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资料 自动保存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00961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复习资料 自动保存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 自动保存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 自动保存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 自动保存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 自动保存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复习资料 自动保存的.docx

《教育学复习资料 自动保存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复习资料 自动保存的.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复习资料 自动保存的.docx

教育学复习资料自动保存的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

第一节:

1、教育的含义

教育就是人类为了培养自己的新一代,使之能够通过学习,掌握生存的知识和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

2、学前教育的含义

学前教育指的是对从初生到6岁左右,入小学前这一阶段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

包含0-3岁儿童的教育称为婴儿教育,3-6岁儿童的教育称为幼儿教育,两者是相互连接,性质相近又密切联系的。

3、学前教育的价值有几种

(1)基础性;

(2)先导性;

(3)公益性;

4、学前教育的性质是以保育、教育、教学三者整合;

5、学前教育学含义

学前教育学就是研究学前教育的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

6、学前教育泛指初生至6岁前的儿童的教育,包括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7、学前教育机构教育的含义

学前教育机构教育是指派有专人实施或辅导的各种机构或组织对0-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旨在促进儿童在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和谐发展。

第二节:

学前教育学的建立与发展

1、19世界终于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学前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1)孕育阶段:

如魏晋南北朝时,颜之推著有《颜氏家训》;朱熹曾编《童蒙须知》和《小学》;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他第一次提出了学前公共教育的主张;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政治论》中提出胎教;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在《雄辩术原理》中提出人的教育应从摇篮里开始;

(2)萌芽阶段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英国哲学家洛克《教育漫话》;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和葛笃德》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福禄培尔的《人的教育》;

夸美纽斯在其所著的世界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

(3)初创阶段

(4)发展的新阶段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1、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清末,我国自办的幼稚园主要仿效日本,并受到教会的影响,幼稚园的数量较少。

如1904年(光绪29年)的《奏定学堂章程》,第一次将学前教育列入学制系统。

之后1903年湖北武昌创办我国第一所官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

2、现代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1)国民党统治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1922年之后,教育部颁布了新学制,幼稚园正式列入学制系统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批评这种以外国为标准的依赖做法,认为当时幼稚园有“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三种大病”。

(2)学前教育在老解放区的发展

3、当代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1)确立学前教育新的社会性质和双重任务

双重任务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有教养儿童的任务,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儿童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又有社会公共福利的任务,

(2)根据国情和具体条件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事业

(3)制定统一的幼儿园教育任务,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4)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5)学前教育机构类型的多样性

(6)学前教育改革道路曲折

第二节:

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1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1)学前教育以及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制约

(2)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与手段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3)学前教育为促进经济的发展服务

2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1)学前教育的性质受社会政治的影响,并为政治所决定

3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选择)

3.1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3.1.1影响着学前教育的培养规格

3.1.2影响着教育内容

3.1.3影响着师生关系和教育教学方法

3.2学前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3.2.1具有保存和传递文化的作用

3.2.2具有选择和传播文化的作用

3.2.3具有创新文化的功能

第三章:

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第一节:

学前教育和其他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1儿童的发展含义

儿童发展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向更高水平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2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有:

遗传,环境和教育。

2.1遗传决定论的含义,不足之处,影响?

含义:

认为人的天赋或本人决定人的发展。

不足之处:

影响:

2.2环境决定论含义、不足之处、影响?

含义:

这种理论片面夸大环境或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否认遗传的作用,否认人的主观主观能动性;

不足之处:

影响:

3儿童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因素起作用:

(1)遗传、

(2)环境、教育;儿童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儿童个体性的实践活动;

3.1遗传的作用:

(1)遗传素质提供了儿童身心发展的条件和物质基础;

(2)遗传素质决定了儿童的某些个别差异

3.2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1)母体环境对胎儿发展的影响

(2)对新生儿身心成长的影响

(3)对儿童的智力、个性和情感的发展有长期影响

第二节:

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1什么是儿童观:

儿童观是指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

2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阶段性(表现各年龄阶段的特点)、顺序性;

3如何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

(1)教育要考虑儿童身心发展水平

(2)教育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

(3)教育因考虑具体的班级和具体幼儿的特点

第四章:

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

第一节:

教育目的和学前教育目标

1、教育目的的定义及意义

1.1教育目的:

是表述教育造就人的质量规格

1.2意义:

教育目的是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要素,它规定了教育的方向,指导和支配整个教育过程,决定着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选择。

2、教育目的的内容:

2.1人的身心素质的规定性(个体性)

2.2人的社会价值的规定性(社会性)

3、教育目的或目标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3.1国家的教育目的

3.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3各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

3.4学科教育目标

4、世界一些国家学前教育目标的走势:

原来注重智序转向现在的全面发展。

5、学前教育目标定义:

学前教育目标就是根据国家提出的总的教育目的,结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水平而提出的具体目标,它是教育目的在学前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6、学前教育目标具体包括2个方面:

6.13岁前的教育目标(培养小儿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

6.2幼儿园教育目标

7、我国学前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格和发展方向,根据2001年颁布的《纲要》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出发。

第二节:

学前儿童体育

1、学前儿童体育的定义:

学前儿童健康的标志是体格发育正常、体态无缺陷,各项体能达到年龄标准,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精神饱满、愉快,有一定的控制力。

2、学前儿童体育的目标:

2.1保护儿童的生命,促进儿童身心的正常发育

2.2关注儿童积极情绪的培养

2.3养成儿童基本的卫生习惯

2.4发展基本动作,增强体质,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2.5进行安全教育

3、学前儿童体育的实施要领:

3.1提供安全的、适宜儿童做身体运动的良好环境个设施

3.2坚持卫生保健的常规工作

3.3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制度

3.4坚持户外活动,开展有趣味的、多样的体育活动

3.5关注体弱儿、患病儿和有心理障碍儿童在体育活动中的特殊需要

第三节:

学前儿童智育

1、与智育相关的概念:

知识、技能、智力

1.1知识:

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1.2技能:

是人们为达到认识或改造客观事物的目的而经常运用的具体行动方式便是技能,当技能达到熟练与习惯的程度上便形成技巧。

1.3智力:

一般说来,智力可以说是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要素,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

2、学前儿童智育的目标

2.1认识周围环境中的事物、现象,并扩展视野,丰富启蒙知识,学习一些科学技能;

2.2发展以思维能力未核心的各种智能如感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

2.3发展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培养儿童阅读图书的兴趣

2.4培养学习的兴趣、自主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前儿童智育实施的要领

3.1使儿童通过直接感受和体验认识周围生活中自然和社会的事物和现象,获得直接经验和初步的概念

3.2鼓励儿童主动学习

3.3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动手操作和多种生活中学习

3.4鼓励儿童运用语言、绘画、肢体动作及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3.5提供丰富和有层次的玩具和材料给儿童摆弄和操作,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

3.6以积极的态度和巧妙的方式回应儿童的问题

第四节学前儿童德育

1、德育的定义:

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起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

2、德育的目标:

主要是引导儿童在与周围成人及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学习如何处理相互关系,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逐步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

3、学前儿童德育实施的要领

3.1创造充满爱和尊重的精神环境

3.2强化榜样的作用与力量

3.3运用鼓励、赞美促使儿童养成好行为

3.4专门的德育活动和生活中的德育相融合

3.5适应儿童个性差异的教育技巧

3.6善于运用多种教育方法

第五节:

学前儿童美德

1、美育的特征:

直觉性、情感性、社会功能性、主体性

第五章:

婴儿教育

1、婴儿教育的任务:

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性、对美的感受和兴趣方面的发展

2、婴儿教育的原则:

2.1成人对婴儿的关怀和爱抚是良好教育工作的关键

2.2提供婴儿能主动探索的环境,培养婴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3日常生活的护理是婴儿的重要教育活动

2.4把每个婴儿看作是有个别特点的人,按照其特点进行教育

2.5处理好教育工作中相对事物的关系

第二节:

婴儿教育内容

1、婴儿教育的内容:

1.1日常生活的护理和教育

1.2运动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1.3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1.4认知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1.5社会性及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2、日常生活的护理和教育包括以下几点:

2.1提供良好的环境与设备,并合理使用。

2.2制订合理的生活日程

2.3哺喂与进食、睡眠

2.4与排便

2.5重视卫生保健工作

3、运动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3.1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包括头尾规律、远近规律、泛化集中规律、正反规律)

3.2运动能力的发展

3.3运动能力的教育培养

第三节:

婴儿教育的方式

1、婴儿教育的方式:

面向3岁前儿童的教育方式,主要有家庭教育、托儿所教育及托班教育,社区亲子教育,

2、家庭教育的特点(例子判断其特征)

2.1亲密性

2.2基础性

2.3个体性

3、家庭教育的策略:

3.1端正心态,为孩子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

3.2制订一些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规

3.3以身作则

3.4经常参与孩子的活动

3.5与其他同龄儿的父母及教师互动交流

3.6向书本和媒体学习

第六章:

幼儿园的游戏

第一节:

游戏概述

1、游戏的起源

1.1游戏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祭祀和巫术活动

1.2游戏起源于文化传递

1.3游戏起源于劳动

1.4游戏起源于动物本能

2、游戏的理论

2.1早期的游戏理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精力过剩论、练习论、复演论以及松弛论)

2.2现代游戏理论

3、精力过剩论(判断)存在什么问题?

精力过剩论并不适用于解释儿童即使是累了,他们还是要玩的现象。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游戏

1、游戏对学前儿童的意义:

1.1游戏是儿童展开生命潜能的必要准备

1.2游戏是儿童幼稚心理的保护伞

1.3游戏是最符合儿童心理需要和特点的活动

2、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

2.1游戏是儿童主动和自愿的活动

2.2儿童重视的是游戏的过程,而非游戏的结果

2.3儿童游戏具有假想成分,它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社会生活

2.4游戏是能给儿童带来积极情感体验的活动

3、学前儿童游戏的种类:

3.1依据儿童认知特点分类:

3.2依据游戏的社会性特点分类:

3.3依据儿童行为表现分类:

3.4依据教育的目的性分类:

4、依据儿童认知特点分类:

4.1感觉机能性游戏(比如:

奔跑、跳跃、攀登、骑木马等)

4.2象征性游戏(比如:

过家家、医院、商店、公共汽车等)

4.3结构性游戏

4.4规则性游戏

5、依据游戏的社会性特点分类:

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6、依据儿童行为表现分类:

语言游戏、动作技能游戏、想象游戏、交往游戏、表演游戏;

7、依据教育的目的性分类:

自发游戏、教学游戏、

8、游戏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

8.1游戏与儿童体能和动作技能的发展

8.2游戏与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8.3游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8.4游戏与儿童语言发展

8.5游戏与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

第四节:

幼儿园游戏指导

1、我们可以将幼儿园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

2、创造性游戏:

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

3、角色游戏构成因素:

场景/情景、替代物、角色扮演

4、角色游戏的主题都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熟悉到新异”

5、角色游戏的指导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开放性原则、(3)整合性原则;

6、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

(1)丰富和扩大儿童的生活经验;

(2)及时深化游戏主题、生成新的游戏主题;

(3)营造游戏的环境、提供游戏所需的玩具、设备和材料,促进儿童角色游戏的发展;(4)以间接指导为主,帮助儿童组织和开展游戏:

(确定主题、角色分配)

7、表演游戏被称为戏剧性游戏:

儿童按照童话或故事中的情节扮演一定的角色,按照作品规定的内容进行游戏,而角色游戏是儿童按照自己所熟悉的经验,一周为生活为游戏的内容。

8、结构游戏的定义:

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结构玩具和建筑材料进行构造活动的一种游戏。

9、规则性游戏的指导:

幼儿园的规则性游戏是成人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为儿童编制的游戏,其中规则性游戏包含:

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娱乐游戏;

第七章:

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活动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活动概述

1、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基础性、启蒙性、整合性、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潜在性;

2、教学被称为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教育纲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儿童学习活动。

它主要指集体(全班或分组)的正规教学活动(上课)以及教师对个别儿童的专门指导,与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区域活动和自发活动等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有机结合、相互联系,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3、幼儿园教学意义:

(1)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

(2)未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及以后的学习尊定基础。

4、儿童处于社会性发展的初期,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活动应充分利用儿童与同伴及成人的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使儿童通过游戏、观察、交流、模仿来学习语言、道德行为习惯和技能;通过相互启发、帮助、激励来I学习各种知识技能。

5、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活动应该利用实际的物品和有挑战性的真实活动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地学习。

6、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发展:

6.1我国幼儿园始建期的课程与教学(1903-1920年)1904年由张之洞等人制订《秦定学堂章程》是第一教育法令并在全同实行的学制。

6.220实际20-50年代幼稚园发展期的课程和教学;(使用了陈鹤琴的“中心课程”和“单元教学”

6.320实际50年代后,转折期的幼儿园的课程和教学

6.4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的幼儿园课程与教育

7、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的幼儿园课程与教育

(1)1981年10月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

(2)教育部2001年9月颁发的《纲要》;《纲要》提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

8、外国幼儿园课程和教学发展概况

8.1欧文与学前教育;

1816年,英国学者欧文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学校----性格形成新学园,

这所幼儿学校的教育目的是使儿童远离不良的环境,把他们培养成聪明、善良、仁慈和理性的人。

8.2福禄培尔与学前教育;

1837年福禄培尔在德国创设了世界第一个幼儿园,他主张幼儿园游戏化,并设计了著名的教玩具“恩物”

8.3杜威与学前教育;设计了以儿童为中心的“经验主义课程,以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论

8.4蒙台梭利与学前教育;设计一系列供儿童自主操作练习的教具来发展儿童的感觉、动作和思维。

他认为儿童学习动力来自于“生命的冲动“

9、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

9.1“儿童中心”的教育思想

9.2以经验哲学为基础的经验理论

9.3教学;杜威认为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这种经验和学习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起点。

第三节: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和方法

1、教学活动的原则的含义及判断是什么原则?

含义: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的原则是根据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的,也是幼儿园长期教学实践的经验的总结,是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原则:

活动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和教育性原则、连续性和渗透性教学原则、集体教学活动与个别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原则、整体性和一致性原则、巩固性原则

2、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方法:

操作体验法、演示、示范和范例法、游戏法、探索发现法、讲解谈论法

2.1教学方法的含义

是为实现特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有特定的课程和教学内容所制约,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步骤,也是调节教学过程的规范体系,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借以进行全面发展教育所采用的程序。

2.2操作体验法的含义:

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操作材料,设置一定的情景,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地动手操作或亲身体验来进行学习的方法。

2.3游戏法的含义: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

游戏法就是引导儿童以游戏的形式来开展学习活动。

2.4探索发现法的含义:

是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儿童通过自身主动对事物、现象的探索,从而发现事物的特点、属性和相互关系的方法。

2.5讲解谈论法又分为:

讲解、谈话、谈论法

3、幼儿园教学活动过程的基本因素:

3.1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3.2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

3.3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手段

4、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环境内涵

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既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八章: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节日娱乐活动

第一节: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活动

1、日常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

1.1保障儿童的生命和身体健康

1.2培养儿童独立生活能力的最佳环境

1.3养成讲卫生、讲文明的好习惯

1.4培养积极愉快的情绪和爱心

1.5培养关心、维护环境的好品质

1.6培养关心他人,与人交往的社会性行为

1.7积累生活知识和经验

1.8弥补独生子女的缺憾

2、日常生活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基本原则:

(1)教育性原则、

(2)情感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

2.1教育性原则:

所谓教育性原则是指在组织实施日常生活活动中要充分发掘和利用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使儿童的日常生活活动成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2所谓发展性原则是指日常生活的组织和实施应当充分尊重儿童是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建立合理生活常规,处理好照顾儿童生活和发展儿童独立性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