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和共享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16559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和共享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和共享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和共享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和共享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和共享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和共享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x

《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和共享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和共享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和共享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x

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和共享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武清区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材料

 

《高中物理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和共享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学科分类:

高中物理

课题负责人:

谢自成

负责人所在单位:

武清区梅厂中学

时间:

2010年6月

(注:

按住Ctrl并单击可跳转到相应位置)

 

《高中物理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和共享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背景

在国外,1988年美国教育部和国家教育图书馆联合创建了美国教育资源门户GEM,成为美国国家教育部支持下的教育资源库,它主要为教师提供丰富的网上课程计划、课程单元和其他教育资源。

2002年加拿大也启动了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创建了跨越整个加拿大的国家互联同享的学习资源网络,开发的教育资源对所有的加拿大人开放。

同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推出了开放式课件计划,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系统免费地发布其全部课程的教学资源,并迅速成为全球教育资源共享的楷模。

在中国,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也得到了重视和实践,教育部2000年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了300多门基础性、示范性的网络课程、案例库和试题库,2003年中国也建立了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协会,该协会携手麻省理工学院将开放式课件计划引入中国,并建立镜像网站,为中国的教育教学免费提供开放式的教育资源。

2003—2007年间中国启动了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

2005年天津市建立起基础教育资源库,并推出了虚拟课堂、名师网络课堂、视频课堂以及学科特色网站,目前有各学科、各年级段系列化多媒体的资源5000G上网服务。

在国内还有许多公司也开发了教育资源管理系统,如清华同方的思科、互盈科技、科利华、KS5U、书利华等,它们也都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但是,网络资源门类众多,很难有系统的、与教材配套的教案、课件和习题,精品资源更是凤毛麟角。

虽然教师手边也收藏了很多资料,但各自为阵,无法共享,总出现重复劳动,这就形成了一种尴尬的局面:

目前因“校校通”而使网络发达,但共享有用的资源却很匮乏,这实际上是某种程度上的资源闲置和浪费,在此背景下,开发和建设高中物理教学资源库就显得非常迫切。

(二)、研究课题的界定

该教学资源库主要是针对我校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发建设的,是方便于广大高中物理教师教学的物理教学资源的集合体,高中物理资源库包括多个方面,下设课件库、教学案库、试题库、多媒体素材库、专题资源库;资源库的开发是指利用现有的、或网络共享的、或自己研发制作的进行有机地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资源库;共享是指将这些资源通过一定的平台进行合理和随机地调用,使资源的效用达到最大化。

(三)、研究课题的提出

教育信息化要真正产生效益,必须将信息化教学普及到每一节课中去,而不仅仅做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公开课,教育资源是制约信息化教学应用的最为关键的一环,很多老师反映,要上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公开课,通常要花3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备课,其中大约28个小时是用来找资源、做课件。

可想而知,如果上一节课要花这么长的时间备课,那么想普及基本上是不现实的。

信息化教学能不能普及,关键在于是否有有效的资源,如果有丰富的、组织结构良好的资源,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备课能够在30分钟内完成,这样信息化教学的日常化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没有相应的资源支持,普及教育信息化只能是纸上谈兵、面子工程。

由此可见,教育资源建设跟网络建设一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但是资源建设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市场上有很多资源库产品,这个公司号称几十个G,那个公司号称几百个G,甚至上千G。

从量上看可谓是“资源丰富”,但教师又普遍反映不易管理和利用,有效资源内容匮乏,需要的资源难以找到,没有参考价值的垃圾资源很多。

通俗地讲:

要的东西没有,不要的东西一堆。

可以说我们在资源的海洋里却忍受着资源缺乏的饥渴。

在一次听课的过程中,兄弟校一物理老师问我,听课的这些教案和学案都是现成的、共享的吗?

我说这些都是临时编写的,我就问了他们学校的资源使用情况,他们用了3年的时间,将高一到高三的所有教案、学案都统一编辑完成,现在不管是谁上课,都可以使用这些资源,为老师们节省了很多时间,减少了重复劳动。

我就想如果我们也这样,不就省很多力气了吗?

于是我就萌发了开发建设高中物理资源库的想法,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这次可以借研究这个课题的机会,将我心中的想法付诸实施。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历史上最为深刻的变革之一,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大力推进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也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成果。

高中物理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是在物理课程的基础上,建设具有优选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学资源和高水平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核心工程,高中物理资源库开发和建设的目的是实现资对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组织,使分散的教学资源广泛地建立共享,形成规范统一、高度共享、协同开发的资源中心。

因此资源库的建设的意义应该是先聚集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使教师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共享,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

具体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中物理资源库的建立,使信息技术真正服务于物理课堂教学,解决网络发达,内容缺乏的问题,填补当前没有高中物理资源库的空缺,既满足教学资源的个性化需求,也增进了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

通过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探索高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有效方法,构建多种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教学模式。

(2)、通过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探索出高中学校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的方法、特点和规律,为以后的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资源库的建设和共享,有效地利用了闲置的资源,全方位地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推动了新课程的改革。

(4)、物理资源库的开发建设,减轻了物理教师的重复劳动。

集合集体智慧,寻找教学设计的最佳方案,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实现教学成果、学习成果的数字化共享,培养青年教师少走弯路,尽快适应新课改的教学需要。

三、理论基础和研究原则

(一)、理论基础

1、哲学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一个由各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当各内在要素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高中物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要提高建设的实效,就必须建立完整的体系。

2、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物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

就培养能力而言,就必然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资源库,当然这些资源的内容应该丰富,形式应多样化,应切实为学生在物理上得到发展服务。

3、《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

目前的实验教材虽已颇富新鲜感,但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已有的教材资源还需要不断的补充。

从长远看,要保持实验教材之树常青常绿,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还要大大加强。

4、系统论

加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系统论,其基本原理是关于“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的观念,是关于整体性“由系统内部诸因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来保证”的观念,以及系统的“动态性”和“预决性(或目的性)”的基本观念,系统论对本研究有很大的启示。

物理资源库不断地形成完整的体系,物理新课程改革才有美好的前景。

(二)、研究原则

1、循序渐进的原则

物理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周期长且规模庞大的工程,它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事情,特别是对于一个学科资源库,它需要统筹规划,分级分时间段循序渐进地进行,因而应进行总体规划,然后分步实施,并且培训和应用也要紧密跟上,形成一个线性的规划——建设→实践→应用→共享的流程。

2、标准化原则

自从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以后,资源库建设就应自觉严格地以这些《规范》来指导资源库建设的工作,一方面使得所建设的教育资源的技术规范比较完整和系统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整合已有的教育资源与国家级的基础教育资源库相衔接。

此外还要结合本地的学科特点,体现出本地资源的特色。

因此在资源建设技术标准方面将体现以下原则:

国家级规范与地区性学科特点相结合所形成的技术规范,并能在应用实践中不断调整。

3、开放、共建、共享的原则

开放就是资源要采用比较方便修改的方式组织,比如用网页的形式来组织,Flash动画采用外部文本链接(txt格式或xml格式),以便于修改,不能像以前的CAI软件,铁板一块,不能拆分;共建就是要发动一线物理教师,按照目前所使用教材目录将资源建设的任务以课或单元为单位分解,每个教师承担部分建设任务;共享是要将教师所做的资源有效组织,为教师免费使用。

4、教育性原则

它是建设高中物理资源库的根本性原则,任何资源的收集与整合都要与教育教学以及学科知识点紧密结合在一起,既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需要,同时也应具有鲜明的教学目标和明显的教学效果。

5、实用性和直观性原则

高中物理资源库的建设与资源的整合要便于操作和使用,即使是对于不太熟悉计算机操作的老师也能很容易地找到适合于自己教学所需的资源;同时对于在学习中需要帮助的学生同样也容易找到所需的学习资源。

四、研究对象和课题内容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主要研究对象是教学资源,它涉及到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发展,这也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对象。

(二)、课题内容

1、高中物理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的实践。

资源库包括多个方面,下设课件库、教学案库、试题库、多媒体素材库、专题资源库。

重点和难点是动态资源库的内容体系,它的组织是以学校物理课程教学标准为依据,以现行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物理)为蓝本,以教学内容为组织单元,形成覆盖各年级的系列资源库,资源内容兼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新课改的实施提供丰富的与教材相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2、教育资源库管理与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

3、探索高中物理教学资源库开发和建设的形式、特点、困难以及解决方案,积累经验,为资源库的扩充做准备。

4、教学资源开发建设的相关问题,解决最终问题,即资源库的共享问题,共享分为自身共享(本校内资源共享)和与他人的共享(在区域内与其他高中校实现资源共享)。

5、通过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探索高中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整合的有效方法。

五、研究目标、方法和技术手段

(一)、研究目标

1、根据本校的教学实际,建设一个比较完整的动态的物理教学资源库体系(包括教学案库、课件库、试题库、备课素材库、专题资源库等),资源库内容覆盖整个高中物理课程,基本满足物理老师的学校教学需要,并通过培训、分任务到人等措施,使人人参与物理资源库的建设,使人人用资源库来辅助教学,真正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2、  通过物理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发掘出更多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与途径,使教学内容在不断得到更新组合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以及现代教学技能,更新教师的观念,使教师实现由“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变。

 

3、  通过实践和研究,总结出高中物理资源库开发、建设与共享的规律,并以此来指导其他资源库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本着“开发建设→实践试用→改进完善→推广共享→总结应用”的顺序,为了保障本课题的顺利有效地实施,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调查分析法:

在武清区范围内对其他各个学校对高中物理资源库开发建设进行调查。

2、对比研究法:

与其他资源库(例如高考资源网、清华同方、科利华、书利华等)进行对照,借鉴其长处,并建立适合自己的资源库。

3、行动研究法:

通过组员的对物理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让组员在开发中进行研究。

4、经验总结法:

大部分组员都有使用多媒体上课的经验,他们知道怎样的资源比较适合教学,还有部分组员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参加过全国或市级大赛,在制作资源上有一定的经验。

(三)、技术手段

技术问题先采用分层培训,要求人人动手,对技术性要求较高的课件、网站、软件等要充分发挥物理组团队力量,克服一切困难解决问题。

采用物理与计算机专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发。

 教学课件尽量是可以更新的格式,例如Flash动画采用外部文本链接(txt格式或xml格式),这样容易修改。

六、课题分工及责任

姓名

研究专长

课题分工

责任

谢自成

资源编写

统筹安排,实施计划,资源审核,结题报告

统筹全局,教学课件的修改和审核

吴凤荣

调查分析

编辑必修I资料,高考复习教案的编写

调查和写调查报告

李雪芹

网络查询

编辑选修3-4资料,学业考试资料整理

负责网上资料查询

陈晓玲

资源编写

编辑选修3-1资料,高考复习课件制作

负责所有的课件归类

陈宝强

资源编写

编辑选修3-5资料,撰写论文

负责所有的试题归类

彭丽芬

资源编写

高考复习试题整理,高考实验总结

负责所有的教案归类

张泽栋

资源编写

编辑选修3-2资料,模拟题、真题整理

负责收集历年高考试题和模拟题并归类

周清玲

资源编写

编辑必修II资料,备课素材整理

负责整理归类素材库

祖玉顺

整理归类

数据库建立与共享平台引进,DVD光盘制作

负责计算机相关技术问题

七、研究步骤

(一)、第一阶段(2010年5月至7月)启动与初步开展阶段

1、深入调查周边高中校物理资源库的建设和使用情况,并形成调查报告。

2、根据调查结果,制定课题的实施方案,并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3、统一制作资源模板,对课题成员进行相关培训。

(二)、第二阶段(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研究实施阶段

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源,包括网上下载、引进、购买以及教师手中现存资源,为资源库的建设做好前期的资料积累。

2、编修物理必修I、II,选修3-1、3-2、3-4、3-5的教案学案和与之配套的习题,制作相应的课件,收集备课相关的音频、视频和文本素材。

3、开发物理专题资源库,即高考复习和学业考试资源库。

4、对资源库的建设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对成果进行试用、验证、补充和完善。

(三)、第三阶段(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成果总结整理阶段

1、引进或开发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平台

2、对研究课题进行全面的总结分析,将研究成果系统化,制成网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申请课题结题,做好结题的所有材料准备。

八、研究成果

1、关于资源库开发建设的调查报告

2、关于资源库建设的论文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论文集

3、课件库、教学案库、试题库、素材库、专题资源库

4、教学资源管理系统

5、完成阶段性成果报告

6、形成总结性文章,撰写结题报告

九、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二版;

2、杨勇帆,校园网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3、余胜泉等,教育资源建设技术标准,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化委员会;

4、罗庭锦,余胜泉,浅谈教育资源库建设,现代教育技术,2002年第二期。

5、陈敏锋.教学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建设与管理的探索[J].信息科技,2006,(4):

146-147.

6、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