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病 类型讲解文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05923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病 类型讲解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病 类型讲解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病 类型讲解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病 类型讲解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病 类型讲解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病 类型讲解文档.docx

《语病 类型讲解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病 类型讲解文档.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病 类型讲解文档.docx

语病类型讲解文档

语病类型:

1语序不当

2搭配不当

3成分残缺或赘余

4结构混乱

5表意不明

6不合逻辑

一.语序不当

1.定语中心语位置颠倒

石油的生产,长期不能自己。

(偏正短语做主语)

(定语)(中心语)

2.定于错放状语的位置

热烈的/地引起讨论。

3.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

激发学生学习的充分的主观能动性。

4.多层定语语序

例1:

  (这个)(盛产哈密瓜的)(地处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小镇,还以其富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闻名。

 例2:

  (教学用的)(那一台)(去年刚从国外进口的)(中文系的)(数码)(录音)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出现了故障。

  

分析:

  多层定语从远到近的顺序一般是:

  (表领属关系(谁的)

   (表示时间、处所(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表指代或数量(多少)

       (表动词性词语、主谓短语(怎样的)

        (表形容词性短语(什么样的)

          (表性质、类别或范围(什么)

            (中心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本句应改为:

“这个地处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盛产哈密瓜的小镇……”。

因此,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应放在前面、表性质的定语映靠近中心语。

本句应改为:

“中文系的那一台去年刚从国外进口的教学用数码录音设备……”。

(其中“教学用的”作定语直接修饰中心语时,后面的结构助词“的”可以省略)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1:

 国有商业银行要抓紧工作布置,把做好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大事来抓,[使这项工作][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例2:

 以色列政府[把阿拉法特][用军队]“软禁”起来,为和平解决巴以争端蒙上了一层阴影。

  分析:

  多层状语的一般排列次序应当是:

[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表时间][表处所][表范围][表情态方式][表对象]中心语

  例1中表示对象的状语“使这项工作”应放在表示表示范围的状语“在全国范围内”之后。

例2中表示方式的状语“用军队”应放在表示对象的状语“把阿拉法特”之前。

6.关联词位置不当

A.两个分句为同一主语时,关联词在主语后

质量不仅得到你们的认可,也得到我们的认可。

B.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之前。

不仅质量很重要,而且数量也很重要。

7.主客颠倒

A.对于/对我对雷锋很熟悉。

B.对于…来说雷锋对于我们来说很熟悉。

8.分句位置不当。

9.词句间逻辑顺序不当。

常为并列结构两词或三词。

 

二.搭配不当

1.你们争取做认真学习的好学生。

主语状语动词定语宾语

动宾

主谓

修饰词与中心词修饰词与中心语

主宾

2.前后照应错误:

两面对一面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一)残缺

1.你们争取做认真学习的好学生。

主语状语动词定语宾语

 

任意成分都可残缺

例如:

状语残缺

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

2.关联词语残缺

3.介词残缺(属修饰词里的一部分)

我和小明非常要好的朋友一起去旅游。

解析:

介词残缺,我和和小明

(二)赘余

1.句子成分中任意一部分都可能赘余。

一、动词类赘余

  白白虚度(“虚”含“白白”意,“白白”赘余)

  被应邀(“应邀”含“被”意,“被”赘余)

  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含“被人笑”意“被人”赘余)

  到此光临(“光临”含“到”意,“到此”赘余)

  非常嗜好(“嗜好”含“非常”意,“非常”赘余)

  非常酷爱(“酷爱”含“非常”意,“非常”赘余)

  共同协商(“协商”含“共同”意,“共同”赘余)

  过度酗酒(“酗酒”含“过度”意,“过度”赘余)

  过分溺爱(“溺爱”含“过分”意,“过分”赘余)

  过分苛求(“苛求”含“过分”意,“过分”赘余)

  过高奢望(“奢望”含“过高”意,“过高”赘余)

  凯旋归来(“凯旋”含“归来”意,“归来”赘余)

  可以堪称(“堪称”含“可以”意,“可以”赘余)

  来家造访(“造访”含“来”意。

“来家”赘余)

  免费赠送(“赠送”含“免费”意,“免费”赘余)

  十分罕见(“罕见”含“十分”意,“十分”赘余)

  随便苟同(“苟同”含“随便”意,“随便”赘余)

  随意漫谈(“漫谈”含“随意”意,“随意”赘余)

  快要垂危(“垂危”含“快要”意,“快要”赘余)

 突然顿悟(“顿悟”含“突然”意,“突然”赘余)

  一致公认(“公认”含“一致”意,“一致”赘余)

  值得可敬(“可敬”含“值得”意,“值得”赘余)

二、形容词类赘余

  炎热、雪白、笔直、通红、稀烂、飞快、精光、崭新、冰凉、死沉、烂熟、巨大、繁多、酷热、众多、广大等本身带比喻性成分或表程度成分的形容词的前面如果有表修饰的程度副词,那个程度副词是赘余成分。

如:

“十分炎热”(“十分”赘余),“非常雪白”(“非常”赘余)。

三、名词类赘余

  多年的夙愿(“夙愿”有“多年”意,“多年”赘余)

  多虑的想法(“虑”有“想”意,改“虑”为“余”)

  漫山遍野到处(“漫山遍野”即“到处”,两者留一)

  目的是为了(“目的”即“为了”,两者留一)

  目前当务之急(“当务之急”含“目前”意:

“目前”赘余)

 无用废话(废品、废物…)(“废话、废品、废物…”含“无用”意,“无用”赘余)

 人民生灵涂炭(“生灵”含“人民”意,“人民”赘余)

  原因是因为(“原因”即“因为”,两者留一)

  真知灼见的意见(“真知灼见”含“意见”意“意见”赘余)  四、代词类赘余

  我的寒舍(舍弟、*内、家严、拙作……)(“寒舍、舍弟、*内、家严、拙作”均含“我的”意,“我的”赘余)

  

  您的令爱(令尊、贵公子……)(“令爱、令尊、贵公子”均含“您的”意,“您的”赘余)

  诉诸于武力(公诸于众、见诸于报刊、付诸于流水……)(“诸”,“之于”或“之乎”的合音,与后面“于”重复,可删“于”或改“诸”为“之”)

2.“否则”,造成同意重复。

3.隐形词语造成同意重复。

4.并列短语造成意义包含。

1、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不虞之誉”中的“虞”就是“想到”的意思)。

2、诉诸于法律(诸”在文言文中可作兼词,相当于“之于”)

3、涉及到四个大方面(“涉及”的意思就是“关涉到”)

4、提出过质疑(“质疑”本来就表示“提出疑问”)

5、这个衣冠禽兽的家伙(“衣冠禽兽”是指卑鄙无耻、如同禽兽的人,是名词。

这里是把它误用为形容词,修饰“家伙”,充当定语。

应删掉句中的“的家伙”。

5.虚词多余。

(副词、连词、介词、助词等)

四.结构混乱

1.中途易辙(偷换主语)

48.54.56.

2.句式杂糅

常见句式:

1.表原因:

原因是…造成(引发、诱发、作怪)

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纠正,其根本原因是不正之风在作怪。

之所以…的原因

一个人之所以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他自己没有把握住自己。

关键在于…起决定性作用

…的原因是由…所致

这些蔬菜长得这么好,是由于社员们精心管理的结果。

2.表目的:

供…之便

其实,胡适先生英文文章也写了不少,连同这一百几十件信礼,都应该收集成书,供中外学者阅读之便。

防止…不再…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

3.表条件

需要…不可

当然,要搞好跨学科渗透和综合,并非易事,需要下一番功夫不可。

根据…状况出发

4.表对象

围绕…为中心

对象…面向…

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5.表事由:

借口…为名

6.表结构:

包括(分)…组成

止咳祛痰片是我厂里新产品,它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

7.表意愿:

本着…为原则

8.表被动:

被(受)…所

这办法既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

9.标时间:

长达…之久

10.表数量:

高达…之巨

别小看这只太空马桶,它的造价高达三千万美元之巨。

11.表限制:

超过…以上

12.表范围:

大多是以…为主

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青年师生为主。

13.表依靠:

靠的是…取得的

五.表意不明

1、交代不清

2、指代不明

3、歧义

①组合层次

②结构关系不同造成

③语义不明确

④词类不同造成歧义

⑤词语含义多解造成歧义

⑥句子成分残缺

⑦轻重音不同

⑧数量词修饰不明造成歧义

⑨和(或)连接不明产生歧义

产生歧义句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多义词造成的歧义,一种是句子结构的不同停顿组合造成的歧义。

同读音易造成歧义

(1)有的词可轻读,也可重读。

不同读法有时会使句子表示的意义不同。

例如:

我想起来了。

(“起来”读qǐlǎi时,表示“我想起身了”;读qilai时,表示“我想到了”。

(2)逻辑重音不但能表示强调,有时也可表示不同的意思。

例如:

富水商场有的是化妆用品。

(逻辑重音有“有的是”上,表示化妆用品多;逻辑重音在“化妆用品”上,表示没有你需要的东西,只有化妆用品。

(3)多音词在口语中不产生歧义,在书面语中因为没有注音,有时便会出现歧义。

例如:

他在办公室看材料。

(“看”读kān时,表示“看守”;读kàn时,表示“阅览”。

例如:

空房间做什么用?

(“空”读kōng时,表示房间里没有东西;读kòng时,表示把房间腾出来。

二、不同停顿易造成歧义

在某种情况下,同一句话,说或读的停顿位置不同,显示出的语意和结构往往不同。

例如:

这苹果不大/好吃。

(苹果味道好)

这苹果/不大好吃。

(苹果味道不好)

我们五人/一组。

(我们这一组有五个人)

我们/五人一组。

(每五个人分为一组)

三、词语限制模糊易造成歧义

(1)某些方位词、时间词因区界不严,容易产生歧义。

例如:

他在永春旅社前一站下车。

(A.未到旅社;B.过了旅社;C.旅社对面)

(2)相对意义之间有中间概念,容易出现歧义。

例如:

这场足球我不赢。

(虽然排除了“赢”意,但不一定就表示“输”,因为还有“不输不赢”,即和局。

四、词语含义的多义性易造成歧义

(1)兼具有施动和受动意义的词语,有时易产生歧义。

例如:

小王租小周二间房子。

(A.租房给小周;B.向小周租房)

(2)兼类词易造成歧义。

例如:

思维科学。

(A.“科学”为名词,关于思维方面的科学;B.“科学”为形容词,思维方式很正确)

例如:

他爬过山没有?

(A.他爬过去这座山没有?

过,动词B.他以前有没有爬山?

过,助词)

(3)多义词产生歧义。

在某种情况下,一个词可作几个义项理解,便会产

生歧义。

例如,我要炒白菜。

(“要”可以是:

A.将要;B.需要)

例如,如:

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走”可理解为“行走”、“离开”。

(4)偏正短语有时也会产生歧义。

例如:

他的故事讲不完。

(A.他讲的故事;B.关于他的故事)

例如:

他的小说看不完。

(A.他收藏的小说多,看不完;B.他写的小说多,看不完。

五、不同的层次和结构关系易造成歧义

(1)数量定语易产生歧义。

例如:

两个师范的学生来到锦江公园。

(A.两个学校;B.两个学生)

例如:

学校来了三个医院的医生。

(A.学校来的医生只有三个,是一个医院的;B.学校来的医生共三个,来自三个医院。

(2)多个定语或状语易产生搭配上的歧义。

例如:

大红皮箱拿来了。

(A.大红色的皮箱;B.又大又红的皮箱)

①介词短语做定语常产生歧义(介词的管辖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义)

如:

对大家的批评。

(A.大家的/批评;B.对/大家的批评)

如:

对老师的看法如何?

(A.老师的看法;即看法是老师的;B.对老师的看法;即看法不是老师的)

②并列短语的搭配易产生歧义。

(连词的管辖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义。

例如:

张连和黄惠的朋友。

(A.张连和黄惠的/朋友;B.张连/和黄惠的朋友。

例如:

主要的领导和记者都来了。

(A.主要的领导和记者;B.主要的领导和记者)

(3)动词与名词搭配,即可以构成动宾结构,也可构成偏正结构,因此易

产生歧义。

例如:

爱护人民的军队。

(A.爱护人民的军队——动宾结构;B.爱护人民的军队——偏正结构)

例如:

红烧牛肉(A.一种厨事活动;B.菜名)

(6)“动词+名词(的)+名词”易造成歧义。

(动词的支配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义)

例如:

发现了敌人的哨兵(A.发现了敌人的哨兵,即哨兵发现了敌人的;B.发现了敌人的哨兵,即发现了哨兵)

六、指代与省略等易造成歧义

(1)“的”字结构指代不清引起歧义。

例如:

开刀的是他的父亲。

(A.父亲是医生,由他主刀;B.父亲是病人,要开刀)

(2)代词指代不明产生歧义。

例如:

妈妈要王玲和她的同学一起去。

(A.妈妈的同学;B.王玲的同学)

例如:

当他把钱还给美兵时,他对他笑了笑。

(A.他对美兵笑了笑;B.美兵对他笑了笑。

(3)省略造成的歧义。

例如:

看到你那年才8岁。

(A.我8岁;B.你8岁)

(4)施事者和受事者不清造成歧义。

例如:

这个人连老张都不认识。

(A.“这个人”为施事者,这个人不认识老张;B.“这个人”为受事者,老张不认识这个人。

(5)数量词和有关词汇不明产生歧义。

例如:

一边站着一位同学,守卫着校门。

(A.两位同学守卫在校门的两侧;B.只有一位同学站在校门的一侧。

消除歧义的方法

①添加词语。

即根据表达的需要,在语句的适当位置添加适当的词语,使语意固定下来。

如例①可在“认识”后面加上“他”,变成“他才来,许多人还不认识他。

②改换词语。

当数量短语作定语造成歧义时,只要适当改换数量词,即可消除歧义。

如例②将“个”改为“所”即可消除歧义。

③调整词序。

对那些由于递加定语修饰关系不明而造成的歧义,可以用调整词语顺序的方法来消除歧义。

如例③可调整为“工厂的几个工人”。

例②可调整为“学校的三个校长参加座谈”。

④变换句式。

根据语意将原来的一般句式变为“把”字句或“被”字句,以使语意唯一。

如例④可变为“学生的天职是把书读好。

⑤设置语境。

当一个语意环境不“一定”时,应继续设置语境,使其达到“一定”,从而消除句子的歧义。

如例⑤可加上“把粉递给他”,全句的意思即为“他要用粉来蒸肉”。

⑥添加标点。

对于那些因逻辑停顿不同而产生的歧义,在书面上添加适当的标点即可消除歧义。

如例⑥可在“告”或“写”后添上标点,变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或“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⑦读出停顿。

对于那些因逻辑停顿而造成的歧义,如是口语,则可根据具体情况读出停顿,如例⑦可读为“我/哥哥姐姐的同学”,或“学”等。

⑧读出重音。

在口语中,为了强调某一意义,可以读出句中的逻辑重音,以消除歧义,准确地表达出自己要表达的意义。

如例⑧可根据需要重音“打”或“他”。

六.不合逻辑

1.不合事理

2.前后矛盾

3.分类列举不当

4.否定不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