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学校高考高三语文月考试题01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学校高考高三语文月考试题01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学校高考高三语文月考试题01 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学校高考高三语文月考试题01Word版含答案
2018高考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01
满分150分。
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落笔/落魄冲锋枪/冲击波剥削/瘦削不堪靡靡之音/风靡一时
B.刹那/古刹倒胃口/倒霉运累赘/果实累累强弩之末/强人所难
C.佣工/佣金干细胞/干休所攒射/万头攒动解甲归田/解囊相助
D.殷勤/殷切迫击炮/迫切性绰约/绰绰有余擢发难数/数典忘祖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抱残守缺枉费心机励精图志名列前茅买牍还珠
B.革故鼎新改弦更章汗流浃背开门揖盗首屈一指
C.坐收渔利继往开来玲珑剔透永葆青春风起云涌
D.迫不及待怨天尤人闻过饰非进退维谷姗姗来迟
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气候变化,从未像2010年这般引起广泛关注,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全球公映的好莱坞火难大片《2012》更是寓意无穷,让人类深思如何善待地球,如何善待共有的家园?
B.“哥偷的不是菜,哥偷的是寂寞。
”小白领“偷菜”上瘾的背后,折射的是一种扭曲的社会价值观,代表的是一种精神空虚的无聊文化。
C.按照计划,德、英的风力、挪威的水力、比利时和丹麦的潮汐以及其他国家的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所发出的电力将形成互通的输电网,用于解决单个发电厂由于天气等原因造成的供电不稳定问题。
D.近日,“贫二代”一词在各大网站频频出现,“出身贫寒,社会关系缺乏,求职过程中全靠个人奋斗”成为校园“贫二代”的简单特征(2012年2月12日《中国青年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12月2日,湖南茶业博览会在省展览馆举行。
这次博览会,汇集了君山银针、安化黑茶、古丈毛尖等1万多种名优湘茶,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B.日本右翼势力对“疆独台独藏独”暗送秋波,企图借助分裂分子,达到反华和对抗中国的目的,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强烈抨击。
C.2010年斯坦科维奇杯洲际篮球赛三、四名的决赛中,中国队在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拼尽全力,反戈一击。
以76比58战胜了老对手伊朗队,取得了第三名。
D.戛纳电影节参赛片、华人导演李安执导的美国电影《制造伍德斯托克》在戛纳首映,赢得了影评家和普通观众真诚热情的溢美之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诚信缺失对社会道德是毁灭性的伤害,当前为公众深恶痛绝的那些恶性事件,每一件都深深地刻着背信弃义的烙印和丑恶心理。
B.《我叫王土地》讲述了一个穷苦农民凭借对土地的热爱,依靠对兴修水利的天赋异禀,不断地坚持,终于成为河套地区的大地商兼水利专家。
C.改革公费医疗制度,实施医疗保险的问题,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愉快接受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D.警察牌号车接送单位职工孩子上下学,表面上看是为社会分忧,实则是权力支配下的谋求私利,“警用校车”还是不要的好。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很多人说:
什么是意境?
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
唐代刘禹锡有句话:
“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
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
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
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
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
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是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
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
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
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
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境》)
6.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应该是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
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
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十分有限,而意境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古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游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务与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
C.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D.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
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赵韩王普①为相。
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
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
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
“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
”帝曰:
“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
”普曰:
“陛下小天下耶?
南征北伐,今其时也。
愿闻成算所向②。
”帝曰:
“吾欲下太原。
”普默然久之,曰:
“非臣所知也。
”帝问其故,普曰:
“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
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帝笑曰:
“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遂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
“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
”普曰:
“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语未毕,上曰:
“卿勿复言,吾已谕矣。
”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上曰:
“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
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
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
”皆再拜曰:
“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
”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
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
上素嫌其人,不与。
普坚以为请,曰:
“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
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上怒甚,起,普亦随之。
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
上寤,乃可其奏。
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
明日,普复奏之,又不用。
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
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太宗③欲相普,或谮之日:
“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
”太宗疑之,以告普。
普曰:
“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④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
”上意释然,卒相之。
(选自《言行龟鉴》,有改动)
【注】①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
②成算所向:
以后的打算。
③太宗,指宋太宗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
④艺祖:
指一朝开国的帝王。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二边之忠,我独当之当:
对,面对
B.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道:
道义
C.卿勿复言,吾已谕矣谕:
明白
D.上索嫌其人,不与与:
赞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使一举而下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B.上因晚朝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岂得以喜怒专之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则《论语》二十篇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1.《续资治通鉴·宋纪》中评价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这一点的是()
①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②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③君臣之间,两无猜嫌④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⑤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⑥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A.②④⑥B.②③⑤C.①④⑤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太祖刚刚即位之时经常微服私访,有时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
不过有一次却雪夜访赵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来试探他。
B.赵普指出将领的权力太大导致君弱臣强,这是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
在他的提示下,宋太
祖“杯酒释兵权”,很多功臣因此得以善终。
C.赵普向太祖推荐人选,并不受太祖好恶的影响。
他认为惩罪赏功足古今公理,事实证明他
推荐的人选果然是合格的。
D.面对别人的诬陷,赵普承认自己读书不多,仅凭半部《论语》辅佐先帝.宋太宗明白这是他的自谦,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终继续任他为相。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陛下小天下耶?
南征北伐,今其时也。
(3分)
(2)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
(3分)
(3)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
(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8分)
寄黄几复①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②。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黄几复,是黄庭坚年轻时好友,时为广西四会县令,二人分别已有十年。
②蕲,祈求;肱,上臂,古代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这里指处事圆滑。
(1)第二联采用了什么手法?
是怎样具体运用的?
请简要分析。
(4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
请简要回答。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
(1)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3),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姜夔《扬州慢》)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4)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
文章千古事,。
(杜甫《偶题》)
五、(12分)
16.请将下面的长单句改为三个连贯的短句。
(4分)
在中国散文史上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且被后人称为“百代文宗”的韩愈的作品《祭十二郎文》流露出的悲恸之情催人泪下。
17.中南大学22岁的大三学生刘路,由于破解了堪称国际数学难题的“西塔潘猜想”,被聘为正教授级研究员,成为目前中国最年轻的教授,还获得百万元奖励。
此事引起热议,有人赞成,有人质疑。
针对这种现象,请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
要求:
赞成者使用陈述句,质疑者使用反问句;每条不超过50个字。
(4分)
赞成者说:
质疑者说:
18.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写两句话。
要求内容符合语境,句式相近。
(4分)
面对误解和非议,要学着把生活的苦酒当成甘醇的饮料慢慢品尝,这是一种坦然与宽容;面对失败与挫折,;面对烦恼与忧愁,。
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只要你勇于微笑;烦恼和忧愁是暂时的,只要你达观待之。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进山东
(1)第一回进山东,春正在发生,出潼关沿着黄河古道走,同车里有着几个和尚——和尚使我们与古代亲近——恍惚里,春秋战国的风云依然演义,我这是去了鲁国之境了。
鲁国的土地果然肥沃,人物果然礼仪,狼虎的秦人能被接纳吗?
沉沉的胡琴声从那一簇蓝瓦黄墙里传来,音绵长,和那一条并不知名的河,在暮色苍茫里蜿蜒而去,弥漫着,如麦田上浓得化不开的雾气。
我听见了在泗水岸上,有了“逝者如斯夫”的声音,从孔子一直说到现在。
(2)我的祖先,那个秦嬴政,在他的生前是曾经焚书坑儒过的,但居山高为秦城,秦城已坏,凿池深为秦坑,自坑其国。
江海可以涸竭,乾坤可以倾侧,唯斯文用之不息,如今,他的后人如我者,却千里迢迢来拜孔子了。
其实,秦嬴政在统一天下后也来过鲁国旧地,他在泰山上祀天,封禅是帝王们举行的,我来山东,除了拜孔,当然也得去登泰山,只是祈求上天给我以艺术上的想像和力量。
接待我的朋友说:
哈,你终于来了!
我是来了,孔门弟子三千,我算不算三千零一呢?
我没有给伟大的先师带一束干肉,当年的苏轼可以唱“执瓢从之,忽焉在后”,我带来的唯是一颗头颅,在孔子的墓前叩一个重响。
(3)在曲阜,我已经无法觅寻到孔子当年真正生活过的环境。
如今以孔庙孔府孔林组合的这个城市,看到的是历朝历代皇帝营造起来的孔家的赫赫然大势。
一个文人,身后能达到如此的豪华气派,在整个地球上怕再也没有第二个了。
这是文人的骄傲。
但看看孔子的身世,他的生前凄凄惶惶的形状,又让我们文人感到一份心酸。
司马迁是这样的,曹雪芹也是这样的,文人都是与富贵无缘,都是生前得不到公正的。
在济宁,意外地得知,李白竟也是在济宁住过二十余年啊!
遥想在四川参观杜甫草堂,听那里人在说,流离失所的杜甫到成都去拜会的他的一位已经做了大官的昔日朋友,门子却怎么也不传禀,好不容易见着了朋友,朋友正宴请上司,只是冷冷地让他先去客栈里住下好了。
杜甫蒙受羞辱,就出城到郊外,仰躺在田埂上对天浩叹。
尊诗圣的是因为需要诗圣,做诗圣的只能贫困潦倒。
我是多么崇拜英雄豪杰呀,但英雄豪杰辈出的朝代,斯文是扫地的。
孔庙里,我并不感兴趣那些大大小小的皇帝为孔子树立的石碑,独对那面藏书墙钟情,孔老夫子当周之衰则否,属鲁之乱则晦,及秦之暴则废,遇汉之王则兴,乾坤不可久否,日月不可久晦,文籍不可久废啊!
(4)当我立于藏书墙下留影拍照时,我吟诵的是米芾的赞词:
孔子孔子,大哉孔子!
孔子以前,既无孔子;孔子之后,更无孔子。
孔子孔子,大哉孔子!
(5)我在泰山上觅寻我的祖先遇雨而避的山崖和古松,遗憾地没有找到这个景点。
听导游的人解说,我的祖先毕竟还是登上了山顶,在那里燃起了熊熊大火与天接通,天给了他什么昭示,后人恐怕不可得知。
而事实是秦亡后,就在泰山之下,孔庙孔府孔林如皇宫一样矗起而千万年里香火不绝。
孔子就是五岳独尊的泰山吗?
泰山就是永远的孔子吗?
登泰山者,人多如蚁,而几多人真正配得上登泰山呢?
我站在拱北石下向北面的峰头上看,我许下了我的宏愿,如果我有了完成夙命的能力和机会,我就要在那个峰头上造一个大庙的。
我抚摩着拱北石,我以为这块石头是高贵的,坚强的,是一个拳头,是一个冲天的惊叹号。
(6)古人讲:
登泰山而一览众山小。
周围的山确实是小的,小的不仅仅是周围的山,也小的是天下。
我这时是懂得了当年孔子登山时的心境,也知道了他之所以惶惶如丧家之犬一样到处游说的那一份自信。
(7)我带回了一块石头,泰山上的石头。
过去的皇帝自以为他们是天之骄子,一旦登基了就来泰山封禅的,但有的定都远,他们可以来泰山祀天,也可以自家门前筑一个土丘作为泰山来祀,而我只带回一块石头——泰山石是敢挡的——泰山就永远属于我,给我拔地通天的信仰了。
(有删改)
19.简要赏析文章第一段中对“胡琴声”描写的妙处及作用。
(4分)
20.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
(1)江海可以涸竭,乾坤可以倾侧,唯斯文用之不息。
(2)英雄豪杰辈出的朝代,斯文是扫地的。
21.文章第5段中说“登泰山者,人多如蚁,而几多人真正配得上登泰山呢”,请简要分析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才真正配得上登泰山。
(4分)
22.结合全文探究一下作者带回泰山石的用意是什么。
(6分)
七、(60分)
23.请以“眼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要求: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答案
1、(15分,每小题3分)
1.A(B.强弩之末/强人所难不同;C.佣工/佣金不同;D.迫击炮/迫切性不同)
2.C(A励精图治B改弦更张D文过饰非)
3.B(A项句末问号改句号。
C项“风力”“水力”后顿号改逗号。
D括号为句外括号,故在句号后面)
4.B(B项“暗送秋波”指女子私下里以眉目传情,后也用以比喻献媚取宠,暗中勾搭。
A项“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极为丰富,形容“茶叶”属于范围误用。
C项“反戈一击”指掉转武器,向原属营垒回击,不能与“反击”混为一谈。
D项“溢美之词”是指过分吹嘘的话语,不能误用于褒义场合)
5.D(A.搭配不当,“心理”不能“刻着”;B.成分残缺,讲述了……的故事;C.主客颠倒。
应改为“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保险的问题并不是……”)
2、(9分,每小题3分)
6.B(解析:
原文说“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因而“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错,还强加因果)
7.A(解析:
西方古代艺术家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
)
8.C(解析:
“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文中无据,可参考D项。
)
3、(12分,每小题3分)
9.B(道,方法、途径。
)
10.A(连词,表承接。
B.因,介词,趁机:
介词,经由C.介词,凭:
连词,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而”“以致”等。
D.连词,表结果,原来是;连词,表并列,就。
)
11.C(③是宋太祖劝解兵权的委婉之词⑥是说赵普善用《论语》治政)
12.A(错在“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应为“探访功臣的家,不可预测”)
四、(24分)
13.
(1)陛下认为天下狭小吗?
向南北征讨,现在正是时候。
(每句1分)
(2)陛下顾念我们到如此地步,这就是所说的使死者复生、白骨长肉啊!
(念、所谓、使动用法)
(3)刑法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
(刑、赏、以、通道)
14.
(1)对比。
十年前与十年后形成时间上的对比;桃李春风中与江湖雨夜中形成环境上的对比;相聚饮酒与孤坐灯下形成行为上的对比;相聚的快乐与离别的孤独形成情感上的对比。
(评分标准:
手法1分,能说出三处对比即可得3分。
说明:
学生没有答出“对比”,但在分析中含着对比的意思也要给分,如“过去相聚的欢乐,与现在离别的痛苦”,也可酌情给分)
(2)与友人相距遥远,无法互通音信的伤感与无奈之情;与友人分别日久而产生的思念之情;对友人家境贫寒,但依然保持正直廉洁品格的赞美之情;对友人年老体衰、处于恶劣环境中的挂念与同情。
(评分标准:
每点1分。
)
15.
(1)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悟已往之不谏
(2)凌万顷之茫然潦水尽而寒潭清
(3)纵豆蔻词工齐彭殇为妄作
(4)无以至千里得失寸心知
五、(12分)
16.①韩愈在中国散文史上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②并且还被后人称为“百代文宗”。
③他的作品《祭十二郎文》流露出的悲恸之情催人泪下。
或:
①《祭十二郎文》流露出的悲恸之情催人泪下。
②其作者韩愈在中国散文史上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③他并且还被后人称为“百代文宗”。
17.赞成者说:
破常格才能成大才,这种不走“寻常路”的方式,未尝不是人才培养的一次尝试。
质疑者说:
过度的奖励和关注,有可能会揠苗助长、适得其反,历史上不是有方仲永“泯然众人”的悲剧吗?
(观点2分,句式明确2分)
18.要学着把悲伤的眼泪当成精美的珍珠精心收藏,这是一种自信与乐观;要学着把哀婉的曲调变奏为恬淡的乐章细细品味,这是一种平和与释然。
六、(18分)
19.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胡琴声的悠扬邈远;(2分)用悠扬的琴声引出孔子关于“逝者如斯夫”的慨叹(1分)和下文对孔子的介绍(l分)。
20.
(1)江海可以干涸.乾坤可以倾倒,(1分)可是儒家文化和孔子的精神之光不会消火。
(1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朝代如何更替,唯有孔子为代表的文化精神的之光不息,代代相传。
)
(2)在英雄辈出的动荡年代里,像孔子、杜甫这样的文人是不被重视的。
(2分)(像孔子、杜甫等人在动荡的年代里,生活凄凄惶惶,无缘富贵,贫困潦倒,其至蒙受羞辱)
21.作者认为像孔子、秦始皇那那样胸怀天下、有宏伟抱负、充满自信的人,(3分)还有那些景仰豢山文化的人才真正配得上登泰山。
(1分)(意思对即可)
22.答案要点:
作者带泰山石的用意主要有以下三个点;一是泰山石高贵坚强,甚至是孔子和儒家文化的象征;(从第五段中概括)是泰山石是泰山的象征,能够给我自信和拨地通天信仰;(从第七段中概括)三是泰山能够给我带来艺术上的想像和力量。
(从第二段中概括)(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韩王赵普做宰相。
太祖刚刚即位,多次出去微服私访,有时探访功臣的家,不可预测。
一天,犬雷下到夜里,皇上敲赵普的家门,赵普赶忙出来,慌忙叩拜迎接,问:
“夜深寒冷,陛下为什么出来?
”皇上说:
“我睡不着,一张床之外,都是别人的家,所以来看看你。
”赵普说:
“陛下认为天下狭小吗?
向南北(方向)征讨,现在正是时候,希望能听听您以后的打算。
”皇帝说:
“我想攻打太原。
”赵普很长时间没有说话,说:
“这不是我所能了解的。
”皇帝问其中的缘故,赵普说:
“太原阻挡着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