放样前测站检查制度。

放样前必须进行测站检查,检查测量控制点相对关系,检查无误后做好施工记录再进行放样工作。

放样过程中时刻检查仪器的对中整平情况,如若出现偏差重新调整仪器,重新定向再进行复核后重新放样。

放样过程中要进行换人观测,两人复核。

放样结束后还要闭合到已知数据上面进行复核。

(4)相互检核制度

在进行放样工作时,根据现场情况对放样点进行相互检核,特别是车站内部结构施工时,需根据车站轴线、线路中线点对内部结构尺寸进行相互检核。

(5)内部三级复核制度

①.分包施工班组内部复核

②.项目测量人员对施工班组进行复核

③.项目部测量主管对项目测量队进行复核

2施工测量人员组织机构

施工组织测量人人配备

姓名

性别

年龄

工作时间

职称

担任岗位

于通

35

11年

工程师

项目测量主管

赵山山

27

4年

助工

项目测量副主管

周涛

26

2年

助工

项目测量员

贡旭

25

1年

项目测量员

张超

25

1年

项目测量员

我单位测量主管、测量副主管参加沈阳地铁公司组织的业务考核,合格后上岗。

测量组织机构及人员资质开工前上报第三方测量、总监办、地铁公司备案。

考核合格的测量人员更换及时履行并更手续,测量主管离沈向总监办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报总监办备案。

主管离沈期间制定具备相应业务能力的测量人员接替并做好交接工作。

根据施工的不同阶段我单位适当增加测量人员以满足施工需要。

当盾构进场后,我单位委派公司专业盾构测量队进场专项负责盾构施工测量。

3测量人员安全保证措施

1.在道路上进行测量时放置安全警示牌,作业人员必须穿好反光黄背心。

2.车站围护结构及主体施工放样时应带好安全帽,穿工作服。

隧道内测量时必须保证遵守交通规则,两米以上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隧道内测量必须戴好安全帽穿好工作鞋、工作服和反光背心;不得在运输皮带机上行走,不得在管片运输车运行状态时在其影响范围内作业和行走;行走时不得交头接耳,手拿和背扛的测量仪器不得伸进隧道围栏外(道中心方向);在拼装机附近测量时,必须保证无危险作业。

必要时临时停止施工,待测量任务完成后再继续施工。

4测量技术保证措施

1.本标段选用的施工测量人员均为以前参与过相关测量工作的人员,并均取得测量资格证书。

2.在施工前由项目部组织进行图纸会审,对图纸结构、内部尺寸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再进行坐标计算,用于施工放样。

3.测量人员积极参加由业主、总监办、测量中心、标段监理,本公司内部组织的各种测量培训及交底,努力提高人员技能培训。

5测点保护措施和标识标记

1.导线点、水准点等测量标志是工程测量放线定位的依据,也是施工的保证,要对全体工人员进行教育,加强保护意识。

2.对测量控制桩位进行明显的标识,防止施工车辆、人员意外损坏,测量人员要经常巡视,发现控制点和标识、标志有毁坏或位移时,应及时补设。

3.对测量控制点要按照轨道公司及指挥部要求,定期进行复测,复测成果及时报验,发现控制点有移动,及时通知监理和第三方测量单位进行复核,确保施工测量采用合格成果。

6仪器使用和管理制度

1.测量仪器(工具)使用规则:

对测量仪器工具的正确使用、精心爱护和科学保养,是测量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和应该掌握的技能,也是保证测量成果质量、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和延长仪器工具使用寿命的必要条件。

(1)仪器的安置

在三角架安置稳妥之后,方可打开仪器箱。

开箱前应将仪器箱放在平稳处,严禁托在手上或抱在怀里。

打开仪器箱之后,要看清并记住仪器在箱中的安放位置,避免以后装箱困难。

提取仪器之前,应先松开制动螺旋,再用双手握住支架或基座,轻轻取出仪器放在三角架上,保持一手握住仪器,另一手旋紧连接螺旋,使仪器与脚架连接牢固。

装好仪器之后,注意随即关闭仪器箱盖,防止灰尘和湿气进入箱内,严禁坐在仪器箱上。

(2)仪器的使用

仪器安置之后,不论是否操作,必须有人看护,防止无关人员搬弄或行人、车辆碰撞。

在打开物镜时或在观测过程中,如发现灰尘,可用镜头纸或软毛刷轻轻拂去,严禁用手指或手帕等物擦拭镜头,以免损坏镜头上的镀膜。

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套好镜头盖。

转动仪器时,应先松开制动螺旋,再平稳转动。

使用微动螺旋时,应先旋紧制动螺旋。

制动螺旋应松紧适度,微动螺旋和脚螺旋不要旋到顶端,使用各种螺旋都应均匀用力,以免损伤螺纹。

在野外使用仪器时,应该撑伞,严防日晒雨淋。

在仪器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向专业维修站咨询,不得擅自处理。

(3)仪器的搬迁

在行走不便的地区迁站或远距离迁站时,必须将仪器装箱之后再搬迁。

短距离迁站时,可将仪器连同脚架一起搬迁。

其方法是:

检查并旋紧仪器连接螺旋,松开各制动螺旋使仪器保持初始位置;再收拢三脚架,左手握住仪器基座或支架放在胸前,右手抱住脚架放在肋下,稳步行走。

严禁斜扛仪器,以防碰摔。

搬迁时,小组其他人员应协助观测员带走仪器箱和有关工具。

(4)仪器的装箱

每次使用仪器之后,应及时清除仪器上的灰尘及脚架上的泥土。

仪器拆卸时,应先将仪器脚螺旋调至大致同高的位置,再一手扶住仪器,一手松开连接螺旋,双手取下仪器。

仪器装箱时,应先松开各制动螺旋,使仪器就位正确,试关箱盖确认放妥后,再拧紧制动螺旋,然后关箱上锁。

若合不上箱口,切不可强压箱盖,以防压坏仪器。

清点所有附件和工具,防止遗失。

(5)测量工具的使用

钢尺的使用:

应防止扭曲、打结和折断,防止行人踩踏或车辆碾压,尽量避免尺身着水。

携尺前进时,应将尺身提起,不得沿地面拖行,以防损坏刻划。

用完钢尺应擦净、涂油,以防生锈。

皮尺的使用:

应均匀用力拉伸,避免着水、车压。

如果皮尺受潮,应及时晾干。

各种标尺、花杆的使用:

应注意防水、防潮,防止受横向压力,不能磨损尺面刻划的漆皮,不用时安放稳妥。

塔尺的使用,还应注意接口处的正确连接,用后及时收尺。

小件工具如垂球、测钎、尺垫等的使用:

应用完即收,防止遗失。

一切测量工具都应保持清洁,专人保管搬运,不能随意放置,更不能作为捆扎、抬、担的它用工具。

2.测量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1)新购置的仪器,如果首次使用,应结合仪器认真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

通过反复学习、使用和总结,力求做到“得心应手”,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的作用。

测距仪的测距头不能直接照准太阳,以免损坏测距的发光二极管。

在阳光下或阴雨天气进行作业时,应打伞遮阳、遮雨。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观测者不得离开仪器,以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仪器应保持干燥,遇雨后应将仪器擦干,放在通风处,完全晾干后才能装箱。

运输过程中必须注意防震,长途运输最好装在原包装箱内。

(2)仪器的养护

仪器应经常保持清洁,用完后使用毛刷、软布将仪器上落的灰尘除去;镜头不要用手去摸,如果脏了,可用吹风器吹去浮土,再用镜头纸擦净;仪器应放在清洁、干燥、安全的房间内。

棱镜应保持干净,不用时要放在安全的地方,如有箱子应装在箱内,以避免碰坏。

电池充电应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如果长期不使用,应确保1月内至少完全充放电1次。

3仪器管理制度

各种测量仪器均属计量器具,应符合计量器具管理规定。

(1)各种测量仪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常规检验、校正。

使用过程要做好防护,严禁日晒雨淋。

使用后及时进行维护。

严禁使用未经检验或鉴定、校正不到出厂的精度、超过检定周期、以及零配件缺损和示值难辨的仪器。

(2)各种仪器必须定期送往具有检定资格的部门进行检定。

检定周期不宜超过规定时间,以保证测量的准确和精度。

(3)测量仪器设备应设专库存放,环境要求干燥、通风、防霉、防尘、防锈。

(4)建立健全测量仪器设备台帐、精密测量仪器卡、仪器档案等制度。

(5)如果仪器出现故障,应与厂家或厂家委派的维修部联系修理,决不可随意拆卸仪器,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7测量资料管理制度

1.测量外业观测必须记录在测量专用的手簿和表格上,测量资料应字迹工整、工程项目、地点、部位、使用仪器时期,观测记录者姓名应齐全,记录的数据和数字应准确无误,严禁涂改,记录不得转抄。

2.所有测量内业计算必须由两人以上进行独立计算,相互复核。

3.各种放线定位、施工测量资料必须事先计算,经项目总工复核无误后,才能在现场应用,控制点资料和测量资料要按工程项目、施工顺序及部位进行整理,妥善保存,及时归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