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技术工艺流程及教学》课程讲义.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68806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MT技术工艺流程及教学》课程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SMT技术工艺流程及教学》课程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SMT技术工艺流程及教学》课程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SMT技术工艺流程及教学》课程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SMT技术工艺流程及教学》课程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MT技术工艺流程及教学》课程讲义.docx

《《SMT技术工艺流程及教学》课程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MT技术工艺流程及教学》课程讲义.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SMT技术工艺流程及教学》课程讲义.docx

《SMT技术工艺流程及教学》课程讲义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设计《SMT工艺》课程教学

――构建以“SMT工艺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SMT工艺》课程教学设计简介

《SMT工艺》(SurfaceMountingTechnology)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强调职业方向,注重技能培养,强调行业特点,注重企业需求”。

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以SMT工艺为主线,遵循“SMT生产工艺流程”来组织教学内容及安排授课顺序。

采用“一体化和双语教学模式”,基于“SMT教学工厂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南极星科技有限公司”平台,开展“实战训练、工学结合”,真正的将“教、学、做”融合,全面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

 

一、课程说明

二、教学媒体的组合使用方案

三、教学过程设计与评价方案

四、教学设施、环境和实训场所

五、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六、附件:

PPT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与作用

《SMT工艺》(SurfaceMountingTechnology)课程是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SMT)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课程,是一门与生产实践紧密相关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SMT系统的概念、了解SMT生产系统的构成;正确识别表面组装元器件,熟悉表面组装材料;掌握表面组装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操作规程;掌握表面组装工艺、生产的组织和管理等。

培养学生SMT设备安装、管理、操作与维护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系统学习,学生们能熟练的使用有关软件进行操作与生产,使学生胜任SMT生产线各岗位要求,熟悉SMT工艺编程。

为今后SMT生产一线的工作奠定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学习策略和方法的交流,知识和技能的指导,培养学生热爱《SMT工艺》课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观,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课程的知识结构

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以“SMT工艺为主线”,即按照SMT生产的工艺流程,分别讲授“SMT生产前准备、SMT涂敷工艺、SMT贴装工艺、SMT焊接工艺、SMT检测工艺、SMT返修工艺、SMT清洗工艺以及SMT综合实践等”八个工艺模块的基础知识,并进行各模块的实际操作训练。

SMT生产工艺流程

每个工艺单元包括理论教学和工学结合两个部分,其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见下表:

工艺单元

教学内容

学时

备注

一、生产前的准备

理论教学

1.表面组装技术的概念、特点及组成

2.SMT工艺简介

3.SMT生产系统

4.SMT的生产管理

5.SMT的现状与发展

6.生产文件的准备

7.生产设备及治具的准备

8.生产材料的准备

9.SMT人员架构

8

多媒体教室

SMT教学工厂

实践项目

表面贴装元器件、PCB及组装耗材等的认识

2

SMT教学工厂

二、表面组装涂敷工艺

理论教学

1.焊膏印刷的工艺流程

2.金属模板和丝网板

3.金属模板印刷技术

4.丝网板印刷技术

5.贴片胶涂敷工艺

6.常用的检验方法

6

多媒体教室

SMT教学工厂

实践项目

焊膏印刷、贴片胶涂敷实践

4

SMT教学工厂

南极星科技有限公司

三、表面组装贴片工艺

理论教学

1.贴装工艺流程

2.贴片机的编程方法

3.贴片精度与参数调整

4.品质要求与检验方法

5.贴装缺陷分析

8

多媒体教室

SMT教学工厂

实践项目

贴片机的编程与操作

4

SMT教学工厂

南极星科技有限公司

四、表面组装焊接工艺

理论教学

1.焊接工艺流程

2.软钎焊接机理

3.回流焊接工艺

4.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

5.焊接缺陷分析

6.焊接质量检验方法

7.波峰焊接工艺

4

多媒体教室

SMT教学工厂

实践项目

波峰焊接、回流焊接实践

2

SMT教学工厂

南极星科技有限公司

五、表面组装检测工艺

理论教学

1.电子产品检验过程

2.组装前的检验

3.表面组装工序检测

4.表面组装组件检测

2

多媒体教室

SMT教学工厂

实践项目

检测设备操作实践

2

SMT教学工厂

南极星科技有限公司

六、表面组装返修工艺

理论教学

1.返工和返修的概述

2.常见元器件的返修

4

多媒体教室

SMT教学工厂

实践项目

元器件返工、返修实践

2

SMT教学工厂

南极星科技有限公司

七、表面组装清洗工艺

理论教学

1.清洗工艺概述

2.清洗工艺流程

3.清洗质量的评判标准

4.清洗设备和清洗剂的选用

4

多媒体教室

八、表面组装综合实践

1.熟悉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

2.了解企业生产线的配置与集成

3.在校内生产性企业的各岗位进行顶岗实践

4.岗位实践报告

6

南极星科技有限公司

课程考核

2

多媒体教室

合计

60

3.与前后课程教学内容的关系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

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焊接技术、机械设计基础、SMT专用设备以及电子产品整机装配实训等;

后续课程有SMT专业实训以及顶岗实习等。

在在教学实践中应处理好前后课程教学内容的关系。

4.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课程的重点:

(1).让学生掌握SMT各工艺模块的相关基本知识和技能,树立起分析解决问题、协调、合作和竞争意识;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关键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3).电子产品生产工程中“SMT工艺”流程的编制与理解,表面组装设备(涂敷设备、贴片机、回流焊炉、检测设备等)的操作、各工序缺陷的分析。

课程的难点:

(1).各种品牌、机型的SMT设备的操作、贴片机的编程、回流焊温度曲线的设置等;

(2).SMT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解决的办法:

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设计和改革:

(1).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把常规教学方法与现代新型教学方法相结合,在理论讲授时,配合教学录像、动画演示和系统仿真,使知识点直观的、形象的、生动地表现出来;

(3).在工学结合(实践操作)时,确保每个学生的操作规程和操作质量,指导教师耐心辅导;

(4).课后的几项措施:

SMT教学工厂对学生开放、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教师的课后答疑及网上答疑、南极星公司的计划实践。

二、教学媒体的组合使用方案

1.教材

本课程使用的主教材是韩满林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SMT工艺》,配套教材是赵雄明编写的校内讲义――《SMT工艺实践指导书》。

参考资料有《实用表面组装技术》(张文典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表面组装工艺技术》(周德俭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以及企业的相关技术与工艺文件资料等。

2.影像资料

为了配合文字教材的学习,我们对每一工艺模块都制作或收集整理了相应的影像资料。

适时适当的使用影像资料可以大大的提高教学效果。

3.多媒体课件和网上教学

为了帮助学生的课堂学习,我们制作了本课程全套的中英文教学课件。

为了方便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我们开通了本课程的课程网站,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向学生提供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电子教案、电子教材、专业词汇、系统仿真、在线测试等网络教学资源;在校园网上完成考试、成绩查询、统计等教学管理工作;同时,师生之间建立网络交互平台,对课程问题可以进行实时发布、专题讨论、网络答疑和意见反馈等教学信息的交流。

三、教学过程设计与评价方案

1.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念来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安排授课顺序。

按照电子产品SMT生产的工艺流程,分别讲授SMT生产前准备、SMT涂敷工艺、SMT贴装工艺、SMT焊接工艺、SMT检测工艺、SMT返修工艺、SMT清洗工艺等基础知识,并进行各工序实际操作训练。

课程的授课顺序就是SMT生产的过程。

(2).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积极实践工学结合

实践是SMT工艺课程的基石,在课程建设中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根据课程特点,以“SMT工艺”为主线,坚持“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

让学生以“学”中“看”,“看”中“学”,“学”中“干”,“干”中“学”的“工学结合”思想来设计实训环节。

根据课程目标,把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按照“一条主线、三个阶段”来实施。

 

(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允许和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速度学习和发展;允许和鼓励学生在完成基本课业的前提下,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允许和鼓励学生向老师和课本挑战,敢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敢于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为学生营造自主创新学习的环境,提供自主创新学习的机会和条件。

2.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它是在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前,教师为了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及教材规定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必须制定最优化的教学方案,编制教材教法程序,选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科学组织和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拟定的设计方案,随时结合现状进行修正方案并将之实施。

教学过程应充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好坏关键在于备课,因此说教学过程是从备课开始的。

备课,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方法。

既要注重知识、方法和能力的关系,又要突出能力的地位和作用,还要有利于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不同的教学场景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以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通过形式多样教学的教学方法,来取得了优良的教学效果。

3.教学模式

(1).情景教学模式

在课程教学中安排学生具有真实的职业环境SMT教学工厂进行实验、实习,学会SMT各工艺过程的设备操作、认识等,在此基础上安排学生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南极星SMT工厂)SMT岗位上轮岗实习,使学生真正感受企业的氛围,这种真刀真枪的操练,学生的职业素质和SMT职业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教学效果好。

(2).一体化教学模式

将课堂搬到SMT教学工厂及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这种将“教、学、做”融一体的教学模式特别适合于实践性强的SMT课程,课程的有些内容在传统教学中难以语言叙述清楚,将课堂理论教学与SMT工厂的生产设备及生产过程,增强了学生对SMT概念、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直接认识与理解,锻炼了职业技能。

(3).讨论式教学模式

教师提出几个SMT生产过程常见的问题,首先是学生分组讨论,不同观点之间可以展开争论,允许存在不同的观点,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逐个加以分析,提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或解决问题思路,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概念、理论、相关标准及专业网站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措施,将课堂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4).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模仿、借鉴和引伸的范例。

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师生互动性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SMT的典型案例,以解析案例为主题,进行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

(5).双语教学模式

我国SMT技术的发展应用目前还处在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工艺应用阶段,SMT设备、资料等大多是国外的,而且表面组装技术课程中好多内容、名词缩写等通常也是外文,因此,为了增强SMT专业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入双语教学,如列出SMT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表,编写了双语教案,采用外语教学音像资料和课件。

4.教学方法与手段

(1).由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转为以案例分析为中心。

从以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