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尔16PF测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17454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卡特尔16PF测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卡特尔16PF测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卡特尔16PF测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卡特尔16PF测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卡特尔16PF测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卡特尔16PF测验.docx

《卡特尔16PF测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卡特尔16PF测验.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卡特尔16PF测验.docx

卡特尔16PF测验

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一、16个因素的名称和高分、低分人格特征

因素A——乐群性:

高分者外向、热情、乐群,术语称环性情感或高情感;低分者缄默、孤独、冷淡、术语称分裂情感。

因素B——聪慧性:

高分者聪明、富有才识、善于抽象思维,术语称高8;低分者思想迟钝、学识浅薄、抽象思维能力弱,术语称低3。

因素C——稳定性:

高分者热情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术语称高自我力量;低分者情绪激动,易生烦恼,术语称低自我力量。

因素E——恃强性:

高分者好强、固执独立、积极,术语称支配性;低分者谦逊、顺从、通融、恭顺,术语称顺从性。

因素F——兴奋性:

高分者轻松兴奋、随遇而安,术语称澎湃激荡;低分者严肃、审慎、冷静、寡言,术语称平静。

因素G——有恒性:

高分者有恒负责,做事尽职,术语称高超我;低分者苟且敷衍,缺乏奉公守法精神,术语称低超我。

因素H——敢为性:

高分者冒险敢为、少有顾虑,术语称交感免疫性;低分者畏怯退缩、缺乏自信,术语称威胁反应性。

因素I——敏感性:

高分者敏感、感情用事,术语称娇养性情绪过敏;低分者理智、着重现实、自食其力,术语称积极度现实感。

因素L——怀疑性:

高分者怀疑、刚愎、固执己见,术语称投射紧张;低分者信赖随和、易与人相处,术语称放松。

因素M——幻想性:

高分者幻想、狂放任性,术语称我向性或自向性;低分者现实、人事科成规、力求完善合理,术语称实际性。

因素N——世故性:

高分者精明能干、世故,术语称机灵性;低分者坦白、直率、天真,术语称朴实性。

因素O——忧虑性:

高分者忧虑抑郁、烦恼自扰,术语称易于内疚;低分者安详、沉着、通常有自信心,术语称信念把握。

因素Q1——实验性:

高分者自由、激进,不拘泥于现实,术语称激进性;低分者保守、尊重传统观念与道德准则,术语称保守性。

因素Q2——独立性:

高分者自立自强、当机立断,术语称自给自足;低分者依赖、随群、附合,术语称团体依附。

因素Q3——自律性:

高分者知己知彼、自律谨严,术语称高自我概念;低分者矛盾冲突、不顾大体,术语称低整合性。

因素Q4——紧张性:

高分者紧张困扰、激动挣扎,术语称高能量紧张;低分者心平气和、闲散宁静,术语称低能量紧张。

二、次元人格因素

1、适应与焦虑性=(38+2L+3O+4Q4-2C-2H-2Q3)÷10

低分者生活适应顺利,通常感觉心满意足,但极端低分者可能缺乏毅力,事事知难而退,不肯奋头努力。

高分者通常易于激动、焦虑,对于自己的境遇常常感觉不满意,高度的焦虑不但减低工作的效率,而且也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2、内向与外向性=(2A+3E+4F+5H-2Q2-11)÷10

低分者内向,通常羞怯而审慎,与人相处多拘谨不自然。

高分者外向,通常善于交际、不拘小节,不受拘束。

3、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77+2C+2E+2F+2N-4A-6I-2M)÷10

低分者情绪多困扰不安,通常感觉挫折气馁,遇到问题需经反复考虑才能决定,但平时较为含蓄敏感,温文尔雅,讲究生活艺术。

高分者安详机警,果断刚毅,有进取精神,但常常过分现实,忽视了许多生活的情趣,遇到困难,有时不经考虑,不计后果,便贸然行事。

4、怯懦与果断性=(4E+3M+4Q1+4Q2-3A-2G)÷10

低分者常常人云亦云,优柔寡断,受人驱使而不能独立,依赖性强,因而事事迁就,以获得别人的欢心。

高分者独立、果断、锋芒毕露、有魄力,常常自动寻找可施展所长的环境或机会,以充分表现自己的独创精神。

三、16PF的应用

1、心理健康者的人格因素——公式:

C+F+(11-O)+(11-Q4)

心理健康标准分通常介于0—40分之间,均值为22分,一般不及12分者情绪颇不稳定,仅占人数的10%。

2、从事专业而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公式:

2Q3+2G+2C+E+N+Q2+Q1

总分可介于10—100之间,平均为55分,67分以上者应有其成就。

3、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公式:

2(11-A)+2B+E+2(11-F)+H+2I+M+(11-N)+Q+2Q

总分可介于15—150之间,分数在88分以上者属于创造力强者范围,应有其成就。

4、在新的环境中有成长能力者的人格因素——公式:

B+G+Q3+(11-F)

总分可介于4—40之间,均值为22分。

不足17分者仅占10%左右,从事专业或训练成功的可能性极小。

27分以上者,则有成功的希望。

皮亚杰故事测验

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在研究儿童品德发展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关于儿童及青少年道德判断问题的研究,为品德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和一套研究方法,初步奠定了品德心理研究的科学基础。

[1]

  皮亚杰依据精神分析学派的投射原理,采用对偶故事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

他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要求儿童判断是非对错,从儿童对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中来探明他们所依据的道德规则,以及由此产生的公平观念发展的水平。

下面就是皮亚杰在研究中所用的一个对偶故事。

  A.有一个小男孩叫朱利安。

他的父亲出去了,朱利安觉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

开始时他拿着钢笔玩。

后来,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小块墨水渍。

  B.一次,一个叫奥古斯塔斯的小男孩发现他父亲的墨水瓶空了。

在他父亲外出的那一天,他想把墨水瓶灌满以帮助他父亲。

这样,在他父亲回家的时候,他将发现墨水瓶灌满了。

但在打开墨水瓶时,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大块墨水渍。

  皮亚杰对每一个对偶故事都提出了两个问题:

  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

  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

为什么?

  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皮亚杰发现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与其认识能力的发展存在着互相对应、平衡发展的关系,这种认识能力是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之中得到发展的。

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

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在1930年他出版的《儿童的道德判断》等著作中,皮亚杰把这一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接受外界的准则,但不顾准则的规定,按照自己的想象在执行规则。

他们还不能把自己和他人及外界的环境区别开来,常把成人说的混同于自己想的,把外界环境看成是自身的延伸。

规则对他们来说,还不具有约束力。

他们的游戏活动只是个人独立活动的任意行为,与成人、同伴之间还没有形成合作关系。

  2.权威阶段(6—7、8岁)

  又称他律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

他们认为服从、听话就是好孩子,否则就是错的,是坏孩子。

另外一个表现是对规则本身的尊敬和顺从,即把成人规定的准则,看成是固定不变的。

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是根据客观的效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3.可逆性阶段(8—10岁)

  又称自律阶段。

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是儿童的思维进人了具体运算阶段,也就是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特点。

他们认识到了基于遵从的新的道德关系,从而导致了一定程度的自律。

这一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

也就是说,儿童已经开始认识到,只要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

这时儿童在有规则的游戏中,把这些规则视作同年龄伙伴进行游戏和比赛时取得协议的结果。

大家通过民主方式获得一致性的意见,就可以修改这些规则。

可见,这一阶段的儿童游戏已经富有社会性色彩了,儿童已经意识到了同伴之间的相互关系,意识到了他们应该相互尊重共同约定的准则。

准则对于儿童来说,已经具有了一种保证相互行动、相互取予的可逆特征。

  4.公正阶段(10—12岁)

  公正感和正义感是继可逆性阶段之后发展起来的,它是互敬和互惠的一个重要产物。

这种公正感一般是从抛弃父母的意见的过程中获得的(如当父母不自觉地具有不公正的行为时)。

儿童从这个过程中使得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从权威性和遵从过渡到了平等性。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和平等,而这种公正和平等是符合儿童自身的特殊情况的,公正感成为情感领域中的核心规范。

皮亚杰认为,从可逆性关系转变到公正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利他主义因素。

  皮亚杰认为,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些阶段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一个连续发展的统一体。

在以他律到自律发展的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的影响。

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而要达到这一教育目标就必须注意培养同伴之间的合作,注意成人与儿童的关系不应是权威和服从的关系;在儿童犯错误时,要使他了解为什么这样做不好,以发展儿童的道德认识。

 

由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J.雷斯特开发的测验,简称DIT,是继J.皮亚杰和L.科尔伯格之后当代道德心理领域重大进展和动态的反映。

  一、产生背景

  确定问题测验产生的一个主要背景是,雷斯特对图1所示的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模型的修正。

  众所周知,科尔伯格继承了皮亚杰的研究路线,但又有所发展。

他以两难道德情境故事为材料,让被试在开放式的陈述理由中投射其道德推理水平,发现了个体的道德成熟过程存在着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发展图式。

按科尔伯格及其学派的测验与计分系统,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被记为属于某一阶段、或属于某一主阶段同时附有某一副阶段。

在雷斯特看来,科尔伯格的方法,主要是其测验与计分系统,只能对道德发展作一种如图1所示的简单的反映,即其特征是诸阶段逐一出现、发展、消亡。

但是,雷斯特在对已有的研究他深入考察并积累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后发现,儿童的道德发展诚如科尔伯格提示的存在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模式,但图1的模型过于简单,而图2所示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型更符合个体道德发展的真实情况。

即,道德发展在个体早期也或多或少存在着较高阶段的道德判断倾向,发展过程中更为普遍的是几种道德判断类型都会延续相当长的时期。

其中占主导成分的那个类型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个体道德处于某一发展水平,但由于属第三水平即原则水平的阶段5,6是道德发展最高的也是最理想的层次,因此,雷斯特提出把属于阶段5,6的判断类型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即P分数作为个体道德发展水平的指标。

  确定问题测验产生的另一个重要背景是,雷斯特在准备其博士论文(1969)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发现。

即当主试向被试呈示表示了科尔伯格发展图式中各阶段的道德陈述,然后让被试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接着按自己的喜欢程度作选择时,发现儿童对低于自己发展阶段的陈述是不喜欢的,对比自己的发展水平高了两个阶段的陈述或是茫然不能理解或是仅按自己的理解去诠释,他们所最喜欢的只是比自己的发展水平高出一个阶段的道德陈述。

这一发现也为其后的研究所证实。

雷斯特决定利用个体的这一特点,即具有偏爱比自己高一个阶段的道德陈述的自然心理倾向。

他放弃了运用科尔伯格的开放式问题,改为把代表了限展模型中各阶段的道德陈述的观点以筛选后确定下来作为“确定性问题”,然后让被试仔细阅读、比较、评价后作出自己的选择。

  二、结构与计分

  雷斯特开发的确定问题测验所用的刺激材料由六个两难故事组成。

它们是“海因茨与药”、“学生接管”、“逃犯”、“韦士德先生”、“医生的难题”、“报纸的故事”。

其中,三个取自科尔伯格的研究,另三个取自洛克沃德(1970)的研究。

在每一个两给故事后列出12个问题(或称为项目、陈述、论点),分别代表2~6各阶段和检测项,未列入代表第1阶段的问题是因该测验对象的年龄为12岁以上。

现以较为典型的“海因茨与药”的故事为例作一说明。

故事后的12个问题中,问题3属阶段2;问题2,5,11属阶段3;问题1,6,属阶段4;问题10,12属阶段5(A);问题8属阶段6。

雷斯特把科尔伯格的阶段5分为代表社会契约性道德的5(A)和代表直觉人道主义道德的5(B)。

而问题4,7则名为M项,用来检测被试对测验要求是否理解及是否作了真诚的回答。

  被试完成测验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先从“该偷”、“不该偷”、“不能决定”三者中作一选择。

然后要求被试就每一个问题作慎重考虑,逐一评定,就该问题对于“海因茨与药”这一事件来说是“非常重要”还是“比较重要”、“一般性”、“不大重要”、“毫不重要”,作一选择打“√”。

第二部分是,要求被试就所有的十二问题作综合考虑、比较,从中选出自己认为对“海因茨与药”这一事件较为重要的四个问题。

然后,要求被试把宽们按自己凡例为的重要程度排序为“第一重要”、“第二重要”、“第三重要”、“第四重要”。

这样做可以防止被试有可能在第一部分评定时对问题以不同的标准来处理,也可以从比较第一部分的评定与第二部分的排序来考察该被试的测验是否可信,还可以对不同被试的测验结果进行比较。

  确定问题测验的计分是,每一故事后的“第一”至“第四”重要分别记为4,3,2,1分,每一故事计有10分,六个故事合共60分,其中属于第5,6阶段的得分之和为原则性道德判断分数,这一分与总分之比为P分数。

计算公式为:

  P=第5阶段得分+第6阶段得分/60×100%

  如某被试测试后六个故事中属第5,6两阶段的得分为5,4,4,3,5,3分,则此被试的原则性道德判断分数是24分,P分数是0.4。

  确定问题测验还有“简版”,即测验的刺激材料由三个故事组成,实施方法完全相同,总分则变为30分,P分数计算中分母也相应地变为30。

  之后,戴维斯(1976)对确定问题测验的记分作了变化,即把各个阶段的得分都加以利用进行加权综合处理,这样得到的值称为D分数或D指标。

相关研究表明,确定问题测验使用P指标和使用D指标两者的信度、效度都较理想,且有较高的相关。

  三、特点和应用

  回顾个体道德发展研究和道德发展水平测定的方法,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先驱者皮亚杰主要使用对偶情境故事。

其后,建构了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科尔伯格则使用了两难情境故事。

两者的共同点是,用情境故事来设置道德冲突并提出道德问题,让被试在自己的反应中投射内心的观念,反映个体的发展水平。

两者的不同点则是,皮亚杰的对偶故事仅含有两个水平,儿童作出封闭式的二择一判断反应,科尔伯格的两难情境仅一个故事,儿童在作出判断反应的同时需作开放性的陈述。

雷斯特开发的“确定问题测验”则既使用两难情境故事,又要求被试对所列的一系列问题(它们是研究了大量被试的开往性陈述后经筛选和萃取的、代表了各发展阶段的典型观念)作出选择反应。

这样,确定问题测验就兼有了皮亚杰和科尔伯格两者测验材料的长处。

  皮亚杰和科尔伯格在研究和评定个体的道德发展时都是与被试个别交谈(临床法)。

这一方法虽有其独到的特点,但它要求主试必须经过严格训练,这样使用时所花的经费和时间都较多,取样规模也就不能较大。

确定问题测验则以纸笔为形式,易于实施,既能个别进行又可用作团体作业,既可手工计算又可计算机处理所得结果,这样测验的花费和时间较少,也就容易作较大样本的调查研究。

  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研究表明,道德心理问题也能以科学实证方法来加以探究,这对历来认为这一问题只能作经验研究的传统观点来说无疑是一个突破。

但他们的方法在记录、评定和解释方面一般容易带上主试或研究者的主观倾向性。

科尔伯格在其后期的研究中曾在方法上竭力避免这一问题,但同时又带来了记分系统过于繁杂、较难为主试把握和运用、难以推广而缺乏实用价值等缺点。

综观雷斯特的确定问题测验,不难发现,这一研究和评定道德发展的方法具有其创始标准化客观测验的特点,这无疑也是施行心理问题研究在方法上的又一新突破。

  由于上述特点,确定问题测验在道德心理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确定问题测验应用的第一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应用确定问题测验的研究计有100多项。

主要研究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道德判断发展方面的课题;二是,道德判断与其他心理变量之间关系的课题;三是,对道德判断发展进行干预的研究。

进入80年代,应用该测验的研究大量涌现,至80年代中期已有500多项。

研究课题除了上述第一阶段的三个方面外,还增加了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道德判断发展与生活经历、生活经验之间的关系;二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

  当然,如同任何测验一样,确定问题测验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主要有二:

一是,按该测验记分所得的值无法判定被试在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模式中处于哪一个阶段,故它尚不能反映被试道德判断发展的质的特征;二是,该测验的实施要求被试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故其对象为12岁以上的儿童,这样年幼儿童就无法使用该测验

有一位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

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可以救她,就是本城一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这种药成本很高,药剂师又以十倍的价格出售。

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四处借钱,也难凑足半数。

海因茨不得已,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允许他延期付款。

以挽救他妻子的生命。

但却遭到药剂师的拒绝。

海因茨走投无路,就撬开药剂师经营药品的门,为他妻子偷取了这种药。

请问海因茨应不应该偷药?

——这是心理学上考验人的道德认识高低的试题。

从理论的观点来看,海因茨应当做什么并不重要。

柯尔伯格理论要求参与者回答的形式是:

重要的是什么。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论据,分别属于6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服从):

海因茨不应该偷药,因为他会因此被捕入狱,意谓他成了一个坏人。

或:

海因茨应该偷药,因为药只值200美元,是药剂师要价太高,海因茨曾经提出付钱,而且他又没有偷别的东西。

第二阶段(利己):

海因茨不应该偷药,因为监狱是个可怕的地方,而且可能他所思念的妻子活不到他出狱的时候。

或:

海因茨应该偷药,因为如果他的妻子获救,就会活得更快乐,即使他被捕入狱服刑。

第三阶段(一致):

海因茨不应该偷药,因为偷窃是坏事,而他不是一名罪犯;或:

海因茨应该偷药,因为这是他妻子的盼望,他做了好丈夫该做的事。

第四阶段(法律与秩序):

海因茨不应该偷药,因为法律禁止偷窃,这是非法的。

或:

海因茨应该偷药,因为这是为了他的妻子但仍然必须为所犯的罪行接受惩罚,并将自己所有的付给药剂师。

第五阶段(人权):

海因茨应该偷药,因为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

或:

海因茨不应该偷药,因为科学家有权得到公平的报偿。

即使他的妻子生病了,也不能证明他的行为是正确的。

第六阶段(普遍的人类伦理):

海因茨应该偷药,因为拯救生命的价值高于尊重他人的财产权。

或:

海因茨不应该偷药,因为其他人也可能急需这种药,也要考虑他们生命的价值。

批评

对柯尔伯格的一个批评是他只强调正义,而忽视其他的价值。

其后果是,可能没有充分顾及到人们评估行为的其他道德层面。

卡罗尔·吉利根批评柯尔伯格理论过分地大男子主义。

柯尔伯格理论起初的发展是基于实验室研究,只有男性参与;吉利根批评说它不能充分描述妇女所关心的。

虽然研究大体上没有发现两性的道德发展模式有何重要差异,但是吉利根的道德发展理论并不关注正义的价值。

她发展了另一个基于关怀伦理学的道德推理理论。

吉利根认为,关系的意象形成对人们发展的描述,妇女包括进来之后,由于意象上的变化也暗示着整个说明的变化。

吉利根用两个11岁孩子(杰克与艾米)的道德判断来说明给解释妇女发展带来问题的意象上的变化。

这两个不同性别的孩子把同一道德困境看作两种迥然不同的道德问题。

“现行的理论对男孩的思路和逻辑给予明确的说明,但对女孩的思路和逻辑却缺乏认识。

女孩道德判断脱离现有发展评价范畴的选择意味着突出了解释问题,而并非体现了本身的性别差异。

在补充了一种基于女孩意象的新的解释方法之后,便不仅有可能看到从前没有察觉到的发展,而且也有可能在不把它们从好到坏排列的情况下,认识关系理解上的不同。

为此,吉利根进行了“权利与责任研究”,目的在于收集自我与道德概念、道德冲突及选择的经验、对假定道德困境进行判断的数据。

吉利根借用柯尔伯格设计的“海因茨偷药”的道德困境来考察儿童的道德判断。

海因茨的妻子患了癌症,本镇的一位药剂师发明的一种新药可以救命,但要价2000元,海因茨无法凑够这笔钱,在同药剂师讨价还价无济于事之后陷入了道德困境:

要么去偷药救妻,要么就眼睁睁地看有仍有药可医的妻子死去。

那么海因茨是否应当偷药呢?

11岁的男孩杰克把这一困境建构成财产价值与生命价值的冲突,并根据生命价值的逻辑优生性认为海因茨应当偷药。

他把法律看成是人为的,能够出错的和可以改变的,把道德困境理解成人类的数学问题。

同样11岁的女孩艾米的回答却给出不同的声音。

她首先把世界看成是由关系,而不是单个人构成的。

道德困境地不是数学问题而是对关系的叙述。

当人们问她为什么海因茨不应当偷药时,她既没有考虑财产,也没有考虑法律,而是想到做贼对海因茨与妻子关系产生的影响,并试图对药剂师的需要作出反应。

她把海因茨妻子的生存同关系的保持联系起来,在关系的背景下考虑妻子生命的价值,认为让她去死是不正当的,因为“如果她死去,会伤害许多人,也包括她自己”。

因此,艾米的道德判断基于这样一个信念,“如果某人有什么能让别人存活下去的东西,那么不把它交给需要的人就是不正当的”,她认为这个困境中的问题并非出自对药剂师权利的断言,而是来自他反应上的失败。

尽管如此,她还是想通过关系的对话找出比偷盗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吉利根肯定说,“她(指艾米:

作者注)的世界是一个关系和心理学真理的世界,在这里,人们彼此联系的意识带来对相互责任的承认,以及对需要作出反应的知觉。

从这一角度上看,她把道德理解为对关系的承认,相信交流是解决冲突的方式。

”⑩艾米对道德困境的解决并不代表着按照柯尔伯格尺度衡量的天真和不成熟,而是反映出女性对道德问题特有的解决方式,“正像杰克的判断反映出公正探讨的逻辑一样,艾米的判断包括了构成关怀伦理学核心的洞察力。

她对‘真理方法’的最初意识,对非暴力解决冲突原则的坚持,对补偿性关怀行为的相信,导致她并没有把困境中行为者排列为权利竞争的对手,而是当作关系网络中的成员,所有人都要依赖这个网络的延续。

因此,她对困境的解决在于通过交流激活这个网络,通过加强而不是切断联系确保把这位妻子包括进来。

”⑾这种道德形式上的变化以及相应的关系意象方面的变化在两个8岁孩子(杰弗里和卡伦)的访谈中也得到了验证。

通过考察,吉利根还发现,在责任问题上杰克和艾米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对杰克来说,责任意味着不能为所欲为地行事,因为这会影响到他人;但对艾米来说,责任意味着去做他人希望自己所做之事,而不论自己是否想做。

杰克把责任看成为使自己的自主性不受到干涉和伤害而对自身行为进行的限制,艾米则把责任看成对他人的需要作出反应和行为的扩展。

同样,对杰克而言,道德发展意味着逐渐地把其他人看成与自我平等的,发现平等是通向安全交往的途径。

对艾米来说,道德发展是把自我固定在不断扩大的关系网上。

吉利根指出,根据妇女自己的关系意象来重新解释她们的体验不仅澄清了女性关怀的体验,也为人类的联系提供了非等级制的视角,因为当关系以等级制意象来建构时,看起来本身就是站不住脚的,在道德上成问题的,当它们转变为网络意象之后,便把不平等的秩序变成相互联系的结构。

但是,等级制和网络意象的力量,它们的情感刺激,以及在思考中的再现标明这两种意象都体现在人们的生命周期中。

不平等和相互联系的体验固有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因而产生了公正伦理学和关怀伦理学,建立了人们关系的理想——尽管存在着力量差异,但仍有着自我和他人将被同等对待的憧憬,一切都将是公平的憧憬;每个人都应当被反应和包括进来,没有一个人将被孤立出去或受到伤害。

这些不同的憧憬以及它们之间的紧张关系反映出人类关系体验上的一个似非而是的真理——我们仅仅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把自己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