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89783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年1月保定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进一步“打基础、提实力、增后劲”的紧要关口。

《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和《中共保定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未来五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是各级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现实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十五”发展回顾

进入新世纪的头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是我市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也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付出心血最多、推进工作力度最大的时期。

2000年以来,面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和突如其来的疫情灾害,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主旋律,同心同德,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十五”计划各项任务目标均超额完成,综合经济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089.1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4%,超过年均增长10%的预期目标。

人均生产总值2003年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后,2005年达到9990元,是2000年的1.5倍;财政收入达到101.4亿元,是2000年(42.53)的2.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897亿元,比“九五”翻了一番多。

投资不断加大的同时,投资效率逐渐提高。

2004年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综合实力百强评比中,我市列第51位。

结构调整进展加快,新兴经济增长极初现端倪。

2005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7.8:

49.3:

32.9,同“九五”比,一产下降了2.7个百分点,二产提高了4.8个百分点。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主要农产品向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集中,粮经比从79.4:

20.6调整到71.7:

28.3,种植业“工”字型高效农业产业带和畜牧水产“一带六区”的生产格局基本形成。

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率从40%提高到48%;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汽车、机电、轻纺、食品、建筑建材和信息产品制造等“一个支柱、五大优势”行业对全市入统工业增加值和利税的贡献率分别达到67%和68%,销售收入占全市入统工业比重达到65%;服务业整体水平有所提高,旅游业稳步发展,商贸流通新型业态迅速兴起,住房、汽车、通讯、网络、信息等正逐渐成为消费热点;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2005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增加值的61.7%,对全市经济的贡献份额大幅提高;县域特色经济格局出现可喜变化,一些工业基础薄弱县的制造业开始崛起,特色经济强县的加工制造业(如箱包、纺织服装、食品饮料、中药等)规模不断扩大。

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装备制造等带动力强、影响全局的高增长产业群初步形成。

基础产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十五”时期,是城乡建设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成效最显著的五年。

水利、交通、市政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通信等基础产业快速发展,热电厂8、9号机组、国华定州电厂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并发挥效益,成为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有力支撑。

市区累计投入210亿元,实施了路网改造、园林绿化、住宅建设和综合整治“四大工程”建设,一大批路、水、电、气、热、电讯、广场、绿地、市场等项目相继建成使用,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西大洋引水、“还清植绿”、“为民办实事”等民心工程相继实施,全市绿化、净化、美化、亮化、畅化水平明显提高,生态型、园林型城市形态已现雏型。

通过持续不断的文明卫生城镇、文明生态村、文明生态社区建设,县城和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管理得到加强,城乡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全市城市化率达到32%,比2000年提高9个百分点。

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对内对外开放呈现新局面。

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农民负担明显减轻,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以“两增、两减、两分”为主线的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一次改制基本完成,二次改制进展顺利,国有大型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和市属中小企业下放属地管理后改制取得实质性进展,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逐步提高。

城乡集体企业基本完成制度创新,企业经营机制发生根本转变。

开发区清理整顿取得较好效果,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二次创业成绩显著。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平稳推进,行政效能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服务、诚信等方面环境更加优化,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财税、金融、住房、社会保障等改革取得新进展,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

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不断加强,对外贸易保持了高速增长,2005年外贸出口创汇完成11亿美元,是2000年(2.68)的4倍多,在民营企业出口、机电和高新产品出口、加工贸易出口和出口商品基地县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五年累计利用外资7.8亿美元,利用省外资金230亿元。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

“科教兴市”战略扎实推进。

科技事业加快发展,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不断拓宽,科技促进作用日益增强。

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加大,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规模效益日益显现。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成效显著,重大疫病疫情的防控取得全面胜利。

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体育事业取得了新成就。

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为5.3‰,明显低于计划控制指标,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就业再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优抚政策得到全面落实,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形成。

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有所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增长,2005年达到8677元和3471元,分别比2000年增加3077元和819元,年均增速达到9.1%和5.5%。

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效,社会保持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回避的问题。

作为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人均水平仍然较低;工业化水平不高,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支撑;城市化发展水平低,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强;“三农”问题仍较突出,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发育水平不高;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经济发展,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就业压力较大等等。

二、面临形势

目前我市已步入人均GDP1000至3000美元新的发展阶段,进入到一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加速升级、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推进的“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步入一个困难、压力、挑战并存的“矛盾凸现期”。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只有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缩小差距,更好地解决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展望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以下难得的历史机遇。

——经济全球化加速及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带来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将促使环渤海地区尤其是京津冀都市圈更加全面地融入世界经济,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WTO过渡期的结束将促使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更快更多地涌入京津及周边地区,必然会给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利用外资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等带来难得的机遇,为我市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参与更高层次竞争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带来的机遇。

国际上针对我国的产业转移呈现出两个新趋势,一是重化工业开始向我国沿海临港地区大规模转移;二是产业转移呈现出研发、制造和现代服务联动的新趋势。

前一个趋势可以促使我市主动“东接”,与天津、沧州等沿海临港地区实施产业对接,选择、引进、发展和布局重化工业的中下游产业。

第二个趋势必将推动我市未来产业结构的加速升级,推动我市与京津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的合理分工。

——“南资北移”、“南企北扩”带来的机遇。

我国南方沿海发达地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由吸纳资源向投资扩散转变。

当前,这些地区的土地、能源等重要生产要素全线告急,劳动力成本也急剧攀升,民间资本纷纷“北上”,环京津区域将成为新一轮要素转移的黄金地域,我市具有承接转移的明显优势。

——国家统筹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机遇。

国家正在编制《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京津冀都市圈产业发展规划》,统筹京津冀都市圈重大项目、产业分工等,还将以这两个规划为依据,统筹修编土地规划,这有利于促进我市与京津的产业分工及对接,协调解决未来发展面临的重大发展问题,如环境制约、土地制约等。

——天津滨海新区成为环渤海经济引擎的机遇。

国家已经决定将开发建设天津滨海新区作为继20世纪80年代开发深圳、90年代开发浦东之后,又一个区域开发的重大战略举措,将掀起沿海经济开发开放的第三波高潮。

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必将幅射“三北”,拉动内陆的发展。

我市可利用与天津的业缘、人缘关系,依托天津对内对外开放,并积极主动发展与天津配套和对接的产业,加强与天津全方位的合作,力争成为天津向西部广阔腹地辐射的桥头堡。

——“北京办奥”带来的机遇。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对我市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全方位影响。

“绿色奥运”,为我市发展绿色农畜禽产品和无公害农业项目、生态环境建设、建筑业、新型建材业创造了条件。

借助“人文奥运”,我市可争取承办一些赛前训练项目,借势发展文化、体育、会展、旅游等社会事业和相关产业。

同时,“北京办奥”对催生我市的外向型经济,提升城市品味、加速城市(镇)建设水平、推动社会进步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华北内陆地区实施“走出去”战略带来的机遇。

内蒙、山西等华北内陆高原地区将对外开放指向东部沿海。

我市是华北内陆地区东出的最近通道,最有条件成为吸引内陆腹地的资源、劳动力、人才等要素的集聚点,成为华北欠发达地区向沿海“走出去”的第一立足点,这将有利于我市扩大城市规模、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

在经济社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各种困难、障碍、矛盾和挑战:

土地供求矛盾加剧。

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措施,对土地征用要求严格,工业和建设用地在我市发展中已经上升为“瓶颈”制约因素;资源、能源等生产要素和基础设施制约开始显现。

电力供应、供气、供热等存在一定短缺,资源性、区域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问题依然存在,人才资源存在总量性和结构性短缺,基础设施条件相对于加快发展的要求仍然有一定差距;财政收入规模小,人均水平低,保障能力差。

“吃饭财政”的局面远没有得到改善,宏观调控能力差,对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严重不足;经济发展、人均收入和城市化与京津的落差仍在加剧。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市产业对接能力和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配套能力,在短期内影响了京津对我市的辐射。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不仅直接影响消费能力的形成,也推迟了消费结构的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体制机制障碍仍然是制约更快更好发展的根本性因素。

国企产权制度、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亟待突破,粗放型管理很难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长期积累的体制机制等深层次矛盾亟待解决,深化改革的任务仍很艰巨;化解就业矛盾、区域性贫困问题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较大。

农村富余劳力转移任务重,下岗职工、新增劳动力逐年增多,就业再就业形势严峻。

就业问题、区域性贫困问题仍然是未来发展急需优先解决的社会问题。

加之,各种社会矛盾处于多发期,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难度进一步增大。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压力同在的形势下,只有抓住机遇,举措得当,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实现新跨越;如果失去机遇,也可能出现经济徘徊、社会不稳定的情况。

全市上下必须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忧患意识,珍惜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加快全面振兴保定步伐。

第二章 功能定位 总体要求 奋斗目标

一、功能定位

根据区位和自然、社会资源禀赋,在深刻认识内外环境和面临的机遇,统筹考虑自身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我市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基本功能定位是:

京津联结广阔腹地、华北内陆地区向沿海开放的桥头堡;京津冀都市圈重要的现代工业制造基地和技术创新及扩散副中心;京津绿色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基地;京南现代物流走廊;华北地区特色旅游休闲胜地;华北地区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山水名城、和谐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二、总体要求

“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六届八次全会和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主旋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两大主题”,强化主导产业、重点项目、县域经济、科教人才“四大支撑”,建设汽车及零部件生产、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技术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轻纺服装加工、绿色农副产品加工供应“五大基地”,构筑现代农业长足发展、先进制造业实力明显提升、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加完善、现代流通繁荣兴旺、旅游优势充分发挥、“一城三星”城市布局初步形成的“六大格局”,积极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打造“实力保定、魅力保定、和谐保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三、奋斗目标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产业优势更加突出,中心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更加宽裕,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1、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

——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人均生产总值接近2万元;全部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以上。

——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12:

52:

36;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5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

——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区域中心城市格局初步形成。

社会结构更加合理,城镇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城市化率达到40%以上。

“一城三星”城市布局基本形成,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

——全方位、宽领域、纵深化的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

到2010年,外贸出口创汇达到20亿美元,年均递增13%左右,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10亿美元。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较大进展。

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为重点的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新成效,化工、建材、轻工等重点领域在发展循环经济上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力争使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取水量降低36%左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左右。

耕地保有量保持在74万公顷。

2、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00元,年均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50元,年均增长6.5%,五年新增就业岗位25万个以上,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力争到2010年,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5%。

3、“和谐保定”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社会事业全面快速发展,人口素质全面提高。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

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

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

——收入分配差距与地区差距进一步缩小。

优化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切实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群体。

到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比例有所降低。

西部山区发展进一步加快,区域差距扩大化的趋势得到基本扭转,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机制开始建立。

——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比较健全的公共安全维护体系。

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广覆盖、贯穿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到10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85%。

建立起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机制,初步形成经济安全体系、社会安全体系。

安全事故发生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以下。

 

 

专栏1   “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

 

 

 

 

 

指标

单位

2005年

2010年

年均增长(%)

指标

属性

全市生产总值(2005年价)

亿元

1089.1

12

预期性

人均生产总值(2005年价)

9990

11.2

预期性

全部财政收入

亿元

101.4

12

预期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560

16以上

预期性

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

32

58

(26)

预期性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

%

5

8

(3)

预期性

城市化率

%

32

40以上

(8)

预期性

新增就业岗位

万个

5

(25)

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2

5以内

预期性

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1.3

(10)

预期性

外贸出口创汇

亿美元

11

20

13

预期性

人口总数

万人

6.8‰以内

约束性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20

23

(3)

预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677

13000

8.5

预期性

农民人均纯收入

3471

4750

6.5

预期性

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

%

(—20)

约束性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84.6

90左右

(5.4)

预期性

城市人均绿地面积

平方米

7.05

9

预期性

全市森林覆盖率

%

18

25

(7)

约束性

单位工业增加值取水量

%

(—36)

约束性

耕地保有量

万公顷

74

74

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

(—15)

约束性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

万人

57.1

80

 6.9

约束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

18

85

(67)

约束性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

   50

  60以上

 (10)

约束性

注:

1、“2010年”栏带()的为五年累计数。

2、“年均增长栏”带()的为五年累计百分点。

到2010年,力争建成一个经济充满活力、文化特色鲜明、社会稳定和谐、人民生活比较宽裕的新保定。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动摇。

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紧紧抓住各种发展机遇,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尊重经济规律,顺应竞争要求,不断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调整发展思路,促进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集约化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和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必须走统筹协调发展的道路。

从战略全局着眼,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促进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发展。

加快城市化进程,构建“一带两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构建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

全面深化改革,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

扩大对外开放,“引进来”、“走出去”,不断拓展对外合作领域和经济发展空间。

加快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必须坚持不懈优化发展环境。

着眼于破除思想和体制“两大障碍”,深入落实优化环境的各项政策措施,标本兼治、综合施治,突出优化行政服务环境,努力提高行政效能,以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必须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民生,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快发展,注重公平,维护正义,努力保持社会和谐。

第三章 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 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

坚持把发展壮大工业经济作为重点,突出工业在全局中的战略支撑地位,加快“工业强市”步伐。

紧紧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国家统筹京津冀都市圈产业分工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和区位条件,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打造京津冀都市圈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一、加快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筑工业发展新格局

培育壮大10大主导产业,着力构筑工业“三大板块”。

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装备制造、输变电设备制造三大产业群,构筑标志性工业板块;提升改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塑料制品、纸制品及包装四大产业群,构筑传统优势工业板块;培育扶持化工医药、建筑建材、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及软件开发三大产业群,构筑成长性工业板块。

合理规划32个工业园区,加快建设五大基地。

到2010年,力争形成以三大工业板块为骨架,以五大产业基地为主导,以32个特色工业园区为支撑的工业发展新格局。

——做大做强标志性工业板块。

本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加快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装备制造、输变电设备制造三大产业发展,使其对全市经济支撑作用和财政贡献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群。

按照“广泛合作、差别竞争、错位发展、产业配套、整合做大”的发展思路,抓好整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积极争取河北省对保定汽车产业的扶持政策,全力打造“华北轻型汽车城”。

以长城、中兴、河北长安(定州)为龙头发展汽车整车,重点发展轻微型客货车、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型乘用车、MPV多功能商务车和专用车,积极发展大中型客车和SUV商务车;以风帆、凌云、立中、长城内燃机为龙头发展汽车零部件业,建设市区、定州、涿州、定兴四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中区。

适应汽车零部件环保化、轻量化、节能化的发展趋势,搞好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重点发展与整车产品配套的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总成、车桥总成、独立悬架和车架总成等关键汽车部件。

大力发展汽车动力装置、车用空调软管、车用蓄电池、电子控制系统、液力减速器、万向节驱动轴、铝合金轮毂等产品,提高产品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形成与整车同步的关键零部件开发能力。

新能源装备和输变电设备制造产业群。

以国家级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基地建设为抓手,高标准做好规划,制订和落实优惠政策及扶持措施,积极创造条件,确保在输变电设备及电力自动化、太阳能光伏发电及设备、风力发电设备、新型储能和高效节能材料等领域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群。

以天威集团为龙头发展特种变压器、电力保护装置、电力控制测试装置、GIS电力开关、互感器等配套设备,开发移相器、新型静止无功补偿器、电气制动器等柔性输变电产品;以英利新能源公司为龙头在扩大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的基础上,根据世界和国内光伏市场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整合并延伸光伏发电的上、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