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16507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9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分为必做题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正确选项填涂至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卡和第II卷。

3.沉着、冷静、认真、细心,相信自己一定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60分。

1.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   

  A.初级消费者       B.生产者     C.分解者       D.次级消费者

2.下列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

A.海带、梨树、酵母菌B.蘑菇、水绵、洋葱

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D.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

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

A.硝化细菌B.蘑菇  C.酵母菌D.霉菌

4.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B.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C.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D.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

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

C.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

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

6.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A.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总能量B.流经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总和[来源

C.各个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总和D.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7.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其去路不包括下列哪项()

A.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B.被第二营养级的其它生物获得

C.通过呼吸作用消耗D.被分解者分解

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谚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9.a、b、c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

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D.a与c为竞争关系

10.假如在一个与外界隔绝、没有食物的荒岛上,给你3只鸡(其中两只为母鸡)和20kg的玉米,理论上分析,如何利用它们能使你在荒岛上生存的时间更长?

A.先吃掉三只鸡,然后再吃玉米B.先吃尽玉米,然后再吃鸡

C.交替食用玉米和鸡D.用玉米喂养母鸡使之产蛋,吃之

11.肉类和鸡蛋的价格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的观点看,这是由于()

A.动物饲养麻烦、花工多、投资大B.动物性食物营养价值高

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物成本高D.植物栽培较容易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的全部能量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合成了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了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时,能量就由非生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往复循环的

13.

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A、B、C分别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草、兔子、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J、K、L分别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A=D、B=E、C=F

B.K中能量包括兔子尸体及狼粪便中的能量

C.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分解者所处的营养级

D.第一营养级至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E/D

14.清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

A.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

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流动

C.保持生态平衡

D.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15.一片树林中,树、昆虫、食虫鸟的个体数比例关系如图8—5—4所示。

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三者之间能量流动关系的是()

16.雄孔雀开屏、蝙蝠捕虫时的“回声定位”,干旱季节蚯蚓的“深居”行为分别体现出动物的什么信息传递()

A.行为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物理信息D.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17.甘草、五灵脂可作药材,橡胶树可提取橡胶,人们受响尾蛇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的启发研制成了“响尾蛇”空对空导弹,这些都说明野生生物具有()

A.直接价值B.间接价值C.潜在价值D.以上都正确

1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在图5—19所示曲线中能准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a代表抵抗力稳定性,b代表恢复力稳定性)()

 

19.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

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

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

C.迁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

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并买卖

20.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所指的物质是(  )

A.组成生物体的各种有机物B.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

C.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大分子D.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元素

21.连接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

2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某种细菌对植物树叶的分解作用,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

其共同之处是:

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等份,实验过程保持树叶湿润。

其他实验条件和步骤如下表所示。

哪种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   )

序号

实验处理

方案一

无菌条件

自然条件

方案二

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

自然条件

方案三

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

先灭菌,然后接种某种细菌,最后置于适宜条件下

A.方案一     B.方案二C.方案三    D.三个方案都不能达到

23.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下图表示某一生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24.如图表示某种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

C.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D.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

25.生态农业最大的优点是()

A.能量的多级利用B.物质循环再生C.废物资源化D.生物相互依存

26.由于“赤潮”的影响,一条4Kg重的杂食性海洋鱼死亡,假如该杂食性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按能量流动效率20%计算,该杂食性鱼从出生到死亡,共需海洋植物()

A.120㎏B.160㎏C.60㎏D.100㎏

27.森林遭到持续干旱,树木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保证获得足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

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28.不属于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生产中的应用措施的是:

()

A.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前来,提高传粉率和结实率

B.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诱捕有害昆虫

C.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家禽产蛋量

D.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进行保花保果

29.为了实现对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采用划区轮牧的方法,其优点中不正确的是()

A.减少牲畜自身能量的消耗B.有利于牧草的恢复

C.有利于年年增加载畜量D.有利于充分均匀地采食牧草

30.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某些国家有时对寒带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

A.消灭森林病虫害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

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

3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

A.食物链和食物网B.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群落和无机环境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蛇处于最高营养级,该营养级所含的能量最少

B、图中全部生物称为生物群落

C、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至少是流入黄雀体内能量的125倍

D、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

33.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哪一条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 )

A.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

B.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

C.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

D.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3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35.某同学依据下列四项设计生态瓶,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以保证生物有氧呼吸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合理

 C.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物质的联系

 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

3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空前的环境危机

B.人为因素是野生生物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

C.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生物资源的唯一手段

37.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做过以下实验: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一所被丛林包围的屋里,把一只性成熟但未交尾的雌性大天蚕蛾扣在笼子里,周围撒满樟脑丸。

尽管外面风狂雨骤,但还是有几十只雄蛾扑向纱笼,此现象说明

A.昆虫间通过信息相联系,这种信息是无线电波

B.昆虫间通过信息相联系,因为昆虫都具有趋化性

C.昆虫间通过信息相联系,联系的媒介是阴雨天气

D.昆虫的雌雄个体间通过信息相联系,这种信息是化学信息——性外激素

38.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诗中写到: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与这一奇观的产生有关的信息主要是()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营养信息

39.下列生物现象是受温度这一物理信息影响的是()

A.蛾类在夜间活动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柑橘不能在北方栽种D.柳树喜欢在强光下生长

40.苍蝇的平衡棒原理被应用于运载火箭的研制中,这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中能体现出

A.潜在使用价值B.科研价值C.间接使用价值D.生态价值

41.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

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突出保护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其直接价值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禁止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2.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给当地人民的生命及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泥石流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就是滥伐乱垦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山体疏松。

下列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建设,可以预防泥石流的发生

B.为实现快速绿化,保护山体,应由外地引入一些繁殖迅速的新物种

C.人力进行经济活动时,需要遵循生态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

D.人类经济活动违反自然规律时,必然引起大自然的报复

43.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使用价值的是(  )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

B.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

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

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44.下列关于人口数量动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B.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人口动态的主要依据

C.人口数量问题既有其自然生理基础,又有其社会制约因素

D.不同人口种群出生率的差异主要是生殖年龄与个体数

45.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属于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是(  )

A.莴苣在适宜波长光下才能萌发生长

B.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

C.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

D.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

4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

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C.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这属于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

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

47.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  )

A.实现物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

B.实现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

C.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

D.减轻环境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

48.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开垦土地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关系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 

B.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开垦土地

C.人口增长→开垦土地→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  

D.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自然灾害频繁→植被破坏

49.生物体内残留有机汞的情况如下表所列

生物体

A

B

C

D

E

有机汞浓度(ppm)

0.05

7

0.51

68

0.39

那么,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应是:

()

50.用英文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用箭头表示食性关系,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下列哪种食物链或食物网中a种群较为稳定(  )

51.假设下图所示食物网中水稻固定的太阳能为N,能量传递效率为10%,且均匀传递,则人类获得的能量(  )

A.等于10-1NB.等于10-2N[C.少于10-1ND.多于10-1N

第51题第52题

52.上图为生态系统循环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f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B.该图中有三条食物链

C.图中的a一定是自养生物,b、c、d、e一定是异养生物

D.碳以有机物的形式由a传到b

53.右图是我国南方开始尝试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秸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

B.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某种杂草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C.在生态系统中,基本组成元素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不断循环,因而不需往农田中不断施加任何化肥

D.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差

54.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图中②+③+④+兔细胞呼吸消耗的能量应与①相等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的能量的一部分

 

第54题第55题

55.右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e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共有3条食物链

B.各营养级中,能量最多的是c,生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是a

C.若水体受有机磷农药轻度污染,则受害最严重的是a

D.若c所含能量为5.8×109kJ,d含1.3×108kJ,则a至少约含4.5×107kJ

56.下图是一个密封的养鱼缸,它是一个自我稳定的生态系统,有人指出养鱼缸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保持动态平衡的原因有:

①有稳定的能量来源②各类生物数量相对稳定③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为动物的生活提供氧气和养料④动物生长活动过程中产生的CO2能够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⑤微生物能利用、转化动物粪便和动植物残体,为植物生活提供营养。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④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

5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④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8.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利用的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可以促进物质循环再利用

D.食用菌、甲烷菌及蚯蚓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59.如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

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60.下图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

B.从上图可看出能量的流动特点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

C.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便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D.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2,4,6

第Ⅱ卷(非选择题)

61.(每空2分,共计10分)下图1是某草原生态的部分营养结构的模式图,图2中字母代表生物群落,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生物对应图2中的哪些成分            (用字母表示)

(2)图1若蛇取食蟾蜍的量由4/5调整到1/5,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增重1Kg

人比原来多增重        Kg。

(能量传递效率按20%算)

(3若下图表示此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草昆虫和蟾蜍利用食物的部分过程:

1植食动物的粪便属于图解中的_______部分,能量由植食动物流向肉食动物的传递效

可表示为_______(用序号表示)。

②图中两类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_____         等功能。

62.(每空2分,共计10分)右图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图解,据图回答:

(1)从不同营养级能量传递的多少看,图中②③④的大小关系是。

(2)三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

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的过程应属于图示中的哪个

箭头。

(3)初级消费者自身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是图中的哪个箭头?

(4)④中的能量大约只有③中能量的。

(5)由于某种原因,该生态系统中的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全部灭绝,则首先受损害的生物是图中的。

63.(每空2分,共计10分)右图为某温带草原食物网组成,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2)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能量流动途径是。

(3)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使碳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通过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

64.(每空2分,共计10分)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世界很多国家地区遭受各种自然灾害侵袭,生态学家分析,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与环境的破坏有巨大联系。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二氧化碳过多引发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为了减缓温室效应带来的危害,中国政府做出了节能减排的承诺,倡导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

降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措施有                           (写出两种即可)

(2)南方地区的旱灾有人猜测与绿化过程中大面积种植桉树林有关,桉树根系吸水能力极强,会减少地下水的储备,桉树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据调查,大面积桉树林周围几乎不能生长其他植物,这是由于桉树与其他植物存在竞争关系,因此桉树林的   稳定性较弱。

(3)品种单一的桉树林容易引发虫灾,原因是                           。

相关部门准备引进一些青蛙来消灭以桉树为食的害虫,在这条食物链中,青蛙的营养级是        。

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2,4,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DACC6-10DBCCA11-15ACCBA16-20CAADD

21-25DCDCC26-30BBDCC31-35ADDBA36-40DDACB

41-45DBBDC46-50CBACD51-55CBCDB56-60BBBAC

二、非选择题:

61.(每空2分,共计10分)

(1)ADC       

(2)2.4

(3)①A     ⑥/②    

②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不全不得分)

62.(每空2分,共计10分)

(1)②>③>④

(2)⑨(3)⑤(4)10%—20%(5)C

63.(每空2分,共计10分)

(1)草

(2)光能草→兔→猫头鹰(3)CO2呼吸

64、(每空2分,共计10分)

(1)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2)生产者      抵抗力   

(3)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       第三营养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