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八年级第一学期艺术音乐.docx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八年级第一学期艺术音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八年级第一学期艺术音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八年级第一学期艺术音乐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八年级第一学期艺术(音乐)
第二单元自然——孕育艺术的乳汁
第五课《月夜》单元教学设计
上海市汾阳中学赵晓玲【教学设计说明】
一、本课与教材地位的理解
本课教学使用初二《艺术》(音乐)教材(第一学期),其中《月夜》是第二单元《自然——孕育艺术的乳汁》第六课,旨在学生经过听、看、活动、讨论等形式感受自然界的各种物象与艺术作品的完美结合,从中体会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形式所表达的自然景观与艺术家的情感抒发,由此逐步认识到真正的艺术家是将自然作为自己的老师,不断观察、学习、思考。
《月夜》共分三课时教学,第一课时“美丽的夜晚”——通过一系列的作品欣赏感受月夜的自然美和艺术美;第二课时“夜歌”——以学习吹奏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为主,体会艺术家对自然的敬意与陶醉;第三课时“春江花月夜”——以学生活动为主,观看舞蹈、配乐朗诵诗歌等,学生在加深对传统艺术中的“月夜”感受之外,同时也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寻找属于自己的月夜。
二、对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设计的指导思想
1、采用“情景教学”与“辅导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包括情景创设、问题设置、自主或协作学习与讨论、交流与创作,在学生交流中评估效果,在师生共同探讨中,提升艺术情感。
2、指导思想主要基于两点考虑,其一,本课教学主题是亲近艺术中的自然、感受古人对自然敬意,最后从内心热爱自然。
因此,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设计的指导思想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展开,围绕主题展开。
其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注重自主学习、实践体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这种学习方法的改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学习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采用此种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设计的指导思想就是为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创设有效的平台。
三、对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设想及做法
以二期课改的理念和艺术课程标准为指导,本课围绕三维目标和课程主题对
学生有以下几点设想与做法:
1、第三课时一开始就是“艺术拓展与交流”,部分学生和大家分享自己寻找的月夜作品,相互交流与评价;
2、参与小组讨论,猜想如何运用肢体动作做出“春”、“花”、“月”三种自然景象;再观赏影片中舞蹈家的表现,体会舞蹈中的肢体语汇;
3、对比《春江花月夜》与《秋湖月夜》在音乐方面的异同,感受民乐器的色彩特点;
4、配乐朗诵诗词《春江花月夜》,体会由自然衍生出的诗、舞、乐完美配合在一起所产生的艺术美感;
5、回忆学过的诗歌中哪些描绘“月夜”,并为这些诗歌选择相应的背景音乐并相互评价;
6、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与合适的音乐,分小组相互讨论如何运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诗歌意境,相互交流体会古代诗词与音乐的美妙,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7、第一课时学生通过比较欣赏和画音结合,初步感受月夜的自然之美,由此第二课时逐步体会月夜的人文之美,最后在第三课时初步领悟月夜的艺术之美。
四、期望体现的教学特点和达到的目标
1、期望达到“知识与技能、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期望学生通过对本课全过程的体验,学会发现、合作、分析的能力和方法。
2、期望能够反映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设计的指导思想,使“情景教学模式”成为学生学习的平台,使课堂成为实践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场所;能够反映教师在引导学生过程中的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使师生地位有机置换,主导、主体作用有机统一。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美妙的夜晚
第二课时:
吹奏“月夜”
第三课时:
春江花月夜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美妙的夜晚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目的】1、通过对“月夜”题材的实践活动,感受音乐的抒情性与音乐美
的特性,从而产生亲近大自然,亲近艺术的情感体验。
2、经过不同的“月夜”体验交流比较,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音乐作品,
尝试以诗配乐,从而初步感知描绘月夜作品的特征;
3、初步了解印象派音乐、作曲家。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同一主题的不同版本内容比较,初步体会“月夜”的各种美,
给艺术家们带来各种不同的灵感。
2、比较作品,从中感受月夜的自然美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前就播放“神秘园”乐队的《夜曲》,制造气氛,通过乐曲在上课时引申至“月夜”主题。
二、欣赏
1、学生先形容一下月夜带给我们的感受
“宁静、平淡、柔美、神秘、忧郁、浪漫、恐怖等”
2、师谈谈关于“月夜”的作品
由前面的词汇引申
?
一个平淡、宁静的夜晚——《月光》(德彪西)
一个让人忧心重重的夜晚——《月光奏鸣曲》(贝多芬)?
?
一个浪漫、风雅的夜晚——《秋湖月夜》(民乐合奏)
?
一个欢乐、兴奋狂欢的夜晚——电子音乐(贝多芬)
?
一个黑暗、恐怖的夜晚——老师即兴弹奏
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正浓时,老师展开介绍这些精彩的音乐片段选自哪些经典的作品。
三、艺术认知与欣赏
1、著名的两大“月光”
?
德彪西《月光》钢琴曲
1)说说这首乐曲具体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放CD)
2)乐曲你认为好理解吗,(与贝多芬的“月光”比较)好理解——为什么,
(引出“印象主义”)
3)什么是印象派,——简介德彪西
印象派——注重色彩,描绘自然古典主义——意义深邃,内容丰富
?
贝多芬《月光》钢琴奏鸣曲
1)如果不说出题目,同学们会认为乐曲描绘了什么内容,
2)与德彪西的“月光”比较,这首月光在钢琴上弹奏大多运用了哪个音域,
3)作者大量运用中低音区想表现什么,——夜晚犹如翻滚潮水般的思绪
德彪西多数运用了了中高音区,想表现什么,——纯洁的月光洒在湖面
上时的波光粼粼
4)说说“月光奏鸣曲”背后的故事——再听音乐——加深印象2、民乐合奏《秋湖月夜》
1)这首民乐合奏曲中,能听出运用了哪些乐器,主奏乐器是什么,(笛子)2)随着乐曲的进行,你还能想到哪些场景,
3)有什么诗文可以配上这首音乐,(《水调歌头》等)
4)看书——试试配乐诗朗诵,用文学艺术体味一下自然之美
3、学生总结
月夜的自然美——忧郁、宁静、神秘,另人充满想象;
月夜的艺术美——可以深邃,可以透彻;
学唱歌曲《夜歌》(俄罗斯歌曲)
四、小结本课
作业:
回家自己寻找与月夜相关的音乐作品
第二课时:
吹奏“月夜”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目的】
1、通过课后题的检查与习作,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发展他们的自我能动
性。
2、通过创造与拓展,使学生运用自己的演奏能力,不仅可以加深感受月夜的自
然特性和艺术创作的美感,而且吹奏口琴技巧将有所提高。
3、通过同学们对“月夜”诗文的收集,大家相互交流,配乐朗诵,进一步融入
自然的天然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1、用口琴吹奏青海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
2、吹奏时注意节奏的准确和力度变化,以及“#”记号。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彻底感受到艺术是由不同形式与表现组成的,但不论哪种方式,他们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无伴奏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
二、艺术实践口琴吹奏《半个月亮爬上来》
1、老师示范吹奏
2、请大家找出乐曲的难点——“#”记号
3、说明记号难点,老师比较吹奏,请同学分辨这个记号有什么作用——升高半音
基础不太好的班级将“#2”改为“2”“#1”改为“1”4、注意:
1)吹奏时,音与音之间的连贯性。
2)学生吹奏练习时,只吹第一声部,注意呼吸,节奏
5、分段练习
6、整首连奏,老师弹琴作为引导
三、艺术拓展课后题四
1、检查学生完成的情况
2、教师针对学生完成的情况加以补充
3、讨论交流配乐诗朗诵大会
1)分四组,每组整理出一首诗文,配上相关的音乐(音乐老师提供)
2)交流配乐诗朗诵,诗朗诵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吟唱诗文或简单的形体动作
3)评价,推出最好的一组,师生共同演绎
四、小结本课
第三课时:
春江花月夜
【教学对象】八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分享、对比不同的“月夜”音乐作品,感受作品描绘的恬静、安溢的意境,加深体会、热爱自己本民族的传统艺术文化。
2、通过同一内容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比较,感受艺术内容的丰富,及不同艺术形式,同样的内涵联系。
3、尝试模仿舞蹈动作,配乐朗诵等,感受诗、舞、乐之间的密切联系,加深对音乐意境的感触,培养创作能力、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从整体去初步理解艺术形式在表达过程中,都有自身想抒发的情感。
2、民族音乐中的诗、乐、舞的意境联系及情绪色彩。
【教学难点】
创造与拓展中引导学生表达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与情绪色彩;1、
2、鼓励学生上台参与活动,创作中注意把各种艺术形式有力的结合在一起。
教学准备:
VCD多媒体题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言导入(简单回忆上节课内容——引出交流内容)二、艺术拓展与交流
根据上节课的课后要求,搭建舞台,让学生展示找寻的“月夜”音乐,并自己介绍作品与大家分享:
1、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作品,或表现创作,也可三五个一起表现,形式不限,但一定要贴近主题——我的月夜(夜晚)
2、欣赏时进行简单展示作品——介绍作品——分享作品——评价作品3、总结(学生总结)
在音乐中,如何表现月夜,
速度——慢,情绪——柔和,力度——变化不大,以轻为主等三、欣赏
由讨论引至民乐名曲《春江花月夜》不同艺术形式进行比较:
1、听古筝演奏此曲,体会民乐演奏的诗情画意、缥缈意境(听完请同学们简单描绘一下画面)
2、简介此曲由来,引出诗词。
3、配乐诗朗诵——请大家读读唐诗《春江花月夜》(唐?
张若虚)并尝试与民乐合奏曲相配。
1)学生尝试,相互评价。
2)老师来配——引至舞蹈版本
4、欣赏舞蹈《春江花月夜》(VCD)(详)
?
欣赏前小组讨论:
如何运用肢体动作做出“春”、“花”、“月”三种自然景象;(每组派一个代表展示动作)
?
欣赏视频,观察舞蹈家“陈爱莲”如何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中的“春”“江”“花”“月”。
?
感受由自然景象衍生出的诗、舞、乐完美配合在一起所产生的美感;5、简介舞蹈家“陈爱莲”,以及最近的公益展演
四、艺术实践与拓展
?
比较欣赏民乐《秋湖月夜》
1、比较不同的“月夜”(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简单写下来)2、分四组讨论,由组长把讨论的内容统一归纳后,写在题板上的表格里。
曲名秋湖月夜春江花月夜
音乐主奏乐器运用的笛子,全曲所主奏乐器运用了琵琶和古筝,很诗
表现的夜很浪漫,很诗情画意情画意,同时也让人感到华丽的宫
廷乐舞。
相同都表现了月夜怀念幸福的感觉
诗词自然描写由景寄情
3、学生评价总结
月夜的自然美——忧郁、宁静、神秘,另人充满想象;
月夜的艺术美——可以深邃,可以透彻;
4、教师总结
月夜作品共同特点——创作时要抓住思想情感的中心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也就是情感流露与自然本身的特性要统一)——中国人的夜晚情怀(多思念、多乡愁、多感叹)——〈拓展〉中国乐器演奏的音乐(尤其是人文音乐)多为夜晚抒情五、小结本课
【学习评价】
评价主体——学生、老师。
主张学生本人、同学之间、以及与教师进行相互评价,重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重要作用。
评价内容——以课程三维目标的三个层面和本课时教学领域的三个内容,以学生为基准进行多方评价。
评价方法——在逐步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展开,多用鼓励,师生相互疏导问题的“答案”,从评价中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在生生相互评价,自我评价中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评价方式——大家讨论、师生问题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