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科学教案.docx
《三下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下科学教案.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下科学教案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课程预定进度表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教者:
朱玉虎
科目
科学
教学班级
三年级
教科书名称及册数
义务教育教育部审定(2019)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一年级下册
上课时间
3.1
每周节数
2节
总授课节数
28节
考试次数
2
周次
时间起讫
预定进度
课时数
实际进度
出入原因
备注
一
3.1-3.5
1.1运动和位置
1.2各种各样的运动
2
2
二
3.8-3.12
1.3直线曲线运动
1.4物体在斜面运动
2
4
三
3.15-3.19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2
6
四
3.22-3.26
1.6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2
8
五
3.29-4.2
1.7我们的过山车
1.8测试过山车
2
10
六
4.5-4.9
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2
12
清明放假
七
4.12-4.16
2.3蚕长大了
2.4蚕变了新模样了
2
14
八
4.19-4.23
2.5茧中钻出了蚕蛾
2.6蚕的一生
2
16
九
4.26-4.30
期中复习
十
5.3-5.7
期中考试
劳动节休
十一
5.10-5.14
2.7动物的繁殖
2.8动物的一生
2
18
十二
5.17-5.21
3.1仰望天空
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2
20
十三
5.24-5.28
3.3影子的秘密
3.4月相变化的规律
2
22
十四
5.31-6.4
3.5月球--地球的卫星
3.6地球的形状
2
24
庆六一
十五
6.7-6.11
3.7地球--水的星球
2
26
十六
6.14-6.18
3.8太阳、月球和地球
2
28
端午节
十七
6.21-6.25
期末复习
机动1
十八
6.28-7.2
期末复习
十九
7.5-7.9
学期考试
二十
7.12-7.16
工作总结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授课计划
总的教学目的
教育
教养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给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
学生学习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条件。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并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在教学的全进程中。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
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创设科学探究的情景,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充分利用课程和校本资源,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将科学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充分运用教具、现代媒体、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磁铁的不同形状,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和镍,结够隔空隔物吸铁,知道磁力可以传递。
2.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明白两极的吸力最大,知道磁铁能够指示南北,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3.引导学生通过做一个指南针的活动,进一步了解指南针的有关知识,体会学习磁铁的磁化现象及磁铁指示南北的特性。
4.引导学生了解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快捷,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科学、运用科学的兴趣。
5.引导学生能够从外部观察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的身体的基本结构,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己身体内部的情况。
6.知道通过感觉器官能够获取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特征,用比较的方法识别不同的事物,认识到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观察到具体的事物,并以此区分事实与想象。
7.了解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事物和作出反应。
8.通过比较测量,引导学生知道白已身体在生长变化,从而能够关注白己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
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概述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
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习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
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
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二、本册教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一)科学知识
1.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3.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温度与物体的热量变化有关;水有三种状态,三态之间的变化与热量有关;三态变化,使水在自然界循环运动。
4.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联系的。
(二)科学探究
1.种植培养动植物,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和测量,根据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或新的变化,用适当的方式对观察的现象进行记录,并用适当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描述所发生的变化,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认识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
2.观察温度计的结构,会使用温度计,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及其温度的变化,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释)----分析、检验假设-----寻找新的证据-----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化进行验证,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整理和概括。
3.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和倾听、贡献和分享方法,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用实验获得的证据思维加工得出结论,想办法解决简单的磁铁问题,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制作磁针,合理设计制作指南针。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2.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3.认真、细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4.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在探究中学习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一、教材、学生情况分析
本单元将立足于引领学生认识植物整个生命过程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变化,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现象。
组织学生亲自种植植物,在学生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关注植物生长过程所发生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思考,研究根、茎、叶在植物生长变化过程中的作用。
初步认识到植物的生长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各个器官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植物在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是为了满足植物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同时希望学生在种植、管理植物的过程中,在经历了单元设计的一系列活动之后,能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单元共7课,是以风仙花生长发育的顺序为脉络组织教学内容的。
从孕育生命的种子开始,到播种、种子长出根、子叶出土变成幼苗、植物长高长大,最后植物开花结果、长出新的种子。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
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2.一粒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长成一棵植物,这棵植物又能结出许多种子,植物的物种就是这样不断繁衍的。
3.植物的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与它们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相适应。
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6.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7.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8.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
花谢后结果,果实是由花发育来的。
9.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10.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过程与方法:
1.种植和培育植物。
2.使用放大镜。
3.比较准确地测量植物植株的高度变化。
4.依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
5.以已有经验或观察的现象为依据进行预测。
6.用适宜的方式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
7.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发现产生的新变化。
8.通过记录和比较描述植物所发生的变化。
9.用统计图表、列表、画图等适宜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
10.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
2.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
3.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
1.学生们能种植和培育植物。
2.通过种植和培养凤仙花,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了解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
3.知道植物器官的独特结构与生长过程中的功能相适应,了解植物生长需要的生长环境。
四、教学难点
1.比较准确地测量植物植株的高度变化。
2.依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
3.以已有经验或观察的现象为依据进行预测。
4.用统计图表、列表、画图等适宜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
五、教学方法:
指导种植、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六、课时分配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1课时
2.种植我们的植物…………………………………1课时
3.我们先看到了根…………………………………1课时
4.种子变成了幼苗…………………………………1课时
5.茎越长越高………………………………………1课时
6.开花了,结果了…………………………………1课时
7.我们的大丰收……………………………………1课时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学课题
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课时
1课时
主备教师
朱玉虎
使用教师
朱玉虎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
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
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法学法
探究观察、合作讨论
课前准备
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和方法
动态修改部分
一、听听说说
1.师:
小猫是谁生下来的?
小鸡是怎么来的呢?
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
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
(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
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
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
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
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
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
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
1.师:
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
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
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
3.生:
说说自己的想法?
4.师:
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
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
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
7.生:
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
关注学生的汇报)
8.师:
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
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呢?
9.师:
要知道种子的里面有什么,该怎么办?
10.生:
先预测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再掰开种子看一看。
11.生:
继续观察植物的种子。
观察后汇报。
12.师:
(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四、做好准备
1.师:
本学期,让我们种植凤仙花,观察它的生长变化过程。
2.师:
①准备凤仙花的种子。
②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③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反思
教学课题
1.2种植我们的植物
教学课时
1课时
主备教师
朱玉虎
使用教师
朱玉虎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学习掌握播种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的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意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播种的方法。
教学难点
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教法学法
探究观察、合作讨论
课前准备
小铲、花盆、泥土、凤仙花种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纸等。
教学过程和方法
动态修改部分
一、学习播种方法
1.师: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
今天,我们来种植凤仙花。
怎样种植凤仙花呢?
2.师:
请大家看P4页中的“播种方法”。
3.生:
阅读P4页中的“播种方法”。
4.师:
指一名学生说说播种的方法。
5.师:
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二、关注种子变化
1.师:
播种了凤仙花以后做什么?
2.生:
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
播种了凤仙花以后,我们要关注凤仙花种子的变化。
请大家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4.生:
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5.师:
注意观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种子生长变化情况;注意观察花盆中的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三、记录生长日记
1.师:
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
要随时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
每周要测量一次凤仙花的植株高度、观察凤仙花叶的形状和数量。
2.师:
把你测量和观察的数据填写在P5页中表格中。
3.师:
期末,每个学生要写一篇“凤仙花生长变化的日记”。
四、实地指导播种
1.师:
实地指导学生在花盆里种植凤仙花;在玻璃杯里种植凤仙花。
2.师:
督促学生养成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的好习惯。
期末,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做得好的学生进行奖励。
板书设计
2.种植我们的植物
记住播种方法:
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关注种子生长:
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根向什么方向生长。
教学反思
教学课题
1.3我们先看到了根
教学课时
1课时
主备教师
朱玉虎
使用教师
朱玉虎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过程与方法:
用适宜的方法记录、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有依据的预测;用观察、实验的方法验证推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
教学重点
观察植物根的生长变化;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学难点
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法学法
探究观察、合作讨论
课前准备
前一周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试管、水、食用油、一颗有根有叶的小植物。
教学过程和方法
动态修改部分
一、(导入活动)问题导入
1.师:
一棵大树,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是很困难的;一株小草,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容易吗?
2.生:
思考后回答。
3.师: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植物的根来。
(出示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我们种植的四季豆,你先看到了什么?
4.师:
揭示并板书课题:
我们先看到了根
二、(观察活动)观察植物根的生长
1.师:
我们种下的四季豆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请你们认真地观察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
2.生:
学生观察自己在前几天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
3.师:
刚才,你们认真观察了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有什么发现呢?
4.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5.师:
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三、(研究活动)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1.师:
我们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往哪里浇?
为什么大部分都浇到土壤上?
2.生:
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
植物的根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
下面,我们来研究植物根的作用。
4.师:
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能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生:
讨论后回答。
(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6.师:
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看植物的根还有什么作用?
实验步骤如下:
参看P8页书上的内容,教师边讲边操作。
①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②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③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试管口塞一些棉花,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去,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④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7.师:
过几天,试管中的水量变化说明了什么?
8.师:
(总结)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板书设计
3.我们先看到了根
固定植物
植物根的作用
吸收水分
教学反思
教学课题
1.4种子变成了幼苗
教学课时
1课时
主备教师
朱玉虎
使用教师
朱玉虎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的叶在茎上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过程与方法: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科学研究是艰辛的过程;激发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事研究科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交流种子发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凤仙花幼苗的特征,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教学难点
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教法学法
探究观察、合作讨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刚出土的凤仙花照片、植物叶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多媒体课件)、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记录单。
教学过程和方法
动态修改部分
一、出土后幼苗的变化
活动导入:
1.师:
我们种植的凤仙花已经变成了幼苗,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重点交流一下前一段时间凤仙花幼苗生长变化情况。
2.生:
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
活动指导:
1.师:
全面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及时进行反馈,引领学生在以后的时间里坚持进行观察。
2.师:
组织学生交流。
(鼓励学生说出新发现、新问题)
3.师:
指导学生观察实物凤仙花。
4.师:
指导学生测量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叶的分布情况。
二、我们的思考
1.师:
提出问题:
为什么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植物的叶子和幼小植物的茎为什么大部分是绿色的?
听说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植物生长需要的食物是不是来自绿色的叶呢?
植物的叶子还有什么作用?
2.生:
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回答老师的问题。
三、叶为植物提供“食物”
1.师: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2.生:
讨论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
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
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
4.师:
(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学习科学书P11页上内容。
5.师:
板书:
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6.师:
(总结)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养料,还为我们人类和动物制造养料和氧气。
板书设计
4.种子变成了幼苗
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教学课题
1.5茎越长越高
教学课时
1课时
主备教师
朱玉虎
使用教师
朱玉虎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不同;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运用统计图表整理观察记录的结果;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统计图分析植物茎生长的规律;有依据地对植物茎的作用进行猜测;设计实验,研究植物茎的作用;用适宜的方式描述实验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
教学难点
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
教法学法
探究观察、合作讨论
课前准备
生长四周的凤仙花、植物光合作用的课件。
教学过程和方法
动态修改部分
一、整理有关茎的观察记录
1.师:
(活动引入)我们已经知道:
植物的根能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先来看一看,在凤仙花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茎发生了哪些变化。
2.师:
(活动指导)①带领学生整理幼芽出土以来,有关茎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
重点整理幼芽出土以后一周,凤仙花茎的颜色、硬度和高度。
②利用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变化的数据,画出凤仙花植株高度变化统计图(学生在教P12页上画)。
学生画好后,教师讲述柱状统计图。
柱状统计图是科学研究中处理数据常用的方法。
③指导学生分析柱状统计图,引领学生根据柱状统计图预测未来几周的时间里凤仙花植株高度将如何变化?
二、植物茎的作用
1.师:
(活动因入)植物的茎总是把根和叶连在一起,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
茎内是什么样的,能承担这样一些功能呢?
将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2.师:
(活动指导)①引导学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