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招考资料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04014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43 大小:16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师招考资料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体育教师招考资料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体育教师招考资料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体育教师招考资料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体育教师招考资料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育教师招考资料1.docx

《体育教师招考资料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师招考资料1.docx(1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体育教师招考资料1.docx

体育教师招考资料1

一,填空题(答案供参考)

1、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将根据(三维健康观和体育自身)的特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吗、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小学一、二年纪的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三项;小学五至六年纪和初中以上测试项目为(六)项,其中(身高、体重、肺活量)为必测项目,选测项目为(3)项。

3、《标准》结合课程特点构建了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

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为(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

4、根据少年儿童发育的基本规律,身体各器官系统的生长发育是(不均衡)的,其中(神经系统)发育最快,(生殖系统)发育最晚。

5、人体能量的直接来源于(糖、脂肪、蛋白质)

6、一个标准的田径场,应由2个(平行的直道)和2个(半径相等的弯道)组成,跑道全长应为(400)米,半径为(36)米,分道最小为(1、22)米最大为(1、25)米。

7、国际田径协会联合规定,从(2003年1月1日)起,除(标枪)外,各投掷项目落地区标志线的内沿延长线的夹角为(34.92)度。

铅球和链球的投掷圈内沿线直径应为(2.135M)

8、排球竞赛规则规定,如某队被召唤后拒绝比赛,则宣布该队为(弃权)对方以每局(25:

0)的比分和(3:

0)的比局获胜。

9、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10、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是这次课程改革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11、教师专业化培训和发展的基本理念包括(回归生活理念)(发展性教学理念)(生命化教学理念)

12、体育教学应遵循(认识规律)(技能形成规律)(运动负荷)规律

13、体育教学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

14、科学研究证明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成功先天因素是(主要的),后天训练是(重要的)

15、有人断言“选材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一半)”

16、力量是指人体克服阻力的(能力)

17、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

18、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的)训练,而效劳不能恢复的训练是(危险的)训练。

19、新课标中规定小学一至四年级为每周(4)节体育课,五至九年级为每周(3)节体育课。

20、《课标》中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五个学习领域。

21、培养体育能力的教学模式程序为(引导提示)(明确目标方案)(探索尝试)(思考验证)(总结评价)

22、在田径比赛中,铅球、链球的投掷圈直径为(2.135M)

23、在体育教学中,尽量使教学效果达到汗、会、乐、美、大、中、小、多八字标准

24、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要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三个方面评价

25、耐久跑中的途中跑,要求(跑)的节奏和(呼吸)的节奏相配合。

26、决定投掷项目远度的因素为出手的(速度)(高度)(角度)

27、行进间跳远的四个技术环节是(助跑)(起跳)(腾空)(落地)

28、人体的运动,离不开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相互作用。

骨骼起着(杠杆)的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肉收缩是运动的(动力)。

人体任何运动都是通过(肌肉)工作完成的。

29、标准篮球场长(28M)宽(15M)篮球圈上沿高(3.05M)场中圈直径(3.6M)

30、排球场长(18M)宽(9M),进攻线距中线(3M);足球点球点距球门(11M)

31、田径场上的场地、器材的长度或宽度是1.22M的请列举出两个(跑道宽)(跨栏架)

32、1894年法国教育家(顾拜旦)建议恢复奥运会,1896年在(希腊)举行第一届。

33、课标没有采用按运动项目划分教学内容的方法,而是以(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划分学习领域的主要依据。

34、课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将中心学划分(6)级水平,小学段为(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

35、与健康有关的技能有(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份)

36、身体成份奶(肌肉)(骨骼)(脂肪)

37、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应具有(健身性)(科学性)(兴趣性)(实效性)(简易性)(地域性)

38、体育与健康课程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39、运动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40、肌肉工作时的直接能源是(ATP)

41、体育锻炼之所以能够增强体能,主要是由(超量恢复)的生理机制决定的。

42、(身高)(体重)(肺活量)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必测项目。

43、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为基本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44、课程基本理念: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溵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45、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是(运动技能领域)目标的内容之一。

46、新健康三维观包括(身体)(心理)(社会适应)

47、课程目标体系的递进关系(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

48、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工作量)4个方面的考核。

49、课标将中小学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

即水平一至水平五分别相当于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高中学段。

而水平六是发展性目标。

50、划分学习水平的依据是(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51、新课标选择教材内容的基本要求是(地域性)(科学性)(简易性)和(健身性)(兴趣性)(实效性)

52、课程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的原则是(实践性)(灵活性)(综合性)

53、课程教学分组的主要形式为(随机分组)(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合作型分组)(帮教型分组)(友伴型分组)

54、课标要求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延伸性学习)(信息化学习)(评价式学习)等7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55、高中课程规定:

学生每完成一个模板的学习,且成绩合格可获得

(2)个学分。

高中三年中,学生修满(11)个学分方可达到毕业要求。

其中(田径类项目)必修1学分,健康教育专题必修1学分(1学分=18课时)

56、新课标下,单元教学计划是指(某一技术动作的教学方案。

57、《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价指标是(形态)(机能)(素质)

58、新修订的《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来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59、《标准》必测项目有(身高)(体重)和(肺活量)

60、公元前776年第一次古代奥运会是在(古希腊)的(奥林匹亚村)举行。

61、现代奥运会创始人是法国的(顾拜旦),现任国奥会主席是(罗格),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高)(更快)(更强),我国承办的夏季奥运会是第(29)届。

62、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63、2006年足球世界杯是第(18)届。

2010年世界杯举办的国家是(南非)

6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把教师界定为:

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

65、教师的言行是学生的榜样,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

66、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具体内容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67、传统体育课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或(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68、体育教学计划包括(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

69、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分解法)(练习法)(游戏法)(比赛法)和(预防和纠错法)

70、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四要素是(对象)(条件)(行为)(标准)

71、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课中做练习时,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荷)

72、练习密度=单个学生练习时间之和/课的总时间×100%

73、平均心率=课中每次测定的脉搏次数相加/课中测定的次数,不包括安静脉搏和课后测定值。

74、强度指数=平均心率/安静脉搏

75、影响体育教学的因素有(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情感)

76、中学体育课属于教学课,根据每次果教材种类分为(室内课)和(室外课),根据每次课的任务可分为(新授课)(复习课)和(练习课)

77、教师示范一般可分为(镜面示范)(正面示范)(背面示范)(侧面示范)

78、快速跑的教学重点是(途中跑),背越式跳高的教学重点是(助跑与起跳结合的技术)。

79、决定跑速的两大因素是(步幅)与(步频),跳远技术组成是(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

影响投掷远度的因素是(出手速度)(出手角度)和(出手高度)

80、背越式跳高是直线转弧线加速助跑,起跳腿是用(远离横杠的)脚快速起跳。

81、接力比赛中接力区的距离为(20)M

82、把以(远度)和(高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

83、决定投掷项目成绩最主要因素是(出手初速度)

84、跳远的空中动作一般有(蹲踞式)(挺身式)和(走步式)

85、跨栏跑中,过栏技术动作要求摆动腿高抬屈膝前伸和(下压)

86、初中男子110M栏比赛栏架高度应为(0.914)M.;成人为(1.067)M;女子为(0.84)M

87、三级跳远由快速助跑,沿直线向前的连续三次跳跃组成,三跳的顺序是(一次单足跳)(一次跨步跳)(一次跳跃)

88、三级跳远第一次跳如果是左脚起跳,第二跳应是(左)脚踏跳,第三跳应是(右)脚踏跳。

89、跨越式跳高,应是(摆动)腿先过杆,然后(起跳)腿再过杆。

90、急行跳远比赛中,一选手双脚依次前后落入砂池,裁判员应判其(试跳失败)

91、评定田径运动技术的标准是(经济性)和(实效性)

92、排球比赛中,男子网高(2.43M)女子网高(2.24M),足球门两柱距离(7.32M),高(2.44M),点球点距球门(11)M

93、篮球比赛时,五号队员一脚踩在端线上掷界外球,裁判员判其(不违例)

94、正式排球赛中,球员的轮转方式为(顺时针)

95、排球移动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接近球,保持(人与球)良好的位置关系。

96、双人拦网“心跟进”防守战术中,一般是(6)号位跟进。

97、排球运动是一项有准备姿势和移动、发球、传球、垫球、扣球、拦网等等技术动作组成的集体性体育项目。

98、羽毛球女子单打先得(11)分的球员,为胜一局。

99、华尔兹基本舞步的音乐节奏都是(3/4节拍)

100、口令一般由(预令)和(动令)组成。

101、单杠支撑后回环动作难点是(倒肩压臂腹贴杠)

102、武术中的对练是以踢、打、摔、拿为主的技击方法。

103、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104、身体素质增长最快的年龄阶段称为(敏感期),人体速度素质发展最快的敏感期(10-13岁)

105、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06、理想的减肥方法是(科学运动+合理饮食)

107、柔韧性训练的基本方法是(拉伸法)

108、运动处方可分为(竞技训练处方)(预防保健处方)和(临床治疗处方)三种

109、运动处方一般包括五个要素,即运动项目、运动次数、运动强度、持续时间、注意事项。

110、体育锻炼的FIT监控原则是(次数)(强度)和(时间)3个英文单词的缩写。

111、肺活量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

维尔威克指数=体重+胸围/身高×100

112、发展体育一般采用的方法有负重法、持续法、间歇法、游戏法、综合法、比赛法

113、运动员运动时,踝关节扭伤后应(立即冷敷)

114、常用的球类比赛的编排有淘汰制、循环制和积分制三种

115、运动量是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生理负荷量。

116、跑的教材共分为四大项:

快速跑、耐久跑、接力跑、障碍跑、

117、体育课的分组教学一般可分为(分组轮换)和(分组不轮换)两种形式。

118、练习密度是指一堂课中,学生练习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119、学生前后重叠成一行叫路,左右并成一线叫列。

120、马拉松全长42.195公里。

121、国际比赛中男子铅球重7.26KG、女子铅球重4KG.

122、中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获得者容国团于1959年第25届世乒赛获得。

123、人体的骨共有206块。

124、初中心率随着年龄的递增而减少,初中生心率一般每分钟80次左右。

125、跨栏跑上栏时,前面的腿为摆动腿,后面蹬离地面的腿称为起跨腿,跨栏技术包括起跳攻栏和腾空过栏。

126、人体所需的营养有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类。

127、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体系共三级:

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

128、各地各校要因地制宜开展课外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最少(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129、排球运动中,正面双手传球的手型为双手成半球形,大拇指成一字形,食指成八字。

排球技术包括垫球、传球、扣球、发球、拦网。

130、正面扣球是排球比赛中常用的方法,其步骤是:

助跑、起跳、挥臂击球、落地缓冲。

131、在中长跑中,跑一程后会出现呼吸困难,头晕乏力,以至产生不愿意跑下去的念头,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称为极点。

132、田径竞赛规定分道宽为1.22M或1.25M

133、女子100M栏起跑线到第一栏的距离为13M,栏间距为8.05M

134、呼吸系统包括口、咽、鼻、气管、支气管、肺

135、篮球的进攻技术分投篮、传接球、运球、持球突破。

136、现代篮球于1891年起源于美国马萨诸塞州。

1、体育:

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体育对于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

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2、竞技体育:

指为培养优秀运动人才、创造优异成绩而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和竞赛。

3、社会体育:

指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4、社区体育:

主要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5、终身体育:

是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的体育的总和。

6、体育与健康课程:

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7、健康:

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8、身体健康:

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

作为学习领域的身体健康,要求学生了解与运动有关的营养、环境、卫生保健等知识,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9、心理健康:

包括两层含义:

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

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为学习领域的心理健康,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状态,增强自尊和自信,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10、社会适应:

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有人际交往、合作、友情、尊重、名誉及取得成就的愿望和需要,所有这些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个体的社会适应,同时,它们又能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

个体社会适应包括一系列自主的适应性行为,通常表现为顺应、自制、同化、遵从、服从等具体的顺应方式。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其社会适应能力会提高。

作为学习领域的社会适应,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11、运动参与:

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可以培养和发展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参与,要求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掌握科学健身的知识与方法,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12、运动技能:

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

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技能,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13、体能(体适能):

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

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份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反应等。

其中一些体能成份既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又是提高运动技能所需要的体能。

14、学习领域:

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学习范畴。

15、领域目标:

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

课程目标通过各个领域目标的达成而实现。

16、水平目标:

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17、地域性运动项目:

指流行于某些区域的、带有地方特色的或形成传统的运动项目。

它包括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和文化等原因在某些特定地区或民族中流行的运动项目。

18、体育教学:

指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加下,按照教学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

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过程。

19、体育课程:

指教师在学校课程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大纲规定内容,对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系统教学的形式。

20、体育教学要素:

也称“体育教学因素”,是指构成体育教学活动的几个相关的部分。

通常分为教师、学生、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手段(物质条件和组织方法)。

21、体育教学方法:

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技巧与艺术的表现。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语言法(动作讲解)、直观法(动作示范)、练习法(完整法、分解法、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游戏法、比赛法、综合法、电化教学法、自学自练法、预防与纠错法、“尝试错误”教学法。

22、体育教学原则:

指体育教学必须遵循的准则,它反映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

基本原则有:

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合理运用运动负荷原则、巩固和提高原则。

23、体育教学风格:

指不同于一般文化课教学的一些特点:

⑴需要有学生进行的身体活动。

⑵身体活动和脑力活动紧密结合。

⑶能掌握锻炼身体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简单的体育活动形式,提高身体素质。

⑷一定的运动量,达到一定的强度。

⑸室外活动组织。

⑹师生之间交融关系。

24、体育教学组织:

指体育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特点、任务和实际情况,对学生、场地器材等进行合理安排的各种措施。

25、课堂常规:

指体育教师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对师生双方提出和一系列基本要求,属教学管理的一项具体规定。

26、分组教学:

指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将全班同学,按一定条件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领导下,分别进行练习和一种组织形式。

27、教学分组:

指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为了方便教学,按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和体育基础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28、分组不轮换:

指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统一领导下,按内容安排的顺序,依次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29、分组轮换:

指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的指导和小组长的协助下,各组学生分别练习不同性质的内容,按预定时间互相轮换练习内容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30、体育教学内容:

指为实现体育教学任务而选用的体育基本知识和各种身体练习总称。

31、教材排列:

指将教学内容按一定方式处理后,排出一种程序式系列。

以教材内容顺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按年级依次出现的,称为直线式排列;同教材在各个年级反复出现的,称为螺旋式排列;用直线式和螺旋式混合交错的,称为混合式排列。

32、学年教学计划:

指以年级为单位,按照体育教学大纲和学校实际情况,将该年级的基本教材和选用教材、时数、考核项目,按一定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次课中去的一种表格式的排列。

33、学期教学计划:

又称教学进度表,它是把年度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两个学期的各项教材、时数、考核项目,按一定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次课中去的一种表格式文件,是教师编制教案的依据。

34、单元教学计划:

又称单项教学进度,它是把某年级的某项材,按课次顺序订出每次课的教学任务、要求和组织教和教学进度,保证各项主教材有重点、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教学。

35、课时计划:

又称教案,它是教师根据学期和单元教学计划,结合班级具体实际,编写出的每堂课的具体执行方案。

36、教学目的:

是用普通语言表达出来的关于教育意图的一种广泛的陈述。

37、教学目标:

指学习者在教学终结时应做到什么或获得什么特定能力和一种明确的陈述。

38、体育基本技术:

指合理完成体育动作的基本方法。

39、体育基本技能:

指人们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所获得的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

40、体育课的结构:

指组成一堂课的几个部分,以及各个部分教材内容和组织工作的安排顺序与时间分配等。

按认识规律和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一般由准备、基本和结束三个部分组成。

41、队列练习:

指全体学生按一定的队形,在教师口令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协调一致的动作,其内容包括整队、原地转法、行进间转法、各种走步、跑步、立定、集合、解散以及队列练习中的队形变化。

42、队形练习:

队列练习基础上所做的各种队形、图形的变化。

43、准备活动:

指进行较剧烈运动前所进行的一系列身体练习。

目的是在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各系统、器官机能的能力,克服生理惰性,预防运动创伤。

44、专门性准备活动:

指主要是与完成基本部分主教材有关的肌肉、关节、韧带和器官、系统做好准备的身体练习。

机能的能力,克服生理惰性,预防运动创伤。

45、一般性准备活动:

是指采用一般发展的身体练习。

46、诱导练习:

是指为了正确掌握动作技术所采用的过渡性练习。

特点是在动作的结构、肌肉用力的顺序和机体所承受的内外刺激等方面,与所学动作大体相同但较简易。

47、辅助练习:

是指为了发展某一动作所需的身体素质,或为了达到积极性休息而采用的身体练习。

48、稳定状态:

指人体活动时的一种机能状态。

人体进入工作后,各种生理机能惰性的逐步克服,各系统、器官活动功能和工作效率提高并超稳定称为稳定状态。

49、整理运动:

指体育活动后,为了使精神和身体都得到放松而采取的练习。

50、恢复过程:

指体育活动结束后,人体各种机能活动仍处于高的水平,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活动前的状态,这段期间内的机能变化,称为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