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90808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7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纲要.docx

《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纲要.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纲要.docx

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纲要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述规划期内政府的战略意图及政策取向,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我市“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

深刻分析重庆特殊市情,客观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未来潜力,准确把握国内外、市内外发展形势,着眼于依靠人民发展,发展为了人民,实现可持续发展,让人民不断分享发展和改革成果的基本点,确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十五”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是我市发展快、人民得实惠多、发生显著变化的五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紧紧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设立直辖市、三峡工程移民等历史机遇,围绕发展主题和结构调整主线,全面深化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并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有效克服煤电油运紧张、重大疫情和灾害等不利因素,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完成或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任务。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局良好,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取得重要进展,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跨进基本小康门槛,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各项工作顺利完成,胜利实现重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步目标。

五年来,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总量、质量、效益同步提高。

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69.1亿元,比2000年接近翻一番,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94.96亿元,比2000年接近翻两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060元,比2000年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2006.3亿元和1215.8亿元,进出口总值接近43亿美元,非公有制经济比重51%,城镇化率45.2%,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84.9%,非农产业就业比重50.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超过138%。

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企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外开放持续扩大。

三峡工程二期移民任务圆满完成,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60万人,减少绝对贫困人口84万人。

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00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

尽保,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0244元和2785元,住房条件加速改善,人民生活总体水平显著提高。

民主法制建设加快,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取得新的成果,广大干部群众满怀求发展、图振兴的愿望和信心。

这些都为“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重庆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第二节“十一五”面临新机遇新挑战

“十一五”发展面临良好机遇。

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国际环境总体有利于发展。

科学发展观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并重的新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必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三峡工程竣工将促进长江流域的合作发展,东西互动合作共赢形成共识。

我市行政体制日渐完善,主城区辐射集聚功能有条件进一步增强,渝西地区在成渝城市群的协调发展中将赢得新的发展契机,中央对三峡库区的有力支持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以及渝东北、渝东南等地区交通条件的改善将有利于这些地区的发展。

前进道路仍然存在着不少困难。

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地区之间对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日渐激烈,对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很不平衡,城乡区域差距很大,二元结构特征仍很明显;大城市带大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十分繁重;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偏远地区和农村公共服务极不健全。

二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业基础薄弱,工业支撑单一,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技术水平不高,粗放型增长方式尚待转变。

三是科技发展水平较低,更新改造和研发投入长期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

四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人均占地少,土地可利用性差,矿产资源具有突出优势的不多,三峡库区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基础设施的“瓶颈”仍未完全打破。

五是库区产业发展困难较多,移民安稳致富任务艰巨,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劳动力素质亟待提高,城镇就业压力大,收入分配矛盾增多,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增加。

六是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机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的体制性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现。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市仍处在“爬坡上坎、负重前进”的发展阶段。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进一步“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的关键时期,是突破发展“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的关口时期。

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各种

挑战,在发展与改革中认真解决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在各项工作中,逐步步入科学发展轨道和构建和谐社会之路,努力开创我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第三节“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

推动“十一五”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和“六个必须”,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为此,要坚持把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重要基础,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把改变城乡区域二元结构作为建设新兴直辖市的基本任务,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

“十一五”要调整推动发展的思路,转变推动发展的方式,实施以下政策导向:

——立足不断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发展。

城市综合竞争力是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是实现大城市带大农村任务的关键;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

“十一五”要把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立足扩大内需和提升消费推动发展。

把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点,调整投资与消费关系,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共同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立足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推动发展。

把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工业技术进步和产业产品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生产力布局,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更多依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立足缓解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约束推动发展。

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要求,加快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搭建起经济起飞的基础平台。

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形成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更多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立足人力资源开发和优势资源转化推动发展。

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努力把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更多依靠劳动力素质提高推动经济增长。

加大特色资源的开发、深加工力度,通过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立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发展。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注重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使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力量。

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市场化进程,坚定不移地革除阻碍发展的各种体制弊端,更大程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改善宏观调控,使改革开放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第四节“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五年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十一五”时期总体上要实现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我市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

具体目标是:

——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取得新的重大成果。

全面完成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移民迁建任务,发展库区特色产业初见成效。

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主城核心区“退二进三”总体调整到位,产业新格局大体形成,老工业基地焕发活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农村交通、水利、电网、人畜饮水、卫生厕所、沼气等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70%,基本解决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五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60万人。

基本形成防治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生态环保体系,森林覆盖率达到36%,城市人均绿地面积明显提高;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硫(SO2)和化学耗氧量(COD)排放量分别降低到32千克和5千克,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0%和90%,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水质保持在II—III类,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满足II级天数达到290天以上,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总体框架。

形成比较完善的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市政等基础设施体系,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9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14公里),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394公里,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2500万吨(其中集装箱160万标箱),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100万千瓦,总体缓解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水陆空通道互动、节点有机衔接、网络合理布局的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和安全、便捷、互通互联的长江上游通信枢纽基本建成。

北部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寿化工园区、西永微电子工业园和特色工业园区为主体的园区经济架构大体形成;以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资源加工、高技术四大重点产业,商贸、物流、金融、房地产和建筑、信息和中介、旅游和文化六

大优势产业,以及规模种植业和集约养殖业为主体的长江上游现代产业基地基本建成。

以大都市区为龙头,区域性中心城市相呼应,若干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的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多层次商业服务网络和购物中心、现代物流基地、电子商务平台、现代市场体系等构成的长江上游商贸中心框架大体形成。

中央商务区加快发展,构建规范化、多品种、区域性金融市场取得明显进展,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各项基础工作总体完成。

区域创新体系、现代教育体系、文化与信息研发体系建设取得较快进展,长江上游科教文化信息中心轮廓显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

经济规模、质量、效益迈上新台阶。

2010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00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优化结构前提下累计完成135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00亿元。

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9%,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11万元/人?

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

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区域合作更加紧密,进出口总额和外商直接投资分别达到100亿美元和10亿美元,引进内资达到450亿元。

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研究与开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5%,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和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城镇化率、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分别提高到52%和60%,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虚问题取得明显进展,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三大经济区发展趋于协调。

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健全均衡。

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就业服务、公共安全、公共文化网络总体形成。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儿童“四苗”接种率达到98%,每10万孕产妇死亡数降低到50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加人数分别达到228万人和250万人;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创业和就业环境不断改善,五年新增城镇就业1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劳动者权益得到较好保障;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00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00元,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有较大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经济体制改革在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公共财政、促进城乡协调、打破行业垄断、健全市场体系等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

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持续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的进步。

专栏2规划指标属性

本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凝聚广大人民意愿的政府战略意图,体现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

量化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

☆预期性指标共21项(包括1子项),是政府通过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予以实现的目标。

政府重在创造良好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综合运用规划、财税、土地、产业、环保、投资和价格等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规范市场秩序和市场主体行为,努力争取实现。

☆约束性指标共14项(包括1子项),是政府通过强化公共服务和调控手段予以实现的目标。

市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众利益领域对区县(自治县、市)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工作要求,并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予以实现。

第二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是我市的基本市情。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市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五节加强农村基本生产生活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强化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在“十一五”要有明显成效。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基本完成农村电网改造,搞好农村电网维护和经营管理,实现城乡同网同质同价。

大力发展农村通信,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

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行政村公路硬(油)化率达到40%左右,完善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机制。

基本解决人畜有水饮和安全饮水问题,切实加强户用沼气、农田水利、乡村卫生、教育、文化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进步。

规划引导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向城郊地区辐射延伸,在有条件的城乡结合部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通信邮电、污染治理、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服务网络。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努力降低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特别是女学生的辍学率;切实解决农村“两基”欠账问题,继续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并建立消除中小学危房的长效机制;实施农村教师培训计划,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完善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建立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新型合作医疗补助制度。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强化人畜共患疾病、小儿麻痹症、地氟病等的

防治工作,推动改圈、改厕、改厨等环境卫生综合治理。

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覆盖面分别达到93.6%和97.9%;实施“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改善文化生活条件。

第六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逐步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走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业模式生态化、农业主体组织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业耕作机械化的现代农业道路。

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

大力实施“沃土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增强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全市基本口粮自给。

推行标准化生产,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先进适用技术。

加强农业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大力推广优质高产良种和良种繁育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开发推广适合丘陵山区的中小型农业机械,维护、改造和建设农村机电提灌设施,综合农机化水平提高到16%以上。

加快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依托大中城市,建立更加密切的农工、农商关系。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城镇居民消费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发展,发展订单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优化农业品种品质结构,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

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畜牧和水产等养殖业,建设饲草基地,改进畜牧饲养方式,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提高水产养殖规模与效益,力争养殖业总产值超过种植业。

促进种植、养殖、加工、沼气相互衔接,积极发展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附加值较高的综合性产业链,充分利用秸秆、糠皮、粪肥、绿肥等副产物,挖掘农业内部增值潜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加快实施“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大力发展优质柑橘、瘦肉型生猪、草食牲畜、优质粮油、绿色蔬菜、香料、中药材等优势产业,着力培育榨菜、茶叶、笋竹、蚕桑、烤烟等特色加工业,加强绿色无公害大型农业基地建设,加强地理标志注册和保护,实施农产品商标战略,打造农产品特色知名品牌。

以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风险协调机制,形成规范稳定的合作关系。

加大对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大户的培育与扶持力度,支持组建龙头企业集团,发挥核心带动作用。

加快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强化政府提供公益性农业服务的职责,加快健全农业技术推广、良种繁育、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农产品市场、动物防疫和植物保护等农业服务体系,继续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和“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

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加强农业和农村

经济信息应用系统建设,实施“信息入乡”工程。

健全市场传导机制,进一步改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健全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打击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

专栏3新农村建设基础性项目

☆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

实施百万亩天然香料、百万亩优质中药材、百万亩笋竹、百万亩优质黄籽油菜、百万亩花卉苗木、百万吨优质柑橘深加工、百万吨优质粮油加工、百万担优质蚕茧、百万头草食牲畜、百万头出口创汇生猪和百万吨优质榨菜深加工等农业产业化开发项目,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基地。

☆百个经济强镇工程。

选择有基础、有潜力、有优势的百个建制镇,通过政策扶持、投资拉动和工作推动,使其成为经济强镇。

☆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

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技能培训和输出服务,从2003年开始到2007年即本届政府任期内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00万人。

“十一五”期间初步计划转移160万人左右。

☆农村公路建设。

新建、改建4.6万公里农村公路,乡镇公路100%实现油(硬)化。

有条件的行政村百分之百实现公路通达并将其油(硬)化率提高到40%。

☆农村电网改造。

建设35kV变电站2座、线路38.3公里,10kV变压器9578台、线路7662公里,低压线路5.7万公里,改造一户一表111万户。

☆农村中低产田改造。

计划完成总投资40亿元,完成土地治理面积300万亩,其中改造中低产田270万亩,实施生态工程30万亩,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105万亩,使农村150万人口受益。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解决300万农村居民饮水和饮用水质达标的问题。

☆农村沼气工程。

以农户为单位,每户建一口沼气池,新建40万户。

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20处。

☆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推进良种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体系和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建设。

建设中国畜牧科技城、农产品质量安全部级质检中心,建设39个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推进乡镇消委会分会、村社消费者投诉站和宣教站建设,维护农民消费合法权益。

☆村级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在2000个村,以村委会所在地为支撑点,建设“一楼一场”,即:

一幢村级社会公共服务楼,一个标准篮球场。

☆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工程。

实施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14个贫困县人民医院、20个县妇幼保健院、20个县中医院、632个乡镇卫生院。

☆农村社会保障。

五保家园工程,规划建设村“五保家园”5000个,新增床位5万张,解决5万个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问题,基本实现五保集中供养70%的目标。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程,最低生活保障覆盖20个区县(自治县、市),并在未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19个区县(自治县、市)建立特困救助制度。

第七节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积极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创造农民增收条件,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提高农民自我发展增收的能力。

集中政府资源,加大对“三农”关键环节的投入,保证市级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总额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逐年提高;全市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用好“绿箱”、“黄箱”两大政策,完善并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培训补贴等各项政策。

加强监管,严禁变相增加农民负担,坚决禁止农村教育、报刊订阅、用水用电、修路建房、计划生育、婚姻殡葬、务工经商等方面的乱收费。

采取贴息、补助、税费减免等措施,引导信贷资金合理流向农村,引导和支持商业保险服务“三农”,引导企业和个人投入农业开发和农村建设。

完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全面实施“百个经济强镇工程”,积极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创造更多增收渠道。

以增强农民就业增收能力为出发点,继续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打造劳务品牌,扩大劳务输出规模,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第八节改善农村社会组织结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逐步改变农村过于分散的传统社会组织结构,积极稳妥地构造规模适度、集中有序、布局合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组织结构。

积极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按照“自愿进出、自主管理、产权明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积极引导、鼓励农民建立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社等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市场化程度,并完善相关法规和登记管理规范,创造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

逐步构建农村新型居住区。

综合考虑村落现状、自然和交通条件等因素,搞好乡村发展建设规划,开展村庄治理试点。

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通过政策引导,集中配套建设交通通信、供水供电、集贸市场、卫生教育文化、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在有条件的地方引导农民集中建房,促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逐步形成农民新村。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的群众文体活动,加强科学普及,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积极推进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村务公开等农村基层管理方式,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注重发展农村基层党员,发挥党在脱贫致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塑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第九节强化农村扶贫开发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转变扶贫开发方式,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基本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以贫困人口集中的贫困村为重点,因地制宜实行以“三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人口基本素质)建设为重点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方式。

对具备基本生存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