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高音换声区训练之探微.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54865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男高音换声区训练之探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男高音换声区训练之探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男高音换声区训练之探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男高音换声区训练之探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男高音换声区训练之探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男高音换声区训练之探微.docx

《男高音换声区训练之探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男高音换声区训练之探微.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男高音换声区训练之探微.docx

男高音换声区训练之探微

引言

在声乐训练中,我们自身追求的是统一的声区状态。

笔者通过多年的学习声乐经验,发现声区的协和统一和换声区训练这一难题已困扰了诸多声乐教师和学生。

特别是男高音在进行换声训练的时候,常常会出现高音上不去,或者唱到一定的音高,脖子就会变紧,发出的声音完全就是挤出来的,十分刺耳,而且如果这样唱下去嗓子就会容易变哑。

尤其是声乐初学者,在换声区过度到高声区的时候真声突然变成了假声,从而造成声区的不协和统一,这些都是因为不懂得科学的换声区的换声方法而造成的.如果我们能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换声区的转换,就能达到声区的统一。

1.男高音换声区之界定

1.1男高音声区分类

在歌唱领域内,把声音进行系统的区域划分叫做声区。

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一般都会把声区分为三个声区,即自然声区、换声区和高声区。

从传统的意义上来看,“声区”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

早在1814年,欧洲著名声乐教师M·加西亚(1805—1906)在做嗓音声区定义中就已经注意到“声区”。

他认为“声区是由一种发声机能产生的一系列同质的音”。

[1]提出了将人的声区分为胸声和头声两个声区,后来,随着对声乐更深的认识和经验,他又在原有的声乐基础上加了一个声区——即混声区。

这一说法通过声乐界比较长时间的实践检验,所以至今除了一些少数的声乐家不认同,其余大多数人都已经认同这一观点。

自然声区就是我们平常说话所用的声区,而换声区最难理解,它主要是真声和假声混合而成的,高声区相对于其它两个声区而言音高比较高,一般是由假声

或者真假混合组成的。

如果我们想要获得一个统一的声区,那么我们一定要掌握好科学合理的换声区唱法,从而才能获得宽广的音域和流畅舒服的声音。

1.2换声区的定义

换声区是每个歌唱者在面临腔体统一之前所要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它是自然声区进入高声区的一个过度声区,声音由原来的收放自如而变得吃力起来,甚至出现了挤、卡、喊的现象,还有的没有气息的支持。

从生理特性方面来看,当歌者在练声时达到一定的音高,声带的闭合就会变得困难,声带就会出现拉扯从而影响气息的正常流动,歌者的嗓子会变得用不上力,连声音都会变散,甚至出现岔音,而这种由某一声区的边音转入相邻声区的边音,叫做换声区。

[2]不同嗓音类型的声音,它的换声区也是不同的,而男高音的换声区是在E2区域内。

1.3换声点的定义

在我们平常的声乐训练中,从低音到高音或者从高音到低音进行演唱的时候,音域就会扩张,在唱到一定的音高的时候声音就会变的尖细,喉头也会上提,就像遇到一个“坎儿”在那里堵着,十分难受,而且经常会容易唱破。

这个所谓的“坎儿”被称为换声点。

2.男高音换声区的训练

男高音在换声训练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歌者必须要有科学的练声方法和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顺利的完成换声区训练,在换声区训练之前,我们一定要做好换声过渡的准备工作,才能为我们能顺利完成换声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2.1心理准备

声乐学习者在平常的换声训练中,有许多能影响演唱者心理的因素,比如个人的生理条件,所处的地理环境等。

如果演唱者总是背负这样的心理包袱,那么就会对歌唱有种恐惧感,从而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笔者认为想要学好声乐,就应该摒弃这一心理包袱,轻装上阵,歌唱者在声乐训练中应当端正好自己的心态,以平常心的态度对待这些问题。

笔者还发现诸多初学者刚开始出现心浮气躁的现象,大多数都是由于难以解决换声区所出现的问题,不能以良好的心态对待这一

问题,导致越学越糟,出现很多毛病,所以,初学者应当端正好自己的心态,认识这一难点,是每个声乐学习者都会遇到的,并且通过认真的学习,科学的训练,一定能解决好演唱心态问题。

2.2生理准备

2.2.1适度的气息支持

笔者认为良好的呼吸状态对我们练声或者歌唱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在我们歌唱时,需要呼吸,发声和共鸣有机的统一结合,可以这样说没有呼吸就没有发声和共鸣,呼吸是基础,尤其是在换声区训练中,呼吸就更显得重要了,如果呼吸不好的话,在过度到高声区的时候没有呼吸的支持,就会发出喊叫的声音。

声乐大师沈湘曾说过: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声的动力。

”[3]帕瓦洛蒂也说过:

“掌握不好呼吸,就没法唱出好听的声音,甚至会毁坏嗓子"。

[4]这些至理名言告诉我们呼吸对于我们歌唱发声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用错误的呼吸方法去歌唱,那么发出的声音肯定是硬挤压出来的,这样的声音对于我们声乐学习者来说实在是难等大雅之堂。

因此“在气息支持下歌唱"是歌唱发声中的首要原则。

在进行换声区训练的时候,由于音高突然变高而声带逐渐变的短而薄,气息对声带的支持变小,而气息量也必然越来越少,随即气息的压缩力要越来越强,不能随着音高的变化而波动,而且起音和收音的力量都必须要获得气息的支持,以做到声音不挤不漏。

想要顺利过度到高声区起音非常重要,良好的呼吸带动良好的起音,才能获得优美的音质,而音量也就就会随之而来,这些说明了良好的呼吸对于歌唱发声有着重要的意义。

2.2.2歌唱器官和腔体空间的调节

我们如果想要进行歌唱器官和腔体空间的调节,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声带和周边发声器官的构造。

下面笔者介绍对我们歌唱比较重要的三种软骨组织:

第一个是环形软骨,它的形状有点类似戒指,前细厚宽,在气管的上部;第二种叫作甲状软骨,它在环形软骨的上方,离得较近,它的形状有点类似盾甲,前合后开;而在环形软骨的两侧上缘,有两块形状类似勺子的软骨,我们称它为构状软骨。

(见图1—1)

图1—1喉部软骨的背面(左)与侧面(右)分布图

如果我们能了解这些软骨,它会对我们发声训练有很大的帮助,笔者针对我们的发声器官和腔体调节有三点小建议:

张开嘴巴,上下牙齿分开,舌头放平,下巴放松向里收,口型呈圆翘状,以便于吐字的时候歌唱器官不能影响喉头的稳定。

喉头要稳定保持不变。

口、咽、喉等腔体空间应该积极调配,以保证腔体的充分扩张,加强软腭承前启后的推动作用,保证声道的畅通。

用横膈膜的力量推出气息,想着声音以及音高质量和它的位置,想着位置的同时必须气息要畅通,口腔打开良好,使整个身体像一个通畅的管道。

2.3发声练习

一个适合的练习曲对我们平常的发声练习特别有帮助,特别是针对换声区的练习,曲子更应该简单易唱,这样会有助于我们思想集中练习。

练声曲五度音域五度音程跳进练习,如谱例:

aa(o)o

打开喉咙,推舌根,在咽腔里形成一个大的空间,发出一个集中而饱满的a母音,从F2开始a母音变圆,a变o总之,从换声点F2到高音A2,一个音一个感觉,腔体是靠母音的变换去调节。

从中低声曲一直到A2要有胸腔共鸣,唱到B2以后要甩掉胸腔,这样可获得一个轻松的"C3"。

在练习的过程中要不断的磨合,要经过一个长时间的练习,唱出的高音让别人听起就是一个方法、一个感觉。

八度音程跳进连接练习,如谱例:

这首练习曲是针对于混声练习的,我们都知道要想唱好换声区必须要不露换声痕迹,那么怎样才能使声音过渡不流痕迹呢?

就是要做好混声的练习,本曲音域跨度比较大,更容易形成混声,并且唱到高音的时候a母音里面要带有一点o母音,这样会使声音更容易关闭进入掩盖状态,对男高音训练高音特别有帮助。

2.4声乐作品的选择

我们在选择声乐作品的时候要与练声曲有关联,所以我们要尽量选择一些带有母音比较多的歌曲来进行演唱。

2.4.1多母音歌词的歌曲

首先可以从作品歌词上来选择,应选择含a、o和u母音多一些的歌曲。

实践证明意大利歌曲已被整个声乐界广泛采用作为声乐学习的基本功训练教材,尤其是古典艺术歌曲更是音乐院校的声乐学生必唱歌曲作品,连发声练习都是选择意大利语言中的五个母音(a、e、i、o、u)。

理由在于意大利语言有清晰的母音、明朗的音色和饱满的音响,它的发音比较单纯,拼音规律简单、明了,语音变化不多,因此容易学习、便于掌握。

另一方面,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音域不宽,一般在C1到小字二组G2;旋律优美好听,曲调简单易唱。

例如意大利歌曲《Amarilli》:

A-ma-ril-li,miabel-la,noncredi,odelmiocordol--cede-sì-o,d'es-sertu......l'amormi--o?

Cre-di-lopur.eseti-mort'as-sa-le,du-bi-tarnontiva-le.A-primi_ilpet-toevedraiscritto_inco--re:

A-ma-ril--li,A-maril--li,A-ma--ril-liè_ilmio_a-mo--re.Cre-di-lopur.eseti-mort'as-sa-le,du-bi-tarnontiva-le.A-primi_ilpet-toevedraiscritto_inco--re:

Ama-ril--li,Ama--ril--li,Ama-ril-liè_ilmio_a-mo--re,A-ma--ril--li...è_ilmio_a-mo------re.

从整首歌词来看,a、o、u母音含量较多;练习此曲能进一步巩固母音变形和母音连接。

再如由刘大白作词,赵元任作曲的中国艺术歌曲《卖布谣》,歌词: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卖布买米,有饭落肚。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

小弟弟裤破,没布补裤。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

是谁买布?

前村财主。

土布粗,洋布细。

洋布便宜,财主欢喜。

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

”从这首歌词看,a、o、u母音占整首歌词一大半。

从曲调看,原调为降E调,以中声区为主,过渡声区音不多,旋律以三度音程为主,级进音为辅,曲调简单易唱,比较适合训练a与。

母音连接。

可从歌曲作品旋律上进行选择,看过渡声区音的含量的多少选择歌曲进行有目的的训练过渡声区。

2.4.2.男高音换声区训练适合的歌曲

举例如舒伯特的《小夜曲》,此曲原调是F调。

谱例如下:

此曲旋律优美舒缓,曲风浪漫,温柔抒情,便于学唱。

歌曲里面三连音比较多,所以在节奏的把握上要求我们一定要把三连音唱的均匀。

它的音域跨度比较大,特别是在第二句从A1直接过渡到F2,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呼吸积极,喉咙打开,脖子要放松,如果心里害怕或者稍微一紧张就会唱破或者发出喊叫的声音,然后在第二段副歌部分,高音比较多,主要以过渡声区为主,中声区为辅,在演唱这段的时候比较有一定的难度,它大部分音都是在过渡声区里徘徊,如果我们没有掌握一个良好的换声区方法的话,就很难去完成这首歌曲。

从男高音角度来看,这是一首对训练换声区比较有帮助的一首上乘作品,它可以帮助男高音加强巩固过渡声区。

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一个科学合理的换声区方法上,下面笔者将介绍有关男高音换声区训练的几种方法。

2.5男高音换声训练的方法

关于男高音换声训练的方法有很多,大部分与流派唱法、艺术风格和歌唱技术规范密切相关。

笔者整理和总结出以下三种方法,希望能为大家带来帮助。

2.5.1半声唱法

男高音在平常的歌唱中都会有犯一个通病,那就是一唱到高音就会把声音放的又响又大,最后导致气息不支撑,喉头上提,声音变的非常暗淡、干涩,甚至有时候还会发出喊叫的声音。

殊不知唱高音不是靠音量,而是靠气息支持自然获得的。

我们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进行半声训练。

用一半的、适中的音量来演唱作品的一种技巧称为半声。

半声唱法具有亲切和富于共鸣的音质,这种唱法的基础是明显的“u”音喉头位置。

运用半声唱法来训练过渡声区,可以使喉部肌肉得到很好的放松,使声乐初学者认识到音量的增加是与气息的支撑相关的,而不是靠喉部的力量。

早在17世纪开始,西方的声乐研究者就很重视在过度声区中音与音进行渐强、渐弱的训练,如果歌者能在过度声区音上抑扬自如的进行演唱,那么进入高声区就会变得特别简单。

那么应该怎样进行半声训练呢?

首先需要更多气息的支持,但是演唱的时候音量要比平常小一半,每个人在感觉上都会稍微不同,但基本上是一致的,声音进入头腔,从而产生共鸣获得高位置,音色、音量、音域也就会自然而然的得到拓展。

在基本上能掌握之后,就可以压缩气流,加大气压,从而使音量变大,当然气息要稳定均匀,用声要轻巧,这样就可以充分的放松喉部肌肉,较好的去完成过渡换声区。

 

2.5.2母音转换法

美声唱法解决“换声区”矛盾时,常运用称之为“母音变换”的技法,特别是男高音从中声区转入过渡声区的时候,通常都会用o和u母音来进行换声区训练。

因为在换声训练中,母音的转换和咬字的动作会随着音高的变化而受到破坏,那么声音就会变得不顺畅,音色也会受到影响变得不协和起来。

所以我们在演唱技术上一定要把母音和辅音部的位置弄清楚,才能使母音演唱一致,从而达到声区的统一。

我们要在口腔的深处形成良好的母音部位,而嘴的前半部要形成辅音的发声部位,形成一个由o、u母音为一体的共鸣管道,这样可以更大限度的解决嘴的前半部,更有助于使母音演唱一致从而达到上下声区的统一,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些,那无论要求如何的咬字动作,都不会使声音在咬字的时候产生裂痕,嘴也不会成为我们的阻碍。

笔者认为在训练中声区的时候,应该多用a母音带其它的母音,因为发a母音时的口型和位置比较有利于发中声区,而到了过渡声区的时候,一定要带有o、u母音,因为在发o、u母音的时候,口腔里面的肌肉的力量是向下的,这两个母音还会使声音更容易竖起来,而且音色相对来说也比较暗,练习比较暗淡的母音,对喉头下压和声音的位置有很大的帮助。

针对每个人不同的嗓音,我们要练习不同的母音,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得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只有把母音连接转换好,才能使声音不露痕迹,从而平稳的渡过换声区。

2.5.3假声拓展法

在我们的歌唱音域内,每个人真声和假声的比例是不同的,我们常说换声是真声到假声,或者假声到真声是错误的,其实事实并非如此,而是不同的声区是以真实为主还是假声为主相互主导而已,事实上,真声和假声的差异在于是甲杓肌还是环甲肌控制声带发声的。

因为这两种不同的发音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

发音时两声带靠拢的情况是不同的,声带前后靠拢发出的是真声,而声带中间部分不靠拢是假声。

喉部肌肉力量使用的不同,同样的音高,发假声时声带比较放松,而发真声时则比较紧。

许多男高音唱不好换声区都是在心理上很难认同假声,如果经常进行真假声的转换,会锻炼自己的声带轻机能。

刚开始进行假声拓展的时候,音量会有点小,而且音色比较像女声,会有点小不适应,但如果真正练熟之后,会对克服换声这一问题有良好的效果,而且还能训练高音,自信心也会得到提升,假以时日天天交替训练的话,会稳固自己的换声技术并十分有助于换声区的训练和完善。

3.男高音换声区训练的意义

我们训练换声区的最终目的是消除声音差异,达到声区统一,而不是一味的去在理论上研究不同声区的客观存在,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清楚,下面笔者就男高音进行换声区训练带给我们的意义从心理、生理和歌唱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3.1在心理上的意义

笔者认为男高音在换声的时候主要是害怕高音,当过渡声区到高声区的时候就会习惯的对高音有一种恐惧感,造成心理障碍,对学习声乐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如果我们掌握了良好的换声方法,不露痕迹的过渡换声区,对高音的恐惧感就会慢慢的消失,当然这当中还需要我们有一个良好的高音心理。

除此之外,歌者心中要对高音有一个正确的预感和充分的准备,并时刻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这是我们歌者的意念,是通过多年的发声训练和丰富的舞台经验逐步积累起来的,是任何其它事物所不能替代的,当然这需要建立在我们完成换声区训练的基础上的。

3.2在生理上的意义

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不要过分的去追求音高或哪一部分的表现,要注意整体配合和音高比例,以免会出现力不从心或者声嘶力竭的不良现象。

笔者认为可以把我们的身体比作一把小提琴,我们的声带是琴弦,气息是琴弓,共鸣是琴箱,三者缺一不可,琴弓带动琴弦从琴箱里面发出声音就像气息、声带和共鸣的关系,它们三个是一个完全的整体。

我们顺利完成换声区训练后,自己的腔体和声带都会得到锻炼,从而音域扩大,音色转换优美,对消除换声痕迹和磨平换声点很有帮助,使声区更容易达到协和统一。

3.3在歌唱中的意义

掌握良好的换声技术,不仅直接影响嗓音的声音品质,影响歌唱音域的拓展。

影响高音发声能力影响歌曲演唱的艺术质量,而且还会对嗓音生理的健康产生直接制约,进而影响歌唱者的演唱生命。

然而,人们在初学换声时,却往往会觉得声音不自然,嗓音变暗、变闷了等,感觉到换声以后的声音与中、低声区的声音不一样、不统一了。

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正是由于这样的不统一、不自然,才能使整个声区在将来达到统一自然。

声区统一是需要教师和学生的良好配合.需要持之以恒的艰苦细致的磨练。

声区统一的真正难题是消除换声痕迹和磨平换声点。

也就是消除因嗓音机能转换出现的音色变化和声音“裂隙”现象。

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无论换声水平好与坏。

人们都会在换声时留下一些痕迹。

实际上,即便是真正的大歌唱家,也难免会在嗓音切换的瞬间留有相应的痕迹。

问题是这样的痕迹是否真正破坏了嗓音过渡的协调与平衡,是否造成了声音的突变和音色的脱节。

另一方面.任何已知的换声技术都难免会烙下演唱者的个性、学派、师承等不同印记。

关于这一点,在我们欣赏卡鲁索、吉利、毕约林、帕瓦罗蒂等大师的演唱时.只要认真细致地观察,都能从他们的歌唱状态中发现他们的换声痕迹。

尽管他们的换声技术已经相当熟练了,但是在当今世界歌坛上,达到声情并茂的男高音歌唱家可谓寥寥无几。

因为除了天赋生理条件、音乐才能外,后天的专业训练不能另人满意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总之学会换声区的转换即换声的技术对声乐学习者的嗓音及完成作品的统一、完整性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总结

我们男高音进行换声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歌唱收放自如,使声音和谐优美不流一点换声痕迹,从而达到声区的统一。

总之,在声乐训练中,男高音换声区过渡的技巧是比较困难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先天条件,掌握好科学的换声方法,经常进行过渡声区的训练,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就能顺应歌唱换声的自然法则,更加规范的演唱,让己的声音浑厚结实且富有穿透力,使自己成为真正的“男高音”,最后祝愿天下所有的“男高音”不再成为“难高音”。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北京:

中国人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565.

[2]彭沛:

换声区的训练方法[J].学术期刊,艺海2010:

12.

[3]邹本初:

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人民音乐出版社,沈2010:

57.

[4]田玉斌:

谈美声歌唱艺术[J].中国音乐家协会杂志社出版,1999:

43.

[5]邹长海:

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8.

[6]吕晓红:

声音训练中如何使“换声点”过渡自然[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7:

3.

[7]符江南:

浅谈声乐教学中的“换声区训练”[J].琼州学院学报,2010,17:

1.

[8]赵晓松:

对声乐训练中声区概念的再认识[J].吉林艺术学院,2007,0501.

[9]田发兴:

论男高音声音训练过程中三要素问题的解决[J].湖南师范大学,2009,0401.

[10]王军:

《男高音换声问题探要》,齐鲁艺苑,2009:

1.

图1-1:

田发兴:

论男高音声音训练过程中三要素问题的解决[J].湖南师范大学,2009,04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