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期末重点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82799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重点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重点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重点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重点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重点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重点复习资料.docx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重点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期末重点复习资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重点复习资料.docx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重点复习资料

第1章:

1:

管理:

按照管理目标,对管理对象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

2:

管理系统:

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组织目标,针对管理对象,由具有特定管理职能,相互间存在有机联系得各种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管理过程,管理方法和技术等所构成的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

3:

数据:

是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它本身并没有意义。

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只有进过解释才有意义。

4:

信息:

是信号,符号或消息所表示的内容,用以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并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5:

管理信息:

是对管理活动及其属性的一种客观描述,是管理活动中各种发展变化和特征的真是反映。

6:

系统:

由处于一定环境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7:

管理信息系统:

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它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8:

信息系统:

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为了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9:

决策支持系统:

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

10:

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12:

客户关系管理是代表增进赢利,收入和客户满意度而设计的,企业范围的商业战略,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业务功能进行重新设计,并对工作流程进行重组。

13:

业务流程优化,企业流程再造工程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做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14:

广义的管理系统和狭义的管理系统的其别何在?

广义的管理系统包括了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及相应的信息系统,而狭义的一般仅指管理机构和其信息处理系统。

15:

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

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

3加4,信息是进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数据是信息的一种重要的载体,信息是数据本身所具有的的含义。

关系:

信息的表现形式是数据;信息对决策有价值,因为信息可以消除不确定性;数据和信息的辨别取决于语义环境;同一个数据,不同的人可能对他做不同的处理,获得信息的价值也就不同。

16:

一般对管理信息可以怎样分类?

固定信息,流动信息;业务,管理,决策;内源信息,外源信息。

17:

在企业信息系统中,怎样划分流动信息和固定信息?

固定信息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的信息;流动信息指在整个管理活动过程中经常发生变化的信息。

划分标准是在一个完整的业务周期内是否经常发生变化。

18:

信息的性质和系统的性质有哪些?

信息的性质:

客观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可扩散性,可压缩性,时效性。

系统的:

集合性,相关性,阶层性,整体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19:

系统概念的三个要点是什么?

系统必须由两个以上的要素所组成;是要素与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从而在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形成一定的结构或秩序;是任何系统都不同于各个组成要素的新功能。

20:

简要说明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数据处理功能:

包括数据收集和输入,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加工和输出;

预测功能:

运用现代数学方法,统计方法和模拟方法,根据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的情况;

计划功能:

根据企业提供的约束条件,合理地安排各职能部门的计划,按照不同的管理层,提供相应的计划报告;

控制功能:

根据各职能部门提供的数据,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检查,比较执行与计划的差异,对差异情况分析其原因,辅助管理人员及时以各种方法加以控制;

辅助决策功能:

采用各种数学模型和所存储的大量数据,及时推导有关问题的最优解或满意解,辅助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决策。

21:

广义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是什么?

是用系统思想建立起来的,由电子计算机和人共同作用的,为企业管理系统服务的处理管理信息的信息系统。

22:

用控制论的观点,信息系统可以划分为哪三个子系统?

信息采集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信息输出子系统。

第三章

1:

生命周期:

系统开发方法中,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时,将系统开发过程划分为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行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首尾相连,形成系统的方法。

2: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是基于企业发展目标与经营战略制定的,面向组织信息化发展远景的,关于企业信息系统的整个建设计划,包含战略计划,信息需求分析和资源分配。

3:

诺兰阶段模型:

包括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阶段。

4:

结构化:

使用一组规范的步骤,准则和工具进行一项工作。

5: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是在生命周期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与生命周期法比较,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更加强调开发人员与用户的紧密结合,而且在开发策略上强调从上到下,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6:

结构化分析方法:

是一种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由粗到细,有复杂到简单的求解方法。

7:

原型法:

是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本着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先快速实现一个原型系统,然后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管理信息系统。

8:

对象:

是事物运行方式,处理方法和属性值的一种抽象表述,是严格信息包和有关信息包的操作描述;他是事物的本质,不会随周围环境改变而变化的相对固定的最小的集合。

9:

类:

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结构和相同操作的对象的集合。

10:

面向对象方法:

它首先分析系统的一些对象,把描述对象的数据和对对象的操作放在一起,共享的数据和操作构成对象类。

1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是什么?

A:

管理方法科学化:

建立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企业或组织必须要有良好的科学管理基础。

B:

领导的重视和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

C:

建立一支开发,应用与技术管理烦的队伍。

D:

具备一定的资金。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12: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应该遵循哪些主要的原则?

领导参与,优化与创新,使用和时效,规范化,发展变化原则

13: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的开发策略各有何优缺点?

A:

自下而上是从现行系统的业务状况出发,先实现一个个具体的功能,逐步地有低级到高级建立。

优点:

可以避免大规模系统可能出现运行不协调的危险,且开发周期短。

缺点:

设计不周密,缺乏系统性,随着系统的发展,往往要做重大修改,甚至重新规划设计,一般适用于小型系统的开发设计。

B:

自上而下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息系统,适用于大型系统的开发设计,缺点是开发的周期较长。

14:

用方法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核心环节是什么?

定义业务流程是方法的核心。

15:

说明结构化开发方法的几个特点?

1:

自顶向下整体性的分析与设计和自底向上逐步实施的系统开发过程即在系统分析与设计时要从整体全局考虑,要自顶向下地工作。

而在系统实现时,则根据设计的要求先编制一个个具体的功能模块,然后自底向上逐步实现整个系统。

2:

用户至上;深入调查研究;严格区分工作阶段;充分预料可能发生的变化;开发过程工程化。

16: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优缺点?

优点:

面向用户的观点,严格区分工作阶段,设计方法结构化模块化,文档标准化规范化,整体性与全局性好,自顶向下观点。

缺点:

开发周期长,开发过程繁琐复杂,不能充分应变可能发生的变化;与用户交流不直观;系统的升级较困难。

17: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各阶段的任务?

1:

系统规划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用户的开发请求,进行初步调查,确定系统目标和总体结构,进行可行性研究;

2:

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用户需求,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并编写系统分析报告;

3:

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分析阶段提出的逻辑模型设计出系统的物理模型;

4:

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是进行编程,人员培训和数据准备,然后投入试运行;

5:

系统运行阶段的任务是进行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评价和监理审计。

18: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优缺点?

优点:

以对象为中心,利用特定的软件工具直接完成从对象客体的描述到软件结构间的转化,缩短了开发周期,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系统开发方法。

缺点:

需要一定的软件支持,并且在大型开发中不经自顶向下的整体划分,而直接采用自底向上的开发,同样会造成系统结构不合理,各部分关系失调等问题。

第四章

1:

组织结构图:

是用来描述组织的总体结构以及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它把企业组织分成若干部分,按级别,分层次构成,以树型结构显示,是一张反映组织内部之间的树状结构图。

2:

功能结构图:

是通过对系统具有的功能进行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出企业的部门与业务层次的功能,用树型图的形式描绘出来。

3:

业务流程图:

用规定的符号来表示具体业务处理过程。

4:

数据流程图:

按业务流程图理出的业务流程顺序,将相应调查过程中所掌握的数据处理过程,绘制成一套完整的数据流程图,一边整理绘图,一边核对相应的数据和报表,模型等。

5:

外部实体:

定义了系统的边界,用来表示与系统有关的人员或单位,他们向系统提供输入,接受系统产生的输出。

6:

数据流:

由一组确定的数据组成,数据流用带有名字的具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名字称为数据流名,箭头表示流向。

7:

数据字典:

是对数据流程图上的所有元素进行具体地,详细的定义和说明。

包括:

数据项描述,数据结构定义,数据流的说明,数据处理描述,数据存储模式,外部实体描述等。

8:

功能/数据分析方法:

一种系统化的聚类分析法,是进行系统化分析的有力工具。

9:

系统分析的任务是什么?

系统分析是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系统进行深入详细的调查研究,通过问题识别,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最后确定新系统逻辑方案的过程。

主要任务是弄清现行系统:

做什么和确定新系统应该做什么的问题。

10:

系统分析具有哪些特点?

系统分析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系统描述的形式化;自顶向下的工作原则;强调逻辑结构而不是物理实现。

11:

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包括:

分析系统目标,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功能分析和划分子系统,数据属性分析,数据存储分析;数据查询需求分析;数据的输入输出分析;绘制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确定新系统的数据处理方式。

12:

系统分析的步骤是什么?

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系统数据流程分析;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提出系统分析报告。

13:

什么是业务流程图?

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业务流程图就是用一些尽可能少的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处理过程。

主要作用:

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某项业务的具体处理过程,发现和处理系统调查工作中的错误和疏漏,修改和删除原系统的不合理部分,在新系统基础上优化业务处理流程。

14:

数据流程图和业务流程图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用数据流程图来看是否有明显的数据丢失,数据处理过程不优化,数据存储结构不合理等;用业务流程图来看业务流程是否有明显的重复,业务流程不易监督等。

15:

数据流程图绘制的主要使用什么技术?

技术的核心是什么?

主要使用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技术。

这类技术的中心问题是将功能逐层分解为多个子功能,并在功能分解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和分解。

第五章

1:

系统设计:

是新系统的物理设计阶段。

根据系统分析阶段所确定的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综合考虑各种约束,利用一切可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各种具体设计,提出一个能在计算机上实现的新系统的实施方案。

2:

功能结构图:

是按系统功能的从属关系构成的图表。

最上层是系统的目标,越下越具体。

3:

代码:

是代表事物名称,属性和状态等的符号。

4:

范式:

数据结构的规范化模式,表示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程度。

5:

第三范式:

是指满足第二范式的基础上,任何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任何主关键字的规范化模式。

6: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是一种软件工程方法,其特点是任何程序设计由以下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组成:

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

7:

模块化:

是指在系统设计中将信息系统设计成由若干个规模较小,功能较简单的,易于建立和修改的模块的方法。

8:

图:

是描述系统结构和模块内部处理功能的工具。

由层次结构图和IPO图组成。

9:

系统设计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目的:

将系统分析阶段所提出的反映了用户需求的系统逻辑方案转换成可以实施的基于计算机和通信系统的物理结构。

主要任务:

是从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根据系统分析阶段对系统的逻辑功能的要求,并考虑到经济,技术和运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技术方案,合理选择计算机和通信的软件硬件设备,提出系统的实施计划,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

10:

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和一般步骤是什么?

系统总体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施进度与计划的制定,系统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11:

代码设计的目的和内容?

目的:

是要设计出一套为系统各部门所公用的优化的代码系统;

内容:

代码设计是从编制数据字典开始的。

编码对象主要是数据存储中所包含的数据项与数据结构。

代码设计的结果应形成编码文件,作为系统设计与编程的标准。

12:

代码设计的原则?

唯一确定性,标准化与通用性,可扩充性和稳定性,便于识别和记忆,短小精悍,容易修改,考虑程序处理上的方便。

13:

代码的分类:

顺序代码,区间码,助忆码,混合码,尾数码。

14:

简述输入设计的原则?

控制输入量,减少输入延迟,减少输入错误,避免额外步骤,输入过程尽量简化。

15:

数据库设计具体包括那三个部分?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

16:

简述结构化程序设计与非结构化程序的比较?

A:

非结构化程序中每一部分都可能有多个入口和多个出口,这就是程序的正确性验证要复杂得多;而结构化程序的正确性只受到它的前一部分程序的运行结果和其本身运行结果的影响。

B:

结构化程序良好的线性结构,使他容易阅读,理解,维护;而非结构化程序由于转移语句的存在,是人们并不能完全理解该程序部分;C:

结构化程序的维护修改只要考虑被修改部分的上下文,考虑修改后会对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而非结构化程序的修改不仅要考虑被修改部分的上下文,还要考虑该程序段所转移到的程序段及其它程序段转移到本程序段的情况。

第六章

1:

系统实施:

是系统实现的重要阶段,其负责将已经完成全部设计的信息系统予以实现。

即将系统的物理模型通过具体的编程,调试,系统软硬件的购买,安装,数据的输入,人员培训等工作将一个设计报告上的信息系统实现成一个可以实际运行的信息系统。

2:

程序调试:

是从表示程序中存在错误的某些迹象开始,确定错误位置,分析错误原因,并改正错误。

3:

系统测试:

是为了发现程序和系统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它的目标是在精心控制的环境下,通过系统的方法检查程序,以便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4:

系统运行:

是指系统通过转换而投入实际工作环境的运行过程,包括系统软硬件,数据,人员,组织,制度等的运行过程。

5:

系统维护:

是指为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而必须进行的对系统要素的经常性的完善,修改。

6:

系统评价:

是指管理信息系统投入运行一段时间后应该对它的运行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

7:

信息系统安全:

是以电磁信号为主要形式的,在计算机网络化系统中进行流通,处理,存储和利用的信息内容,各种技术,结构和管理规程的总和。

8:

简述系统实施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目标:

将技术设计转化为物理实现,系统实施的成果是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的结晶。

内容:

程序设计,系统测试,系统安装,新旧系统转换。

9:

简述程序调试的方法?

试探法,跟踪法,对分查找法,归纳法,演绎法。

10:

“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有什么区别于联系?

黑盒测试又称为功能测试,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和内部特性,只依据程序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它的功能说明。

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它允许测试人员利用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及有关信息,设计和选择测试用例,对程序所有逻辑路径以及过程进行测试。

11:

说明系统切换的几种方式及其特点?

直接切换(最简单的,用于小系统),并行切换(费用很大),分段切换(转换时间长)。

12: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日常运行的管理,系统文档规范管理,系统的安全域保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