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8.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9.嘉兴市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管理办法
10.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
11.国家及地方其它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
三、规划设计原则
为使本项目成为平湖市一道靓丽的建筑风景线,同时又能比较顺利地开展市场销售,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规划设计中遵循以下原则:
1.充分尊重和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元素,尽可能地利用基地原有元素,以此营造生态型社区;
2.尽可能地拓展住区内部的景观环境空间,使其向各个居住组团延伸并和周边环境资源有机融合;
3.平面布局注重居住建筑的组团围合效果和空间景观的差异性,通过密度和形态的变化创造出丰富的社区空间;同时注重营造整体而富有变化的建筑群体天际轮廓。
4.建筑类型和单体设计注重为客户提供不同的选择,这既包含多样的建筑品种和户型,也包含富有特点的外观造型设计;
5.充分考虑社区的配套建设,在小区内设置完备、合理、实用的各类公建设施,并提供完善、便利的社区生活服务。
四、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1.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处处考虑居民生活特点及要求,环境设计突出均好性。
2.突出小区内空间和景观的整体设计及安排,充分考虑小区居民在小区日常生活中享受到丰富多样的环境景观。
3.体现“绿色和环保”的精神,引入“生态建筑”的设计手法、通过对总体布局和建筑单体的技术处理,使自然的阳光、风、绿化等和居民更亲近,远离噪音的污染。
为小区居民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宜人社区。
4.住宅设计要求体现一定的舒适性,要求做到明厅、明卧、明卫、明厨、明餐厅的全明设计。
套型应有多样性,适应性和科技性。
套型设计,管道设计,结构设计要体现一定的前瞻性。
5.通过规划设计,消除地块内房产开发的死角,提高土地开发的价值和潜力。
五、规划设计方法
1.整体设计
在现有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住宅组群的空间布局和环境景观的塑造常常相互分离,在设计程序上存在先后,环境设计常常成为居住区规划设计中一个“补充完善的后续工作”,并且由于群体布局的限制,不能给环境设计留有充分的余地和弹性,环境没能发挥对于住区营造的景观意义。
基地拥有优良的景观条件,而要强化居住和景观的联系,就必须采用整体设计的方法。
即在规划设计之初,就从环境的角度,将建筑和景观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景观环境对于住区整体空间形态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整体大气的社区形象和富有特色的高品质社区环境。
2.天际线设计
基地沿环城西路以高层及商业界面为主,规划采用东高西低,沿城市河道低承接城市道路高的围合社区形态。
将商业沿环城西路展开,延续环城西路的商业界面。
基地西侧布置的低密度住宅社区,在和城市公共河道对接的区域中形成开放的视线空间,形成富有变化的城市天际线。
3.提供公共场所,增强人们的相互交流--构筑和谐社区
公共空间是大众最重要的室外生活场所.在改变私人生活空间的同时,必须提高公共空间的质量.中央绿地,公共广场,开放空间,商业休闲街,开放公共设施等等公共的场所,在这里,人们互相观望,彼此交流,进而达到情感的共鸣.
六、总平面设计
1.总体规划及布局
总体规划规划格局以“大社区——小组团”为原则,充分利用项目周边及自身的景观优势,高层低密,低层高密,组团式布置,进行建筑排布。
强调空间分级:
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
通过规划布局、交通组织、园林景观、建筑设计,来丰富空间层级,让住户在其中实现更多的生活形态,满足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多层次的需求,为居住者营造一处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高品质住宅和社区。
2.功能分区
规划利用依托社区道路骨架和不同的景观资源特点合理布置不同的住宅产品类型,整体上分为低密度占地的高层公寓区域及低密度容量的低层住宅区。
1)低层住宅区:
低层住宅作为本案的主打住宅类型,在综合考虑景观特色和私密性的基础上,将其布置在地块的西侧,充分利用双河汇秀的自然优势打造高品质的居住空间。
本案低层住宅主要分为叠拼住宅和联排住宅两类。
其中联排住宅作为豪华型居住类型布置在地块景观绝佳的区域,也是最具私密感的区域。
而叠拼住宅则作为舒适型住宅围绕联排住宅在景观等级略低一些的区域布置。
整体的低层住宅区由南向北依次分为三个大小不同,特色各异的住宅组团
2)高层公寓区:
综合考虑城市整体空间、景观资源优势、居住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将高层公寓沿环城西路以板式结合局部点式的方式进行布局。
3.公共设施
社区公共设施主要包括商业服务设施、沿街商业,会所这些公共设施通过结合广场、林荫道、绿化景观休闲带等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系列公共活动和交往的场所。
它们都是营造浓郁温馨、富有亲和力和归属感的社区氛围的重要元素。
商业服务设施沿环城西路展开,并开辟出一定的场地用来提供给城市商业广场。
通过和沿街景观的结合力求在延续整个环城西路商业气氛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提高商业品质,带动整条街的活力。
4.交通组织
规划的道路交通组织以人车分流,营造安全、宁静的社区氛围,同时方便居民停车和出行为基本原则。
1).道路:
出于对基地形态的考虑,我们在小区内设置了由6.0米宽的车行道及4米宽的景观化备用车道组成的环形车道。
2).出入口:
由于地块和城市道路的对接面仅有环城西路一边,因此沿着环城西路分别设置了两个车行出入口和一个人行出入口。
3).动态交通:
在各地块的交通组织模式上,强调“人车分流”。
车行交通是通过社区主干道即可就近入库,并在地下组织停车,组团及中心花园形成纯步行环境。
高层还结合部分步行道设置部分消防通道。
这种交通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车辆对社区生活环境的干扰,保证组团环境的完整,易于创造和谐、融洽的邻里生活和文化。
4)静态交通:
规划中住宅均采用地下地下停车的模式,高层公寓部分公共车库车库直接和各建筑电梯相连,增强人们的可达性。
而联排住宅和叠拼住宅停车则在总体地库中开辟出专属的停车位置,并尽量做到停车入户。
这种停车形式较完整的保留地面庭院空间,并通过住户的地下空间的设计,在每户停放辆车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增加地下活动空间。
另外,规划结合道路和公共空间布置少量的地面停车,以满足社区商业,社区住户和访客临时停车需要。
地下车库面积为45807平方米,可停车约1123辆。
5)人行系统:
小区人行出入口采用入口大堂的形式结合公共景观带真正的做到了人车分流。
步行系统由社区公共绿化景观道、组团步行道、宅间步行道等形成层层展开递进的网络。
各组团内围绕绿化环境设置一系列连续变化、层次丰富的步行道,结合一系列景观广场、活动场地,成为环绕景观、建筑的空间纽带和社区休闲交往的场所。
6)消防通道:
小区内的车道均充分考虑到了消防车的转弯半径及承载力。
5.景观环境营造
在整体景观的环境营造上,整个地块有着统一而完整的景观结构。
从城市等级的公共开放景观、小区等级的共享景观、组团级的专属景观、高层宅间绿化、低层住户私家庭院级级展开。
每个住区的住户不仅能够感受到公共景观带来的自豪愉悦感,也能体会到专属景观带来的满足感。
首先,结合小区人行出入口,在环城西路入口部分形成“前庭后院”的格局。
外部的“前庭”强调公共性,将原本属于小区内部的用地贡献出来作为面向公共活动的开放绿地广场;内部的“后院”为小区内部的公共庭院,为住户进入小区提供了美好的感受。
其次,结合15米城市沿河景观带,重点打造独具特色的河岸景观带。
第三,在高层、低层之间布置小区公共景观带,并和现有河道相呼应,不仅使得两部分不同类型的住宅相对独立,也大大增加了小区内部的景观面。
第四,将社区内部空间合理分区,建立起组团间的景观脉络。
最后,重点打造低层住区的第五立面景观,使之成为高层公寓区的天然花园。
七、建筑单体设计
1.建筑类型和户型设计
本案建筑类型丰富,包括高层公寓和公共建筑,联排住宅,叠拼住宅等多种类型住宅。
叠拼住宅作为本案的特色产品,为四层,区别于传统叠加一二层、三四层的分区而采用地下一层、一层、二层为下户,二层、三层、四层为上户,不管是上叠还是下叠都为从室外直接入户,做到户户有院,家家独立,不仅丰富低层建筑形态,而且进一步提升住宅品质。
平均面积也小于传统叠加180以上的面积段,基本在165平米左右。
联排建筑比起一般的联排住宅更具独立性,而且组团空间也更具院落感。
联排住宅以三层为主,户均面积为235平米。
。
高层公寓户型按照一梯两户为主,小户型采用一梯三户的平面布置,既有90以下的经济户型也有155平米的奢华套型,给业主提供多样性的选择。
2.建筑朝向和间距
住宅朝向基本户户朝南并户户朝景。
建筑户型布局上注重并充分挖掘东西两侧的朝阳面和景观面。
高层住宅间距按大寒日满窗日照大于3小时的要求来控制。
叠拼住宅间距按照建筑高度的1.3倍来控制,联排住宅及对联排产生影响的叠拼之间的间距按照遮挡建筑高度的1.4倍来控制。
3.建筑风格和材料
本案低层住宅建筑风格定位为意式风格,整体观感力求清新典雅、舒适和谐,立面设计力求稳重大方,细节丰富,立面材料主要以涂料、面砖相结合,辅以局部的石材,形成精致而温馨的建筑外观,体现高雅的建筑品质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高层公寓为ARTDECO风格在立面主体色彩上采用暖色系列,体现质感,,立面材料以石材为主,形成精致大气的建筑外观,体现高贵奢华的品质。
八、人防设计
1.人防设计采用平战结合形式,地下设置人防地下室。
2.人防出入口和车库出入口结合。
高层住宅部分按照地面建筑底层面积修建,多层住宅及商业配套部分基础埋深大于等于三米,按照地面建筑底层面积修建,埋深小于3米的按照地面总建筑面积的2%修建。
九、结构
1.工程概况
该项目由10栋25层的高层住宅,15栋3~4层的叠拼及联排住宅及独立地库组成.
高层住宅带一层地下室;多层住宅带一层地下室局部两层。
2.主要结构设计规范
●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局部修订)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设部令第111号《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
●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篇)
3.主要结构设计标准
1).本工程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2).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3).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
丙类建筑;
4).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5).本工程地基基础等级:
乙级;
4.主要设计荷载取值
1)恒荷载
设计恒荷载包括:
设计建筑结构自重、设计的固定设备重量、设计覆土自重。
2)主要楼面活荷载(kN/m2)
(1)住宅走廊、起居、卧室2.0
(2)办公室2.0
(3)商业3.5
(4)车库4.0,2.5(按楼盖类型及柱网尺寸区分)
(5)地面消防车道20~35(按单、双向和无梁楼盖区别选择)
(6)住宅厨房2.0
(7)住宅卫生间2.0~4.0(一般2.0,设浴缸坐厕的取4.0)
(8)住宅挑出阳台2.5
(9)人流可能密集的楼梯3.5
(10)通风机房、电梯机房7.0
(11)住宅餐厅2.0
(12)上人屋面2.0
(13)不上人屋面0.5
(14)变配电房、水泵房10
(15)地下室顶板(室内部分)5.0
地下室顶板(室外部分)5.0~10.0
5.主要结构材料特征
1)混凝土强度等级C20~C40;
2)钢筋
HRB400级:
fy=360N/mm2
HRB335级:
fy=300N/mm2
HPB235级:
fy=210N/mm2
3)钢材
Q345-B和Q235-B
4)焊条
E43和E50型。
5)填充墙
地上部分:
一般采用加气混凝土空心砌块。
地下室部分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
6.上部结构及基础设计
1)高层住宅采用剪力墙结构,基础拟采用平板式筏板+桩;
多层住宅及地库采用框架结构.桩筏基础,其中地库采用抗拔桩.
2)住宅楼盖:
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梁板结构,板厚约在100~140mm左右(不含地下车库顶板)。
3)拟采用预应力管桩;
4)地下车库长度较大,设多道伸缩缝并纵横设置多道后浇带。
7.电算程序
1).上部结构采用的分析程序:
高层建筑结构空间及有限元分析和设计软件SATWE(墙元模型),PMSAP(广意协调墙元模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2008.版本;
2).基础采用的沉降计算程序:
PKPM系列JCCAD基础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十、机电设备设计
1.给排水部分
1.1设计依据
1.1.1.国家和地方现行设计规范
1.1.2.建筑专业提供的相关资料
1.2.生活给水系统
1.2.1.水源:
本工程的供水水源为市政自来水,拟从环城西路市政给水管引入二路DN200给水管,引入管和市政管接驳处设置倒流防止器,二路引入管间的市政给水管上加设阀门,给水引入管进本地块后消防给水管网和生活给水管网分开设置,消防管网在地块内成环。
1.2.2.生活用水量定额标准:
名称
用水定额
用水时间
时变化系数
综合用水定额
300L/人.日
24小时
K=2.5
绿化及浇洒道路
2L/m2.d
8小时
K=1.5
1.2.3.生活用水量:
本工程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1160m3/日;
本工程最大时生活用水量为130m3/小时。
1.2.4.供水系统及供水方式:
绿化及浇洒道路、叠拼住宅、联排住宅用水由市政自来水管直接供水。
高层住宅供水方式为水池-变频恒压生活泵组-用户,水池进水接自市政给水管网。
1.3.消防给水系统:
1.3.1.消防用水量: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20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20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
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流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1小时。
1.3.2.室外消火栓系统:
按“高规”规定室外设室外消火栓,从本地块消防给水环网上接出,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米,沿消防车道边设置,距路边不超过2米。
1.3.2.室内消火栓系统
高层住宅、地下车库、商业用房设室内消火栓系统。
消防泵设于地下车库水泵房内,消防水池容积260m3,消防泵从消防水池抽水,室外设2套水泵接合器,并和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相连,在最高层住宅屋顶水箱贮备10分钟不被动用的消防水量。
1.3.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地下车库设自动喷淋系统,按中危险级设防。
消防泵设于地下车库水泵房内,消防水池容积260m3,消防泵从消防水池抽水,室外设3套水泵接合器,并和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相连,在最高层住宅屋顶水箱贮备10分钟不被动用的消防水量。
1.3.4.建筑灭火器:
高层住宅、商业用房及地下车库每层配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1.4.排水系统
1.4.1.排水量
按日总用水量(不包括绿化和道路浇洒用水及未予见水量)的90%计,总排水量为972m3/日。
1.4.2.排水方式
室内污、废水分流,室外雨、污水分流;污水先经化粪池处理,再排入市政道路污水管。
雨水排入周边天然河道及市政道路雨水管。
1.5.雨水量
1.5.1.基地面积:
7.66公顷
1.5.2.雨水设计重现期:
屋面P=5年,室外P=1年,屋面雨水排水采用外排水
1.5.3.综合径流系数0.65
1.5.4.室外雨水量约为1370L/S。
1.6.燃气系统
按天然气设计,从环城西路市政燃气管拟引入一路DN150燃气中压管,本地块内设置燃气调压器一座,燃气经调压器调成低压后供用户。
住宅每户按一两眼灶及一快速燃气热水器计算,每户设2.5m3/h燃气表一个
燃气量:
1050户燃气用量330m3/h。
2.强电设计说明
2.1设计依据
2.1.1业主所提设计任务书
2.1.2国家、地方、行业相关规范及规定、主要有: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程》GB50343-2004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7
《低压用户电气装置规程》DGJ08-100-2003
《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程》DGJ08-93-2002
2.1.3各专业提供的作业图及资料。
2.2供配电
2.2.1负荷等级
小区内各类用电设备中,一类高层住宅的应急照明、消防泵、喷淋泵、排烟风机、弱电系统、生活泵等为一级负荷,其它为三级负荷。
集中地下汽车库的应急照明、消防泵、喷淋泵、排烟风机、弱电系统、生活泵等为一级负荷,普通照明为三级负荷。
多层住宅居民用电、公共用电等均为三级负荷。
购物中心的经营管理系统、营业厅备用照明为一级负荷,自动扶梯为二级负荷,其它为三级负荷。
2.2.2负荷估算
高层住户用电负荷计算标准为:
房型
建筑面积
用电负荷设计功率(kW)
0~80㎡(含80㎡)
4
80~120㎡(含120㎡)
6
120~150㎡(含150㎡)
8
150㎡以上
60W/㎡
2.2.3电源
住宅区拟设置1座电业变电所(含10kV配电),设为2台1600kVA干式变压器;1座电业变电所,设2台1250kVA干式变压器;6座电业箱,均为500kVA干式箱变;1座用户配电所,为2台500kVA干式变压器,变压器总容量为10300kVA。
住宅区内各单体电源引自变电所,进线方式为低压电力电缆排管引入,供电电压等级为380/220V。
单体内高层住宅住户用电垂直干线分段采用预分支电缆,其余主干线采用电缆配电。
高层住宅分段集中设置住户电表,叠拼、联排住宅住户表箱设置在一层。
消防用电设备采用双电源末端切换,消防配电电线、电缆采用耐火型。
2.2.4设计分工
本工程的室外配电线路由电力公司设计,室内由我方设计,分界点为各单体电源进户点。
2.3电气照明和节能措施
2.3.1住户用电负荷计算见供配电章节。
2.3.2主要房间、场所和配套设备机房,按《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及其它规范执行照度、照明功率密度、显色指数:
房间或场所
参考平面及其高度
照度值(lx)
照明功率密度(W/㎡)
Ra
起居室
一般活动
0.75m水平面
150
7
80
书写、阅读
300
卧室
一般活动
0.75m水平面
75
7
80
床头、阅读
150
餐厅
0.75m餐桌面
150
7
80
厨房
一般活动
0.75m水平面
100
7
80
操作台
台面
150
卫生间
0.75m水平面
100
7
80
门厅
地面
100
4
60
走廊
地面
50
2
60
楼梯
地面
30
2
60
电梯厅
地面
75
3
60
储藏室
地面
100
4
80
地下室自行车库
地面
75
3
60
配电室
地面
200
8
60
电信间
地面
100
4
80
残疾人坡道
地面
150
6
电梯机房
地面
200
8
2.3.3当上述场所存在分毛坯、精装二次施工的情况,毛坯、精装均应执行上述标准。
2.3.4灯具配套的镇流器应当选用电子镇流器或者节能型电感镇流器。
当选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时,配置电容补偿,其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0。
2.3.5荧光灯的灯具效率不低于:
灯具出光口型式
开敞式
保护罩(玻璃或塑料)
格栅
透明
磨砂、棱镜
灯具效率
75%
65%
55%
60%
2.3.6变电所采用低损耗变压器。
2.4防雷和接地
各单体按计算所得的年预计雷击次数确定相应的防雷等级,设置避雷带和放侧击雷、防雷电感应等防雷措施。
采用联合接地,电气接地和防雷接地共用,利用建筑物内结构钢筋作为接地体和联接体,屋面上沿屋角、屋脊等易受雷击的部位装设避雷网(带)。
在配电线路、弱电线路各个防护区交界处,安装现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程》GB50343所规定参数的浪涌保护器。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C-S/TN-S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