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体味文化》教案9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政治 《体味文化》教案9 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体味文化》教案9 新人教版必修3.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体味文化》教案9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政治《体味文化》教案9新人教版必修3
1、【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框体味文化
主要内容:
文化是什么?
其内涵是什么?
文化与精神活动、社会、物质活动及文明有什么关系?
如何区别?
文化有什么作用?
2、【学生分析】
学生对身边的“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也有所了解,但是并不知道“文化”的真正内涵,无法给“文化”下一个科学的定义,也往往忽视了文化重要意义。
3、【设计思想】
首先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浓郁的文化气息,借助多媒体这个现代“万花筒”,向同学们展示五花八门的文化,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述说各自家乡的特色文化,使文化融入生活。
接着进入“领悟”阶段,扣住“文化”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合作学习,使他们在主动思维的过程中,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接下来的“发现”阶段,让学生自行辩论,激活学生思维,谈谈独到的见解和感受,教师因势利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也就水到渠成。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记文化的概念,理解文化的内涵,分析文化的力量;通过观察日常生活环境,体察生活环境中的文化价值;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幻灯片及基本教具展示情景材料,让学生回归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适时加以引导,采用讲授法、谈话法和讨论法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起学生对文化的兴趣;认同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认同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懂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增强提高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
5、【教学重点、难点】
文化的含义;对文化内涵的理解。
6、【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
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1)“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钱钟书
(2)我们常说中学生要做四有新人,其中之一就是“有文化”那么我们是不是有文化的人?
究竟什么是“文化”?
(1)分析钱钟书的话,说明文化有什么特点?
(2)有人认为文化是知识,有人认为文化是艺术。
那么,你是怎么看?
通过设问、对比,激发兴趣,导入正题.
一
文
化万花筒
一、“看”文化。
1、以问题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最爱看哪些电视节目?
看电视是人的一种什么生活?
2、多媒体展示五花八门的文化现象:
各种版本的《千手观音》(正版、打劫版、到此一游版、蜘蛛侠版、广告版等等)、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别有风味的傣族泼水节、时尚的美丽之冠、南海海上观音开光大典……
二、“说”文化。
1、播放“福娃”动画片
提问:
五“福娃”各代表什么?
“福娃”的设计反映了什么样的理念?
(老师总结):
“五福娃”的设计以最富有中国特色的福文化作为整组吉祥物的阐释背景、以可爱的儿童作为标准化造型的基型、以外来的奥运圣火作为吉祥物的“老大”、以五个形象组合成一组吉祥物,这都体现出高贵典雅的东方文化与活力四射的现代奥运的完美融合。
其设计既体现了奥运文化的精神,又浓聚了中华文化的风格。
可见:
文化现象丰富多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1)学生讨论“看电视”是不是文化活动?
(2)(欣赏千手观音图)
(3)学生介绍:
我的家乡有哪些特色的文化活动?
(三月三、赛龙舟……)
(4)让学生谈亲身参与的文化生活:
(校文艺演出、演讲比赛、蓝球比赛、上课、自习、作业、上网、交友、聊天……)
(5)(学生讨论,得出结果)鱼(贝贝)、熊猫(晶晶)、奥运圣火(欢欢)、藏羚羊(迎迎)、京燕(妮妮)以拟人化的形象出现,被昵称为“五福娃”。
它们以“北京欢迎您”的谐音命名,将北京的祝福带给世界。
五环是奥运会的象征,“五福娃”的色彩与奥林匹克五环一一对应,在全世界也具有极强的可视性和亲和力,充分体现了奥运文化。
<合作探究><形成意念>
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3、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通过“看”和“说”,让让学生回归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到生活中去体味丰富多彩的文化,用心去感受文化“万花筒”
二
文化是什么
三、“问”文化。
看到各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品尝不同文化生活的韵味,我们更想探究文化生活的意义,更加关注“文化到底是什么?
”。
〈情境导入〉
1、教师提供研究性学习的参照对象:
( 相对于自然界而言;相对于动物的本能而言;相对于人的先天遗传而言;相对于人的其它活动而言;相对于社会经济、政治而言;相对于人们自身而言; 相对于人的知识而言;相对于人类文明而言。
)
……(学生可从中选取,亦可自已拟定)
2、教师指导如何给概念下定义:
关键是抓住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3.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来讨论,共同归纳:
①相对于自然界而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有了人类才有文化(人=动物+文化)
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人类通过实践创造文化,个人通过实践培养文化素养)
③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文化指的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和产品;相对于人们自身而言,文化是人的一种素养(文化,它随着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素质)
④文化:
与自然相对,重点强调“化”的过程;文明:
与野蛮相对,主要指“明”的结果。
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
1、让学生写出从各种途径得到的文化的定义。
2、布置学生组成每四人一个学习小组,自主选择参照对象探究文化的概念。
3、学生汇报各自探究的结果。
(略)
4、思考讨论
(1)人与动物有什么区别?
(2)人是否天生就有文化?
文化是怎么来的?
(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某人有文化,某人无文化”,“某人文化程度高,某人文化程度低”。
你能说说这里的“文化”与《文化生活》中的“文化”的关系吗?
(4)文化与文明有何不同?
〈形成意念〉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而不是自然所具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通过“问”文化和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多角度区分文化,认识文化.突出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四、“析”文化。
1、文化的含义——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不是经济现象、政治现象)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是自然现象)
〈合作探究〉
展示图片:
提问古树古堡是文化吗?
将古树古堡开辟成旅游区或拍摄成艺术作品能称得上文化吗?
两者有什么区别?
(3)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情境导入〉
多媒体展示:
月亮
①一个小孩子看到月亮,可能会形象化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如盘子和镜子等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②而一个远离家乡的人看到月亮时,会更有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或者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
③月亮对于农民来说,中秋圆月代表团圆、丰收和圆满;
④天文学家眼中的月亮,只是一个普通的天体而已。
1. 学生看书,分析“文化”有几层含义?
2、简要比较文化现象与政治现象、经济现象的不同点。
3、分组讨论为什么将古树古堡开辟成旅游区或拍摄成艺术作品后能成为文化,师生共同探究,得出结论:
古树古堡本身不能称之为文化。
将古树古堡开辟成旅游区或拍摄成艺术作品则属于文化。
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纯粹自然的东西,而后者是经过人的实践活动,经过人的劳动,渗透了人的精神活动,成为人的精神活动的产品,因而成为文化。
4.素养是怎样得来的?
以“析”的方式来比较文化,突出文化是人的一种素养,是一种社会现象.
五、“辩”文化。
1、质疑:
文化作为人的一种精神活动和产品,是不是一种“纯”精神活动和“纯”精神产品?
2、多媒体播放北京故宫建筑等图片辅助教学:
3、教师适时点拨:
“文化”并不是纯精神活动,也不是纯精神产品,“文化”传承离不开物质载体。
4、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
这是教材对本部分内容经过逐层分析后的得出的最后结论。
“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把握“文化”的含义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多媒体展示:
(1) 广义的“文化”是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以用来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人的活动。
这种广义的“文化”概念与“文明”的含义相近。
例如,考古学中讲的“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等)通常就是这种广义的文化。
(2)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3)我们这里所讲的“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
(提问:
北京奥运会火炬体现了什么中国特色文化?
)
1、学生各抒己见(略)。
2、〈形成意念〉
①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后天自发形成的。
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人们的文化素养总是通过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等体现出来。
这样,我们通过观察人们的社会行为,就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③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一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产品,往往是这一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
一个时代的文化,必然表现在这一时代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甚至表现在这一时代的雕塑、建筑、时装等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中。
而这些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
也记载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因此.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文化,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合作探究〉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形成意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这一文化主要具有以下基特征:
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
思考:
北京奥运会火炬体现了中国特色文化的什么特征?
北京奥运会火炬的“祥云”图案成为一大亮点,这个优美的图案背后是中华五千年的深厚积淀。
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
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
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体现了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和世界性。
通过“辩”的方式阐述文化不是纯精神活动和纯精神产品,
文化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以及物质载体.结合北京奥运会火炬进一步明确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揭示文化的本质.
三
文化的力量
六、“议”文化。
1.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文化的外延)
2、思考:
我们的生活是否可以离开文化?
文化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文化对我们国家又有何深远的意义?
3.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1)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提问:
中学生为什么要做一个“有文化”的人?
(2)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播放于丹老师解读《论语》片段和春节民工潮画面)
七、“探”文化。
多媒体展示:
1.<超级女生>
.《超级女生》是近年兴起的中国文化产业中的一道风景线,借助电视直播和流行音乐的双引擎释放着无敌的青春。
2.超级女生举办一开始,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眼球,而蒙牛集团抓住这个机遇,推出成功口号“酸酸甜甜就是我”!
说出了大家的心声,贴近我们的生活!
《超级女生》和蒙牛集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大家熟知的文化形式有哪些?
学生畅所欲言(略)。
诸如神话文化、诗歌文化、戏剧文化、音乐文化、绘画文化、影视文化、饮食文化、花鸟文化、体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网络文化、科技文化、服饰文化、节事文化、武术文化等。
(可见,生活离不开文化)
2.〈合作探究〉
说说中学生为什么要做一个“有文化”的人?
〈形成意念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
3.〈合作探究〉央视《百家讲坛》于丹老师解读《论语》播出后,社会影响极大,收视率再创新高,为什么?
4.春节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活动对社会有何影响?
〈形成意念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综合探究:
从超级女生---酸酸甜甜就是我---到蒙牛集团的巨大成功.以文化为主题,结合当地实际,谈谈成功企业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结合于丹老师解读《论语》和中国春节这个传统文化来讨论文化的意义,认识文化的力量.
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事例出发,回归生活,留给学生一些空间和问题,自主学习、合作研究。
【板书设计】:
(略)
【课堂练习】
一、最佳选择题
1、我们要讲的“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自然科学③技术
④语言、文字⑤选举人大代表⑥企业的生产和广告推广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
2、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②参加学校运动会③参加演讲会、辩论赛
④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⑤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
⑥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⑦参加合唱团、舞蹈队
A、①③⑤⑦B、②③④⑤⑥⑦C、②④⑤⑦D、①②④⑥⑦
3、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B、人类社会产生前,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
C、文化是人天生就具有的D、文化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
4、在文化生活中,我们要讲的“文化”是()
A、广义上的“文化”,与“文明”的含义相近B、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C、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是狭义上的“文化”
D、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
【课堂总结】:
如果说经济生活的主题是物质财富的创造,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根本利益的保障,那么文化生活的主题就是精神家园的耕耘。
提到“文化”一词,我们都很熟悉,但是它的真正内涵,我们却不一定懂得。
本课就此提出问题:
本课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的涵义以及文化的力量,知道了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而不是政治现象、经济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民族、社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我们要从中体会文化的涵义以及发展文化事业,特别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本课教学注重回归生活,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把学生的主体作用与老师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看、说、问、析、辩、议、探”文化的方式对教材进行了恰当的处理,采用多种方法并结合征对性的练习来突破重、难点,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文化、体味文化、感受文化、理解文化。
2019-2020年高中政治《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的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1
一、设计思路
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明确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关注并认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了解我国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的举措,自觉投身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行动中。
二、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对本框的基本要求:
阐明科学发展观的含义;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理解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2.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必修1《经济生活》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的第二框题,讲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必须以什么样的发展观及战略作指导。
这一框分为两目,第一目“树立科学发展观”,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科学发展观。
第二目“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目的是使学生对我国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及走什么样的经济发展道路有明确认识。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二目“同绘小康蓝图”,涉及以下内容:
一是认识我国人民的生活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及其深远意义;二是理解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三是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这些内容与第十一课第一框的内容大体相同。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中已经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所了解。
2.学生学习本课时可能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要求了解不多,在理解相关理论方面有一定的困难。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理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看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为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已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建设全面小康贡献力量。
五、重点难点
重点:
全面准确地理解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难点:
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协调发展。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节课从学生亲身感受引出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建设这一主题,并针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结合海南省林昌村的成果经验,探究如何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建设。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方式,通过在课堂探究,掌握知识,通过课堂练习,运用知识。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阅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经济建设的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
设计问卷、搜集有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八、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图:
新课程要求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因而,本课的设计首先从学生切身的生活感受作为起始。
时值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全国上下为之振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次成为老百姓街头巷尾谈论的主题。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谈小康社会实现的程度,不仅能自然的引出课题,而且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个环节,首先给出调查问卷,
我国正在进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以下方面是否达到全面小康的标准,请结合自身感受进行判断,并用★表示出满意度。
满意度
饮食
居住
生态
教育
消费
平安
小康综合水平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党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经济等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经济实力大幅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社会各界备受鼓舞。
2、目前我们的小康依然处在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距离全面小康还有一定差距。
【向学生展示相关资料,使学生对近五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有更清晰的认识。
此环节关键词是“鼓舞”。
】
资料一:
过去五年我国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
资料二:
xx年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效益较好
接上述结论2,引出第二个环节。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于10月15日在京胜利召开,大会对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问题跟上:
你知道此次大会对实现全面小康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吗?
【向学生展示资料,共同了解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代表大会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新要求,此环节关键词是“关注”。
】
资料一: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十大“亮点”
资料二: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了解了新的要求以后,引导学生思考,进入第三环节。
思考的问题是:
对照新的要求,谈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还有哪些突出的问题?
给出两个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概括。
资料三:
xx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
资料四:
xx年全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
归纳学生发言,形成基本结论。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等等。
【展示资料五:
前进中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具体说明。
此环节关键词是“发现”。
】
经过关注新要求、发现问题环节,进入到探究如何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第四个环节)。
播放资料六:
视频:
绿色小康路。
请学生思考: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林昌村,一个算不上富裕的村庄,在仅仅二年的时间里,村容村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的奥妙究竟在哪里呢?
经过讨论得出结论:
林昌村在发展中树立和认真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
借鉴林场村的发展经验,针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的问题,谈谈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必须以什么样的发展观及战略作为指导?
怎样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经过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持续协调的发展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