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 说课稿.docx
《乘法分配律 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法分配律 说课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单元内容的难点。
教材中呈现的步骤是: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归纳规律。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积累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感受不完全归纳法,又有利于学生发展符号感,进一步感受数学表达的严谨与简练。
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打破了以往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我将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单计算。
2.经历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意识。
3.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探索乘法分配律。
2.教学难点:
发现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
二、说教法学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我们每一堂课教学的根本目标。
新的理念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从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根据这一总体目标,我采用了以下的方法:
(一)教学方法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启发式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练习的层次和坡度,设计一些易混题,让学生积极参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学法指导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始终参与教学活动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出示了学生的生活情景图,让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了乘法分配律。
合作交流,体会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开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观察、交流、反思等活动,提升思维品质,发展创新意识。
三、说学情
今天我们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在已经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运用这些定律使一些运算得到简便。
四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理解的能力,但运用能力不够,抽象概括能力不强,形象思维占主导,个人思维常受一些定势思维的干扰。
对于复杂些的计算题,其理解、掌握还不够,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教法学法
在设计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时,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思、多说、多练,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本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通过学生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让学生多思、多说、多练、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
五、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1、乘法交换律的字母公式( )。
2、乘法结合律的字母公式( )。
(设计意图:
公式板书在黑板,以便与乘法分配律对比)
3、出示
125×8 25×4 25×6×4 7×8×5 2×3×50
(设计意图:
课件设计可以使学生看得清楚,也是为了让学生想说、敢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4、设疑:
其实乘法还有其他的运算律,你们想知道吗?
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求知欲与好奇心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课件出示?
号)
(二)、联系生活,引入课题
1、出示例题1
开学初,学校为我们四年级学生购买校服。
每件
35元,每条
30元。
买这样4套校服,一共要多少元?
2、展开探索过程
(1)提出要求:
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你能用两种方法列出综合算式吗?
(2)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视
(3)交流反馈:
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列式
板书:
(35+30)×435×4+30×4
请生交流解题思路,并比较哪种解法更简便。
(4)列成等式
虽然这两个算式样子不同,但是计算结果是相等的。
我们就可以把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
(35+30)×4=35×4+30×4
(5)观察思考:
这个等式左右两边的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同桌两人可以交流)
3、设疑:
如果我门班同学都买需要多少钱?
(用两种方法解答)
独立解决得到(35+30)×65=35×65+30×65
(再次说说算式的特征)
(三)出示例题2
同学们刚才表现很好,奖励大家一些笑脸。
一共有多少个?
(左边黄色,右边红色)
学生独立解决后反馈
(四)引导学生发现算式特征
(35+30)×4=35×4+30×4
(35+30)×65=35×65+30×65
(5+3)×4=5×4+3×4
问:
这三个等式左边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右边呢?
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
(同桌可以互相商量后反馈)
(五)学生举例
设疑:
以上这三个等式是不是偶然现象呢?
你还会举一道具有这种特征的等式吗?
(独立完成后反馈)
(六)归纳规律
1、 师:
看来同学们已经发现了我们数学中的秘密,请你们把发现的秘密小声地说给旁边的同学听听。
2、师:
为了简便易记,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板书:
(a+b)×c=a×c+b×c
3、与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想对照:
(七)巩固练习
练习的设计不仅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而且注重练习的层次和坡度。
基本练习形式多样,达到了双基训练扎实的效果。
由于刚刚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为使学到的知识能更好地纳入到原有的已有知识体系里,必须进行一定量的、针对性强、有实效的基本练习。
在这个环节中,将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
并通过比较、感悟计算方法的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1、联系旧知,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什么时候用到过乘法分配律?
2、填一填
(12+40)×3=()×3+()×3
15×(40+8)=15×()+15×()
78×20+22×20=(+)×20
66×28+66×32+66×40=(++)×()
3、数学医院
2×(6+5)=2×6+5()
(25+7)×a=25×a×7×a()
35×9+35=35×(9+1)=350()
在布置作业时,我设计了有层次的习题,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教学理念。
(八)总结本课
本节课你高兴吗?
都学会到了什么?
(九)拓展
黄色笑脸与红色笑脸相差多少个?
五、说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35+30)×4=35×4+30×4
(35+30)×65=35×65+30×65
(5+3)×4=5×4+3×4
学生举例
(板书简单,思想清楚,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