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第十四章+草莓病虫害.docx
《精品第十四章+草莓病虫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第十四章+草莓病虫害.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第十四章+草莓病虫害
第十四章草莓病虫害
一、草莓病害
1、草莓轮斑病
草莓轮斑病又称草莓“V”型褐斑病,是各草莓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
症状
草莓轮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果梗、叶柄,匍匐茎和浆果也可染病。
受害叶片最初出现红褐色小点,逐渐扩大呈圆形或近椭圆形斑块,中央呈褐色圆斑,圆斑外为紫褐色,最外缘为紫红色,病健交界明显,后期病斑上可形成褐色小点,多呈不规则轮状排列。
几个病斑融合在一起时,可使组织叶片大片枯死。
病斑在叶尖、叶脉发生时,常使叶组织呈“V”字形枯死。
发生特点
草莓轮斑病菌为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拟点属真菌,Phomopsis(Dendrophoma)Obscurans(ElletEV.)。
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叶组织内或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
越冬病菌到第二年6—7月份大量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和空气传播进行初侵染,病部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逐渐蔓延扩大。
从梅雨季的后半期开始到9月份之间的高温时期,特别在25—30oC的高温多湿季节发病重。
平畦漫灌和重茬连作地栽培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新明星等;加强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2、摘除病叶,减少病害初侵染来源。
栽植前摘除种苗病叶烧毁,并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苗20分钟,待药液晾干后栽植。
药剂防治。
田间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27%高脂膜乳剂200倍液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10天1次,连喷2—3次。
2、草莓叶枯病
草莓叶枯病又称紫斑病、焦斑病,我国发生比较普遍,是草莓叶部常见病害之一,有时发生危害相当严重。
症状
草莓叶枯病主要在春秋季节发病,侵害叶片、叶柄、果梗和花萼。
叶片上产生紫褐色无光泽小斑点,以后扩大成直径3—
4毫米的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央与周缘颜色变化不大,病斑有沿叶脉分布的倾向,发病重时叶面布满病斑,后期全叶黄褐至暗褐色,直至枯死。
在病斑枯死部分长出黑色小粒点,叶柄或果梗发病后,产生黑褐色稍凹陷的病斑,病部组织变脆而易折断。
发生特点
草莓叶枯病病原为凤梨草莓褐斑病菌Marssoninapotentillae(Desmazieres)Magn,有性阶段为Diplocarponearliana(ElletEV.)属子囊菌亚门。
病菌以子囊壳或分生孢子器在植株病组织或落地病残物上越冬,春季释放出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借空气进行扩散传播、侵染发病,并由带病种苗进行中、远距离传播。
本病属低温性病害,秋季和早春雨露较多的天气有利于侵染发病。
肥足苗壮发病轻,缺肥苗弱发病重。
草莓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新明星、达娜等品种较抗病。
防治方法
1、注意清洁田园卫生,于草莓采摘后及早摘除病老叶片,减少传染源。
选用抗病品种,如新明星等。
2、加强肥水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但不要过多使用氮肥。
药剂防治。
于秋季降温初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都有好的防病效果,而且还能兼治其他病害。
3、草莓褐斑病
草莓褐斑病又称草莓假轮斑病,在草莓产区发生较为普遍,在有的草莓园危害相当严重,是草莓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
此病主要为害幼嫩叶片,此外还可引起果柄褐腐,或侵害浆果。
症状
草莓褐斑病在嫩叶上病斑常从叶顶开始,沿中央主脉向叶基作“V”字形或“U”字形迅速发展,构成“V”形斑,故称“V”型褐斑病,病斑褐色,边缘浓褐色,病斑内可相间出现黄绿红褐色轮纹,最后病斑内全面密生黑褐色小粒(分生孢子堆)。
在老叶上起初为紫褐色小斑,逐渐扩大呈褐色不规则形病斑,周围常呈暗绿或黄绿色。
一般一个叶片只有1个大斑,严重时从叶顶伸达叶柄,乃至全叶枯死。
本病还可侵害花和果实,可使花萼和花柄变褐死亡,浆果引起干性褐腐,病果坚硬,最后为菌丝所缠绕。
发生特点
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日规壳属的草莓日规壳菌Gnomonia
fructicola(Arnaud)Fall。
其无性阶段为ZythiafragariaeLaibach为凤梨草莓假轮斑病菌。
病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和越夏,秋冬时节形成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释放出来在空中经风雨传播,侵染发病。
草莓“V”型褐斑病是偏低温高湿病害,春秋季特别是春季多阴湿天气有利于该病发生和传播,一般在花期前后和花芽形成期是发病高峰期。
气温28oC以上,此病发生极少。
另外,在保护地栽培和低温多湿、偏施氮肥、苗弱光差的条件下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及时摘除病老枯死叶片,集中烧毁。
2、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植株通风透光,不要单施速效氮肥,适度灌水,促使植株生长健壮。
药剂防治。
一般在现蕾开花期进行,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50%克菌丹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50%福美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用波尔多液200倍液,或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充分喷洒,5—7天1次,一般喷2—3次效果较好。
4、草莓蛇眼病
草莓蛇眼病又称草莓白斑病、草莓叶斑病、草莓斑点病,我国各地发生普遍。
主要为害叶片造成叶斑,大多发生在老叶上。
叶柄、果梗、嫩茎和浆果及种子也可受害。
症状
草莓蛇眼病的叶上病斑初期为暗紫红色小斑点,随后扩大成2—5毫米大小的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色,中心部灰白色,略有细轮纹,酷似蛇眼,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点。
病斑发生多时,常融合成大型斑,直至叶片干枯死亡。
病菌侵染浆果上的种子,单粒或连片侵害,被害种子边同周围果肉变成黑色,使之丧失商品价值。
发生特点
病原菌无性世代为Ramulariatulasnei(R.fragariaePeck)。
有性世代为Mycosphaerellafragariae(Tul)Lindau,称草莓蛇眼小球壳菌。
以病斑上的菌丝或分生孢子越冬,也可产生细小的菌核越冬。
还有的以产生的子囊壳越冬,越冬后翌春产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进行传播和初次侵染,以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病苗和表土上的菌核是主要传播载体。
病菌发育适温为18—22oC,低于7oC或高于23oC发育迟缓。
秋季和春季光照不足,天气阴湿发病重。
重茬田、管理粗放和排水不良地块发病重,草莓品种间抗性差异显著。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新明星、因都卡等。
清洁田园卫生,于草莓采收后及时清理田园,摘除病叶、老叶,集中烧毁,以减少菌源。
培育壮苗,精细管理,定植时选用大苗、壮苗,彻底汰除病苗。
并加强肥水管理,促使壮苗早发,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雨后及时排水。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50倍液喷雾。
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5、草莓白粉病
草莓白粉病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北方草莓产区,是草莓种植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尤其是在保护地栽培中发生严重。
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迅速发展,泛滥成灾,损失严重。
症状
草莓白粉病主要侵害叶片、嫩尖、果实和果梗;叶柄和匍匐茎很少受害。
叶发病初期在叶面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以后迅速扩展到全株,随着病情加重,叶缘逐渐向上卷起呈汤匙状,叶片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和白色粉状物,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焦枯,蕾受害,幼果不能正常膨大,干枯。
若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粉,果实停止肥大,失去光泽并硬化,着色缓慢并丧失商品价值,严重影响浆果质量。
发生特点
草莓白粉病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目,白粉菌科,单囊壳属Sphaerothecamacularis(WallrexFr)Jacz.f.sp.fragariaeperies(羽衣草单囊壳)。
草莓白粉病北方病菌以闭囊壳、菌丝体等随病残体留在地上或在活着的草莓老叶上越冬。
草莓白粉病菌是专性寄生菌,白粉病主要依靠带病的草莓苗等繁殖材料进行中远距离传播,而气候则有助于病菌孢子在田间扩散蔓延。
翌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经气流传播到寄主叶上,分生孢子先端产生芽管和吸器从叶片表皮侵入,菌丝附生在叶片上,从萌发到侵入一般需20多个小时,每天可长出3—5根菌丝,5天后在侵染处形成白色菌丝丛状病斑。
经7天后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进行再侵染。
病菌侵染适温为15—20oC,低于5oC和高于35oC均不能发病,但病原孢子在有水滴的情况下不能萌发。
保护地栽培易发病,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宝交早生、哈尼、全明星等品种对白粉病有较强抗性。
2、冬春季清扫园地,烧毁腐烂枝叶,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残老叶并深埋,栽植不宜过密,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施肥,防止偏施氮肥并控制湿度,使植株通风透光,生长健壮。
雨后及时排水。
3、药剂防治。
用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于发病初期进行喷洒,5—6天1次,连喷3—4次。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灭螨猛可湿性粉剂2500—
4000倍液,或10%世高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2.5%腈菌唑乳油2000倍液。
7—10天1次,喷药时要使叶的背面和芽的空隙间都均匀着药。
但要注意在高温时喷灭螨猛可湿性粉剂有时会产生药害,使用时最好降低药液的使用浓度。
保护地栽培可采用45%百菌清烟熏剂0.2—0.25千克/亩或速克灵烟熏剂灭菌。
一般用药物防治要在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6、草莓灰霉病
草莓灰霉病是草莓露地和保护地栽培的主要病害,分布广。
因灰霉病造成烂果一般可减产10%—30%,严重者达50%以上。
除为害草莓以外,还可侵害番茄、辣椒、莴苣、茄子、黄瓜等多种蔬菜,花卉、果树等植物被害也很重。
症状
在草莓上主要侵害果实,叶片、叶柄、花瓣、花萼、果柄均可感染。
在叶片上发生时,病部产生褐色或暗褐色水渍状病斑,有时病部微具轮纹。
干时褐色干腐,湿润时叶背面出现乳白色绒毛状菌丝团。
蕾花及柄发病变暗褐色,后扩展蔓延病部枯死,由花萼延及子房及幼果。
果实被害时最初在受害部分出现油渍状淡褐色小斑点,进而斑点扩展为边缘棕褐色、中央暗褐色病斑,且病斑周围具明显油渍状,最后全果变软,病部密生灰色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与分生孢子,湿度高时病部长出白色絮状菌丝。
另外,病菌还能在被害植株上形成扁平形,或不正形黑色鼠粪状的菌核。
发生特点
草莓灰霉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的灰霉菌,学名BotrytiscinereaPerson。
病原菌以菌丝体、菌核、分生孢子的形态在被害植物组织内越冬,在气温18—20oC的高温条件下该菌大量繁殖,孢子由空气传播蔓延。
在气温20oC左右、阴雨连绵、栽植过密、氮肥多、植株通风透光不良或湿度过大时发病重。
特别是在促成和半促成栽培情况下,在多肥、密植、下部叶片没有摘除,而枝叶繁茂株行郁闭再加上阴雨湿度过大时则发病快。
此外,连作田、重茬田及感病品种发病重。
防治方法
1、控制施肥量、栽植密度和田间湿度,实行地膜覆盖以防止果实与土壤接触。
选用硬果型抗病品种,及时摘除老、病、残叶及感病花序,剔除病果。
2、注意选择茬口实行轮作,定植前深耕,提倡高畦栽培,药剂处理土壤,定植前每公顷撒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90千克后耙入土中防病效果好。
保护地栽培可用45%百菌清烟熏剂3—3.75千克/公顷或速克灵烟熏剂灭菌。
3、药剂防治。
要以防为主,用药最佳时期是草莓第一级花序有20%以上开花,第二级花序刚开花时。
可选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抑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8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敌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10天1次,直至大批果实采收结束。
也可喷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代森猛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花前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7、草莓黑斑病
草莓黑斑病是草莓上的一种重要的病害,在我国草莓生产地区分布比较普遍。
症状
草莓黑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茎和浆果。
叶片上发病一般是在叶面上产生直径5—8毫米的黑色不定形病斑,略呈轮纹状,病斑中央呈灰褐色,有蛛网状霉层,病斑外常有黄色晕圈。
在叶柄及匍匐茎上发病常呈褐色小凹斑,当病斑围绕一周时,柄或茎部因病部缢缩干枯易折断。
在果实上贴地果染病较多,浆果上的病斑为黑色,上有灰黑色烟灰状霉层,病斑仅在皮层,一般不深入果肉,但因黑霉层污染,而使浆果丧失商品价值。
发生特点
草莓黑斑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的Alternariaalternata(Fries)Keissler。
草莓黑斑病菌以菌丝体等在植株上或落地组织上越冬。
借种苗等进行传播,环境中的病菌孢子也可引起侵染发病。
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黑斑病的侵染和蔓延,田间小气候潮湿有利于发病。
重茬田发病加重。
草莓品种间抗性不同。
防治方法
1、选用新明星等抗病品种。
2、清洁田园卫生,减少菌源。
冬春季清扫园地,烧毁腐烂枝叶,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老残叶及染病果实销毁。
药剂防治。
用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代森猛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在发病初期喷雾,7天1次,连喷2—3次。
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8、草莓红中柱根腐病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又称红心根腐病、红心病、褐心病,草莓的主要病害,老产区发病偏重。
在我国辽宁、河北等地草莓老产区已成为草莓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
症状
常见有急性萎凋型和慢性萎缩型两种。
急性型多在春夏两季发生,从定植后到早春植株生长期间,在外观上显不出有异常现象,但到了3月中旬至5月初,特别是久雨初晴后叶尖突然凋萎,不久呈青枯状,引起全株迅速枯死。
慢性型定植后至冬初均可发生,呈矮化萎缩状,下部老叶叶缘变紫红色或紫褐色,逐渐向上扩展,全株萎蔫或枯死。
检视根部可见根系开始都由幼根先端或中部变成褐色或黑褐色而腐烂,后中柱变红褐色腐朽,既而扩展到根颈,病株易拔起。
定植后在新生的不定根上症状最明显,发病初期不定根的中间部位表皮坏死,形成1—
5厘米长红褐色至黑褐色梭形长斑,病部不凹陷,病健交界明显。
严重时,病根木质部及髓部坏死褐变,整条根干枯,地上部叶片变黄或萎蔫,最后全株枯死。
发生特点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病原PhytophthorafragariaeHickman是藻状菌纲中侵害草莓的一种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草莓疫霉以卵孢子在土壤中存活,由病土和病苗传播。
土壤中的卵孢子在晚秋或初冬产生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侵入根部后出现病斑,后又在病部产生孢子囊,借灌溉水或雨水传播蔓延。
游动孢子侵入主根或侧根尖端的表皮,菌丝沿着中柱生长,后中柱变红褐色、腐烂。
卵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年。
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土壤温度低、湿度高易发病,地温6—10oC是发病适温,所以本病为低温病害,地温高于25oC则不发病,一般春秋多雨年份易发病,低洼地排水不良或大水漫灌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倒茬。
选无病地育苗,草莓田要实行4年以上轮作。
采用高畦或起垄栽培,尽可能覆盖地膜,有利于提高地温减少发病。
雨后及时排水,严禁大水漫灌。
2、进行土壤消毒。
有条件的地区采用氯化苦土壤熏蒸、穴注或滴灌。
也可在草莓采收后,将地里的草莓植株全部挖除干净后施入大量有机肥,深翻土壤灌足水后在炎热高温季节地面用透明塑料薄膜覆盖20—30天,利用太阳能使地温上升到50oC左右,起到土壤消毒作用。
及时挖除病株,并浇灌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0%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连续防治2—3次。
采收前5天停止用药。
9、草莓芽枯病
草莓芽枯病又称草莓立枯病,为世界性分布的土壤真菌病害,在土壤中腐生性很强,是多种作物的重要根部病害,除草莓外,还为害棉花、大豆、蔬菜等160多种栽培植物和野生植物。
在草莓上主要为害蕾、新芽、托叶和叶柄基部,引起苗期立枯,成株期茎叶腐败,根腐和烂果等。
症状
草莓植株基部发病在近地面部分初生无光泽褐斑,逐渐凹陷,并长出米黄至淡褐色蛛巢状菌丝体,有时能把几个叶片缀连在一起,侵害叶柄基部和托叶时,病部干缩直立叶片青枯倒垂。
开花前受害,使花序失去生气并逐渐青枯萎倒,急性发病时呈猝倒状。
蕾和新芽染病后逐渐萎蔫,呈青枯状或猝倒,后变黑褐色枯死。
茎基部和根受害皮层腐烂,地上部干枯容易拔起。
果被害后在病部表面出现暗褐色不规则形斑块,僵硬,最终全果干腐,故又称草莓干腐病。
温度高时可长出上述菌丝体,已着色的浆果发病,病部变褐,其外围常发生较宽的褐色白带,红色部分略转胭脂红色,色彩对比强烈鲜艳,引起湿腐或干腐,但不长灰色霉状物,是与灰霉果腐病区别之处。
发生特点
草莓芽枯病病原RhizoctoniasolaniKuhn属半知菌亚门的丝核菌,有性阶段为担子菌亚门,薄膜革菌属的Pelliculariafilamentosa。
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但没有合适寄主时可在土壤中生活2—3年。
可以病苗、病土传播,栽植草莓苗遇有该菌侵染即可发病。
病菌的适温为22—25oC,几乎在草莓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病。
气温低及遇有连阴雨天气易发病,寒流侵染或温度过高发病重。
冬春棚室等保护地栽培时密闭时间长、室温高而换气放风不及时,发病早而严重。
露地草莓栽植过深,枝叶过于繁茂,灌水过多或园田淹水,病害加重。
防治方法
1、合理密植,防止过密栽培。
严禁使用病株做母株。
2、大棚和温室保护地栽培草莓要适时适量放风,防止温度过高。
合理灌溉,浇水宜安排在上午,浇后迅速放风降湿,防止湿气滞留,并尽量增加光照。
草莓现蕾后开始喷淋10%立枯灵水悬剂300倍液,或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7天左右1次,共喷2—3次。
芽枯病与灰霉病混合发生时,可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65%甲霉灵(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10、草莓菌核病
草莓菌核病主要分布在有温室、大棚和小拱棚栽培地区。
主要为害草莓的叶柄、新芽、果梗和果实。
是保护地草莓烂果的主要病害之一。
症状
草莓菌核病主要在冬春低温时期侵染发病,叶柄、新芽、果梗、果实被侵染发病后变褐腐败,并在病部长出绒密的棉毛状菌丝体,最后形成不规则黑色鼠粪状菌核,重病株常可腐败致死。
发生特点
草莓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Massee,一般称油菜菌核病菌,为子囊菌亚门,核盘孢属真菌,与黄瓜、莴苣等菌核病是同一个菌种。
病原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渡过不良环境,在春秋季萌发时产生蘑菇状子囊盘,释放出大量子囊孢子,经空气传播侵染发病。
也可由菌核产生菌丝直接进行侵染和蔓延,田间菌核在夏季浸水3—4个月后死亡,但在旱田的地面上能存活2—3年。
菌核病菌属低温性,发病适温为10—15oC,遇上连续几天10oC以下低温,则寄主抵抗力下降,发病明显加重,保护地内湿度大,低温导致茎叶结露,对侵染发病有利。
防治方法
1、可实行高垄栽植,在保护地栽培时要控制栽植密度,避免植株郁闭,控制分蘖,及时剪除下部老叶,促进通风透光。
垄栽草莓要加盖地膜,仅把植株露出膜外,以地膜阻隔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并适当控制灌水,减少室内空气湿度。
低温期要调节好温度,注意通风降湿。
2、清洁田园卫生,减少菌源。
在田间发现病株,形成菌核前应及时拔除销毁。
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
或于发病初期亩用19%速克灵烟熏剂0.25—0.3千克熏一夜,也可于傍晚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1千克,隔7—10天1次。
11、草莓线虫病
为害草莓的线虫种类很多,世界各地几乎都有一些广布的种类或当地特有的种类在影响着草莓的生长。
草莓线虫对草莓的为害通常是一种暗害,大多只在根部或生长点附近寄生,一般仅导致生长衰弱,但对草莓产量有显著的影响。
症状
侵害草莓的线虫种类不同,侵害部位不同,症状表现也不同。
草莓茎线虫病:
在草莓体内寄生和繁殖,在一个植株体内可以生存几个至几千个虫体,寄生于地上部所有器官,其中包括浆果,感染后可使草莓叶柄隆起,花萼短、厚、卷,花茎和匍匐茎短粗,叶片发皱,叶扭曲变形,花和果实部位形成虫瘿,花和浆果畸形,植株矮化。
草莓茎线虫在春天和秋天症状最明显,在潮湿阴冷的天气为害最重,产量损失可达85%以上。
草莓线虫病:
主要为害芽和叶部,一般可使草莓减产30%—50%。
草莓线虫主要寄生于草莓的叶腋及芽部,在正常发育的芽和叶表面取食。
当叶片展开后表现出皱缩、扭曲,而且比正常叶片小。
线虫取食过程中还破坏花芽,引起果实产量严重下降。
当线虫与病原菌交互感染时常使植株地上部矮化,短茎缩成大约1厘米高且强烈膨大和多分枝,形成大量新芽,致使花蕾凑在一起形似“花甘蓝”;有的表现为叶柄变细,没有绒毛,呈紫红色;有的表现为叶丛中央的叶片发育不足,形成没有叶片的叶子,呈锥状。
草莓芽线虫病:
寄生部位和为害症状与草莓线虫很相似。
在夏天的匍匐茎和苗上,以及定植后的植株或收获后的母株上面,几乎在每个发育阶段都有所发现。
被害程度轻的,新叶扭曲成畸形,叶色变浓,光泽增加。
症状加重则植株萎蔫,芽和叶柄变成黄色或红色,往往可见到所谓“草莓红芽”的症状。
即使主芽受到侵害,而腋芽还可生长,形成大量新芽。
花芽受侵害后,轻者使发生的花蕾、花的萼片及花瓣变成畸形,重者花芽变成了“光头”,最后退化、消失。
草莓根结线虫病:
受害植株根系有很小的根结,侧生营养根增生,根系不发达,地上部生长弱,叶变黄,植株萎缩而枯死。
草莓根腐线虫病:
发病初期叶缘变红褐色,以后整个叶呈紫褐色,严重时植株凋萎枯死。
幼株根坚硬、变褐,成株根上有椭圆形病斑,黄褐色至黑褐色。
发生特点
目前世界上已知可侵害草莓的线虫有40多种,草莓受线虫为害使植株生命力降低,易受真菌、细菌等病原物的侵染,其中细长针线虫、裂尾剑线虫还可传播病毒。
对草莓为害严重的线虫病有草莓茎线虫病、草莓线虫病、草莓芽线虫病、草莓根结线虫病、草莓根腐线虫病。
草莓茎线虫病:
在草莓体内寄生和繁殖,在一个植株体内可以生存几个至几千个虫体,寄生于地上部所有器官。
由于内寄生,线虫一般在变形的病组织中发育,到了4龄期线虫对干旱抵抗力强,线虫群集在干旱的组织中可存活数年。
草莓线虫病:
草莓线虫在草莓芽里发育,有典型的4个龄期,大约两周完成一次循环。
线虫在土壤中和植物残体中越冬,或抵抗逆境,时间一般可达2—3个月。
草莓芽线虫病:
寄主部位主要在腋芽和芽部以及花、花蕾、花托等,全部为外寄生。
芽线虫主要靠由被害母株发生的匍匐茎进行传播,被害株发生的匍匐茎上几乎都有线虫,从而传给子株,线虫也可以靠雨水和灌溉水游出,移到其他植株上。
如果在发病田里进行连作,则土中残留的线虫也移向健株为害。
草莓根结线虫病:
根结线虫卵经孵化后,幼虫便自草莓幼根顶端侵入须根组织中,并在其中吸收根系养分,条件适宜时,25—30天可发生1代,1年可发生数代。
各种线虫主要是通过种苗和有线虫的土壤及枯枝落叶、雨水、灌溉水、耕作工具等传播的。
一般重茬地和轻砂壤地受害较重。
防治方法
1、选择无病区育苗并严格实施检疫,注意轮作倒茬,消灭田间野生寄主如三叶草、狗尾草、黑麦草、风车草、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