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二专题1连城二中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12880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4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二专题1连城二中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二专题1连城二中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二专题1连城二中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二专题1连城二中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二专题1连城二中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二专题1连城二中罗.docx

《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二专题1连城二中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二专题1连城二中罗.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二专题1连城二中罗.docx

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二专题1连城二中罗

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

必修二专题1

连城二中罗春旺整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

1.(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13题)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

图8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答案】D

【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历史时空。

此题主要体现史地综合,考查识记能力。

钧窑在河南,定窑在河北,景德镇窑在江西、耀州窑在陕西。

唐宋以来,各地瓷窑所产瓷器各具风格,这些名窑都以其产品的质量闻名天下。

结合地图可以方便地得出D项。

2.(2009年高考宁夏文综27题)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

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答案】D

【点拨】从题干所给材料“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易误选B选项,但完整的分析材料,D选项更符合题意。

3.(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18题)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

“(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几三十载”。

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答案】C

【点拨】通过题干中的“(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说明明朝前期是有私贩到日本从事贸易,A项错。

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项不符合史实。

“海禁”政策从明朝开始一直到清朝仍继续实行,D项错误。

中国“开市舶……不得……亦禁不得……。

奉旨允行,几三十载”说明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正确答案为C项。

4.(2009年江苏高考4题)沈括《梦溪笔谈》载:

“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

”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春秋时期B.西汉C.南北朝D.北宋

【答案】C

【点拨】此题考察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材料描述的是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之一,即生铁陷入法,这个技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5.(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12题)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

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

根据以为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②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③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④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A

【点拨】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和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战国时期的北京地区属于燕国统治。

从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北方的燕国与韩、赵、魏等国贸易往来频繁,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出土燕国货币说明北方游牧地区有与燕国贸易往来。

而战国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诸多的商业中心。

依据“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可知①正确;此处遗址发现多个诸侯国的货币,说明②③正确;④说不法片面。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曾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因此北京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的铸币,说明②③正确;辽宁、吉林和内蒙古战国时期曾是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区域,这些地方有燕国货币出土说明①正确。

战国时期商业中心有多个,比如齐国的临淄也是,因此④说法错误,排除带④的。

答案为A。

6.(2009年广东高考3题)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答案】C

【点拨】江宁织造局的生产由政府派人主持,应该属于官营手工业。

而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是不投放市场,全部供皇室使用。

7.(2007年高考海南单科2题)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

A.由官府控制B.不受官府的干预

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

【答案】A

【点拨】“工商食官”制度可理解为工商食于官,手工业、商业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与官府之间的关系紧密,受官府严格控制。

8.(2011年海南高考3题)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

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

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答案】C

【点拨】宋代商业的一个特点是实行街市制,即商业活动不受经营时间、活动区域的限制,同时也不在受政府的直接监视。

选项A中的市仍有活动区域的限制,排除A项;选项B中的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即市受到政府的管理,排除B项;选项D中的市只能在固定的区域即“坊”中经营,属于唐以前的商业活动特点,排除D项;因此本题选C

9.(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21题)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答案】C

【点拨】题眼:

“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为什么超过了农业税收?

”本题考查南宋商业发展的原因背景。

宋朝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个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的朝代。

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政府放松了以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宋代农业生产发展;古代封建政府一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出现在明朝;因此可以排除ABD项。

10.(2011年高考四川文综15题)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

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答案】D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鸦片战争前中国和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比较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本题既要看到当时中国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的状况,也要看到质的差异,即中国经济总量依托的大多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在于近代工业这一差异,才能排除中国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等错误的认识。

而D是能够直接从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11.(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15题)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答案】B

【点拨】本题主要考察基本史实的概念以及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注意此题为反向选择。

从“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中“便往还而通贸易”这一记载可以推断出A项正确;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

因此C、D也正确。

12.(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14题)古代有“闽人以海为田”之说,这种说法突出反映了福建人

A.临海而居的居住方式B.围海造田的生产方式

C.靠海谋生的生存方式D.四海为家的生活方式

【答案】C

【点拨】福建临海,具有靠海谋生的特点和优势,“闽人以海为田”主要是指靠海谋生的生存方式。

“田”即土地是古代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以海为田”即靠海谋生。

13.(2007年高考海南单科3题)南朝初期,江淮地区“土多稻田”。

为了“尽勤地利”,朝廷令“自今悉督种麦,以助阙乏”。

这证明该地区在推行()

A.垄作法B.套作制

C.稻麦二熟制D.一年三熟制

【答案】C

【点拨】此题关键是对材料阅读与理解,江淮地区种植水稻,但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增加粮食产量,官府组织民众在水稻收割之后,种植小麦。

14.(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1题)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答案】C

【点拨】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图文结合,较好地考查考生理解能力,及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

注意题中限定条件词是“商朝”和“农耕生产”。

A项是商朝的刑具;B项与农耕生产有关,但牛耕最早出现于春秋后期,依据图中所示,应为唐朝出现的曲辕犁;D项铁犁在战国中后期用于牛耕。

C项是“田”字的写法,反映的是井田制的内容,故C项正确。

此题图文结合,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考查中国古代经济。

根据课本知识,春秋才出现铁器和牛耕,可以以首先排除B、D选项,而A选项属于商代的政治制度,显然与题目关键词“农耕生产”无关,因而,正确选项只有C。

15.(2007年高考海南单科5题)图2为“胡人执犁俑”。

该陶俑可能最早制作于()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答案】B

【点拨】此题关键在于读出图片内含信息,胡人所背负的是“曲辕犁”,为唐代所出现。

16.(2007年高考海南单科7题)明代张居正说:

“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

”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答案】A

【点拨】此题关键在于读懂材料,明代政府坚持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所以可排除B、C;D为干扰项,张居正只所以有对商业这番态度,主要是因为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所以,从整个材料所反映出的信息应正确理解为A。

17.(2008年江苏高考4题)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②丝绸之路的畅通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答案】C

【点拨】四选项古代大商帮的出现主要是在明清时期,而且与题干联系不大。

故④不选。

选C项。

18.(2010高考安徽文综题12)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图2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ABCD

【答案】C

【点拨】解题的关键抓住题干的时间限定,六安双墩汉墓,青花瓷元朝时出现,不可能出现。

19.(2010年海南高考历史5题)辛弃疾说:

“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

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B.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

C.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D.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

【答案】C

【点拨】考查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北方“养生之具不求于人”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贫富差距不大,无法得出北方比南方农业发达,排除A,南方“多末作以病农”,“兼并之患兴”是贫富差距的原因,排除B,从材料中无法看到北方比南风更稳定,“末”指工商业,南方“多末”因此答案C。

20.(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2题)宋人诗云:

“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

……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

”计中反映了宋代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答案】A

【点拨】本题考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西家”进行缫丝生产,然后把缫丝卖掉换取谷子,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已经有了较大发展。

21.(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10题)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答案】B

【点拨】从关键词“汉代”,可以排除A项,因为春秋时期就开始使用铁器;汉代随着犁壁的发明,已经开始推广使用牛耕,排除C;雇佣关系盛行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

故选B。

22.(2008年高考北京文综14题)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芍陂

【答案】A

【点拨】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秦王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并由郑国主持兴修的大型灌溉渠,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

泾河从陕西北部群山中冲出,流至礼泉就进入关中平原。

灵渠全长37公里,建成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

春秋]时期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年~公元前591年)由孙叔敖创建(一说为战国时楚子思所建),位于今安徽寿县南。

芍陂引淠入白芍亭东成湖,东汉至唐可灌田万顷。

隋唐时属安丰县境,后萎废。

由提上的“三国时蜀相诸葛亮”一句可知次水利工程应在当时蜀国境内,所以应选A。

23.(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5题)西欧中世纪庄园和东汉后期庄园的共同特点是

A.主人和农民之间有雇佣关系B.具有商品货币关系

C.有自营地和份地的区别D.自给自足的经济体

【答案】D

【点拨】测量目标:

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

考试内容:

中世纪西欧/庄园和城市/中世纪庄园的特征。

分析:

自给自足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的基本特点,西欧中世纪庄园同样具有这一特点。

此题为比较题,中世纪的庄园在第1分册,课文的描述如下:

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国会、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都是庄园领主。

典型庄园的耕地大致包括三部分:

领主自营地、农奴份地和自由农民分地。

东汉后期的庄园在第2分册第10课,在讲述东汉的衰败时,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地方豪强势力的不断膨胀,豪强地主拥有“连栋数百,膏田满野”的大庄园,驱使成千上万的依附农民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经济上自给自足,非常富有。

所以从课本描述,可以得出ABC都是错误的。

24.(2009年高考山东文综10题)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①农业经济衰退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答案】B

【点拨】此题难度为偏难,考查提炼多点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文字信息中“16世纪晚期”、“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可依次确定四个选项的取舍。

烟草、木棉都属于经济作物,。

其大量种植不仅不反映农业的衰退,恰恰相反反映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导致了农村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

农产品加工业兴起在材料中反映不出来。

25.(2007年高考江苏单科1题)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

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

A.孙叔敖B.管仲C.李冰D.郑国

【答案】C

【点拨】战国时期的秦国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6.(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14题)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答案】B

【点拨】本题以宋代是否已用煤取代木柴的不同材料作为切入点,考查对史料的鉴别能力。

此题考查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史观,是近年来各地高考命题比较注重的题目类型。

通过此题,主要考查全面占有史料的重要性,正面和反面资料都要收集,然后再分析,这样才能得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

A项说法片面,材料虽然矛盾,但未必不能得出结论。

因为相互矛盾的其中一方可能是正确的,那样就能得出结论;C项强调的是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即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印证),但过于绝对。

因为不是任何结论都需要考古学证明。

考古学主要适用于远古时期没有文献资料的情况。

D项表述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材料一中的“数百万家”既可以包括民众,也可以包括官员。

27.(2007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19题)“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这句话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D.商品经济的发达

【答案】A

【点拨】抓住题干中的“夫耕女织”,可看出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28.(2010年海南高考历史3题)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

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小农经济的发展B.租佃关系的盛行

C.土地的高度集中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答案】C

【点拨】北魏到唐朝前期,国家掌握大量土地,均田制得以推行,唐朝中后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大地主兼并自耕农的土地以及国家分配给农民的土地,造成国家土地所有制的萎缩,不仅均田制遭破坏,国家也无法推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

29.(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4题)图4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

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发展沿革历史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楚庄王九年(公元前605年)前许,孙叔敖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水利家。

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

因该灌区的两条引水河总长为100余里,公元前598-前591领导修建了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以称安丰塘,其周长120许里,灌田万顷,迄今2500多年一直发挥着灌溉效益。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根据所学知识,坎儿井起源于西汉时期,固①正确;根据材料“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得之坎儿井正是利用新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而兴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固③正确;从图中明显可以看到坎儿井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固④正确;而材料没有体现该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另外根据所学知识在坎儿井之前还有著名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等。

30.(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6题)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

途中可以与他进行贸易的的国家和地区有

A.西域、大食、波斯

B.大食、波斯、新罗

C.西域、日本、大食

D.波斯、新罗、日本

【答案】A

【点拨】此题考察的是第2分册第15课唐朝中外文化的交流。

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在课文中有。

选项中的日本、新罗是不能通过陆路通道过去的,必须走海路,故选A。

测量目标:

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

考试内容: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中外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全盛。

分析:

记得丝绸之路全盛时期的基本路线即可。

31.(2008年高考山东文综9题)图3为北宋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D

【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商业与城市,以及手工业发展情况。

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

北宋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夜市、草市、晓市开始出现;同时,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子”;中国开始出现彩瓷是在元朝,元朝出现了青花瓷,故②错误,宋代时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官窑;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于明清时期,故④表述错误。

元代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徽商最早出现于明中期以后,故选D。

32.(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13题)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

A.废除五铢钱B.市坊分区C.实行两税法D.草市兴起

【答案】B

【点拨】隋唐时期城市中,实行严格的坊市制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33.(2011年江苏高考题1题)明朝张瀚称:

“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

顾低昂轻重之权,在入主操之尔。

”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A.农业仅赖百工B.百工亦为本业C.农工比重适当D.农工任其消长

【答案】C

【点拨】本题考查考生的材料阅读、理解能力。

分析材料,大意是说善于治理国家者,会让有无相互补充,农业和商业、手工业按一定比例适当地发展,这样商业和手工业可以促进农业发展,而不是阻碍。

如何对待农业、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取决于君主的态度。

材料出自于明代官员张瀚的史料笔记《松窗梦语》。

这段材料反映了农工比重适当的经济主张,选C项。

A项说法材料中未体现;B项百工也为本业,材料中未反映,作者认为本业是农业;D项说法也与材料不符。

“农末适均”即农业与工商业协调均衡发展。

34.(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13题)右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边境贸易?

A.东晋

B.隋朝

C.北宋

D.南宋

【答案】C

【点拨】测量目标:

历史技能/辨认空间中历史发生的位置及其演变;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

考试内容:

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分析:

“西夏”的存在、边界线、都城的位置(江、河之间),综合起来足以判断。

此题考察第3分册第19课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榷场在两宋时期都有,此题解题关键在于都城,都城在开封,是北宋。

故选C。

35.(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15题)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答案】B

【点拨】题干材料中的“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A项正确。

“卖新丝”“粜新谷”,反映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C项正确。

“新丝”是手工业品,“新谷”是农作物,反映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D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提及土地问题,故B项错误。

36.(2008年广东高考4题)齐国管仲说:

“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之巧。

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

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

该判断:

()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答案】D

【点拨】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史论结合,据史推论的能力,材料不够充分,有以偏盖全之嫌。

材料强调的是农业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只能看成是重农政策出台的必要性,而非说明重农政策是精耕细做的农业产生的条件,混淆了因果关系,思维判断错误,从而结论错误。

精耕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