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名词解.docx
《古代文学名词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名词解.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文学名词解
江湖诗派----《江湖集》中所录诗人大部分或为布衣,或为下层官吏,身分卑微,以江湖习气标榜,因而被统称为江湖诗派。
江湖诗人时时抒发欣羡隐逸、鄙弃仕途的情绪,也经常指斥时弊,讥讽朝政,表达不与当朝者为伍的意愿。
江湖诗人中成就较著的是戴复古和刘克庄。
诗话----诗话是宋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形式,最早的诗话是北宋欧阳修的《六一诗话》。
诗话内容大体包括记事、考证和文学批评几个方面。
南宋后期严羽所作的《沧浪诗话》,是一部最著名的宋代诗话。
以禅喻诗-----以禅喻诗的风气开始于北宋苏、黄等人。
严羽改变了前人仅以参禅喻学诗"工夫"的作法,直接以禅境喻诗境,以参禅的"妙悟"喻对诗歌本质的领会。
禅宗在说明"如何是禅"的问题时总是恍惚其辞,悠谬其谈,绝不肯作出正面回答。
严羽认为诗的本质也是不可言传的,只能依*"妙悟"。
这样,他就把以禅喻诗运用到诗的本质问题上,由此导出了后人的"诗禅等一"等论调。
诸宫调-----是一种讲唱文艺形式,是在鼓子词和赚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套曲,再用若干宫调的套曲组成长篇,间以说白,来演唱故事。
元杂剧-----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样式而形成的戏曲艺术,并在唐、宋以来词曲和讲唱文学的基础上,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南北合套-----元代后期,又有所谓"南北合套",即在套数中将南曲和北曲的曲牌依一定的规则间用。
小令、套曲------小令又称"叶儿",一般是独立的单只曲子。
套曲也称"套数"、"散套",由同宫调的三支以上只曲组成,也可"借宫",一般套末应有尾声,全套必须一韵到底。
铁崖体-----杨维桢的古乐府,题目多新创,题材或翻新故事、或描写世故,爱用古韵,诗风瑰奇绮丽,时称"铁崖体"。
茶陵诗派----以李东阳为代表,作诗力主宗法杜甫,强调法度音调.对台阁体文风是有所冲击的,对后来前七子的诗文主张也有直接影响。
唐宋派----嘉靖间,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主张文章取法唐宋古文的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他们被称为"唐宋派"。
格调说----沈德潜的格调说,认为诗歌在内容上应该符合封建社会秩序。
而在表现上,则应'温柔敦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要讲含蓄、比兴,只能"委婉陈词",不可"过甚"、"过露"。
好诗的标准是"风雅",是盛唐的诗歌,因此写诗必须学古,必须有法度,也就是要"摩取声调,讲求格律"。
义法----"义法"是方苞的文学见解。
他认为作文要讲究义法,"义"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
言有物,是说文章要有内容;言有序,是说文章要有条理、有层次、有技巧,也就是指形式。
方苞主张要写好文章,必须学习古文的法则,必须向古代学习。
这既是道统又是文统,是道统和文统相结合的完整的体系。
文学本位】强调文学创作这个主体及两翼。
文学创作是文学史的主体,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是文学史的一翼,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另一翼
【三古七段】是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三古之分,是大的时代断限,分为先秦两汉的上古期、魏晋至明中叶的中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的近古期;三古之内,又可以细分为七段,依次分别为先秦、两汉、魏晋至唐中叶、唐中叶至南宋末、元初至明中叶、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
(注:
另一种分期方法是“朝代分期”,二者结合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因此,三古七段更全面的表述为“三古七段双视角”)
【神话】1、概念:
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2、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
中国神话可简要分为创世神话(盘古故事)、始祖神话(女娲造人补天)、洪水神话
(鲧禹治水)、战争神话(黄炎战争)、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发明弓箭)。
此外,还有一些神话显示了人类英雄突出的个性、勇气,显示了人类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
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古代神话体话了深重的忧患意识、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和先民们的反抗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征。
3、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神话思维是与原始先民较低级的心智能力紧密相连的。
首先,由于原始先民在思维中尚未将自己与自然界截然分开,因此,他们在感知自然时,往往将自身属性不自觉地移到自然之上,形成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神话思维特征。
如盘古化生万物的神话,就是以人体的各部分推论天地间诸物的形成。
其次,由于原始先民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处于最初阶段,神话思维也是一种具体、形
象的思维。
比如,原始先民为了把握一日之中时间的变化,就利用太阳空间位置的变化加以说明,从而创造了诸如日出炀谷、至于蒙谷的太阳神话;又如,龙这个神话形象,前身只不过是一个以蛇为图腾的部落标志,加上各种兽类的部分特征综合而成。
再次,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
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在先民心中引起恐惧、
敬畏或惊喜等情感,而这些情感被认为是外物本身固有的属性。
同时,在神话的传播、复述的过程中,也充满了情感体验。
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思维,即某种具体的
物象与某种特定的意义之间相联系,比如把葫芦和禽卵跟母体崇拜、生殖崇拜相联系,就是一个典型的象征。
原始神话就是由这些不同类型的象征性、隐喻性的意象符号系统构成的。
【《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间,应是由不同的巫觋、方士根据当时流行的材料编选而成,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
内容极其驳杂,既有对山神形貌的大量描述,又有鲧禹治水、刑天舞干戚这类想象奇特的神话,还记录了长臂国、不死国、大人国、小人国等异国人的奇异相貌和风俗习性,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最具神话学价值的著作。
【记言叙事文之祖】《尚书》和《春秋》。
《尚书》,即上古之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文字古奥典雅,其中的文诰都是单独成篇,有完整的结构,对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成熟有直接的影响。
《春秋》是经孔子编订的鲁国编年史,对于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间的历史作了简洁的大纲式的叙述,具有明确的时间观念和记事意识。
《春秋》为“礼义之大宗”,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违礼行为,贬斥邪说暴行是其主要思想倾向,而这些倾向主要不是表现于议论性文辞,而是在史事的简略记述排比中表现出来,所谓“以一字寓褒贬”。
【《左传》】1、概述:
《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约成书为战国早期,相传为传述春秋而作。
作者以敏锐的历史眼光,记述了周王朝的衰落和诸侯的争霸,揭示了社会变革的趋势,并以礼之规范评判人物,揭露暴虐昏庸、贪婪荒淫之辈,肯定忠良正直之士,尤其是其中重民、以民为本的思想,更反映了《左传》进步的历史观。
2、《左传》的叙事特征: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但发展了其笔法,主要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并创立了在叙事中或叙一事结束后以“君子曰”、“孔子曰”等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的新形式,增强了叙事的感情色彩,被确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其叙事特征如下:
第一,作为编年史,《左传》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但倒叙和预叙手法的运用,也是其叙事的重要特色。
倒叙就是在叙事过程中回顾事件的起因、或交代与事件有关的背景等。
如“宣公三年”先记载了郑穆兰公之死,再回顾他的出生和命名。
预叙即预先叙出将要发生的事,或预见事件的结果。
此外,《左传》以第三人称作为叙事角度,以旁观者立场叙述事件,发表评论,视角广阔灵活,几乎不受任何限制。
第二,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于描写战争。
《左传》记录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除了城濮之战、崤之战、鄢陵之战等大战的描述为人所称道外,不计其数的小战役也写得各具特色,精彩生动。
一般说来,《左传》写战争不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叙,而是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如城濮之战的叙述。
第三,《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还常带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
礼、义、德等道德因素都被作者当作影响事件成败的重要原因加以叙述,而且其中往往带有占卜、梦境、天象等的神秘暗示。
第四,大量生动的戏剧性情节,使这部作品充满故事性。
有的叙事记言,明显不是对历史事实的真实记录,而是出于臆测或者虚构,如“僖公二十四后”记载的介子推母子间的对象。
此外,《左传》中还记述了大量的占卜释梦和神异传闻,仿佛志怪小说。
【《战国策》】1、概述:
共33卷,杂记春秋至秦并六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军政大事,主要记载了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最后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
该书集中表现了崇尚谋略、举贤任能、追求功名富贵的纵横家的思想,反映了士阶层的崛起以及士人精神的张扬,其辩丽横肆的语言风格标志着先秦叙事散文语言运用的新水平。
2、《战国策》人物形象塑造上的特点: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首先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全书对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的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尤其是一系列“士”的形象,纵横之士如苏秦、勇毅之士如荆柯、高节之士如鲁仲连等,都个性鲜明,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有时甚至不惜脱离史实,以虚构和想象进行文学性描写,如写苏秦夜读,引锥自刺及慨叹之语,显然是作者根据传闻虚拟而成。
《战国策》还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
如荆柯刺秦中田光自刎以明不言、樊于期自刎献头以图报仇、易水送别等情节,出人意表,慷慨悲壮,在紧张激烈的矛盾中使以人物性格得以生动展现。
又如苏秦落魄而归后的刺股与喟叹,荣归故里时的感恨,家人前倨后恭的言行等,都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
此外,《战国策》在继承《国语》相对集中编排同一人物故事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如写冯谖客孟尝君时,写冯谖弹铗而歌、焚券市义、营造三窟的事迹,人物形象和性格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显示了由编年体向纪传体的过渡。
【诸子散文】战国诸子百家的散文。
由于周天子权威不复存在,多个政治中心并存使得不同学说得以自由发展,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众多学派,形成了诸子百家。
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大胆发表各自的观点,个性鲜明,针贬时弊,推动了各国政治文化的发展。
其代表作品有儒家的《论语》、《孟子》、《荀子》,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以及纵横家的《战国策》等。
其中以《庄子》的文学性最高。
而《荀子》《韩非子》在体式和技巧上则达到了成熟。
诸子散文的整个发展过程是由语录体,如《论语》逐渐演变为像《韩非子》一类的论说文;由集体记录发展为个人记录,体式与手法都日益完善。
【百家争鸣】春秋末期,由于士的阶层的兴起,这些人致力于各种理论学说的创造,产生了具有不同思想、学术倾向的诸子百家,由于战国时期,宽松的文化环境,使得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大胆发表各自的观点,形成了百家争鸣。
其代表人物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
【《论语》】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作品,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成书于战国初年。
语录体是其文体的基本特征,先秦说理文的一些文体特征在其中已有萌芽。
《论语》的文学色彩则在于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
【《孟子》】《孟子》七篇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谈话,是孟子和其弟子共同著作而成,反映了孔子以后最重要的儒学大师孟子对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书中表达了孟子要求行王道、施仁政的政治主张,以及他的激越情感和刚直个性。
缜密纯熟的论辩技巧和气势浩然的文风是其散文的主要特征。
【浩然之气】孟子提出的道德修养主张“吾养吾浩然之气”。
所谓浩然之气,通过“义”的积累而成,“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表现为崇高的无所畏惧的精神境界和心理状态。
【逍遥游】《庄子》里的第一篇文章,“逍遥游”指不借任何外力,也不受任何外力束缚的遨游,是庄子所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是一种“无所待而游于无穷”的绝对自由境界。
庄子认为人在世间生活,受到社会的各种束缚,自身的限制等诸多因素,为了实现人生自由,就必须使自己从世俗的价值标准、外在功利和一己小我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精神上和宇宙和谐交融,达到天地共生,万物和一的境界。
逍遥游是心灵的遨游,也是独具特色的体道方式。
【《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庄子》是先秦说理文中最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共33篇。
它的哲学思想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以“道”作为其基础和最高范畴。
这个“道”既是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至人的认识境界。
庄子的人生就是穿越时空、超越感知的认“道”人生。
这种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文学特质。
《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其中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
所谓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
《庄子》的文学价值,不仅在于寓言的数量多,还在于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如北溟之鱼,化而为鹏,怒而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任公子垂钓,以五十头牛为钓饵,蹲于会稽山上,期年钓得大鲁,白浪如山,海水震荡,浙东之人,苍梧以北之人,都饱食此鱼,写尽大之玄妙。
杯水芥舟,朝菌蟪蛄,蜗牛蛮触,曲尽水之情状。
而骷髅论道,罔两问影,庄周梦蝶,人物之间,物物之间,梦幻与现实之间,万物齐同,毫无界限,想像奇特纵恣。
而这些诡奇的想象,则是为了表达其哲学思想。
“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是《庄子》的主要特征。
如南海之帝和北海之帝为了报答中央之帝浑沌的款情之情,为其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耐人寻味地说明了“有为”之害。
不仅如此,这些奇幻的想象,也反映了庄子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充满批判精神。
如蜗牛中蛮氏与触氏相与争地,伏尸数万,正是战国时期各诸侯间争城杀人的社会现实的反映。
《庄子》以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像,构成了瑰玮淑诡的艺术境界,具有散文诗般的艺术效果,表现出形象恢诡的论辩风格。
常以寓言代替哲学观点的阐述,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代替逻辑推理的论述,有时近于诡辩。
与其说读者是被其逻辑推理所征服,不如说是被奇诡的的艺术境界、充沛的情感所感染。
《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分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
句式错综复杂,富于变化,喜用极端之词,奇崛之语,有意追求尖新奇特。
【《荀子》】荀子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主张“性恶论”及隆礼重法。
《荀子》一书现存32篇,是其学说及思想的集中体现。
荀文以其清晰的说理、论辩的透辟和逻辑的周密,在先秦诸子说理文中别具一格。
【《韩非子》】韩非子不仅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也是战国末期集诸子学说之大成的思想家。
他将老子主张的“道”赋予法术的内涵,主张刚强有为,并将前期法家的法、术、势三者冶为一炉,形成了自己完整的思想体系。
其文多是针对现实问题而发,对战国时期的社会现实有冷峻的观察,主张以严刑峻法治国,其文峻峭犀利、锋芒毕露,所向披靡,成为先秦说理散文论辩艺术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中最具文学意味的则是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的寓言故事。
与《庄子》寓言不同的是,这些寓言主要取材于现实和历史事迹,很少拟人化的动物、神怪故事或虚幻情节,构思精巧,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
如“棘刺母猴”、“守株待兔”、“郑人买履”、“滥竽充数”、“画鬼最易”等,成为至今仍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
【楚辞】1、概念:
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其直接渊源应是以《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歌。
南方祭歌神奇迷离的浪漫精神,深刻影响甚至决定了楚辞的表现方法和风格特征。
西汉末年,刘向辑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
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载入屈原作品《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招魂》共23篇,正是这23篇奠定了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2、楚辞的艺术成就:
首先,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
这种诗歌形成无论在句式还是在结构上,都较《诗经》更为自由且富于变化,能够有效地塑造艺术形象,抒发复杂、激烈的感情。
就句式而言,楚辞以杂言为主,突破了传统的四言句式。
就语言描写而言,楚辞善于渲染、形容,词语繁富,很重视外在形式的美感。
其次,楚辞突出地表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
这种浪漫精神主要表现为感情的热烈奔放,对理想的追求,以及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想象的奇幻等,通过想像创造了一幅幅雄伟壮丽的图景,使诗歌显出缥缈迷离、谲怪神奇的美学特征。
第三,楚辞的象征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重大影响。
楚辞中典型的意象可以概括为香草美人,它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这种以男女君臣相比况的手法成了中国文学史上常见的创作手法。
香草美人本是包含着巫祭传统的原始宗教体验,屈原以其卓越的创造能力使这一意象与自身的情感遭遇和人格精神相结合,使它更富有现实感,也更加充实,获得了后世文人的认同,并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香草美人传统,如李贺多寄情香草美人,蒲松龄作《聊斋志异》渲染花妖,明显都是受到了楚辞的影响。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九歌】《九歌》原是流传于江南楚地的民间祭歌,经屈原加以改定而保留下来,《离骚》等其他作品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
屈原所作《九歌》共11章,包括《东太皇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等。
诗歌形式上,保持着原始歌、舞、乐三者合一的痕迹;内容充满了浓厚的巫文化色彩和原始的、大胆开放的爱情因素,借助于人于神或神与神的爱情故事展开抒情,间接表现了屈原的理想和要求。
【《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招致门客编成的一部理论著作,以道家思想为主,论说博奥深宏,无所不包,有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该书带有纵横家说辞的特点,铺陈夸饰,滔滔不绝,形成铺张扬厉的风格,且多用历史、神话和传说明事说理,带有鲜明的浪漫色彩,许多篇章所出现的艺术境界与《庄子》、《离骚》相似,具有超现实性和神秘性。
【汉赋】1、概念:
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
它是在远承《诗经》赋颂传统、近仿《楚辞》的基础上,兼收战国纵横之文的铺张恣肆之风和先秦诸子作品的相关因素,最后综合而成的一种新文体。
汉赋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2、汉赋的演变与发展:
经历了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这三个时期,分别代表了其不同发展阶段的主流形式。
:
㈠骚体赋:
骚体赋形成于西汉初期,代表作家作品有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与淮南小山的《招隐士》。
大体而言,汉初赋作多近乎屈原的骚体,重在抒发一种凄恻哀怨的情感,并使用“兮”的语气词,因而汉初的赋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对屈原骚体的继承。
不过,汉初骚体赋在形式上也开始趋向散文化,同时又大量使用四字句,句法比较整齐,显示了由骚体向汉大赋的过渡。
㈡汉大赋(新体赋、散体大赋):
汉大赋始兴于景、武之世并成为汉赋的主要样式。
枚乘的《七发》是汉大赋的奠基之作,代表作家作品为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汉大赋用反复问答的问答体形式,以铺叙渲染帝王、贵族生活为手段,以微刺帝王、贵族淫奢为旨归,内容上改变了骚体那种哀怨愤激感情的抒发,形式上改变了楚辞多用语气词的特点,成为结构宏大、句式以四言为主、专事铺陈描写的散文。
㈢抒情小赋:
抒情小赋产生于东汉中后期,主要是指抒发治世、衰世、乱世之叹的“纪行赋”和抒情言志的“述志赋”,一般篇制短小,因此得名。
前者代表作有班彪的《北征赋》、班昭的《东征赋》以及蔡邕的《述行赋》,后者的代表作家作品为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弥衡的《鹦鹉赋》。
这类作品以知命为解脱,作者对人生的理性态度与个人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惆怅并存,参与现实、关心国家命运的思想感情与隐逸倾向并存。
【九体】西汉贾谊之后出现了一系列以悼念屈原为主题的骚体赋,尤其是王褒的《九怀》、刘向的《九叹》、王逸的《九思》等作品,一脉相承,九章成篇,体制固定,主题相类,作为骚体赋的一种体制,虽然规模未大,却具备了独有的格局,与大赋中的“七体”互相辉映,是为“九体”。
【《七发》】西汉梁园文学群体的杰出代表人物枚乘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标志着汉大赋体制的形成。
作品借托楚太子有疾,吴客前往探病,借吴客之口以七事启发太子,戏诫之意极为明显,其中所体现的逸豫亡身而明理救命的道理,至今仍极具价值。
赋中逐步盘升、移步换形和铺夸手法的运用,都成为汉大赋日后惯用的艺术技巧。
而其鸿篇巨制、韵散结合;采用问答形式结撰全篇;笔墨铺夸,描绘精细;辞藻繁富,多用比喻和叠字等特点,都是成熟汉大赋的显著标志。
【七体】指枚乘《七发》问世后,后世仿作并以“七”名篇的一种汉代大赋体制,如傅毅的《七激》,张衡的《七辩》等,数量众多,萧统《文选》和刘勰《文心雕龙》于是于赋体以外别立“七体”。
此类文体的特点为鸿篇巨制、韵散结合,采用问答形式结撰全篇,笔墨铺夸,描绘精细,辞藻繁富。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对汉代大赋的范式意义】
从内容上看:
一是帝国形象的塑造,赋中塑造了一个幅员极为辽阔,物质极大丰富,国势极其强大,国泰民安,崇德尚义,天下大治的盛世帝国形象,奏出了汉世的最强音;二是一统观念的弘扬,汉自贾谊后不断有人提出削减诸侯地方势力,实现中央王朝天下一统的主张,司马相如率先在文学作品体现了这种要求,以中央王朝的强大和盛世强国的精神与诸侯相比,使之黯然失色,以显高下迥异、君臣有别的意图;三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赋中从多个侧面表现出中华民族处于蓬勃上升期的那种昂扬奋进、激励张扬、信心十足的精神风貌,给人以热情四射、血脉贲张、极欲有所作为而不可遏止之感。
从艺术成就上看:
一是按时空顺序和以类相缀兼用的铺陈方式。
作品总体上既遵循时间推移的顺序,又有空间的依次拓展,在对上林苑各种生物进行铺陈时,按照其类别进行划分和排列;二是主客问题的结构形式和夸张笔法的融通。
子虚、乌有、亡是公三人的对话,实际上是以辩难的方式进行夸张艺术的表演和比赛,总的趋势是夸张的强度越来越大,后者超越前者,后来者踵事增华、变本加厉,最后把夸张推到极致,使作品呈现逐步盘升之势;三是句法灵活多变、句式长短不一。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作者首次用三言排比句式描绘天子的狩猎活动,很容易收到紧迫、急促的效果,使作品具有奔腾跳跃的气势。
总之,司马相如的这篇作品所创造的是一种巨丽之美,是充满浪漫色彩的壮阔画面,成为后世赋家争相效仿却又无法企及的楷模。
【“扬雄四赋”】指西汉汉赋家扬雄所作的四部代表作品《甘泉赋》、《河东赋》、《长杨赋》和《羽猎赋》。
这四篇作品模仿司马相如的痕迹十分明显,但却较之更具理性特征,致力于历史、社会和人文精神的挖掘,并体现出反对扰民、虐民的民本思想。
四赋中以《甘泉赋》的艺术成就最高,在对景物的描写方面有了新的发展。
【王褒《洞箫赋》】汉代咏物赋的代表作品,也是汉宣帝所称“辩丽可喜”、“虞说耳目”一类作品的代表作。
作者以制造洞箫的原材料竹子入手去表现这种乐器艺术魅力的由来,通过展示竹子与各种自然物之间的感应交流,洞箫与盲人吹奏者之间的生命沟通,说明箫声是两种苦难生命机体共同发出的呐感,反复渲染其悲凄哀怨的基质。
在王褒之后的汉代乐器赋基本上都是以悲为美,并且也是将生命一体化的观念灌注于作品。
“箫声咽”也因此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原型。
【京都赋】西汉晚期至东初早期,受社会生活和文化思想变化的影响,作家关注的热点跨出宫廷苑囿,在思想内容和审美情趣方面显现出新的迹象和发展趋势,其鲜明标志之一就是以极写京城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