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知母汤.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57241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合知母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百合知母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百合知母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百合知母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百合知母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百合知母汤.docx

《百合知母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合知母汤.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百合知母汤.docx

百合知母汤

百合知母汤

百合知母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百合25"~50g知母15~20g

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百合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

200ml,煮取lOOml,去滓;别以泉水200ml煎知母,取lOOml,

去滓;后合和,煎取150ml,分温再服。

注:

原方煎法加泉水,用泉水者,更助益阳生津之力。

但在

城市难寻,只可用自来水。

当然有条件者,尽量从之。

(功效)养阴清热,润燥除烦.

(主治)百合病误汗,汗后伤阴,以致口渴,烦躁不安,脉

微数。

注:

百合病:

病因病机一一由于肺经心经阴虚燥热,影响到

百脉平和,精神魂魄不定而引起。

阴虚生内热,百脉不利,魄气

变幻,所以出现一系列异常现象;脉症一一除了表现的如寒无

寒,如热无热,欲食不食,欲卧不卧,常默默等证候各异以外,

口苦、小便赤、脉微数证是它的主要辨证要点.

(临证加减)

1.百合病误汗,若夜不能寐,加酸枣仁、合欢花;喜悲伤

欲哭,加浮小麦、甘草、大枣;惊悸不宁,加龙骨、牡蛎;善太

息,加柴胡、白芍。

[金匮要略方义]

2.热病后期,余热未尽,若兼气虚加太子参、西洋参、麦

门冬;阴虚较重者,加玄参、生地黄;心烦不安,加阿胶、鸡子

黄。

[金匮要略方义]

3.外感余热未尽,舌津不足,口干饮少者与泻白散合方(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治之。

4。

肺结核阴虚咯血,加白芨、仙鹤草、三七粉等。

5.百合知母汤加减治疗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症见失眠,健

忘,多梦,心悸不安等属阴虚津亏,热扰心神。

药用百合18,--.

45g,知母6~12g,生地黄12---20g。

随症加减,每日工剂,水

煎服.结果疗效较好。

[浙江中医杂志。

1981,cll,:

514]

6.百合病之命名:

魏荔彤的解释是可取的,因为中医学多

从单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方的发现和疗效的肯定,是由古

代劳动人民在和疾病长期斗争的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百合用

治百合病有较好疗效,故以此百合名之。

滑石代赭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百合30~50g滑石10,--,15g(包

煎)代赭石15g(打碎)

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

200ml,煮取lOOml,去滓;别以泉水200ml煎滑石(包)、代赭

石取lOOml,去滓;后合和重煎,取150ml,分温服。

(功效)清润心肺,利湿除热。

(主治]百合病误下后,阴虚气逆,神志恍惚,惊悸不安,

口干作渴,时时呕哕,口苦,小便短赤,脉微数。

(临证加减)

1.百合病若心烦呕吐,呃逆较重者,可加淡竹茹、法半夏、

芦根,或与小半夏加茯苓汤合方.

2.百合病若小便短赤较重者,酌加猪苓、淡竹叶、鸭跖草、

通草等以强化清心利尿之力。

3.百合病口渴甚者,酌加麦门冬、沙参、石斛等以生津

止渴。

4。

百合合剂治疗泌尿系统疾病:

用百合、藕节各12g,木通9g,冰糖12g。

各药用量为成人一次量,儿童酌减,用开水适量炖

服。

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尿闭、小腹满拒按刺痛,服药15分钟后

尿出如注;肾盂肾炎,尿频急,浑浊,小腹微胀,服1剂后尿量

正常,2剂诸证消失;尿道疼痛,排便时更甚,小便淋漓,每日

10~20次,服一剂即痊愈。

[福建中医药,1965,c6,;40--41]

5.滑石一两,芒硝、甘草各五钱,琥珀二钱半。

共为细末,

每二钱,空心以灯心草煎汤调下。

治小便赤涩不通,名透泉散。

[医宗金鉴]

6.滑石、寒水石、冬葵子各一盏,水十盏,煎至五盏,空

心分二服。

治脬转八九日,不得尿,名二石散.

百合鸡子黄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百合25~50g鸡子黄l枚

上2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

泉水200ml,煮取lOOml,去滓;内鸡子黄,搅匀,煎501d,温服。

(功效工养肺胃阴,以安脏气。

(主治)

主证:

百合病误吐后,心悸怔忡惊恐烦死,脉虚数。

副证:

手足蠕动,肢体震颤,口苦,小便赤。

(临证加减]

1.百合病误吐后不能食者,加天冬、沙参、桑白皮、粳米

等以养胃生津;若惊者,加龙骨、牡蛎、炒枣仁、柏子仁等以宁

心神;若手足颤抖,肢体不安者,加鳖甲、柏子仁、钩藤以滋阴

熄风。

2。

急性热病余热未尽,加地骨皮、桑白皮、白芷或合生脉

散以气阴两调。

3.本方加沙参、生地、石斛、麦冬、人参治疗病毒性脑炎

伴有本方证者(胃阴已伤)。

百合地黄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百合30g生地黄30g

以上先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

200ml,煎取lOOml,去滓,内地黄汁,煮取150ml,分温再服。

(功效]润肺滋肾,清热凉血。

(主治)百合病,神志恍惚,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坐卧不

宁,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欲食不食,欲眠不眠,若有所思,行

动异常,口苦而干,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临证加减)

L热性病高热之后,口干饮少,小溲色深,虚烦不眠者,

酌加太子参、滑石、牡蛎、夜交藤、炒枣仁等,以增强利尿,安

神之功。

2.肺燥或肺热咳嗽等证,加麦冬、沙参、贝母、甘草等,

以增强清肺润燥之力。

3.心火旺而阴不足,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以养血补虚。

4.梅核气伴有百合病者,合半夏厚朴汤,以除气滞;或合

酸枣仁汤加天冬以滋阴宁神。

5.中医治疗百合病临床分析:

本组病例证候以肢乏懒言,

欲食不能食,行动时头重足轻、头眩晕,动则心悸者较多见,大

多在各种疾病基本痊愈后发生,认为其原因乃因热病伤阴或汗、

下、失血、失精等伤阴所致。

以八珍汤加味治疗,对病因病机,

病后虚弱之鉴别,治疗原则及预后问题等进行了讨论,认为《金

匮要略》百合病治用百合地黄汤养阴清热,而今用八珍汤加味似

有甘温退热的作用,疗效亦颇满意,故关键问题在于辨证施治,

不必拘泥古法。

晰江中医杂志,1965,f4,:

8]

6.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味治愈癫证;女性患者,由

于精神抑郁所致精神失常,予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龙骨、牡蛎、琥珀、磁石等重镇之剂,两剂即诸症若失,追踪半年亦未

见再犯。

另一女性,一旬来腰痛白带多,自言自语,精神失常,

予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龙骨、牡蛎、磁石、琥珀、菖蒲等

重镇及开窍之剂,5剂后即精神转为正常,迄今2月余,未复

发。

9岁男孩,由于惊恐后,肢麻抽搐,神识不清,每日发作3

—4次不等,予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龙齿、贝齿、石决

明、磁石、枣仁、茯神等养血平肝之剂3副,各症消失,至今月

余未再发作。

[浙江中医杂志,1964,c5,:

i3]

7。

加味百合地黄汤治疗癔症:

药用百合、炒枣仁各30g,

生地、竹茹各15g,远志、茯苓、龙骨、郁金各9g,知母12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

随症加减,忌酒茶。

本方具有甘

凉清润,养血安神之效。

[陕西中医,1980,c1,:

is]

8.本方合真武汤治尿颤症。

9.治失音症,由实火上刑肺金者,本方加芦根、桔梗、生

甘草、青果,名和肺汤。

[医方简义]

l0.治肺伤咽痛,咳嗽痰血,本方加热地、麦冬、芍药、当

归、贝母、生甘草、元参、桔梗,名百合固金汤。

,医方集解,

百合洗方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百合lOOg

上药以水1000ml,渍之一宿,用之洗身。

洗已,食煮饼,

勿以盐豉也。

注:

“食煮饼”者,有的学者认为用粳米或小麦粉作之饼,

因粳米有益胃气生津之功。

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常配

以粳米,以顾护胃阴。

但据《伤寒总病论》载:

“饼是切面条,

汤煮水淘过,热汤溃食之”;《活人书》:

“煮饼,即淡熟面条也”;

《倦游录》:

“凡以面为煮之,皆称汤饼。

(功效)清热养阴,润燥止渴。

(主治)百合病,病久不愈口渴者。

(临证加减]

1.百合洗方治疗肺结核:

肺结核为慢性缓发之传染病。

见咳嗽,痰多,发热,彻夜难眠,脉数等。

中医学认为是肺阴不

足,阴虚生内热。

肺热伤津,故咳嗽;肺为水之上源,肺气不

降,故痰多;脉数为内有热;因咳嗽夜间加剧,故难眠。

治疗

时,用百合水煎滋补肺阴,肺阴得补,其热自熄,肺气得降,各

症自愈。

肺结核为慢性痰热,故本方应多服为好。

[古方新用.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3

2。

赵锡武用百合洗方治疗肺结核:

赵老年轻行医时,常治

青少年14~18岁女性患肺结核,多令煮百合口服。

其法:

将百

合3—5枚大者,洗净水煮(沸后变文火炖之)。

百合带汤一顿

服,每日或隔日一服,常获良效。

3.赵锡武用百合洗方治疗脏躁及情志病。

赵老嘱凡脏躁病

或妇女情志不遂,根据其病情,将《金匮要略》百合病诸药味混

合制方,以百合为主随症灵活化裁用之,但必须守方10----20剂

以上,尤其病症重者。

[作者录]

4.鲜百合泥外治脓疡疮口发炎:

采用鲜百合100克,冰片

少许,同捣烂拌匀,外敷于局部,每Et换敷工次,治乳腺炎及骨

结核溃久创口发炎者。

[浙江中医杂志,1979,tn,:

417]

5.治劳咳肺痿,本方加款金花研末服之。

[红炉点雪]

6.治肺病咯血,新百合捣汁,和水饮之,亦可煮食。

[卫生

简方]

栝蒌牡蛎散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天花粉(栝蒌根)20~30g牡蛎

20~30g

上为细末,每服3—6g,日服3次,米汤送下;或为汤剂,水煎徐徐服之。

(功效)益阴潜阳,润燥止渴。

(主治)

主证:

百合病,阴虚内热,虚阳上浮,口渴口干,脉微数。

副证:

神志恍惚,心烦等。

(临证加减)

1.本方加元参、龟板、石斛、生地治百合病阴虚甚者。

2.本方加百合、知母、元参、太子参、生地治神经宜能症

阴虚火旺者。

3。

本方改为汤剂煎煮者效佳于散剂。

4。

栝蒌牡蛎散的煎服法:

提倡煮散。

煮散一般口服3—4

次,易吸收,可避免剂量大而刺激胃肠,又能保持体内一定量的

药效浓度,节省药材,煮散药量少,一般为汤剂的1/3—1/6,4

小时服1次,用法类似西医半衰期的应用法,可获良效。

适用于

煮散的方药:

凡质地较松散的自主类药材如用解表、清热、健

胃、泻下、祛风湿、理气、止咳、利水、理血等方剂皆宜。

颗粒

以2—4毫升米粒度最佳,成人每次20—30g为宜,每日2—3

次,重病者酌增。

冷水浸渍后武火煮沸,搅拌,文火微沸3—6

分钟。

应大力搅拌。

仙东中医杂志,1983,cs,:

351

百合滑石散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炙百合30g滑石60g

上二味研末为散,每服4g,日3次,米汤调下,亦可作汤

剂水煎服。

(功效]滋养心肺,清热利尿。

(主治工百合病,发热,口苦,口微渴,心烦惊悸,小便短

赤,脉微数。

(临证加减)

1。

外感余热未尽又有百合证者,本方加玄参、太子参、桑

白皮、地骨皮、白薇以清余热。

2.本方合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瓜蒌牡蛎散加减(百

合、生地、知母、滑石、天花粉、生牡蛎、汤小麦、甘草、大

枣)治神经官能症心肺阴虚者。

3.本方原意为百合病变病发热而设.现代临证,可用于热

病后期,复发热者,如发热重者,可酌加玄参、太子参、麦冬、

地骨皮、白薇等;亦可用于神经官能症等病而见本方证者。

总之,百合病“诸治法皆以百合为主,病见于阳,加一二味

以和其阴;病见于阴,加一二味以和其阳”。

[徐忠可]

甘草泻心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炙甘草12g黄芩9g干姜9g

半夏9gg黄连3g人参9g大枣工2枚

上7味,以水2000ml,煮取1200ml,去滓,再煎取600ml,

温服200ml,日三服。

(功效]清热利湿,杀虫解毒;补中和胃,消痞降逆。

(主治)狐惑病,身微热,常默默,神疲乏力,目不得闭,

不欲饮食,干呕心烦,卧起不安,咽喉、口唇、眼睑溃破,声音

嘶哑,或前后二阴溃破,苔黄滑腻,脉虚数;胃肠不和,心下痞

满而硬,按之濡软,腹中雷鸣,下利频作,完谷不化,干呕心

烦,苔白或黄滑腻,脉濡或弦细无力。

(临证加减)

1.中药治疗眼口生殖器三联综合征(白塞氏综合征)用甘

草泻心汤如减内服,有斑疹者加用犀角地黄汤;阴部溃疡皆用苦

参煎水外洗。

[中医杂志.1979,c8,:

53]

2.甘草泻心汤治疗白塞氏综合征:

白塞氏综合征是一种以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及经常引起失明的眼色素膜炎为特

点的证候群。

类似结节性红斑的皮肤血管炎、脑膜疾患都可成为

本病综合征一部分。

药用黄芩15g,黄连lOg,干姜15g,半夏

20g,人参lOg,大枣15g,生甘草lOg。

水煎服,每日2次服

用。

偏湿热者,加佩兰15g,升麻6g,葛根15g,蝉衣工2g;偏

血瘀者,加生地20g,丹皮20g,当归25g;合并感染者,加连

翘15g,石膏20g,银花20g,青黛12g。

本病为湿热内蕴,毒火

熏蒸,津伤正虚所致。

本方具有清热解毒,益气化湿之功。

临床

可随证加减用之。

3。

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药物过敏:

药用生甘草40g,黄芩

20g,干姜6g,黄连6g,清半夏6g,泽泻lOg。

每日l剂。

治疗

因服磺胺类、解热止痛类药物过敏所致咽、龟头糜烂者,均在7

日内痊愈。

[河南中医,1983,c4,;413

4.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笔者认为甘草泻

心汤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三个主方之一。

其中,寒热夹杂

型用甘草泻心汤,虚寒型用黄芪建中汤,胃阴亏型用甘草一贯

煎。

甘草泻心汤证之心烦不安,心下痞,与溃疡病的临床表现有

相似之处.甘草泻心汤治疗溃疡病,不仅溃疡愈合率高,而且副

作用少,较之单用甘草制剂有明显的优越性。

[经方应用.银川:

宁夏

人民出版社,1981:

178]

5.甘草泻心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全组病例均有反复发作

的腹痛,尤以左下腹、脐周痛为多见,伴腹胀、肠鸣、泄泻,泄

泻多在餐后出现,部分患者泄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粪便检查无特

殊发现,治疗方法以甘草泻心汤加减。

药用炙甘草、法半夏各

12g,干姜、大枣各lOg,黄连5g,党参、白芍各20g。

水煎服,

每日1剂,一般服4—6周。

哳中医,1994,《9,:

25]

6.本方减干姜用量,加生姜。

治水热互结,胃中不和,症见

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等,名生姜泻心汤。

7.本方去黄芩、大枣,加枳实、厚朴、麦芽、白术、茯苓。

蒸饼糊丸。

治心下痞硬,腹胀,恶食疲倦,右关脉弦,名积实消

痞丸。

8.竹茹一升,人参、茯苓、甘草各一两,黄芩三两。

为粗

末,水煎,分三次服,日三次。

治产后内虚,烦热短气,名竹茹

汤。

[备急千金要方]

苦参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苦参50~lOOg

以水100~1500m],煎700g~lOOOm],去滓,熏洗,每日3次。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杀虫。

(主治]狐惑病,蚀于前阴以及阴肿、阴痒、疥癞等,可见

咽干,舌红苔黄,脉数。

(临证加减)

1.湿热下痢,黄疸,赤白带下,阴部瘙痒等,本方加黄柏、

龙胆草、当归、蛇床子等水煎,以导湿热于下窍。

2。

周身风疹,疥疮,顽癣,麻风等,本方加地黄,地肤子、

赤芍、白藓皮、大风子等,以祛风化湿杀虫。

3。

苦参外洗方治疗阴痒:

基本方为苦参、白藓皮、蛇床子

各30g,冰片3g,防风15g,荆芥lOg,花椒20g,透骨草35g。

外阴溃烂者加明矾30g;带下多加黄柏20g,乌贼骨30g;伴阴

部痛者加白芷15g。

上述药物除冰片外,煎取药液,再人冰片,

趁热熏外阴10—20分钟,待药液稍凉后,徐徐洗涤患处。

每日

1剂,早晚各1次。

[浙江中医杂志,1986,c7,:

sOd]

4.苦参治疗心律失常:

用苦参片、苦参碱及苦参注射液治

疗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取得相当疗效,尤其对合并冠心病者较

好。

[心脏血管疾病,1976,c2—3,:

106]

5。

苦参治疗快速心律失常167例,结果,其中对期前收缩

有效率为62%。

LO医药学杂志,1977,c,,:

24]6.苦参治疗皮肤病:

将苦参制成100%注射液,每次肌注2

-4ml,并配合苦参片口服,治疗急性与慢性湿疹、阴部湿疹及

皮炎,亦可用于荨麻疹,银屑病等皮肤病,有肯定的止痒及抗过

敏作用.[中草药通讯,1976,tl,:

353

7.苦参治疗蓝氏贾弟鞭毛虫病:

以25%苦参溶液100—

200ml保留灌肠,治疗100例蓝氏贾弟鞭毛虫病,效果良好。

[中

华内科杂志,1965,(7):

614]

8。

加味苦参汤治疗肠道毛滴虫病:

药用苦参、白芍各lOg,

贯众、槟榔各12g,木香、甘草各6g.偏湿热加黄芩或胡黄连;

偏寒湿加干姜、砂仁或蔻仁;兼蛔虫加苦楝根皮或使君子;兼钩

虫加榧子肉、雷丸。

均获痊愈。

[江苏中医杂志,1982,t6,:

411

9.苦参汤加味治疗女性外阴白斑:

根据临床症状,多从

“阴痒”等病症探讨。

内服药重在调理肝肾,或清肝泻火,或温

补肾阳,或健脾渗湿,局部常用白斑外洗方为鹤虱30g,苦参、

蛇床子、野菊花各lOg。

水煎熏洗.白斑外敷方为炉甘石30g,

密佗僧12g,煅龙骨、煅石膏各9g,炮山甲、枯矾各6g,水飞

滑石15g,制南星、皂荚根皮各9g。

共为细末,麻油或凡士林调

匀外敷;鸡蛋清或黄油调匀外敷.以消肿化斑,敛疮生肌,祛湿

止痒。

[湖北中医杂志,1980,cl,:

162

10。

苦参汤加减治疗湿热型荨麻疹和药疹:

药用当归、丹

皮、生白术各lOg,茯苓皮、生薏苡仁,连翘各15g,苦参30,--.

60g,白茅根20g,生甘草6g。

随症加减.[中医杂志,1983,c3,:

411

11.苦参汤对肠道滴虫病的疗效:

主症为大便量多,完谷不

化,经久不愈。

基本方为苦参25g,蛇床子15g,黄柏20g,苍

术、木香、槟榔、半夏、白术各lOg,陈皮、甘草各5g。

每日工

剂,水煎空腹服。

下焦湿热加白芍、黄连、甘草;发热加白头

翁、金银花、连翘;湿重重用苍术,加薏苡仁、车前子、藿香;

脾虚者重用苍术、白术,并加地榆炭、诃子、乌梅、芡实,纳呆

完谷不化加焦三仙、鸡内金;肾虚者加服四神丸;大便滴虫阴性而腹泻不止者,改服参苓白术丸合四神丸;合并梨形鞭毛虫者原

方加雷丸lOg,大蒜5枚(捣汁与药汤合服);合并钩虫者加西

药驱钩虫;合并蛔虫者加使君子工5g;合并阴道滴虫者,另用基

本方水煎外洗阴部。

12.苦参液治疗肛裂:

陈旧性肛裂和新鲜肛裂。

药用苦参

50g,荆芥、防风、川椒各30g,冰片(后下)5g。

将上药浸泡

于6000ml冰水中20分钟,再用文火煎20—30分钟,停火后,

去渣取汁,加入冰片,待冷却至40℃时,行坐浴15"---20分钟,

每天1剂,连用6剂为1个疗程。

13.苦参催眠作用:

用苦参糖浆(每lOOml相当生药50g),

成人20ml,小儿5-15ml。

一次口服或鼻饲,以代替镇静催眠

药.[中草药通讯,1979,f2,:

383

14.苦参研细末,用香油调搽,治烫熨火烧疼痛,名绿白

凿。

15。

苦参15~-30g,黄芩、黄柏、苍术各15g,加水1500,--,

2000ml,煎取600~700ml,洗局部.治疗急性糜烂性湿疹有良

效,名加味苦参汤。

16.从苦豆子中提取分离苦参碱单体,研制成每粒含苦参碱

50mg之阴道栓剂,治慢性宫颈炎,名苦参碱栓剂。

[中草药,1983,

(3):

103

17.苦参、栀子仁、防风、玄参、独活、枳实、菊花、黄

连、黄芩、大黄各等份.为细末,炼蜜为丸,豌豆大。

每服五十

丸,食后茶、酒送下。

治遍身疥疮,经久不愈,名苦参丸。

[名科

精义]

18.苦参(酒浸蒸晒九次,再炒黄为末)一斤,生地黄(酒

浸一宿,蒸熟捣烂和苦参末内)四两。

炼蜜为丸,梧桐子大。

服三钱,白开水或酒送下,日二次。

治肠风便后下血,名苦参地

黄丸。

19.苦参八两,地榆、黄连、王不留行、独活、艾叶各三两,竹叶二升。

为粗末。

水煎,洗患处。

治小儿疮疡,名苦参

汤。

20.当归lOg,丹皮lOg,茯苓皮15g,生白术lOg,生薏苡

仁15g,苦参30"~60g,白茅根20g,连翘15g,生甘草6g。

湿热型荨麻疹,名苦参汤。

雄黄熏方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雄黄lOg

上工味为末,放瓦上或小铁盒内,用火烧加热,令烟出,以

烟熏肛.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杀虫。

(主治]狐惑病,蚀于肛门,痛痒不止,脉虚数。

(临证加减}

L雄黄粉治疗带状疱疹:

用雄黄粉50g加入75%酒精

lOOml混合,每天搽敷2次,均无副作用及后遗症。

[杭州医药,

1972,

(2):

27]

2.茯苓拔毒散治疗溃疡性黑色素瘤:

以雄黄、矾石、茯苓

各等份研末外敷,每日1—2次;并配合银花、连翘各50g,水

煎代茶服,每日1剂。

可控制溃疡面扩大,明显减少血性渗出。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u):

679"]

3.金玉散治顽疟不愈:

药用雄黄粉0.3g,六一散2g。

匀,分为2包,于疟发前2小时服1包,4—6小时后再服l包。

1次治愈。

[中成药研究,1982,(,):

‘46]

4.驱虫破积散治蛲虫病:

药用雄黄6g,使君子6g,粉甘

草、苦杏仁、郁金各3g,巴豆霜2g。

共为细末,以适量蜂蜜制

成48粒大小相同的药丸。

6个月至l岁服2粒,工一2岁服4粒,

2—3岁服6粒,依次类推,每天晨起空腹服药工次,第六日服2

次。

一般2个疗程可愈。

5.雄黄散加味治痢疾:

以雄黄、大黄、黄柏各30g,研末

为水丸。

每日3次,每次1.5g.治十余例痢疾急性期过后仍大

便白脓,经四环素等治疗无效者,服药工0天全部治愈。

[矿物药浅

说.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

253]

6.雄黄散加味治急性扁桃体炎:

以雄黄、黄芩、黄柏、桔

梗、甘草各150g。

共为细末,蜜丸如芡实大。

每日3次,每次

lOg。

共治53例,有42例单用上药,均在3—5天内治愈。

[矿物

药浅说.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252]

7。

雄黄散加味治空洞性肺结核:

以雄黄、硫黄各120g,加

牛胆汁制成丸。

每日3次,每次0.3g.共治9例,6例痊愈,2

例空洞未愈,1例因病重死亡。

[矿物药浅说.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1:

268-]

8.复方雄黄乌梅汤治疗血吸虫病:

药用乌梅30g,黄连

12g,柴胡15g,白芍、川栋子、大黄各13g,党参lOg,干姜

8。

5g,黄柏、附子、细辛、桂枝、雄黄(另包)各5g,当归、

花椒各3g。

水煎分4次服,每日2次,2日工剂,雄黄不入煎,

分4次随汤送服;另炼蜜丸,每丸重9g,每次工丸,每132次。

[浙江中医杂志,1984,

(1):

153

9.雄黄一两,郁金一钱,巴豆去油十四粒。

研细,醋熏面

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至五丸,小儿酌量,温开水送下。

急性咽喉肿痛,喉痛及极危之症,名雄黄解毒丸。

[医宗金鉴]

10.雄黄、苎苏二味为末,取腊月猪脂熔,以槐枝绵裹头四

五枚,点药烙之。

名小儿疳虫蚀齿方。

险匮要略]

11.雄黄、珍珠粉各半两,麝香、牛黄各一钱,巴豆二十枚

(去皮心,压去油)。

为末,人枣仁,炼蜜为丸,粟米大,每服三

丸,薄荷煎汤送下。

治d,JI,中恶,心痛,名雄黄丸。

[太平圣惠方]

12.煅牡蛎四钱,雄黄二钱。

为细末,蜜水调浓,重汤炖

温,涂患指,日五六次。

治天蛇毒初起,闷肿无头,色红,痛如

火燎,名雄黄牡蛎散。

[医宗金鉴]13.雄黄、硼砂各三钱,苦参、川椒、百部各五钱。

水煎,

外洗患处。

治疥疮,外阴瘙痒;近代也用于念珠菌病,名雄黄洗

剂。

[中山医学院.皮肤病学]

赤小豆当归散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赤小豆30g当归15g

上2味为散,每服3—6g,温开水送下,日3次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