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70109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研究.docx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研究.docx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研究

摘要: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我国也存在着同样的困境。

近年来,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现今,融资困境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因素。

本文主要分析了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商业银行应该改善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客户选择策略、融资发展策略;并认为只有从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和社会政策等三个层面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对策

 

目录

一、引言1

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1

(一)武进区民营企业金融机构贷款相对份额下降1

(四)武进区民营企业贷款难的现象广泛存在2

(五)武进区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狭窄3

二、常州市武进区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4

(一)商业银行的贷款准入门槛高4

(二)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就是提供贷款5

(三)金融服务产品单一,业务流程繁琐5

(四)商业银行的评价体系与中小企业的特点不相适应5

(五)信息不对称造成了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或“不贷”5

(六)人力资源的匮乏难以保障对中小企业服务5

三、金融界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不力的原因分析6

(一)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单位成本较高6

(二)商业银行缺乏针对中小企业的制度和政策安排6

(三)商业银行改革和业务创新滞后6

(四)银行自我风险约束加强,坚持审慎的低风险融资政策6

(五)银行价值取向和市场定位存在问题7

四、解决武进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解决建议7

(一)中小企业层面的建议7

1、提高中小企业自身信用水平7

2、积极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7

3、积极寻求有效担保7

(二)商业银行层面的建议8

1、建立标准化的内部信用评级策略8

2、创新产品品种策略8

3、制定科学风险控制策略8

(三)社会和政府政策层面的建议9

1、行政干预向经济干预的转变9

2、完善社会征信服务系统9

五、结论10

参考文献10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迅猛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小企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在调整经济结构、扩大社会就业、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培养企业家队伍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呈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实有企业971.46万户,其中99%以上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和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

但创造了70%的国民生产总值的中小型企业只获得30%的银行贷款。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协调运行的基础性力量。

它们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化的今天,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己成为我国积极应对入世后挑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解决经济结构矛盾、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

然而,经济结构的调整,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加入WTO后国际竞争的加剧以及体制转型的深化都对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难,比如经营管理方式落后,法律规章的限制,专业人才的缺乏等,其中,“融资难”问题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

在此背景下,揭示民营企业融资难现状,挖掘和剖析造成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寻求化解其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对于民营企业认清其所处的现实环境、客观公正地评价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寻求解决融资难问题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一)武进区民营企业金融机构贷款相对份额下降

根据人行武进区分析2011年对武进区除政策性金融机构之外的125家金融机构的调查,民营企业近三年来新增贷款规模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见表1),但在全省新增贷款规模中所占的份额不增反降。

另外,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占全省金融机构的总贷款余额的比重,也未上升(见表2)。

民营企业占用的信贷资源是不足的,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民营企业信贷资金需求没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表1武进区民营企业新增贷款规模单位:

万元

2009

2010

2011

新增贷款

2055.05

3981.23

4523.07

民营企业新增贷款

481.01

995.25

1356.92

占比例

23.41%

25.44%

30.41%

资料来源:

人民银行2011年金融统计数据

表2武进区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单位:

万元

2010

2011

总贷款余额

12379.02

21538.25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

2475.19

4307.49

占比

20.66%

20.62%

资料来源:

人民银行2011年金融统计数据

进一步考察金融机构的信贷结构:

在信贷投向上,新增贷款主要投向了成长性较好的大中型企业;在地域分布上,则主要投向了大中型企业较为集中的长三角地区;在供贷机构上,新增贷款主要来自于农、中、建、交等四大商业银行;而在信贷种类上,票据业务发展较快,仍以流动资金贷款为主。

这表明,新增贷款仍主要支持了少部分质优大中型企业,而民营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贷款支持的力度,即使在央行2002年8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民营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后,依然没有得到明显地改善。

(四)武进区民营企业贷款难的现象广泛存在

在资金需求方民营企业方面,人行抽样调查了武进区的102家民营企业。

由于所选择的样本企业大多是规模较大、能够提供相对完整、全面的调查信息和财务报表的企业,也即属于民营企业中相对比较容易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所以有73.53%的样本企业反映资金状况良好或正常,反映资金不足的企业仅27家,仅占样本企业户数的26.47%(如图1)。

 

图1武进区民营企业2011年资金状况

资料来源:

人民银行2011年金融统计数据

该调查认为,当前贷款难现象不同于以往,并非信贷资金供给不足导致的信贷需求单方面“饥渴”,而是表现为信贷资金供给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即银行“放款难”和部分企业“贷款难”现象的同时并存。

在这个意义上,当前部分企业贷款难的现象反映出的不是资金供给与需求在量上的矛盾,而是结构上的矛盾。

该项调查还发现,当前信贷关系中“两极分化”的现象明显。

这种“两极分化”表现在:

一是信贷资金向所谓“三重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大中型企业)集聚:

二是向包括优质民营企业在内的产品有销路、经济效益高、资信程度高的优质企业集聚。

位于两极分化中重点、优质的企业,日益成为各金融机构争夺的对象,贷款资金需求及其他金融服务能得到及时足量的满足,而为数更多的位于另一极的企业,则依然处于资金“饥渴”状态。

(五)武进区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在企业的筹融资渠道方面,民营企业对金融机构的依赖程度依然很高。

95%的样本企业把向金融机构贷款视为最主要的筹融资手段。

对武进区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民营企业的资金中70%来自银行贷款,20%来自内部集资和内部股,而外商投资仅占10%(如图2)。

 

图2武进区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资料来源:

人民银行2011年金融统计数据

此外,票据融资由于其在安全性、简便性等多方面给银行和民营企业带来双赢的特性,在民营企业融资方式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来看2009年1-6月武进区民营企业在已签发的商业汇票累计金额中的比重,己从2007、2008年同期的44.31%、38.96%上升为目前的47.75%。

绝对金额上,更是相当于2007年、2008年同期的1.97倍和2.86倍,发展十分迅速。

另外,企业职工自筹和占用客户资金等手段在样本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中的使用也比较普遍,但采用民间借贷和证券融资的民营企业数量很少,分别只有11家和3家。

综上所述,近年来,民营企业从商业性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绝对额不断上升,但相对份额下降;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贷款难的现象仍然广泛存在,但经营管理规范的企业较易获得银行贷款,并呈现两极分化趋势。

现有金融体系只是对民营企业开放了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业务,中长期信贷和权益性资本的供给仍严重不足。

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对民营企业的融资结构、融资偏好及其障碍因素等问题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有效缓解资金瓶颈,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并以此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常州市武进区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主要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内部资金状况普遍比较充裕,因此,对于抑制民营企业贷款需求满足的障碍,显然不在于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约束。

人民银行对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调查显示,当前与商业性金融机构存在信贷关系的民营企业的总体信用状况相对较低。

在总计102441家民营企业中,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含A级)的仅有35244家,占34.4%;而其余60%以上的企业都在A级以下。

资信等级较低显然是抑制民营企业信贷规模扩大的基本因素之一。

该项调查还表明,导致金融机构拒绝民营企业贷款请求的主要原因是:

企业的管理、财务和信用状况以及贷款项目本身风险程度,分别占到了被调查金融机构总数的72%、78.4%和75.2%(见表3)。

显然,在金融机构看来,制约民营企业贷款规模的主要障碍在于与民营企业自身资信状况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也同时决定了对民营企业贷款的利率水平。

认为应考虑贷款申请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企业所在行业和银行内部贷款管理权限等三种因素的金融机构分别只有6、16、3家,这表明,贷款申请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和行业背景在商业性信贷业务中越来越趋向于淡化。

表3金融机构拒绝民营企业贷款请求的主要原因

拒绝民营企业贷款主要原因

占全部金融机构的比例

企业的管理

72%

财务和信用状况

78.4%

贷款项目本身风险

75.2%

资料来源:

人民银行2011年金融统计数据

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中小企业的有关政策,引导商业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关注和研究不够,在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认识上尚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

(一)商业银行的贷款准入门槛高

商业银行的贷款准入门槛高,限制了中小企业融资。

目前,各银行为防范风险,贷款准入条件与审批程序逐步完善,均按各自标准设定了固定的标准与评定程序,不分企业规模大小,标准一致,使中小企业很难达到银行所要求的融资准入条件。

例如,要件之一是提供连续三年经审计的财务报表,而中小企业管理大多缺乏规范性,财务核算欠正规,许多企业开业还未满三年,无法提供合格的财务报表这些情况都让企业对取得银行融资资金望洋兴叹。

事实上,在中小企业中,不乏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知名度较高、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

中小企业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客户群体,忽视对中小企业的重视,无疑将大大降低银行为中小企业客户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就是提供贷款

大多数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产品不够丰富,仍然是以存款、贷款和一般的结算类产品等传统性业务为主,缺乏适合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有针对性的产品或组合产品,缺乏对中小企业营销的特色品牌,专门为中小企业设计的产品少之又少。

同时,业务流程繁琐,服务效率低下。

如现行的信贷操作流程长、环节多,这显然与中小企业“小、频、急”的融资需求特点不相适应,同时还增加了银行的管理成本和单项融资交易成本。

(三)金融服务产品单一,业务流程繁琐

金融产品体系尚不健全,难以适应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

融资产品体系不健全,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中以一年期以内的短期贷款为主,缺乏与小企业购建厂房、购置机器设备等用途相对应的中长期贷款品种。

产品创新机制尚不完善,首先,金融产品的研发及创新缺乏金融复合型人才的支持;其次,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金融产品的开发缺乏长期规划和总体的设计思路;再次,由于各银行之间信息技术的标准性、规范性存在差异,使得金融产品通用性差,产品深层次的创新受到制约。

(四)商业银行的评价体系与中小企业的特点不相适应

商业银行客户评价体系主要是针对大企业设计的,在对中小企业进行客户评价时难以反映其真实情况,从而导致在融资审批时,难以准确判断和把握融资风险,更难以从大量的中小企业中筛选出真正具有发展潜力和高成长性的优质客户。

另外,相应的环节较多,也一定程度地影响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效率。

并且,现有风险管理体系难以适应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控制的需要。

这使得一些潜在的风险不能及时反映出来,也使得一些相对好的企业和项目丧失融资机会。

(五)信息不对称造成了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或“不贷”

从中小企业角度分析:

首先是一般该类企业负债率较高,资质欠佳,存在较多逃废银行债务案件而使整体的信用形象受损,难以争取到银行贷款。

其次是抵押担保不足,企业不动产规模较小,难以提供足值抵押,加上目前抵押贷款的抵押率较低,不易取得较高信用额度。

从银行角度分析一是中小企业规模小,在地域上一般比较分散,银行不容易收集相关信息。

二是中小企业业务量小,手续麻烦,导致银行向中小企业放贷的交易费用较高。

三是银行缺乏融资风险补偿系统(担保抵押体系)导致贷款风险大。

(六)人力资源的匮乏难以保障对中小企业服务

客户的服务与管理中小企业客户数量多、业务发生频繁,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现有的人力资源配置难以保障对中小企业客户的优质服务与科学管理。

同时,针对中小企业的部分金融需求,如企业财务顾问、投资咨询、代客理财等,因缺乏相应的复合型、专家型人才,目前还难以为客户提供满意的金融服务方案。

另外,由于缺乏与约束机制相应的激励措施,部分经营人员为了避免责任,可能存在“不作为”现象。

三、金融界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不力的原因分析

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银行融资都是或都将是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主要方式,但是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力度不大,“惜贷”、“惧贷“现象严重。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单位成本较高

从银行业务的角度来讲,对大企业的贷款相当于批发业务,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只相当于零售业务。

目前我国银行业在贷款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的工作方法和程序上还没有分开,对大额和小额贷款审查程序基本一样。

于是对任何一笔贷款,不管金额多少,银行都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贷款调查、审查、审批、放款和监控等完整的授信流程,由于中小企业贷款金额少、笔数多、手续复杂,这就使得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单位成本远高于大型企业。

过高的成本自然使得银行不愿意开展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

(二)商业银行缺乏针对中小企业的制度和政策安排

首先,与大企业采用一样的融资操作流程不适合中小企业特点。

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特点就是额度小、要求急、周转快,相对于大企业的“批发”业务,中小企业量大、面广,这些“零售”业务特点决定了银行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的经营中心必须下移,只有贴近市场、贴近客户,才能了解真实的信息,才能做出快速的反应,才能有效防范风险。

其次,缺乏有针对性的产品。

用同大企业一样的产品很难满足中小企业“短、平、快”式的融资需求。

(三)商业银行改革和业务创新滞后

中小企业融资难也与我国金融改革滞后的现状密切有关。

例如,部分商业银行系统还程度不同地习惯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专业银行模式,工作方法呆板僵化,甚至融资员仍旧习惯于“等客上门”;现有金融部门的服务水平仍然比较低,品种少、范围小、层次低。

随着商业银行商业化的发展,面对目前业已形成的不良资产,商业银行出于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提高融资资产质量方面的考虑,“抓大放小”,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的进入门槛(包括强调贷款的抵押和担保),进一步限制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授信空间。

(四)银行自我风险约束加强,坚持审慎的低风险融资政策

银行在进行融资业务时,在风险管理上是“在政策规定的利差范围内,开展适度风险的融资业务,并且要求担保”,而中小企业客观上具有分布面广、管理分散,不利于银行对其行业、领域及交叉风险进行有效预警,风险管理成本较高;又由于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抵押品和可靠的担保,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存在“畏惧”心理。

中小企业的天然弱点和银行追求“低风险,高效益”的经营目标之间的矛盾制约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开展。

(五)银行价值取向和市场定位存在问题

中小客户在申请银行贷款时常常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企业规模歧视在前几年贷款政策上表现的更为明显。

目前银行在控制融资风险上主要采取审贷分离、三级审批制度控制风险,通过要求企业提供担保来转移风险,这使得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贷款时基本沿用原有针对大型企业的模式,而这与中小企业贷款特点相矛盾,尤其是目前采取的融资管理方式和风险管理技术无法适应这些特点。

商业银行只有适应中小企业发展及其资金需求的特点,研究、探索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和服务手段,才有可能在新的一轮竞争中取胜。

四、解决武进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解决建议

(一)中小企业层面的建议

1、提高中小企业自身信用水平

武进区中小企业要提高自身信用,应首先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入手。

要从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方面下功夫,全方位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以此提高企业的偿还能力和资信程度。

中小企业要完善内部财务制度,提高公司财务在规范性、科学性、可信度及透明度,达到财务数据翔实、可靠的目标,真正成为反映企业真实情况的“晴雨表”。

企业主应完善自身素质,提高信用观念,做到“有借有还,再借不难”,逐步树立良好的企业信用形象。

2、积极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

中小企业应及时主动地将近期经营状况,资金状况等相关信息真实地向银行反映,从自身出发降低银行对其的融资成本,以此形成双赢。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应还尽量与银行保持长期业务关系,如果中小企业在一个银行保有支票账户或储蓄账户,或是曾办理过相关业务,银行融资员就能以更便捷的方式从账户上直接获取客户的信息,从而对借款者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3、积极寻求有效担保

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基金——担保形式不但可以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的问题,对于银行来说也可解除其放款的后顾之忧。

因此,中小企业只要有条件就应把握机遇,积极参与地方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基金,以取得有效担保来提高自身的银行融资融资能力。

(二)商业银行层面的建议

1、建立标准化的内部信用评级策略

随着金融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大型商业银行不得不以变革来开拓市场,尤其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大型商业银行利用信用评级体系向中小企业融资支持提高了可能性。

商业银行完全可以运用信用风险评级技术建立标准化的中小客户内部评级系统,对中小客户的融资业务采取批量化的操作,流水线式的加工、处理数据,根据风险评级结果,作为融资决策依据,提高审批效率,降低融资业务操作成本,从而在原先不占优势的中小企业借贷市场中获得优势。

通过信用评级融资技术可以对中小企业贷款者进行一致、快速、有效、准确、成本低廉的风险评估,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不需要对中小企业的异质性特别的关注,这意味着银行可以用低廉的成本与中小企业进行融资交易,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成本,反过来,增加了贷款者的利润,从而增加了小额贷款对大型商业银行的诱惑力。

2、创新产品品种策略

中小企业有着不同于大企业的诸多特点,因此,中小企业的贷款品种也理应有别于普通的企业贷款。

商业银行应开发出真正适合中小企业的贷款品种,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

一是针对中小企业经营特点,开发如中小企业抵质押小额授信、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出口型中小企业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法人按揭贷款、票据融资系列、科技型中小企业委托贷款、国内保理业务等业务品种。

旨在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简便、迅捷、高效的融资理财服务。

二是针对中小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以及资金结算方面的特点,开发如物流银行业务、企业财务顾问、网上银行、动产质押、仓单质押、厂商银授信、买方付息票据贴现、协议付息票据贴现、国内保理等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产品,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

三是针对中小企业不同时期,提供不同金融产品。

对初创型企业,帮助其进行产品的市场分析,在新项目的决策上予以支持;对发展型企业,为其提供贴现、结算、信用证开具等业务服务项目;对成熟型企业,如果它的规模较大,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扶持对象,就与其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3、制定科学风险控制策略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主要关注信用风险,很少考虑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而事实上后两类风险在我国银行业已变得相当突出。

因此要保证银行的稳健经营,就必须对各类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和全面管理,制定科学风险控制策略。

从银行的角度看,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控制管理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建设专业化的风险管理团队,推广标准化的风险经理培训和资格认证制度;建立以风险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系统。

调整内部激励机制,保证奖励的公平有效,发挥奖励机制的导向作用;加强融资规划目标引导,完善融资政策管理体系。

保证融资政策更加贴近市场和客户,提高可操作性;持续优化融资业务流程,建立标准化的融资运作模式。

加强审批授权管理,建立动态的融资授权调整模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三)社会和政府政策层面的建议

1、行政干预向经济干预的转变

政府引导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投入应该以经济手段调控为主。

中国政府在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一旦政府动用行政力量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发展,必将形成一种运动,其严重后果我们过去已经看到。

因此,我国政府应尽量避免利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干预银行贷款资金投向,代之以经济手段来加以科学的引导。

如可通过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道义劝说、直接补贴和风险补偿的扶持方式,鼓励、推动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投入,这更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在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不是创造财富,更非以所有者、管理者的身份直接指挥商业银行的行为,而是集中稀缺的公共资源,积极为商业银行创造有利的金融生态环境、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扩大商业银行风险补偿来源、保证商业银行的正当权益。

政府只有放手让商业银行在市场力量、经济利益的引导下逐步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投入,中小企业融资业务才能够健康地发展起来。

2、完善社会征信服务系统

目前,中国的信用服务机构针对性较弱、功能结构单一,且各机构之间独立性很强,缺乏统一协作性。

事实上,随着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其信用信息量也随之大幅增加,因此,应尽快设立有别于大中企业的中小企业融资登记咨询机构及中介机构,由这些专门的机构从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收集、管理和出售。

如在美国己被广泛运用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评分技术,其前期的企业信用信息均由这种专门的机构所获得。

这不但大大减小了银行搜集信息的成本,同时也使整个融资环节更加规范流畅。

在形式上,可让公共机构和私营机构形成互补,私营登记机构的网络化很可能在该领域形成比较优势,因此政府在政策上应鼓励民间信用登记机构的发展,形成有效的商业运作模式。

五、结论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与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的存在的问题以及商业银行制度的不完善是密切相关的。

中小企业具有自有资金不足、信用水平低、担保能力不足、发展前景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等是商业银行对其实行融资配给甚至是惜贷的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我国的商业银行业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抓大放小”的经营弊端、组织机构的集权性、受到各种政策的约束、对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不足、融资效率的低下等。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客户选择策略、融资发展策略;并认为只有从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和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