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4.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5403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4.docx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4.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4.docx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4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学主要内容

人教版初中生物下册第64-67页《血流的管道——血管》

2、教材编写特点

学生对血管结构与功能的理解,是在实验基础活动中实现的,在实验中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教材创设丰富的情境、图片,使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提高观察力。

体会血管对人体的意义,形成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

3、教材内容的核心生物思想

探索血管结构与功能的过程,养成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提高观察力。

教材设计了多个情境,通过这些情境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实验、讨论、图片等情境,说明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

二、学生分析

1、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和实验基础。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人体内的一些血管,只是比较简单。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

第一个困难会出现在血管的结构特点;大的困难应该是结构与功能相统一思想的形成。

4、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

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能通过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学习,掌握新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组织,如:

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探索,通过同桌、小组的交流和讨论进一步探究和巩固新知。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养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3.能力:

尝试认识和区分三种血管及血液的能力;养成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提高观察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

结构与功能统一思想的培养。

五.课前准备:

实验课件  学生作业资料

六.课前交流:

让学生讨论人在受创伤时的出学情况课件播放.

(设计意图:

让学生消除心里的紧张情绪,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后面的课堂气氛做准备。

 七.教学活动: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活动一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讨论:

1.你观察到了几种血管?

这些血管中血流速度一样吗?

2.你能区分几种不同的血管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血流的管道——血管》。

板书课题:

《血流的管道——血管》

(设计意图:

通过实验,让学生对血管有一个直观认识,感受到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一种需要,并在学生的观察、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三种血管结构特点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实验的必要性,并渗透对应思想教育。

活动二

生物课件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课件导入,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的导出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渗透了生物来自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生物活动中。

(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1.认识血管的特点及功能。

填表:

血管名称

结构

功能

管壁特点

管内血流速度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2.小组交流讨论,并了解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思想

(设计意图:

在教学中,联系学生本身,从具体到抽象,让学生明白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思想。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的乐趣,使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思考。

3.观察书中图片进一步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

4.练一练:

(1).血流速度最慢的是()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三者都是

(2).人手背上的“青筋”是()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其它组织血管以外的

(3).小刚生病了,去医院输液,针插入的血管是()

A.毛细血管B.动脉C.静脉D.不能确定

此练习的目的是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是很有必要的训练。

 (设计意图:

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练习,熟练掌握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巩固练习

(1)做同步练习册上有关血管的题目。

(2)汇报交流。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课件,指名填空。

讨论交流:

进一步认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特点;

小结:

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设计意图:

通过讨论交流、教师总结等形式,让学生在素材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养成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提高观察力。

 2、贴近生活,加深巩固

(出示)课件

不同血管出血时,如何止血?

3.综合训练深化理解(课件出示)

(四)课堂作业,巩固延伸

课件出示以下练习

(五)、总结全课,画龙点睛

问:

这节课学得开心吗?

请谈谈你的收获.你觉得用对人体重要吗?

回答到要点即可(简洁,重要)

师:

如果用字母A表示非常满意、B表示比较满意、C表示有点遗憾,你准备给自己选哪个字母?

你还想把A送给谁?

为什么?

那你准备把哪个字母送给老师呢?

(设计意图:

学以致用,总结全课,画龙点睛。

 (六)课后巩固拓展:

1.课堂作业:

67页第一题

(设计意图:

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血流的管道——血管》

1.动脉

(1).结构:

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

(2)功能: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

2.毛细血管

(1).结构:

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十分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血流速度最慢。

(2)功能:

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3.静脉

(1).结构:

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

(2)功能:

将血液从身体各处送回心脏。

八、总的设计意图及教学反思与探讨:

1、设计多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在学生的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三种血管的结构,让学生体会实验的直观性,并渗透对应思想教育。

从学生平时的生活导入,不仅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受到了血管对人体的重要,同时以巧妙地提问自然地引入到知识学习中;通过自主探究时,活跃学习气氛,使学生顺利了解了人体的三种血管;通过课件,由抽象的情境到形象,由浅入深,利于学生接受。

2.用层层递进的教学方法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师生提问,自主探索,分组讨论交流等多种学习形式,有序、渐进地组织教学。

从谈话交流到启发思考,从自主探究到巩固拓展,从生活中的实例导入(让学生讨论人在受创伤时的出学情况),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应用中提高。

教学的重、难点在层层递进的教学过程中得以分解,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也一点点积累起来。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思想。

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让学生掌

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

本节设计,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自然的接受新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思考、探究、概括的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

一、导入

有效且富有启发性的导入,不但可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兴趣,而且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

本节课我采用的导入方法是通过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首先复习上一节学习的血液成分,由此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血液在人体内是怎样运输的?

然后让学生通过录像进行学习。

血液录像的选择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是血液从人体的心脏流出到全身,之后是血液在较粗大的血管内流动,然后血管逐渐变细,最后是血液在毛细血管内流动,且能够清楚地看到红细胞的流动。

当学生看到血液在粗大的血管内奔流不息地流动后,个个都非常兴奋,这时再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通过录像我们可以看到血液在人体内是沿着一个什么样的管道在流动呢?

由此引出课题。

这个导入是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的,因此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全神贯注、精神振奋并能主动地接受新知识,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实验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在旧教材中是一个传统性的验证性实验。

为了体现新教材的理念,我重新设计了一份新的实验报告,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的观察、操作和实验去感受和领悟科学的理念。

具体安排是:

1.首先请学生带着思考中的三个问题,阅读新教材第64、65页,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步骤,阅读完后,小组讨论。

除课本中三个问题,如果你还有新的问题,请写在旁边的空白处。

学生提出新问题:

(1)用其他的鳍观察行不行?

(2)为什么用尾鳍色素少的小鱼,换成尾鳍色素多的行不行?

(3)为什么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

只包裹其中的一部分行不行?

为什么?

如果把小鱼的头部包裹起来,小鱼会怎样?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肯定、鼓励。

以上三个问题处理方法是:

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不能回答的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做不同的尝试,看看结果怎样。

2.提出要求1、2两点,目的是让学生在观察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同时要爱护小动物。

3.介绍显微投影并请两个学生到前边利用显微投影做实验。

4.学生结合第5点的4个问题做实验。

实验完毕后,列表比较几种血管的不同。

这样设计教学,可以使学生带着思考问题先阅读并提出质疑,后看要求,带着问题做实验。

因为有疑问,又急需从实验中找到答案,所以,学生做实验时兴趣盎然。

通过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及小组协作能力,也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即实验过程中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自实践,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从而获得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三、对三种血管有关问题的设计

1.三种血管概念的设计:

通过实验,学生已经知道人体内血管分为三种即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叫。

为了讲清这个问题,我做了一个课件──心脏与三种血管之间的关系。

讲述时,我采用的方法是单个出现,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学生既明白了什么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又通过讲述与观察懂得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在人体内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心脏组成了一个封闭的管道。

2.三种血管特点的设计:

人体内的血管结构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这部分知识非常难理解,是重点更是难点。

为便于学生理解好以上这节课,我制作了三个课件。

首先,我将截取的三种血管图放在一起,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这三个图有什么不同,目的是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辨析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

通过对比,学生立刻明白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即管壁的薄厚、弹性的大小、管腔的宽窄及静脉里有静脉瓣等。

然后,我采取师生对话的方法介绍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在人体内的分布和血压情况,为了更形象地讲清问题,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如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内血流速度分别是30厘米/秒、8厘米/秒、1厘米/秒,在1平方厘米的肌肉内能数出1350条毛细血管,如果把全身的毛细血管首尾相连总长度约11万公里,相当于北京到上海往返40次,等等。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内的血流速度、血压、数量不同,而且相差如此悬殊,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在讲述四肢内的静脉瓣功能时我指出:

静脉是回心血管,血液经过毛细血管汇入静脉,相对压力较小,血流速度慢,大静脉内每秒8厘米。

血液在压力小的情况下,会出现倒流现象,为了防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