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机械产业调整振兴制度0.docx
《精密机械产业调整振兴制度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密机械产业调整振兴制度0.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密机械产业调整振兴制度0
精密机械产业调整振兴制度
各位读友大家好!
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
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
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一、发展现状
(一)产业概况精密机械产业是我的传统优势产业。
从建国初铁木业的对私改造到县乡两级农机厂的兴起,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星期天工程师带来的机械产业转移到乡镇工业的诞生,从全企业产权体制改革到大规模技术改造,从招商引资引进新型企业到产业联合重组形成产业链,我精密机械产业从无到有,不断成长,目前已成为我经济结构中的第一产业。
1.产业规模迅速壮大,贡献份额不断提高。
年,全共有规模以上精密机械制造企业171家。
这171家企业拥有资产总额44.6亿元,比上年增长24.4%,拥有固定资产总额10亿元,比上年增长20.38%;安排就业人数1.39万人,比上年增长4.6%;销售收入116.2亿元,比上年增长42.4%;利税总额10.5亿元,比上年增长43.3%。
上述四项指标在全工业总量中的占比分别达到了18.5%、19.1%、21.5%、18.0%,在全各产业中名列前茅。
在年全50强企业中,精密机械制造企业有21家,比上年增加2家。
2.产业特色比较鲜明,场份额不断攀升。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精密机械产业已形成了20多个重点品种产品、30多家龙头企业、200多家配套企业、200多家家庭作坊式工场的庞大的产业链。
阀门、高压油泵、润滑设备、测功器等企业群体,在国内场上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其中国内场占有率超过20%的产品有核电阀门(90%)、施工升降机电机(85%)、高压油泵(70%)、卧式锻压机床(70%)、润滑设备(65%)、测功器(55%)、机针(40%)、微波炉高压变压器(35%)、压力锅(30%)、滚珠丝杆副(20%)等。
3.龙头企业不断成长,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年全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精密机械制造企业有31家,占全总数的23.7%。
其中排名靠前的企业分别是:
铸件有限公司、环境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铝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汇螺丝厂、润滑液压设备有限公司、联测功器有限公司。
三年来,我精密机械制造企业荣获以上名牌产品32只,以上驰名、著名、知名商标22只,分别占全总数的39%、34%。
其中中国金双喜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王中皇压力锅”获中国名牌产品,“王中皇”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润滑设备有限公司的“润”商标、飞虎针业有限公司的“飞虎”商标获省著名商标称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蝶球”牌阀门、润滑液压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指南”牌稀油润滑装置、机电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牌电机、混合器厂有限公司生产的“星辰”牌混合设备、润泽机床附件有限公司生产的“尖”牌滚珠丝杆副等,获省名牌产品称号。
这些企业及其产品在国内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具有一定的场影响力。
4.自主创新取得成效,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在我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的53家企业中,机械企业有24家,占45%。
近三年来,全精密机械制造企业中,已建立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个,共申请发明专利40件,已获授权8件,分别占全的10%、25%。
上述科技进步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为提升我精密机械产业的竞争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问题1.企业单体规模普遍较小。
年全171家规模以上精密机械制造企业平均资产规模为2606万元,平均销售收入6796万元。
年销售收入最高的也只有8.6亿元,300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数量占总数的48.5%。
2.产业集群发育不够完善。
一是专业化分工程度比较低。
绝大多数企业处于“大而全”、“小而全”状态。
二是产业内同城合作程度比较低。
我的精密机械制造企业主要与外的企业建立稳定的业务关系,本企业之间缺少密切的联系与合作。
三是区域布局比较散。
正因为精密机械产业是我的传统产业,基本上属于自然形成的“原发型”产业集群,空间布局相对分散,集聚程度不高。
四是产业链条衔接不很完整。
部分精密机械制造企业产品结构雷同,围绕核心产品的上下游产品开发深度不够;处在同一产业链上的产品之间缺少中间产品,产业链缺环现象尚存;有的只有一两个中间产品,缺乏上下游产品和相关配套协作产业的支持,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3.产业升级步伐进程缓慢。
我的精密机械制造企业存在着“五多五少五缺乏”的现象,即零部件产品多,成套设备整机产品少,缺乏产品系统总成和项目总承包能力;纯机械产品多,机电仪一体化产品少,缺乏系统数控设备配套能力;劳动密集型、初级加工型产品多,精密制造型产品少,缺乏智能、自动控制生产流程的能力;普低端技术产品多,高端技术产品少,缺乏核心技术竞争能力;价值链低端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缺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4.服务体系建设明显滞后。
在全尚未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配套的服务体系,服务于精密机械产业发展的中介机构、研发机构、设计机构、检测机构、培训机构等生产性服务企业数量少、资质低、能力弱,无法满足我机械产业向高层次方向发展的需要。
二、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发展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当前我实际,突出“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发展方向,以关联度高、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企业为重点,主攻基础实、场好、技术高、竞争力强的特色产品,提高其自主设计、制造和成套能力,提升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大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占有率,促进机械工业企业由一般型向高新技术产品的转变、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松散型向集约型转变,把我建设成为地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机械工业生产基地。
(二)发展目标1.总量目标。
年至年,我精密机械产业实现销售收入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长,分别达135亿元、160亿元、190亿元,占全工业比重超过22%,产业规模继续保持全领先地位。
2.骨干企业培育目标。
培育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企业1家、超5亿元企业3家、超亿元企业40家,同时培育一大批专、精、特的中小型企业。
3.品牌培育目标。
在现有名牌产品基础上,新增1个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30个省著名商标或省名牌产品,每个产业集群和每个产业基地都要有省以上品牌。
4.科技进步目标。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三、重点任务
(一)优先发展两大产业集群即阀门产业集群、液压润滑油泵产业集群。
(二)重点建设八大特色装备产业基地1.家用电器产业基地:
重点发展厨房电器及配件、照明电器等系列产品;主要实施企业:
中国金双喜实业有限公司、电源有限公司、神农机械有限公司、源照明科技有限公司;2.阀门产业基地:
重点发展核电阀门、冶金阀门、化工阀门等系列产品;主要实施企业:
股份有限公司;3.环保机械产业基地:
重点发展防尘设备、消声设备、净化设备消防设备等系列产品;主要实施企业:
环境工程设备有限公司;4.液压润滑设备产业基地:
重点发展液压机械、液压润滑成套设备、液压润滑工作站等系列产品;主要实施企业:
润滑液压设备有限公司、油压科技有限公司、润滑设备有限公司;5.高压油泵产业基地:
重点发展cy轴向柱塞高压油泵等系列产品;主要实施企业:
恒源液压有限公司、高压油泵有限公司;6.测功器产业基地:
重点发展EAMS发动机智能化自动测试集成系统等系列配套产品;主要实施企业:
联测功器有限公司、测测功器有限公司;7.动力机械产业基地:
重点发展特种电动机、燃气动力机系列产品;主要实施企业:
巨力电机厂有限公司、盛源燃气动力机械有限公司;8.五金件标准件产业基地:
重点发展紧固件、连接件、缓冲件、压铸件、冲压件、镀层件和模具、工夹具、钢丸等制品,发展金属板材、棒材、线材、管材、型材和各类复合材料,为全机械产业提供配套;主要实施企业:
汇螺丝厂。
四、对策措施
(一)大力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场重视对国际国内两个场的开拓,以充分的场竞争促使企业统筹利用两个场、两种资源。
一是开拓国际场。
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全球竞争。
积极鼓励优势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不断改进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紧跟行业发展的国际前沿,持续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快进入国际知名跨国采购系统,扩大国际场份额。
二是开拓国内场。
围绕国家及各省所制订的产业振兴规划所凸现出来的新的场需求,加快对相关领域国内场的开拓。
及时把握发展先机,紧密跟踪国内场发展动态,积极扩大国内场份额。
(二)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能力1.强化龙头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企业对科研开发投入的力度,是集聚科研成果,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措施。
要确立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研发投入主体、科研成果应用主体的地位。
我各特色产业链中的龙头骨干企业,在2~3年内均要建立企业技术中心。
企业研发经费的投入比例要从原来的平均占销售收入1%提高到3%以上。
其中,骨干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比例,要比全平均高1~2个百分点。
2.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相结合的技术发展导向面对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缺陷,要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进一步提高产业技术能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建设产业技术高地,增强产业竞争力。
一是多渠道引进、吸收、创新先进技术。
主要可采取出资向先进国家购买、过合资引进关键技术、过资本运作兼并收购国内外企业进而获得先进技术这样三种方式。
要加大对自动控制系统及设备、先进数控及机电一体化装备等关键技术引进的力度,利用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契机,创造条件收购拥有先进制造技术的国内外企业,这样既能获得其自主知识产权,又能获得其品牌和营销网络。
在与跨国公司合资或合作中,鼓励企业坚守自有品牌,强化对我已有知名品牌及商标的保护力度。
二是进一步完善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
要积极支持和引导企业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开发或购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外部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院所的人才、资金、设备优势,提升我企业科技水平。
三是坚持不懈推进企业自主创新。
推进技术创新模式由引进消化型为主向引进消化型与自主创新型并重转变。
重点骨干企业要加快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增强走自主创新能力。
尤其是对自动控制系统、柔性化生产流水线、多功能精密加工中心等重点、关键技术,要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的二次创新战略。
为吸引研发人才,可将企业研发中心设在国外或等科技、人才资源集中的城。
四是以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科研创新。
制定产品开发项目计划前,应组织开展场现实需求、潜在需求的调查研究和趋势分析,在此基础上制订与场需求趋势相一致的产品开发计划。
要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力争新产品产值率以每年两位数增长,不断将自主创新、二次开发的技术和产品实现产业化。
3.组织重大关键技术协作攻关。
选择我重点培育的精密机械产业中技术发展方向,组织内外科研机构实施前沿性技术研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形成重大技术突破,占领行业发展制高点。
推进重大成套精密机械、高新技术产品研究与开发,形成较强的配套和集成优势。
4.大力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由于受实力所限,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没有能力建立自身的技术研发中心,这就需要政府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立公共信息数据库,建设公共检测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收集、软件开发、专用技术开发、专业人才培训、标准应用、产品检测等技术服务。
对那些愿意拿出自身的技术资源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龙头企业,政府应从资金、税费等方面给予扶持和鼓励。
加快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引进和培育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交易等科技服务机构,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信息服务、交易服务、转化服务和保护服务等。
(三)不断推进精密机械产业升级按照系列化、精细化、差异化思路,促进产业规模做大做强,产业能级做高做精,产品开发差异发展,使我精密机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链条延伸完善。
一是坚持自身产业特色,推动液压润滑油泵、阀门、环保机械、冶金机械产业的产品向系列化、配套化方向发展,把“人无我有”的产品细分场做大、做强、做优。
二是要过加强工艺改进和技术创新,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精密机械产业产品的精细化程度,培育产品场竞争优势。
要运用营销的精细化、管理的精细化和服务的精细化,提升产业软实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应紧跟上游企业的场需求,适应差异化的发展趋势,积极推动为制造业提供基础设备及关键部件的装备配套产品。
加快个性化产品的研发和专业化生产,积极开拓“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错位发展之路。
努力发展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产品,积极应用自动控制技术装备、柔性生产线、数控加工中心等大型先进技术装备和应用机械、数控电子、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等先进技术,提升自主配套能力。
(四)创建培育我机械制造品牌1.实施组合品牌战略。
一是着力创建“制造”区域品牌。
以全面提升精密机械产业的实力和声誉为目标,致力打造“制造”这一区域品牌,并过节会、论坛以及在各大媒体大力宣传等方式,树立“机械制造之乡”的良好形象。
二是积极打造企业品牌。
各龙头企业要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建立优质的用户服务体系,树立企业良好的整体形象,同时也为创建区域品牌增光添彩。
三是积极提升产品品牌。
使我的产品品牌和商标由级向省级、国家级梯次提升。
在打造整机品牌的同时,也应打造零部件产品品牌。
过实施组合品牌战略,实现以优质名牌产品带动区域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以区域品牌带动企业场整体影响力的提升。
2.实施分类品牌战略。
已成为行业龙头的骨干企业,要争创省、全国知名品牌、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免检产品等品牌荣誉,提升自有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鼓励并扶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企业注册国外商标,逐步扩大在国际场上的影响力。
也可过购买国际品牌的方式,利用现有国际品牌的知名度,迅速占领国际场。
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品牌,注册保护性商标,防止其他企业的侵权行为。
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小企业,可以过为知名企业做配套或贴牌生产,逐步积累经济上和技术上的发展实力,为创建自有品牌做准备。
与此同时还要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中小企业及时创建自己的品牌,并强化品牌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
3.制定品牌发展规划。
由发改委牵头,协同科技、质检、工商等部门,成立名牌产品推进战略委员会。
制定品牌发展规划和政策,明确培育对象和目标,帮助品牌龙头企业解决品牌发展中的难题。
(五)努力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1.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主导作用。
一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面对我精密机械产业存在的小散乱的格局,应加快装备制造企业战略性调整与重组,鼓励和推动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与联合,提高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生产程度,发展一批主导产品优势突出、关联度大、带动性强、抗风险能力较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实力较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作为龙头企业,发挥其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中的“领头羊”作用。
二是鼓励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主业。
龙头企业主动剥离专业强的零部件、配套件和特色生产工艺,交由专业化企业生产,培育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
剥离初期,龙头企业应帮助其做好质量、标准管理工作。
龙头企业则集中精力抓好产品升级换代的研发设计、产品营销和品牌推广以及关键零部件生产和整机组装,从而提高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的水平。
三是鼓励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
向上游的科技研发、工业设计和下游的营销网络、售后服务、为客户提供安装调试等链节延伸;由制造业向生产性服务业延伸,以自身的主导产业为基础,发展总集成、总承包、专业维修、检测维修等生产性服务业。
四是鼓励龙头企业组建战略联盟。
龙头企业应选择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中实力较强的合作伙伴组建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2.强化龙头、龙身、龙尾的有机链接。
按照“龙头项目带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规模和技术优势,沿着原材料、零部件、关键工序、整机的方向,过招商引资、产业延伸等方式,逐步完善、做大、做强整个产业链,增强区域内自我配套能力,推动形成我精密机械产业集群。
引导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联盟,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可按照场规则对原辅材料,特别是大宗原辅材料进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中的核心和龙头带动作用。
3.进一步明确产业集群的发展导向。
一是要编制精密机械产业产品指导目录。
围绕国家能源环保、新型工业化道路、城化进程等发展主题,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的基础和特点,编制精密机械产业产品指导目录,加快推进阀门、液压润滑油泵设备、测功器、家用电器、环保机械、冶金机械、电机以及为精密机械产业配套的“专、精、特、新”零部件和新材料等产品的振兴发展。
二是要统筹全精密机械产业布局,根据园区产业导向要求,促进项目向园区集聚。
按照我二区、三园、一带的工业经济布局,结合精密机械产业的特点,可以把滨海工业园作为精密机械产业的主题工业园来进行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也可以鼓励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走企业办园的路子,吸引与自身产品相配套的外地合作伙伴落户,进一步提高产业就近配套的能力。
今后,凡1000万元以上需新征建设用地的新开工精密机械产业项目,必须向指定园区集聚。
三是政府财政资金要向产业集聚园区倾斜,加大对公共平台建设、贷款贴息、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投入,加快特色园区的产业发展。
四是注重优势产业延伸,鼓励龙头企业将部分零部件和半成品生产扩散到园区内的中小企业中去,推进产业链的有效延伸。
(六)招引培育各类特色有用人才努力打造精密机械产业的人才集聚地,引进、培养人才与借用“外脑”相结合,带动我精密机械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一是积极引进急需的专业人才。
尽快制定并细化引进精密机械产业各类技术人才的政策措施,多形式、多渠道引进精密机械产业发展急需的人才,特别是要吸引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我装备制造业急需的产品技术研发人才、工艺技术人才。
二是加快培养精密机械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重视精密机械产业研究型人才和生产、管理、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鼓励龙头企业、有关院校和其他社会力量联合办学,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开展定向和岗位培训及适用技术培训,使装备制造企业工人从单一技能型向技能和智能混合型转变,培养一大批现代制造业的软件“蓝领”、数控和程控设备操作工、精密仪器操作工、专业设备维修工等高级技术人才。
三是进一步强化人才激励机制。
鼓励精密机械制造企业采用技术入股、股票期权等多种分配形式,提高技术人才的劳动积极性;推动企业与内外教育机构紧密合作,支持企业采取“订单式”培养与引进高、中、低人才;支持企业自身设立职业培训机构,或与职教中心联合办学;对高端人才落户,政府可以给以适当的住房、安家补贴,支持社会各界对“人才公寓”类项目的投资;进一步优化有利于各类人才工作和创业的环境,建立开放、公平竞争、自由度高、负责任的用人机制,形成靠政策和事业吸引、造就、留住人才的环境。
四是引进“外智”。
邀请地区和国内外中高层人才到短期工作;也可将部分科研开发中的技术难题,委托海内外“外脑”完成;或是将研发中心设在,直接利用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为我产业发展服务。
(七)大力发展配套服务产业体系1.推进服务外包。
从扩大供给、培育需求两方面着手,增强装备制造企业技术集成与产业化能力,改造现有业务流程,推进非核心业务外包,培育面向现代制造业的服务场。
支持企业以精密机械制造为核心业务,发展与之关联的总承包、总集成业务和与之配套的设备维修、咨询、贸易、报关、金融、物流等相关服务业,使装备制造企业逐步由单纯的制造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复合型企业转变。
2.发展电子商务和网上交易。
巩固完善“工业产品网络超”,并与“阿里巴巴”、“淘宝网”、“移动商街”等国内外著名产品交易网站合作,构建新型电子商务平台,为企业开展网上承接订单、网上贸易谈判、网上结算支付等电子商务活动提供服务。
(八)开展国际国内技术交流合作利用我已举办的“中国•科技五金交易会”这个平台,将我具有一定优势的装备产业如阀门、油泵、电机、测功器、润滑设备、锻压机床、五金件、标准件等精密机械产品纳入交易会的交易范围,充分发挥交易会在沟信息、结识朋友、交流合作、开拓本产品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组织我企业参加国内外著名产品博览会、交易会,如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华东交易会、西洽会、厦门高交会、州装备产业配套对接洽谈会等,国外的德国科隆装备产业交易会以及美国、日本等国的各种交易会、博览会,过在会上设摊或参会考察交易,了解国内外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状况,把握产品发展的方向和潮流,认识更多的优质客户,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
举办国际、国内精密机械产业技术交流论坛,聘请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对精密机械制造业技术需求、产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等重大决策进行论证和咨询。
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整合重组国外装备制造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提高我装备产品技术水平,增强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能力。
精密机械产业调整振兴制度责任编辑:
陈老师阅读:
人次
各位读友大家好!
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
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
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