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学概论笔记整理.docx
《档案学概论笔记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档案学概论笔记整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档案学概论笔记整理
第四章 档案事业及其构成
【本章要点】
●介绍我国档案管理工作、档案行政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档案宣传工作、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及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主要内容。
●说明我国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形成过程及其基本内容构成。
●介绍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基本类型及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沿革情况。
第一节 档案工作的内容
档案工作,从广义上说,包括档案管理工作、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档案科学研究工作、档案宣传工作、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等。
一、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管理工作是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服务的工作。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档案的接收与征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目与检索、编辑与研究、统计和利用服务。
二、档案行政工作
档案行政工作是以国家各项事业的需要为目标,对全国以及地方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指导的活动。
三、档案教育工作
(一)我国档案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档案教育是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档案事业建设需要发展档案教育,培养档案专业人才。
(二)档案教育结构
档案教育结构是指档案教育的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档案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各类档案专门人才。
档案教育结构是一个多层次、多系列的复合结构。
四、档案宣传工作
(一)档案宣传的涵义
档案宣传是向人们传播档案、档案工作有关信息、思想,从而影响人们行为的过程。
(二)档案宣传的内容
1、宣传档案
2、宣传档案工作
3、宣传档案人员
(三)档案宣传的形式
1、口头宣传
2、运用大众传播媒介
3、档案陈列与展览
4、档案专业报刊
5、档案网站
五、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
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以下简称档案科研),是通过调查、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等手段,把档案工作实践的感性材料加以研究、提炼,上升为理性成果的一项创造性工作。
六、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
参与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档案事业的外部条件。
同时,它又属于国家外事活动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对外文化与科技交流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节 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1987年9月5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五条规定:
“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这是用国家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档案工作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是我国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一、我国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形成过程
列宁关于集中统一管理苏联档案工作的思想,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制定档案工作原则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内容
(一)全国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既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又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
它是我国档案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管理体制。
(二)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是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
只有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才能维护党和国家的历史真实面貌,才能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
(三)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便于社会各方面对档案的利用,满足社会对档案的需要,这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
因此,是否便于社会各方面对档案的利用,是检验档案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准。
第三节 档案事业的管理体制
一、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基本类型
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是指档案事业管理的体系和组织制度,包括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设置及其隶属关系、权限划分等。
从世界范围看,按照中央、地方档案机构之间的关系,档案事业管理体制一般可分为分散式和集中式两种基本类型。
(一)分散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分散制,指一些国家的地方档案机构不接受中央档案机构的领导、指导和监督。
采用分散制的大多为联邦制国家。
分散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英国式。
二是瑞士式。
三是美国式。
(二)集中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集中制,指一些国家的地方档案机构接受中央档案机构的领导、指导和监督。
按照档案行政管理中心的设置及其性质,集中制的形式主要有:
一是中国式。
二是法国式。
三是瑞典式。
二、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变化
新中国的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经历了几次改革和变动。
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变动的主要特点是:
档案事业由分散管理逐步向集中统一管理的管理体制发展过渡,集中式管理体制也处在不断完善之中。
(一)分散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各机关、部队、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基本上是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
(二)集中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
1954年11月,国务院设立国家档案局以后,逐步加强了档案工作的统一管理。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档案管理工作?
它同“文件管理工作”的关系是什么?
目前造成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脱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在社会转型变革时期,我国的档案行政工作应当进行哪些方面的变革?
3、你对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档案教育结构和教学内容有何建议?
4、档案宣传工作在信息网络时代应当有哪些方面的新思路?
5、如何加强国际档案学术交流活动?
可以选择哪些有效的方式?
6、说明我国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思想形成过程。
7、你认为目前法律条文中对“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表述是否可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8、请你谈谈“档案工作基本原则”与“档案工作规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第五章 档案机构
资料来源:
书本,网络
【本章要点】
●说明国家档案馆的类型、性质、任务。
●说明我国内部档案机构的类型、性质和职能。
●说明我国档案行政机构的职责、任务及各种档案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探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新型档案机构的特点、职责。
第一节 公共档案馆
我国档案馆类型多样,划分角度也各不一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中对我国档案馆的分类,我国档案馆主要可分为各级国家档案馆、专业档案馆(含专门档案馆、部门档案馆)和企事业档案馆三大类。
一、国家档案馆
我国国家档案馆一般可分为历史档案馆和综合档案馆两类。
(一)综合档案馆的性质
我国国家综合档案馆是统一保管党和政府机关档案的管理部门,它既是党的机构,又是国家的机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有关文件的规定,我国档案馆是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
综合档案馆的科学文化事业性质表现在3方面:
1、从档案馆管理的对象来看,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财富。
2、从档案馆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成果来看,档案馆的工作是一项研究性工作。
参与编史修志,汇编各种研究成果,并通过多种方式提供档案利用。
3、从档案馆的职能来看,它不仅肩负科学管理档案的重任,而且致力于社会化的服务工作。
档案馆以其对国家、对社会、对历史的重大意义而成为一项重要的事业。
(二)综合档案馆的基本职责与具体任务
档案馆的基本职责是:
集中统一管理党和国家需要长远保管的档案和有关资料,维护历史的真实面貌,为现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历史的长远需要服务。
其基本任务主要有3方面:
1、接收与征集本级各机关、团体及其所属单位具有长期和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以及有关资料,科学地管理;
2、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地开展档案资料的利用工作;
3、参与编史修志。
二、专业档案馆
(一)专业档案馆的基本涵义及其历史发展
专业档案馆是指国家专门管理某一方面或某一特殊专业和技术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而设置的档案馆。
它的具体涵义既可以体现在其专业职能上,也可以体现在馆藏档案载体的特殊内容和形式上。
(二)专业档案馆的类型
1、特殊载体档案馆
2、城市建设档案馆
3、部门档案馆
第二节 内部档案机构
内部档案机构主要是指在某一机关或组织内部设立的,保管本单位形成的档案,并主要为本单位提供服务的档案机构。
我国内部档案机构有多种类型,且名称各异。
一、企业档案馆
企业档案馆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出现的一种档案馆类型。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近300个企业档案馆,《全国档案馆设置原则与布局方案》也将大型企业档案馆纳入档案馆馆网规划。
(一)企业档案馆的涵义、特点和职能
企业档案馆的涵义
1、具有档案馆的一般属性。
作为档案馆的一种类型,应是保存企业档案的基地,是企业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
2、收藏和管理本企业档案。
与综合、专业馆在收藏和保管档案的范围上存在一定的差别;
3、主要服务本企业。
作为企业的内部组织机构,须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中心工作,为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服务。
服务方向和范围主要是面向企业,同时还要面向社会。
企业档案馆的特点
1、综合性:
它是保存本企业档案的基地。
企业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档案种类繁多,其馆藏内容具有综合性。
2、专业性:
企业档案馆主要围绕专业性突出的科技档案开展工作,其专业性特色因企业类型的不同而有区别。
综合性与专业性并存的特点,决定了企业档案馆不同于国家综合档案馆、专业档案馆。
它在档案收集范围、服务方向和工作方法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独到之处。
3、企业档案馆的职能
1、作为全国档案馆网络体系中的一员,要保存好企业档案,作为企业档案信息的利用中心,向本企业和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
2、负责本企业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统计工作。
3、编研档案信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4、宣传教育职能。
增强企业管理者和社会的档案意识。
(二)企业档案馆的设立
国家档案局1996年发布的《企业档案馆申报登记办法》规定了建立企业档案馆的条件及相应标准,这对于规范我国国有企业档案馆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企业档案馆的设置应具备的条件:
1、必须是大型以上企业和企业集团,特别是那些资本、技术密集,生产过程联系紧密,对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要求较高的企业,以及特殊行业、国家垄断性行业的大型以上企业。
2、其设置须考虑到企业档案工作的基础状况。
3、在机构设置上应是企业的内部机构,经费由企业自行解决。
4、在设置时可考虑实现三位一体化管理。
二、档案室
档案室是各机关(包括团体、学校、工厂、企业、事业单位等)统一保存和管理本机关档案的内部机构,是整个机关的组成部分,是属于机关管理和研究咨询性质的专业机构。
党、政、军等机关单位的档案室,又是机关的机要部门之一。
(一)档案室的性质
1、档案室是机关的内部组织机构
2、档案室是保存档案的过渡性机构
3、档案室的主要任务是服务于本机关
(二)档案室的作用
档案室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档案室是机关内具有参谋和咨询作用的部门,它是机关工作的助手,为机关管理和机关职能活动提供必要的档案信息支持。
另一方面,档案室是全国档案工作的基础。
(三)档案室的任务
档案室的基本任务是:
集中统一地管理本机关各部门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全部档案,为本机关各项工作服务,并为党和国家积累档案史料。
1、对本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2、负责管理本单位的全部档案和相关资料,并积极组织提供利用;
3、定期把具有长远保存价值的档案向档案馆移交。
(四)档案室的类型
1、普通档案室
2、科技档案室
3、音像档案室
4、人事档案室
5、综合档案室
6、联合档案室
7、档案信息中心
档案信息中心:
也称信息中心。
一些大型企业单位正在试行档案、图书、情报的一体化管理,即在原有图书、档案和情报等机构的基础上设立的统一的信息管理实体机构。
这种组织形式便于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实行现代化管理,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对信息资源的联合开发利用。
第三节 档案行政机构
一、档案行政机构的职责与任务
档案行政管理机构:
是党和国家指导和管理档案工作的部门。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既是党的机构,又是国家的机构。
1、档案行政机构的职责
档案行政机构的基本职责是:
在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原则下,分层负责地掌管全国档案事务,对全国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与指导。
2、档案行政机构的具体任务
(1)拟订档案工作的规章、办法,建立国家档案工作制度,制定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划。
(2)指导和监督各机关、部队、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规划和筹建档案馆,在业务上指导档案馆工作。
(3)研究和审查有关档案保存价值、档案保管期限的原则和标准,监督和审议有关档案的销毁问题。
(4)组织和指导档案工作业务经验的交流、档案干部的专业教育和档案科学研究。
(5)组织和参与档案工作的国际交流。
二、档案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档案室、档案馆和档案局是我国档案机构的三种基本类型。
由于我国依行政区划建立的档案管理模式是档案局、档案馆合一模式,这就使档案机构的关系较为复杂。
档案室、馆、局是我国档案机构的三种基本类型。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上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对下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具有业务指导和监督的关系;
2、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对同级档案馆、室等档案业务机构具有业务指导的监督的关系;
3、机关档案室、馆之间,具有档案交接关系;
4、各级各类档案馆、室之间均无隶属关系,但有一定的协作关系。
第四节 新型档案机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档案机构的设置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最近几年来,我国出现了一批新型档案机构,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文件中心、档案寄存中心和档案事务所(也有的称为档案咨询中心)。
一、文件中心
(一)文件中心的涵义及其产生背景
1、文件中心的涵义
是一种社会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档案管理机构,它的设置一般不像档案室那样隶属于一个文件形成单位,而是按地区按系统建立的介于文件形成单位和地方综合性档案馆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档案管理机构。
2、文件中心产生的背景(略)
(二)文件中心的特征和类型
文件中心的特征
1、主要是一种实体性管理机构。
其主要职能是:
1)把文件从形成机关接收、存储进文件中心;
2)提供快速、准确的文件借阅服务,满足用户的需要;
3)确保文件安全、管理科学。
2,一般不从事与文件内容有关的研究活动,这是它与档案馆在职能上的一个根本区别。
文件中心的类型(略)
二、档案寄存中心
(一)档案寄存中心的涵义
档案寄存中心是指由国家综合档案馆或其他独立法人设立的,为各类企业、社会团体以及个人提供档案寄存有偿服务的机构。
(二)创办档案寄存中心的背景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在国有企业改革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对各行各业逐步发生作用的新情况下,档案管理工作中也出现了新问题 。
三、档案事务所
(一)档案事务所的涵义及其产生背景
档案事务所或档案咨询服务公司是提供档案事务服务的一种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
(二)档案事务所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
档案事务所的服务对象非常广泛,一般包括该行政区域内各级国家综合性档案馆,各机关、团体、企业(包括国有、集体、合资、独资、私营企业)、事业单位,乡(镇)、村以及公民个人等。
(三)档案事务所的性质及其管理
档案事务所是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型单位。
在用人制度上一般采取聘任制和临时工制相结合的办法,对少数档案专业技术人员采用聘任制,利用他们开展档案业务的指导和咨询。
四、现行文件资料中心
(一)现行文件资料中心的涵义及产生背景
(二)现行文件资料中心的运作机构与发展前景
【复习思考题】
1、如何认识“国家档案馆”的科学文化事业性质?
2、你认为中国的国家档案馆在建成“文化事业机构”的道路上,还有哪些现实的问题需要解决?
3、有人认为“应当把国家档案馆建设成社会的休闲娱乐场所”,对此你有何评价?
4、如何协调好专业档案馆与综合国家档案馆之间的关系?
在管理体制上应当做哪些方面的调整?
5、目前我国设立的中央级综合国家档案馆有哪几个?
它们的馆藏都有什么特点?
6、企业档案馆的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是什么?
7、机关档案室的发展前景如何?
我国目前的档案室管理模式在运作方面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机关档案管理理念应当如何更新?
8、综合档案室的优势有哪些?
9、联合档案室在我国应当如何发展?
目前没有充分发展的主要原因何在?
10、有人提出:
“我国自宋代就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档案室体系,所以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没有任何理由弱化档案室,只能走加强的道路。
”对此你有何评价?
11、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责与任务是什么?
它能否承担起管理“现行文件”的职责?
12、档案行政机构同其他档案管理机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3、在信息时代,档案行政机构应选择一条什么样的完善和发展之路?
14、“文件中心”作为一种中间性、过渡性的文档管理机构,它为什么在中国的这片土地上至今没有普遍生长起来呢?
15、 “文件中心”与“机关档案室”相比较,哪一个更具有发展潜力?
我国的文件中心建设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16、有人认为:
“建立文件中心会增加我国档案管理机构的层次,不符合精简机构的改革方针,所以不值得大力提倡。
”对此你有什么评价?
17、我国的文件中心建设应当解决的主要“瓶颈”问题是什么?
18、在电子文件时代,文件中心还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吗?
相关文章连接:
德国的档案机构
2.应建立区县档案鉴定工作机
3.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5.《文件管理制度》
任汉中:
档案机构研究 —— 整理于:
2009-5-5日13:
08
第六章 档案工作的特点、规律与发展
【本章要点】
●说明档案工作的主要特点。
●阐明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及其社会影响力。
●阐明档案工作效益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探讨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律。
●介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涵义、目标和基本对策。
第一节 档案工作的特点、地位与效益
一、档案工作的特点
档案工作的特点是指档案工作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档案工作就其本质来说,是管理档案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各项社会活动服务的工作。
在一定条件下,档案管理水平的有限性与社会多样的、变化的档案信息需求之间始终是一对矛盾。
一、1相关概念的理解
档案工作:
其本质是管理档案和开展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各项社会活动服务的工作。
档案工作的基本性质:
是一项管理性、服务性、科学性、文化性与政治性的工作。
简述档案工作的管理性的主要表现:
1、档案工作是一项管理档案的专门业务,管理对象是档案,目的是开展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
2、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因其管理对象的独特个性、基本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上的自成体系,从而决定了档案工作在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中具有其他信息资源管理活动无法替代的功能与作用。
3、是社会管理活动的组成部分。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档案工作这一相对独立的管理系统是处于不同规模和层次的更大管理系统之中。
(一)档案工作的服务性
档案工作对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但是,档案工作一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二不直接从事国家管理、科学技术研究、文艺创作等活动,而是通过提供档案为社会实践活动服务来推动生产力发展与社会进步。
服务性是档案工作的基本属性之一,是档案工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原因。
档案工作与其他服务性工作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以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特殊性服务工作。
档案工作者既要树立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又要坚持按照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办事,确保服务获得效益,并做到既搞好服务,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二)档案工作的文化性
档案工作,特别是档案馆工作在人类社会文化中的作用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社会文化性。
档案工作的文化性表现:
档案工作,特别是档案馆工作在人类社会文化中的作用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社会文化性。
表现在:
1、档案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档案馆具有保存历 史文化遗产的作用;
2、档案馆具有传播社会文化知识与信息的作用;
3、档案馆具有社会文化教育的作用;
4、档案馆具有发展科学文化的作用。
(三)档案工作的管理性
1、档案工作是一项管理档案的专门业务
2、档案工作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3、档案工作是社会管理活动的组成部分
(四)档案工作的政治性
档案工作是一种社会现象。
在阶级社会中,档案工作体现着一定的阶级关系和阶级利益,其政治性表现在:
1、服务方向:
这是档案工作政治性的集中表现。
2、机要性。
选择:
档案工作的政治性表现在服务方向、机要性2方面。
(五)档案工作的科学性
1、档案工作是一项为科学研究和科学管理工作提供必要条件的工作
2、档案工作实践中包含着特殊的规律和丰富的科学内容
3、档案工作要大量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内容和信息技术的成果
二、档案工作的地位
档案工作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1985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关于调整我国档案工作领导体制的请示》的通知中指出:
“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是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必不可少的环节。
”这是对档案工作地位的一种科学阐述。
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
就目前而言,档案工作应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就长远而言,档案工作应为延续和发展我国文明史作出贡献。
三、档案工作的效益
档案工作的效益就是社会对档案工作的投入与档案部门对社会档案信息需求的有效满足程度之间的比较关系。
换句话说,就是档案工作的劳动消耗与劳动成果之间的关系。
档案工作的效益区别于其他工作的基本特点
1、效益的社会性:
档案工作是一项提供档案为社会服务的专门性工作。
这一性质规定了它的效益具有社会性,这是档案工作效益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
2、效益的隐蔽性:
档案部门对社会的贡献,即它在提供档案为社会服务过程中给社会带来的收益是比较模糊的。
这种隐蔽性特点主要表现为:
1)档案工作不直接创造价值;
2)从档案效用的发挥过程看,它要依赖于社会的利用,具有被动性和依赖性;
3)从投入档案工作的收益对象看,它主要不是体现于档案部门本身,而是包含于利用档案的各部门或个人中,档案工作收益是一种间接性的收益;
4)从投入档案工作的收益地点看,由于档案价值扩展律的作用,档案工作收益地点具有广泛性和分散性。
3、档案工作效益的滞后性:
投入档案工作的效益在时间上具有延迟性。
第二节 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