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17698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docx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docx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资本主义发展趋势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试内容:

熟悉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

1.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私有制范围内不断进行调整,出现了资本占有社会化的趋势。

3.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形式趋于完善。

4.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不损害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情况下,推行了一系列社会改良的措施,使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相对缓和。

(二)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考试内容:

熟悉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了解其原因。

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占有的私人性质,它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是更高程度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三)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总趋势

考试内容:

熟悉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

1.首先,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准备着坚实的物质基础。

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营和管理方式。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化显示着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但是,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充满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的历史过程。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继续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4.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长期的。

社会主义发展的特点也决定其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尽管目前资本主义还呈现出发展的态势,但就社会发展的最终走向而言,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总趋势。

2012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师考试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制的形式,也就是国有经济。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如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我们应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例题1.多选题」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是(  )。

A.全民所有制

B.集体所有制

C.混合所有制

D.个体私有制

E.外资经济

[答案]AB

「例题2.单选题」(2008年)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经济采取的是(  )形式。

A.国家所有制

B.股份合作制

C.混合所有制

D.集体所有制

[答案]A

「例题3.单选题」(2006年)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采取的(  )。

A.具体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B.国家干预方式

C.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方式

D.国家税费征缴方式

[答案]A

「例题4.单选题」(2005年)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  )。

A.生产组织形式

B.利息协调方式

C.资本组织形式

D.基本管理制度

[答案]C

2012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经济师考试内容:

掌握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义和特征。

1.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

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独立经济利益实体的存在。

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与其他社会的市场经济一样的共同特征:

①市场机制起基础性作用;

②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③商品的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

④政府不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⑤经济运行依据法律规范进行。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①在所有制结构上,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制度。

②在分配制度上,要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③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

5.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起作用。

「例题1.单选题」(2004、200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  )作用。

A.统治性

B.决定性

C.辅助性

D.基础性

[答案]D

(2007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应起(  )作用。

A.基础性

B.辅助性

C.主导性

D.统治性

[答案]A

(2008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过程中,市场机制起(  )作用。

A.辅助性

B.先导性

C.基础性

D.平衡性

[答案]C

「例题2.多选题」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主要有(  )原因。

A.独立经济实体的存在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社会分工

D.社会化大生产

E.按劳分配

[答案]AC

「例题3.单选题」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的经济规律是(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B.价值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

D.市场竞争规律

[答案]B

2012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社会主义再生产

(一)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

经济师考试内容:

掌握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

社会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是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与此相适应,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高社会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特点

考试内容:

掌握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特点、社会主义再生产不同类型的涵义。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来看,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在现实生活中,两者往往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

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应当把扩大再生产的立足点转移到内涵扩大再生产上来。

「例题。

单选题」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是(  )。

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

C.内涵扩大再生产

D.外延扩大再生产

[答案]A

2012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

经济师考试内容: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包括三个方面:

①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

②对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的职能:

其目标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③承担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建设的职能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是指社会主义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为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的总体调节和控制。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是国家,对象是国民经济总体活动,并通过对市场的调控来实现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应政企分开,综观全局,以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为目标,以间接调控为主要管理手段。

「例题.单选题」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对象是(  )。

A.生产关系

B.国民经济总体活动

C.国民经济局部活动

D.生产要素

「正确答案」B

「例题.单选题」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通过(  )实现。

A.政府调控

B.行政直接干预

C.对市场的调控

D.对劳动力行为的调控

「正确答案」C

2012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经济师考试内容:

实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掌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表现在(多选题):

①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②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要求。

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有效运行的需要。

④是使微观经济活动符合宏观经济目标的需要。

2012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经济制度的演变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2012年经济师考试常见知识点

考试内容:

了解社会经济制度演变的原因和所经历的主要阶段

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形态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制度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在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1.原始社会制度

原始公有制以及平均分配制度,构成了原始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2.奴隶社会制度

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并直接占有生产者即奴隶。

3.封建社会制度

封建主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和不完全占有生产者(农民或农奴)是封建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

4.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了解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

(1)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70年代的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

(2)第二次科技革命:

19世纪后期,以电、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利用为标志;(3)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40年代,以信息技术、空间技术、核能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

由于资本主义所无法克服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和历史局限性,建立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例题1.单选题」(  )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A.生产力

B.劳动对象

C.劳动资料

D.社会经济制度

[答案]D

2012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2012年经济师考试常见知识点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存在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

(一)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考试内容:

熟悉自然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自然经济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自然经济存在于整个原始社会历史时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只是处于补充和从属的地位,自然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只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自然经济才趋于瓦解。

(二)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考试内容:

熟悉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及发展的基本过程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形态。

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经济条件:

(1)社会分工;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

人类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指:

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人的出现。

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发展阶段。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处于简单商品经济阶段,简单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的个体所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资本主义社会处于发达商品经济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

社会主义仍需要采取商品经济的形式,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例题1.单选题」(  )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A.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B.社会分工

C.生产资料私有制

D.市场经济

[答案]A

「例题2.单选题」(  )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

A.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B.社会分工

C.生产资料私有制

D.市场经济

[答案]B

「例题3.多选题」(2008年)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所需的经济条件包括()。

A.社会产品数量的不断增加

B.社会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加

C.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

D.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

E.人类对生活消费品的需要不断增加

[答案]CD

2012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市场与市场体系

市场与市场体系-2012年经济师考试常见知识点

(一)市场的概念

考试内容:

了解市场的基本概念。

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或领域,这是有形的市场;广义的市场是指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有形和无形的市场。

(二)市场体系

考试内容:

了解市场体系的基本概念。

市场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市场有机整体。

在市场体系中,既包括商品市场(如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也包括生产要素市场(如资本、劳动力、房地产、技术、信息市场等)。

商品市场是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和水平反过来又制约商品市场的发展。

要素市场中的资本市场已逐渐成为市场体系的核心,劳动力市场正逐渐成为要素市场中最能动的市场。

(三)市场体系的功能

考试内容:

熟悉市场体系的基本功能。

(1)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经济联系功能。

(3)利益关系调整功能。

通过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工资、利率、股票价格等)的波动,调节着不同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

(4)信息产生和传递功能。

(5)社会评价功能。

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

「例题1.单选题」()是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

A.商品市场

B.信息市场

C.劳动力市场

D.资本市场

[答案]A

「例题2.单选题」随着经济的发展,(  )已逐渐成为市场体系的核心。

A.消费品市场

B.生产资料市场

C.劳动力市场

D.资本市场

[答案]D

「例题3.单选题」随着经济的发展,(  )正逐渐成为要素市场中最能动的市场。

A.消费品市场

B.生产资料市场

C.劳动力市场

D.资本市场

[答案]C

2012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一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二者的区别是: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活动方式,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而言的。

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或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

二者的联系是: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必然过渡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一定是商品经济,但商品经济不一定是市场经济。

「例题1.单选题」(2005年)下列关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相互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市场经济一定是商品经济

B.市场经济一定不是商品经济

C.商品经济一定是市场经济

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答案]A

「例题2.多选题」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不同,它是(  )。

A.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的

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C.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

D.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E.一定是商品经济

[答案]BCDE

2012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2012年经济师考试常见知识点预习

(一)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了解)

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资源配置的必要性。

合理配置资源是任何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问题。

按一定比例配置社会资源的形式,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有所不同。

(二)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掌握)

社会资源的配置有两种基本方式:

(1)市场配置方式。

即依靠市场运行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配置方式在经济体制上的反映就是市场经济。

(2)计划配置方式。

计划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指令性计划;另一种是指导性计划。

计划配置方式在经济体制上的反映就是计划经济。

(三)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

考试内容:

熟悉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形态中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关系,反映着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本质区别。

(17页)

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

经济体制有两种基本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特点;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是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

经济体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根据,经济制度的性质规定着经济体制模式的社会经济本质,社会经济活动方式制约着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及调控方式。

2012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商品属性和特征

2012年经济师考试常见知识点: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都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

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考试内容:

熟悉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量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

商品交换的比例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大小。

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首先,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就不成为商品。

其次,使用价值和价值又相互排斥。

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

「例题1.单选题」商品是()。

A.供别人和社会使用的劳动产品

B.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C.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答案]D

「例题2.单选题」(2007年)商品的本质属性是()。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剩余价值

[答案]C

2012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2012年经济师考试常见知识点

考试内容:

熟悉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存在差别和矛盾:

(1)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抽取了劳动的有用性的一般人类劳动;

(2)具体劳动在质上不同,在量上不能比较,抽象劳动在质上相同,只有量的差别;

(3)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

(4)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

「例题1.单选题」(2008年)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  )所决定的。

A.劳动的二重性

B.劳动的差异性

C.生产和交换

D.生产和消费

[答案]A

「例题2.单选题」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  )。

A.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

C.私人劳动

D.社会劳动

[答案]B

「例题3.多选题」抽象劳动是(  )。

A.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B.形成商品的价值

C.反映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D.劳动的自然属性

E.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

[答案]ABCE

2012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

商品价值量

2012年经济师考试常见知识点预习:

掌握商品价值量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

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是商品的社会价值。

商品的社会价值是商品交换的依据。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影响价值量发生相应的变化。

了解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例题1.单选题」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决定的。

A.具体劳动时间

B.交换价值

C.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

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答案]D

「例题2.多选题」关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具体劳动时间成正比

B.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C.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反比

D.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E.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答案]BD

2011年中级经济师重点思维导图:

合同法律制度

2011年中级经济师重点思维导图:

公司法律制度

2011年中级经济师重点思维导图:

其他法律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