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发展有规律.docx
《人类历史发展有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历史发展有规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类历史发展有规律
人类历史发展有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学习笔记
王志武
第十章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
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历史唯心主义则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①历史唯心主义把社会发展的原因归结为人们的思想动机,归结为个别英雄人物的思想动机。
他们不能发现物质生产的发展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抹煞或忽视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者——广大的劳动群众在社会历史上的决定作用;他们不能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社会发展看成是一些偶然事件的杂乱的堆积。
②历史唯心主义的产生,一是由于剥削阶级从事精神劳动夸大精神作用,贬低物质生产的意义,抹煞被剥削者——物质生产者、劳动群众的历史作用。
剥削阶级为维持其特权总是把某种剥削制度说成是永恒的,把这种制度看成是神的意志或某种永恒的正义、人类的理性所决定的,而否认社会现象的暂时性、历史性。
而无产阶级则无这些偏见。
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能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后产生,还因为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使得社会阶级关系简单化,明朗化,把社会发展的经济根源明显地暴露了出来。
而且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打破了地方和民族的闭塞状态,扩大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有可能把各国各民族联系起来加以比较研究,发现其共同性、重复性,从中找出一般规律。
历史唯心主义产生除了阶级根源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两个原因外,还有其特殊的认识根源。
自然界中起作用的是各种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物质运动的变化,都没有自觉的预期要达到的目的,只是由于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
历史的发展则不同,在这里起作用的是人,而人是有意识的,凭思想感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事情的发生都有其自觉的意图,预期的目的。
这就给人一种迷惑,似乎历史发展不是遵循历史客观规律,而是人的主观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利用和夸大这一事实,把人的思想,意志特别是英雄人物的思想意志说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这里有两个矛盾,一是,为什么同一社会人们的主观意向会有种种不同甚至相互矛盾、冲突?
是什么原因使得人们中间发生这样的矛盾?
二是,为什么各种不同的主观意向,有的能够得到实现,有的不能实现,有的似乎实现(如资产阶级反封建时提出“平等、自由、博爱”,结果建立的还是剥削的更不合理的制度)。
但实际的结果和预期的并不一样?
黑格尔认为支配人类历史的“民族精神”无非就是支配整个宇宙的神秘的“绝对精神”的一个发展阶段。
恩格斯指出,研究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的动机,研究历史发展的真正的动力,不是研究个别杰出人物的动机,而是研究整个阶级、整个民族行动起来的动机。
人类社会历史是阶级斗争历史,阶级斗争的根源是各阶级之间经济利益的冲突,阶级的生产和发展是物质生产发展的结果。
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发展的状况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和社会意识。
人类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者——劳动人民的历史。
社会五种形态,是从社会的物质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从思想的社会关系划分的。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又对社会存在起重大影响。
当落后腐朽的意识形态支配人们头脑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阻碍作用;当进步的意识形态掌握群众的头脑,对社会起促进作用。
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
进步的意识是新生进步势力的要求的反映;腐朽反动的社会意识是落后势力的要求和反映。
引起中国革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的矛盾。
马列主义之所以在中国胜利,是因为它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需要。
资产阶级在其没落阶段,或者把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混为一团,或者只注意社会生活中的枝节问题,回避对社会发展中本质问题的研究,否认历史过程客观规律性,宣扬非理性主义。
还有的热中于研究个人的心理状态。
唯物史观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阶级斗争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生产的高度发展会被消灭。
历史唯物论研究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和一般规律,是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但它不是科学之科学,它不能代替各门具体的科学。
恩格斯曾对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德国出现的把历史唯物主义庸俗化,当作标签乱贴而不是当作研究的指南的倾向进行了批判。
见马克思选集四卷P、475
第十一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
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一、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一)、地理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十八世纪法国的孟德斯鸠,十九世纪英国的布克尔等人,用地理环境解释社会制度的变更。
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有一定影响,但它不能成为社会发展中的决定力量。
因为一,人口密度与国家性质无关。
二,人口增减说明不了社会制度的更替。
三,人口多少不是社会制度变革之原因。
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把人民贫困原因归之于人口多而不是归之于资本主义制度。
新马尔萨斯主义则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政策辩护。
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或物质生产。
人要从事政治科学艺术活动,首先要能够生存,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
(二)、生产力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同以生产工具为主的被用于生产的劳动资料相结合。
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中对自然界的关系。
人们在生产中彼此结成一定的人与人的关系,是生产关系。
(三)、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它的基本制度、阶级结构以及政治、法律、道德等观点。
私有制决定了剥削制度及其意识形态。
公有制决定社会主义制度及意识形态。
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着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转变。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的物质标准。
生产工具和其他劳动资料是社会生产力中的物的要素。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
生产工具和其他劳动资料是可能生产力,通过人才能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生产工具制造、使用和改进都要通过劳动者实现。
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
生产关系包括:
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②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它们相互间的关系;
③由前面两种情况所决定的产品的分配形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决定的方面,它决定生产关系的本质。
生产关系有两种类型,公有制和私有制。
原始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公有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私有制。
公有制中,人们在生产中的关系是相互合作的;分配形式,原始社会是平均分配,社会主义社会是“按劳分配”,共产主义是“按需分配”。
私有制中,人们的关系是统治被统治关系,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居于统治地位,反之处于被统治地位。
前者支配后者劳动力,不劳而获,对后者是剥削被剥削的关系。
二者之间形成残酷的阶级斗争。
生产力是最活动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
生产的变革和发展总是从生产力的变革和发展开始,首先从工具的变革和发展开始。
劳动者技能和经验的增长改进工具发明工具,科学技术的应用加速变革工具。
工具的变革又促进经验和技能的积累提高。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迟早要发生变革。
石器产生原始社会、铜器产生奴隶社会、铁器产生封建社会、大机器产生资本主义。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从而也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后的决定力量,而首要的生产力——劳动人民,则是历史的创造者。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赖以发展的社会形式,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合,有力推动生产力发展。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则阻碍生产力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失业,技术设备得到高度利用,生产力诸要素顺利发挥作用,生产发展。
新的生产关系产生于新的生产力出现之后。
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又总是在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建立了新的生产关系之后。
忽视生产关系的反作用能动作用不符合客观历史事实,违背马列主义辩证法。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由适合到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适合,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
生产方式由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运动,通过人们的自发到自觉的革命活动的过程而实现。
资本家为了追逐更多的利润采用大机器时,他们没想到伴随大机器生产出现的无产阶级恰恰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
反动统治阶级总用物质和精神力量维护旧的生产关系。
先进阶级中反映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根本变革需要的新的思想和要求就会产生。
在这些思想要求指导下,人民通过革命斗争,(自觉的)改变生产关系。
生产力发展的趋势终究是不可抗拒的,旧的生产关系是一定要被冲破的,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
第二国际的庸俗化了的“生产力伦”,片面夸大生产力决定作用,抹煞生产关系反作用,特别抹煞在变革生产关系中群众自觉革命活动的重大意义。
现代修正主义借口科学技术发展否定社会革命。
无产阶级政党要自觉运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和要求的规律,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维护新的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并不断调整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
我们党之所以正确,是因为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体现者;它把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劳动群众根本利益作为自己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最高准则;科学地把握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摧毁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历史上五种基本生产方式的依次更替,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
原始社会使用简陋的石制工具,集体劳动,由此决定了以公社为单位的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公有制。
没有私有观念。
劳动产品不多,平均分配。
没有剥削。
两次分工(畜牧业和农业、农业和手工业)和产品的交换引起私有制的出现。
金属工具使用,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剥削可能。
奴隶制生产关系基础,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占有劳动者——奴隶。
封建生产关系以封建主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劳动者为特证。
农民用自己的工具在地主土地上劳动,产品大部分以地租形成交给地主。
农民和奴隶不同,不能随便被杀,有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自己的经济,交地租后所剩产品归自己所有,有积极劳动、改进技术的兴趣。
在封建社会中商品交换极不发达,自然经济在农村为主。
随着封建经济发展,分化出独立的手工业,手工业和农业增长,城乡之间社会分工发展,商品经济得到发展,适应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不断扩大的新市场的需要,使封建社会内部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破坏封建的自然经济,同封建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这个矛盾表现为资产阶级同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斗争。
资产阶级利用农民的反封建力量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起自己的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占有制,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而工人则一无所有。
无产者对资本家没有人身依附关系,但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
比起封建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蒸汽机、蒸汽动力的使用实现了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一开始就存在不可克服的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家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这个基本矛盾又表现为单个企业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能力无限增长的趋势和社会购买力的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等。
这些矛盾发展,使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成为资本主义的经常伴侣,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化。
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生产资料日益集中于一小撮大资本家手中,形成垄断资本。
垄断代替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
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帝国主义矛盾加速了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
垄断资产阶级依靠其经济实力加强了对国家的控制。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客观上为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准备了更成熟的物质条件,本身不可能使资本主义变为社会主义。
五种基本生产关系是指一般社会形态。
另外也有特殊情况,如旧中国就没有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而是由半封建半殖民地到社会主义。
四、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大工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但这个生产关系本身不可能在资本主义内部产生,只有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对私有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农业、手工业等个体经济——进行了革命的改造,才能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建立起来。
①没收垄断资本的企业,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②根据资产阶级对待社会主义改造的态度,采取排挤、没收的方式或者“赎买”的方式,或者两种方式并用,把它们改变成为社会主义企业。
③对农民和手工业者,根据自愿原则引导他们逐步走上合作化道路。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最后基地。
个体生产者时刻向贫富两极分化。
在我国,1956年三大改造的胜利标志着统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不论采取排挤、没收的办法还是“赎买”的办法,都是要把它们变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经济。
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虽是私有者,又是劳动者,对他们不能采取剥夺的办法,而是经过合作化的道路使个体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不再脱离,直接结合;生产资料属于劳动者的国家或劳动者的集体。
生产目的为了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劳动者为全社会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而劳动,同时也是为自己的利益而劳动。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劳动者之间的互助合作关系。
个人消费的生活资料的分配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
个人、集体、国家利益相一致。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提高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生产技术革新开辟广阔道路。
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度地发展。
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把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迅速发展农业结合起来,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根本方针。
社会主义关系是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的动力,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又是促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能够取得完全胜利和巩固起来的保证。
(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又适应又矛盾。
但不是对抗性矛盾,通过社会制度本身的发展不断加以解决。
全民和集体所有制矛盾的中心问题是工农业产品交换问题,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两种所有制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对于工农、城乡差别,在发展生产基础上适当安排工农业之间以及各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适当安排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加以调整;等价交换原则也是调整这些矛盾的根本方法。
对于体脑、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企业管理者和生产者的矛盾,随着经济发展提高工农群众文化技术水平,使脑力劳动者联系工农,参加体力劳动,在行政工作和企业管理方法采取必要的调整措施。
分配上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把政治思想教育和物质保证结合起来。
在分配关系中,注意解决生产和需要,积累和消费的矛盾,以使国家、个人、集体;长远和暂时利益统一起来。
调整生产关系为了发展生产力。
而发展生产力还必须通过对生产力诸要素进行合理调配、使用、改进和提高加以实现。
开展劳动竞赛,推行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实现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合理调配生产力和合理安排劳动力等。
当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产品极大丰富,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极大提高,全民教育普及并提高;三大差别逐步消失,反映这些差别的不平等的资产阶级权利的残余也消失了,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在这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将为共产主义生产关系所代替,“按劳分配”为“按需分配”代替,社会主义为共产主义代替。
第十二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发展和变化受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制约;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
一、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最后决定力量。
但社会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并不直接决定于生产力的情况,而是决定于生产关系的性质,如美国生产力高度发展,但其制度、思想与我们不同。
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就包括资本家私有制、资本家和个人统治被统治的关系,资本主义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
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与它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
人们在一定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政治关系和一定的思想关系。
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都以一定的社会观点、思想体系为指导并与之相适应地建立起来的。
各种思想观点、意识形态,也总是要求有一定的制度、机构和设施同它相适应。
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体系,其中政治处于主导地位。
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不但反映着经济基础的发展,而且还受到政治的制约,从属于政治。
在阶级社会里各阶级之间意识形态的斗争,直接或间接地贯串着政治斗争的内容。
在一个具体的社会形态里,都有着某一种生产关系占据主要的地位,它规定着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的一般的主要特征,也规定着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和整个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
同时这个社会里还会有曾经孕育过这个社会形态的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旧的政治、思想的残余,也会出现即将产生的新社会的生产关系和新的政治思想(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只能产生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物质前提,而不能产生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在经济生活中居于统治地位,建立在这个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也就以剥削阶级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统治为其主要内容。
任何社会的经济基础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这种矛盾表现在上层建筑中,表现为政治上、思想上的矛盾和斗争。
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即是在同一社会里,经济基础的某些局部的变化也会引起上层建筑相应的变化。
由于上层建筑各部分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对的独立性,各有其本身的形成和发展的相对独立的历史,因之并不立即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或消灭而立即变化或消灭,但迟早要变化或消灭。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巨大的能动作用。
当它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便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前进的进步力量;当它为旧的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妨碍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前进的反动力量。
首先,上层建筑能够帮助经济基础形成、巩固和发展。
统治阶级通过自己的国家政权,镇压被统治阶级反抗,巩固自己政治统治;通过宣传教育文化等机关,宣传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其他阶级的思想观点进行斗争,以保证自己的思想统治。
政治、思想上的统治地位,是建立、巩固和发展经济上的统治地位的保证。
反之,经济地位就要动摇,所依赖的经济基础必将加速趋于崩溃。
其次,统治阶级用自己的政治权利及其思想影响,战胜被统治阶级的政治反抗和政治、思想影响,以巩固自己在政治和思想上的统治地位,难持它所依赖的经济基础;相反,如果被统治阶级的政治力量和思想影响能够发展和强大起来,以至发动革命,夺取政权,战胜统治阶级的政治权利和思想影响,那就必然要引起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的根本变革。
再次,即使某种经济基础已经腐朽,生产关系已阻碍生产力发展(如帝国主义),但如果统治阶级掌握强大国家机器,用各种思想宣传能够骗人,那么,就还能在一定时期内推持其经济上的统治,使其衰朽的经济基础暂时不至于崩溃。
而无个阶级则要通过宣传马列主义发动群众的政治革命,夺取政权,并在思想上取得统治地位,这样才能摧毁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庸俗的生产力论,否认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上层建筑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完全地、绝对地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新建立的上层建筑总有不完全的地方;经济基础是不断变化的,即使在其相对稳定阶段,也会发生量的变化和某些局部质变,这些变化并不会立即在上层建筑里得到反映。
反动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变革要求之间的矛盾是一种根本性的矛盾,只有根本摧毁反动的上层建筑,才能解决这种矛盾。
资本主义在自由竞争阶段,资本主义上层建筑就政治制度来讲,主要采取民主制形式,这与当时经济基础适应;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即垄断阶段,则在政治上采取露骨的或隐蔽的法西斯统治。
以难持其资本主义经济不使崩溃,但这只是暂时的。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一)、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不可能在旧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只能在无产阶级推翻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之后,利用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自觉地建立起来。
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是资本主义关系和生产力冲突的结果。
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建立有一定条件:
即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使无产阶级专政在一开始建立时,就能从大资产阶级手里把有关国家经济命脉的各种企业接收过来,改造成为全民所有制企业,以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给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以强有力支持。
在这样的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成分,改造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才能使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日益巩固和逐步完备。
在过渡时期的国民经济中,有多种经济成分,其中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和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为主要矛盾。
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必须运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力量,运用无产阶级专政和马列主义思想,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一步步战胜资本主义经济成分,改造其他经济成分(主要是个体经济成分)以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经济。
无产阶级还必须在上层建筑方面对资产阶级展开斗争,继续进行政治上和思想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以保证上层建筑适合于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要求。
个体经济和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同社会主义经济是对抗性矛盾,也有非对抗性一面。
反映在上层建筑领域,两条道路两种观点的斗争也有对抗的和非对抗的两种不同性质的斗争。
(二)、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适合的。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既是社会主义经济改造的杠杆,又是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强有力工具。
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实行民主集中制。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使社会主义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和高速度发展,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使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劳动组织日益巩固、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民主以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马列主义理论使党和国家能够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实行自觉的领导,启发人们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自觉性。
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帮助它的经济基础建立、巩固和发展,说明二者适应。
但另一方面又不适应:
①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不可能一建立就十分完善。
②资产阶级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的继续存在及其影响,造成上层建筑的某些缺陷。
③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不是一成不变,有不断的量的发展和某些部分的质变。
这种矛盾是非对抗性的。
毛主席说过资产阶级影响,官僚主义,国家制度某些环节上的缺陷,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
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有两种情况,人民大众同坚决反抗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分子和其他坏分子间的矛盾是敌我矛盾。
人民中间因旧思想旧习惯影响引起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
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本身某些局部缺点和经济基础间的矛盾完全属于内部矛盾。
原因是:
①缺乏经验。
②认识有个过程。
我国1956年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革命,1957年反右派进攻,在党和国家机关中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1958年制定了建设总路线。
四、家庭、民族
作为社会的生活组织形式的家庭,既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特点,也反映社会上层建筑的特点,它同整个社会形态,首先是经济基础之间有着内在的密切的联系。
它的职能、性质、形式、结构以及和它相互联系的伦理道德观念,迟早都会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而变革。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家庭制度。
在不同阶级间,家庭关系也有所不同。
生活方式决定于生产方式,家庭关系,决定于经济关系。
家庭关系的变化,归根到底可以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变化中得到说明。
民族这种社会现象,既包括一定的经济关系,又包括一定的思想关系的综合形态,但在构成民族诸因素中,物质生活、经济关系处于主导地位,它决定民族文化的实质,决定整个民族的根本特征。
资本主义民族和社会主义民族是两种类型的民族,有本质不同。
在资本主义民族中,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