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技园区集锦文档解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74240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科技园区集锦文档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创新科技园区集锦文档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创新科技园区集锦文档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创新科技园区集锦文档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创新科技园区集锦文档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新科技园区集锦文档解读.docx

《创新科技园区集锦文档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科技园区集锦文档解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新科技园区集锦文档解读.docx

创新科技园区集锦文档解读

创新科技园区

1硅谷

地理位置:

硅谷(SiliconValley地处美国加州北部旧金山湾以南,早期以硅芯片的设计与制造著称,因而得名。

后来其它高技术产业也蓬勃发展,硅谷的名称现泛指所有高技术产业。

在地理上,硅谷起先仅包含圣塔克拉(SantaClara山谷,主要在圣塔克拉拉县和圣何塞(SanJose市境内,之后逐渐扩展,也包括周边如圣马刁县(SanMateoCounty,阿拉米达县(AlamedaCounty的一部分。

硅谷的由来:

硅谷这个词最早是由DonHoefler在1971年创造的。

它从1971年的1月11日开始被用于《每周商业》报纸电子新闻的一系列文章的题目──美国硅谷。

之所以名字当中有一个“硅”字,是因为当地的企业多数是与由高纯度的硅制造的半导体及电脑相关的。

而“谷”则是从圣塔克拉拉谷中得到的。

而当时的硅谷就是旧金山湾南端沿着101公路,从门罗公园、帕拉托经山景城、桑尼维尔到硅谷的中心圣克拉拉,再经坎贝尔直达圣何赛的这条狭长地带。

这些位于旧金山湾两岸地区的加入使硅谷迅猛地发展起来。

在开始的十几年时间里,由于记者的拼写错误它都被误称为“硅胶谷”,因为硅谷这个词语还没有融合到美国文化中。

硅胶是一种广泛用于隆胸和堵露等作用的物质。

历史发展:

硅谷当地一直是美国海军一个工作站点,并且海军的飞行研究基地也设于此,后来许多科技公司的商店都围绕着海军的研究基地而建立起来。

但当海军把它大部分位于西海岸的工程项目转移到圣迭戈时,NASA接手了海军原来的工程项目,不过大部分的公司却留了下来,当新的公司又搬来之后,这个区域逐渐成为被航空航天企业聚积区。

那个时候,此地还没有民用高科技企业,虽然这里有很多好的大学,可是学生们毕业之后,他们却选择到东海岸去寻找工作机会。

斯坦福大学一个才华横溢的教授FrederickTerman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他在学校里选择了一块很大的空地用于不动产的发展,并设立了一些方案来鼓励学生们在当地发展他们的“创业投资(venturecapital”事业。

在Terman的指导下,他的两个学生威廉·休利特和DavidPackard在一间车库里凭着538美元建立了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一个跟NASA及美国海军没有任何关系的高科技公司。

这间车库现在已经成为了硅谷发展的一个见证,被加州政府公布为硅谷发源地而成为重要的景点。

在1951年,Terman又有了一个更大的构想,那就是成立斯坦福研究园区(StanfordResearchPark,这是第一个位于大学附近的高科技工业园区。

园区里一些较小的工业建筑以低租金租给一些小的科技公司,今日,这些公司是重要的技术诞生地,可是在当时却并不为人所知。

最开始的几年里只有几家公司安家于此,后来公司越来越多,他们不但应用大学最新的科技,同时又租用该校的土地,这些地租成为了斯坦福大学的经济来源,使斯坦福大学不断的兴旺发达。

Terman在1950年代决定新的基础设施则应以“谷”为原则而建造。

在这种氛围下,一个著名的加利福尼亚人威廉·肖克利搬到了这里。

威廉的这次搬家可以称得上是半导体工业的里程碑。

1953年由于与同事的分歧而离开贝尔实验室。

离婚之后孤身一人回到他获得科学学士学位的加州理工学院,在1956年他又搬到了距他母亲很近的加利福尼亚山景城(MountainView去建立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

现在,包括Adobe、AMD、Apple、Cisco、eBay、Google、HP、Intel、NVIDIA、Oracle、Sun等全球500强的大型跨国公司都位于此,硅谷总共有225,300多个高技术职位。

以高技术从业人员的密度而论,硅谷居美国之首,每1000个在私营企业工作的人里有285.9人从事高科技业。

高技术职位的平均年薪亦居美国之首,达到144800美元。

2008年硅谷人均GDP达到83000美元,居全美第一。

硅谷的GDP占美国总GDP的5%,而人口不到全国的1%。

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更是美国信息产业人才的集中地,目前在硅谷,集结着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科技人员达100万以上,美国科学院院士在硅谷任职的就有近千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达30多人。

硅谷是美国青年心驰神往的圣地,也是世界各国留学生的竞技场和淘金场。

在硅谷,一般公司都实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营销三位一体的经营机制,高学历的专业科技人员往往占公司员工的80%以上。

硅谷的科技人员大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佼佼者,他们不仅母语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也各有所异,所学专业和特长也不一样。

如此一批科技专家聚在一起,必然思维活跃,互相切磋中很容易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目前,硅谷高新技术公司的创立和资金投入方兴未艾,仍然呈现出发展的趋势。

形成原因:

1.早期无线电和军事技术的基础

旧金山湾区在很早就是美国海军的研发基地。

1909年,美国第一个有固定节目时间的广播电台在圣何塞诞生。

1933年,森尼维尔(Sunnyvale空军基地(后来改名为墨菲飞机场成为美国海军飞艇的基地。

在基地周围开始出现一些为海军服务的技术公司。

二战后,海军将西海岸的业务移往加州南部的圣迭戈,国家航天委员会(美国航天局NASA的前身将墨菲飞机场(MoffettField的一部分用于航天方面的研究。

为航天服务的公司开始出

现,包括后来著名的洛克希德公司(Lockheed。

2.斯坦福工业园(StanfordIndustrialPark

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大学回流的学生骤增。

为满足财务需求,同时给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斯坦福大学采纳FrederickTerman的建议开辟工业园,允许高技术公司租用其地作为办公用地。

最早入驻的公司是1930年代由斯坦福毕业生创办的瓦里安公司(VarianAssociates。

Terman同时为民用技术的初创企业提供风险资本。

惠普公司是最成功的例子之一。

在1990年代中期,柯达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也在工业园驻有研究机构,斯坦福工业园逐步成为技术中心。

3.以硅晶体管为主的产业基础

1956年,晶体管的发明人威廉·肖克利(WilliamShockley在斯坦福大学南边的山景城创立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

1957年,肖克利决定停止对硅晶体管的研究。

当时公司的八位工程师出走成立了仙童(Fairchild半导体公司,称为“八叛逆”。

“八叛逆”里的诺伊斯和摩尔后来创办了英特尔(Intel公司。

在仙童工作过的人中,斯波克后来成为国民半导体公司的CEO,另一位桑德斯则创办了AMD公司。

4.风险资本(VentureCapital的加入

从1972年第一家风险资本在紧挨斯坦福的SandHill路落户,风险资本极大促进了硅谷的成长。

1980年苹果公司的上市吸引了更多风险资本来到硅谷。

SandHill在硅谷成为风险资本的代名词。

5.软件产业兴起

除了半导体工业,硅谷同时以软件产业和互联网服务产业著称。

施乐公司在PaloAlto的研究中心在OOP(面向对象的编程,GUI(图形界面,以太网和激光打印机等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

现今的许多著名企业都得益于施乐公司的研究,例如苹果和微软先后将GUI用于各自的操作系统,而思科公司的创立源自将众多网络协议在斯坦福校园网内自由传送的想法。

2128公路

地理位置:

128公路是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的一条半环形公路,修建于1951年,距波士顿市区约16公里。

现在128公路沿线两侧聚集了数以千计的从事高技术研究、发展

和生产的机构和公司,成为128公路高技术区,是世界上知名的电子工业中心。

128公路的兴起:

128公路始建于1915年。

早在二战之前,128公路沿线就建立了几家科技型企业,这些企业主要是从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些研究实验室分离出来的,其主要目的是将大学科研成果与企业相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商品,但这些企业十分零散,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发展缓慢。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128公路地区是一个转折点,战争期间美国对军品研制和定货的需求使该地区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战争年代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和毕业生们在政府里的显赫地位为该地区科技产业的兴起发挥了重要作用。

128公路高科技密集带的真正形成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当时美国联邦政府为了冷战和空间军事竞争的需要,投巨资进行军事技术开发,通过引导资源流向,使大部分资金落入128公路附近的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实验室手中。

1950至1960年间,该地区仅从美国国防部就得到60亿美元的订货合同。

其后,美国联邦政府在此地的订单金额每年增加10亿美元,并购买了128公路地区一半以上的产品。

1951年,马州政府对128公路进行了扩建,把大波士顿地区的20多个城镇连成一线,为方兴未艾的研究和工业活动开辟了新的空间。

整个20世纪60年代,在联邦政府巨额研制资金和军品定单的强有力的支持下,128公路地区的创新活动极其活跃,发明层出不穷,新的公司不断涌现,如晶体管、半导体芯片、电子计算机等都是这一时期的成果。

军事科技领域的需要催生了该地区的繁荣。

麻省理工学院作为国防和航天研究合同的主要承担者和受益者,成为波士顿地区经济转型的先锋。

从麻省理工学院等高等院校实验室孵化出来的大批高技术公司在这里落户,形成了巨大的高技术综合体,并向495号公路发展。

这些高技术公司的发展与麻省理工学院院长康普顿的努力有关,他主张教员不仅可接受公司的咨询,而且可开设公司。

高速公路旁的工业园区为这些新开设的公司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开发场所。

随后,各种不同性质的实验室、一些新型中小企业和老牌公司的分支机构纷纷在此落户,1965年,该地区已有近600家科技型企业。

到了1970年,波士顿128公路地区已经成为美国首屈一指的电子产品创新中心。

当地一些公司专门研制需要不断创新和较高技术水平的产品,如雷达发射管、远程通信光缆、工业控制及导弹控制设施、导航系统等,经济效益明显。

然而,随着越战的结束和空间竞赛的趋缓,国防与空间市场合同一度大幅下降,该地区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经济萧条。

20世纪70年代末,微型计算机工业的迅猛发展帮助128公路地区摆脱了困境,使其成为美国计算机行业的一个中心。

几百家各种文字处理和电脑公司在此聚集,其中包括美国无线电公司、阿杰克公司、波纳罗伊德公司和王安公司等一大批著名企业。

1980年该地区中档计算机销售总额为260亿美元,占全美销售额的34%。

当时引人注目的新兴公司,如数字

设备公司、王安公司和通用数据公司等,占据了微型计算机市场的多半份额。

128公路的衰落: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128公路地区开始日显僵化,不求进取,发展速度放缓。

冷战结束后,随着军品定单和军事开支的减少,128公路地区顿时面临严重衰退,曾在80年代以DEC、WANG及DATAGENERAL等大型电脑带领着电脑科技业的波士顿,经历了市场转向小型个人电脑的巨大冲击,开始落后于硅谷。

到20世纪90年代后,美苏对峙与东西方冷战的结束,美国政府军事采购订单和研发投资的锐减,128公路高科技园区原先所依赖的政府推动型发展模式受到严重冲击。

相对于美国另一个重要的科技产业发展源地——硅谷的崛起,128公路受制于企业组织结构、区域服务环境、产品开发结构,甚至地区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局限,发展缓慢,出现衰退迹象。

衰落的原因:

第一,过度依赖政府。

128公路地区的形成机制使得有关管理机构一直致力于建立并保持与政府之间的密切关系,而不是着力寻求通过自身知识、能力求发展的道路。

由于依赖程度过深,该地区缺乏自我生存机制和造血功能,远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需求。

最明显的例子便是该地区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的由兴转衰。

第二,相互之间无关联的产业体系。

128公路周围的公司大而全,自成体系,配件相互不通用。

这是一种封闭式的生产方式。

第三,创业冒险精神不够。

由于保守的传统和保密的风气,再加上128公路地区的企业受政府扶持,效益较好,员工们普遍看重稳定的收入和稳步升迁的机会,为了能在离开岗位后享受丰厚的退休金,员工们往往终生供职于某个企业,很少流动。

勇于牺牲安逸去开办企业的更是凤毛麟角。

独立创业不是128公路地区流行的事业取向。

第四,企业发展模式不够灵活。

波士顿128公路地区大公司具有分散的自给自足的组织结构,工业体系建立在独立公司模式上;偏重于在企业内部孤立地进行技术改进,而对市场信息的重要性往往熟视无睹,在实验和学习中缺乏自由全面的讨论。

3中关村

中关村是指位于海淀区,以中科院、清华、北大为核心的北京新技术产业试验区。

这个年开始起步的“电子一条街”经过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方圆平方公里的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中关村是中国的高科技中心,它被誉为“中国的硅谷”,

很多人都简称它为“村子”。

很多的西方分析家对中关村的前景很乐观。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斯坦福大学在最初硅谷的发展中扮演了相似的角色。

1988年国务院批准在中关村建立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后改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简称中关村,从此拉开了建设国家高新区、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序幕。

中关村目前“一区多园”的空间格局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亦庄园、德胜园、雍和园、石景山园、通州园、中关村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等十个园区。

“十二五”期间,中关村将继续完善“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重点建设“两城两带”,即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和由海淀北部、昌平南部和顺义部分地区构成的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以及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和通州、房山的部分地区构成的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促进高端产业集群发展。

发展历程:

(1萌芽阶段:

以20世纪80年代初陈先春创办的第一个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为起点,到1988年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之前,在此阶段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初具规模。

曾三次考察过美国“128公路”的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先春怀着强烈的使命感要探索适合我国扩散技术、转化科技成果的道路,于是他在1980年10月23日在中关村创办了第一所民办科技机构——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发展技术服务部。

后来随着有关政策对科技人员创办企业的肯定,很多科技人才开始在中关村创业。

到1986年底,中关村逐渐形成了闻名中外的以开发和经营电子产品的民营科技企业群体——“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2发展阶段:

从1988年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简称试验区成立,到1999年它正式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为止。

1988年5月10日国务院颁布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大大激励了科技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

1993年6月,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关村的科技企业家对其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率先提出了“二次创业”的战略,即“资本股份化、产业规模化、技术创新化、融资多元化、管理科学化、经济国际化”。

1999年初,颁布《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6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原则上同意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规划。

随后,“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正式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

(3成熟阶段:

从1999年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正式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

后至今。

这标志着中关村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99年中关村正式更名以后,对中关村园区提出了具体的建园要求,在中关村已有三园(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的基础上,又加入了酒仙桥电子城和亦庄科技园,形成了一园五区的格局。

随着园区的发展,在2003年以后园区又扩大面积,加入了德胜园、健翔园,形成了一园七区的格局。

在此阶段,科技园区的四大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发展,还形成了产业聚集的情况,而且加强了与国际的合作。

中关村园区逐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体(产值占62%,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新能源及环境科学、新药物及生物技术为辅所构成的五大支柱产业构架。

发展基础:

第一,丰富的智力资源。

中关村位于全国智力资源和科技人员最密集的地区,具有丰富的教育、科技资源。

区内有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各类高等院校所,有以中科院研究院所为代表的各类科研机构213家,科技人员近38万人,两院院士人数占全国院士总数的36%。

第二,广阔的市场空间。

中关村是国外高科技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枢纽,是世界知名高科技产品特别是产品的销售中心。

这里集聚着几乎所有国外高科技著名品牌的代理商、分销商,其分公司、子公司遍布全国,这里的国外知名品牌产品成为全国价格的参照系。

第三,强大的政府支持。

中关村企业的发展得益于政府支持。

园区的优惠政策涉及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关税、土地使用、人才留京、奖励措施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多方面,规定达多条。

税率比区外企业的税率低一半以上。

在园区发展中,政府作用首先是创造环境,包括硬环境、软环境、思想文化氛围、制度建设。

第四,开放的区域创新网络。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是比较开放的。

一方面形成了结点密集、联系频繁的内部网络;另一方面通过知识、信息、技术和产品的辐射,以及企业组织的扩展,将网络联系伸向全国各地;同时,从中关村高新技术诞生之日起就与国际创新网络建立了强有力的接口。

现在与欧洲、日本、美国和香港等主要的高新技术产地及市场之间有良好的交流平台,成为国际创新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台湾新竹科技园

1980年12月,我国台湾省在台北市西南的新竹县设立了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它是台湾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区。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新竹科学工业园已跻身于世界著名高新科技园区行列。

现在已有集成电路、电脑及周边设备、通讯、光电、精密机械、生物技术六大

类产业,其中在电子资讯等一些高技术产业的主要产品产量方面占到台湾省的三分之一强,使台湾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第三大电子资讯产品生产地。

发展历程:

——早期筹划阶段(1976年-1980年底:

1976年5月,台湾当局决定在新竹创立科技园区,1979年7月27日颁布《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1980年成立园区管理局。

建园之初即确立“高科技化”、“学院化”、“社区化”、“国际化”的建设方针。

“高科技化”即精选高科技产业,鼓励创建高科技企业,对企业进行合理布局并组建高科技企业群。

“学院化”即以园区附近的大学和研究院所为依托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走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社区化”即科技园区的建设要始终体现优雅、洁净、美观、实用的原则,使园区内工作生活舒适、清静、方便。

“国际化”即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始终遵循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开发建设阶段(1981年-1990年:

期间,园区模仿硅谷建设形成主体框架。

一方面,不仅重视生产空间“量”的扩张,还重视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致力于花园式的研发、生产与生活空间的塑造。

另一方面,在研发能力建设上,与美国硅谷建立了多元互动关系,从美国大量地引进人才、技术、项目,促进园区“质”的提升,还通过发展OEM与硅谷实现互动发展。

台湾IC产业的发展,不是从上游做起,而是依靠OEM建立了与美国IC产业的跟进机制。

OEM模式密切了新竹与硅谷的联系,园区也依靠OEM的规模优势,成为美国IC产业的支援和加工体系。

园区的联电、台积电等台湾一流IC厂家都是依赖于美国的英特尔、AMD等公司的OEM订单而成长起来的。

——快速扩张阶段(1991年至今:

园区进入以扩张求调整、以调整求升级、以升级求发展的快速发展时期。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日趋成熟,从早期的封装、制造起家,在台积电公司首创全球专业晶圆代工模式后,带动了集成电路产业上、中、下游和外围支持产业的蓬勃发展;计算机产业由早期纯粹的OEM代工角色,迈入了具备技术开发能力以及自有品牌的新纪元;光电产业如液晶显示器行业也开始大规模的资本和人才投入,众多企业采取了与国外大厂之间进行技术移转以及建立策略联盟的发展模式,已能与日、韩企业竞逐市场;精密仪器产业由无到有,初具规模。

发展基础:

从要素资源方面来看,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当地的技术和人才资源。

首先,与园区相邻的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以及其它六个国家实验室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注入了学术智能的活力。

其次,来自海外的顶尖人才,留学人员在新竹的发展中

始终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市场条件来看,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给新竹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新竹在晶圆代工以及个人电脑产业领域的突出表现得益于产业发展初期外国厂商的技术转移。

并且,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在技术上具优势的产业一般都先在岛内发展,待成熟与利润下降后,才逐渐向大陆和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在岛内又开始新一轮产品升级换代。

正是在这种转移过程中,台湾产业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市场条件能够始终存在。

从企业来源来看,新竹科学工业园的早期企业主要是政府积极推动的结果。

政府在年代中期派遣了工业技术研究院电子所的工程师到美国公司接受晶圆制造、电路设计以及光罩制造等技术。

电子所借由转移的技术成立了实验工厂,政府由此推动了第一期电子工业发展计划,电子所衍生了一批本土的企业:

联华电子、台湾集成电路制造公司、台湾光罩公司等。

90年代后,由留学归来人员创办的企业逐渐增多。

从政府行为来看,除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外,政府利用公营及财团法人研究机构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发展,其研究经费主要来源于台湾经济部科技专案经费,另一部分则来源于民间以及经济部工业局给予的补助。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工作由园区指导委员会和园区管理局共同筹划、组织和实施。

新竹园区的政府职能集中于:

建设实验室,制定研发奖助计划,进行土地开发和建设,管理保税业务和委托对外加工,促进环境保护与工业安全,实施配套建设和服务,加强国际合作,完善园区法规和制定优惠政策等。

从配套设施来看,具备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园区所在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自然环境优美,而且气候适宜,海陆空交通方便。

园区内分为工业区、住宅区、休闲区,建有国际水准的标准厂房、高级公寓、娱乐中心、实验学校等设施,此外,还有诊所、邮局、海关、银行、车站等。

5日本筑波科学城

日本筑波科学城始建于1963年9月,是日本政府为了适应“技术立国”发展战略的需要而设立的。

园区位于东京的一个卫星城———筑波市中心,占地面积2700多平方公里,包括筑波研究学园区和周边开发区两大部分。

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也是由政府从东京搬迁而来,形成了以国立试验研究机构和筑波大学为核心的综合性学术研究和高水平的教育中心。

筑波以其雄厚的科研实力,以及优美的人居环境闻名于世。

筑波城现为日本最大的科学中心和知识中心,是日本在先进科学技术方面向美国等国挑战的重要国家谋略。

筑波科学城分为生物研究实验区、土木建筑研究区、文教研究区、理工科研究区和公共设施等5个小区。

科学城内设有宇宙研究中心,拥有最先进的质子加速器;工业试验研究中心,包括工业技术院的9个研究所;农业科研实验中心;研究人类的灵长类试验站;高空气象台等。

发展基础:

第一,政府支持。

筑波科学城是由政府主导发展而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日本政府直接介入整个筹建过程,包括科学城之选址、人力筹措等。

2、科学城的形成机制。

筑波的形成和发展,完全靠政府指令,从规划、审批、选址到科研等整个过程和运行完全是政府决策,连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也都由政府从东京迁来,各种设施都需经行政审批配备,私人研究机构和企业也由计划控制。

规划和主管都是国家最具权威的机构,使得科学城的建设和搬迁得以顺利进行。

3、健全的立法保障和大量优惠政策。

大体分为两类:

一是专门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区制定的法律;二是与高新技术产业区相关的国家科技经济乃至社会方面的法律法规。

其中,第一类法律更集中有力,这是筑波科学城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

通过立法手段,对房地产租赁、设备折旧、税收、信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