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病肛裂诊疗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51441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肛裂病肛裂诊疗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肛裂病肛裂诊疗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肛裂病肛裂诊疗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肛裂病肛裂诊疗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肛裂病肛裂诊疗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肛裂病肛裂诊疗方案.docx

《肛裂病肛裂诊疗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肛裂病肛裂诊疗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肛裂病肛裂诊疗方案.docx

肛裂病肛裂诊疗方案

2011年重点优势病种

裂肛(肛裂)优化诊疗方案

肛裂是指肛管的皮肤全层纵行裂开,并形成慢性溃疡的炎症性疾病。

以肛门周期性疼痛、便血、便秘为主要临床症状,其发病率仅次于痔疮。

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是肛管处剧痛的常见原因。

好发于肛门齿线下前后正中(截石位6点和12点),侧方极少见。

男性多发于后正中(6点)位,女性多发于前正中线(12点)位。

中医经典文献中无肛裂病名记载,将肛裂归属于“痔”的范畴,肛裂中医又称“钩肠痔”、“裂肛”。

西医也叫肛裂。

病因病机:

过食辛辣、炙博之品,实热内生,热结肠腑或久病体弱,阴血亏虚,津液不足,肠失濡润,粪便秘结粗硬,排便努挣,擦破肛门皮肤,复染邪毒,长久不愈,形成慢性溃疡。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

钩肠痔、裂肛、肛裂

西医病名:

肛裂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OO1.7—94)。

(1)主要症状:

排便时疼痛明显,便后疼痛可加剧,常有便秘及少量便血。

好发于肛门前后正中部位。

(2)主要体征:

肛管皮肤浅表纵裂,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创面富于弹性,多见于初期肛裂。

有反复发作史,创缘不规则、增厚,弹性差,溃疡基底紫红色或有脓性分泌物,上端邻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下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多见于陈旧期肛裂。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诊断依据:

(1)症状:

肛裂的诊断要具备主要症状如肛门部疼痛、便血或伴有便秘。

①疼痛呈典型的周期性疼痛,排便时肛门疼痛,便后数分钟疼痛可缓解(减轻或消失),称疼痛间歇期,随后又因括约肌痉挛而再次发生剧烈疼痛,可达数小时后缓解。

每次排便时这一疼痛过程称周期性疼痛。

疼痛特点为,疼痛发生与排便有直接关系,可放射至骶尾部,大便干结时更甚,典型疼痛者,便时痛轻,便后痛重,先轻后重,中有间歇,呈一特殊的疼痛周期。

②便血时有时无,一般量不多,表现为手纸染血或便后滴血,色鲜红。

③瘙痒,由于肛裂溃疡的分泌物或因并发的肛窦炎、肛乳头炎等所产生的分泌物刺激所致。

④便秘既是肛裂的病因之一,肛裂反过来又可引起便秘,因排便时剧烈疼痛,患者常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人为地控制排便,致使大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份吸收过多而更加干燥,排便愈困难,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体征:

肛裂检查取适宜体位以视诊为主,检查者用双手拇指将肛缘皮肤轻轻向两侧分开,可见肛管皮肤梭形裂开、溃疡(潜行瘘道),如用探针轻触溃疡面,可引起明显疼痛。

陈旧性肛裂溃疡面颜色灰白,底深、边缘增厚,下端可形成裂痔(哨兵痔)与溃疡上端肥大的肛乳头合称肛裂三联征,指诊可发现肛门紧缩。

3.鉴别诊断

 

(1)肛门皲裂:

多由肛门瘙痒症、肛门湿疹、皮炎等继发引起,肛门周围皮肤皮革化后易发生皲裂,裂口为多发,发生于肛管的任何位置,一般较表浅仅见于皮下,裂口短,不到肛管,疼痛轻,出血少,瘙痒症状明显。

排便时虽有疼痛,但没有持续性痉挛性剧痛,可有手纸带血,局部常可见到丘疹、角质化和增生等皮肤病变,无溃疡、裂痔和肛乳头肥大等并发症。

冬春季加重,夏季较轻。

(2)肛管损伤:

常见于肛门粗暴检查或外伤史,粪便过于干燥,损伤肛管。

其特点是新鲜表浅撕裂,色鲜红,有出血,可发生在肛管任何部位,以后正中多见,一般均可自愈。

(3)肛门部下疳:

不洁性行为可引起肛门部皮肤溃疡称为“下疳”。

下疳有硬性下疳和软性下疳两种。

硬性下疳为梅毒性溃疡。

位于肛门侧面。

溃疡边缘硬韧突出,呈杨梅色,底灰白色,有时化脓,有少许脓性分泌物。

触诊不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梅毒血清试验为阳性。

软性下疳为一独立的性病。

溃疡梭形,柔软,边缘锐利,脓性分泌物较多,溃疡疼痛较著,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4)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所致裂口一般较浅,多见于肛门两侧,常并发肛门周围炎、肛瘘和内痔。

以脓血便、腹泻、里急后重和左下腹疼痛为主要症状。

(5)肛管结核性溃疡:

常有结核病史,疼痛不剧烈,溃疡多为多发性裂口,常位于肛管下段侧面,可发生在肛周任何部位。

特点是溃疡面可见干酪样坏死,出血量极少,溃疡的形状不规则或呈卵圆形,潜行性边缘,无裂痔形成。

溃疡底部不平呈污灰色苔膜,混有白色粘液脓性臭味分泌物。

辅助检查有助于鉴别,分泌物可培养出结核菌,组织活检可明确诊断。

(6)肛管上皮癌:

肛门边有边缘不整齐、表面凹凸不平,质硬的肿物或溃疡,并有奇臭味和持续疼痛,发展迅速,如肿瘤侵及括约肌,可见肛门松弛或失禁现象。

活检病理切片可见癌细胞有助鉴别。

(7)克隆恩氏病肛管溃疡:

溃疡可发生于肛门任何部位,其裂口疼痛较轻,可伴有皮赘、溃疡或瘘管。

病程较长,慢性难治。

其特点是溃疡形状不规则,底深、边缘潜行,有时两个裂口的潜行边缘相互沟通,上面的皮肤形成皮桥,裂口周围青紫色。

常与肛瘘并存伴有贫血、腹痛、腹泻、间歇热和体重减轻等克隆恩氏病的一系列特征。

(二)疾病分期

1.二期分类法

(1)急性期(早期肛裂):

病程短,裂创新鲜,色红,底浅,边缘整齐有弹性,创面无硬结,尚未形成慢性溃疡,无肥大乳头和裂痔,疼痛剧烈。

(2)慢性期(陈旧性肛裂):

病程长,反复发作,裂创底深,边缘不整或有脓性分泌物,上端邻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下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裂创底部栉膜变厚变硬,形成栉膜带。

裂口、栉膜带、赘皮性外痔(哨兵痔)、肛乳头肥大、单口内瘘、肛窦炎、肛乳头炎7种病理改变,为陈旧性肛裂的病理特征。

⒉三期分类法

一期即初期:

裂口较浅,创面新鲜,边缘整齐,柔软而有弹性,无赘皮外痔生长。

二期即中期:

创面大而深,侵入皮下组织,创缘隆起、充血、变硬而失去弹性,创面肉芽组织不新鲜。

三期即病变后期:

由于肛裂反复发作,长期不愈,溃疡边缘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基底部可有潜行窦道或瘘管,裂口上端同时存在肛窦炎、乳头肥大、粘膜增生变性,形成粘膜带。

下端有赘皮外痔生长(裂痔)。

⒊四期分类法

一期初发肛裂:

肛管皮肤仅有表浅性损伤,创口周围组织基本正常。

二期单纯肛裂:

肛管已形成溃疡性裂口且反复发作,无肥大乳头、裂痔及皮下瘘。

三期裂口:

呈陈旧性溃疡,并有肥大乳头及裂痔。

四期裂口:

呈陈旧性溃疡,并有肥大乳头、裂痔、皮下瘘和肛窦炎。

⒋五型分类法

(1)狭窄型肛裂:

肛门括约肌痉挛收缩引起肛管狭窄,症状以疼痛为主,并有肛窦炎。

(2)脱出型肛裂:

由内痔或混合痔、乳头肥大、直肠息肉、直肠粘膜脱垂等疾病发炎而引起肛裂,疼痛较轻,肛管无明显狭窄。

(3)混合型肛裂:

同时具备狭窄型和脱出型肛裂的特点。

(4)脆化型肛裂:

肛门周围因患有皮炎、湿疹等皮肤病,引起肛管皮肤革化脆弱,造成肛管上皮多发性表浅性裂伤。

(5)症候型肛裂:

因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肛管结核或其它肛管疾病引起的并发性肛管溃疡。

(三)症候诊断:

1血热肠燥证:

大便二、三日一行,质干硬,便时滴血或手纸染血,肛门疼痛,腹部胀满,溲黄。

裂口色红。

舌质偏红,苔黄燥,脉弦数。

2阴虚津亏证:

大便干燥,数日一行,便时疼痛,点滴下血,口干咽燥,五心烦热。

裂口深红。

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3气滞血瘀证:

肛门刺痛,便时便后尤甚。

肛门紧缩,裂口色紫暗。

舌质紫暗,脉弦或涩。

三、综合治疗方案

肛裂早期经硝矾洗剂熏洗坐浴,服用滑润剂或缓泻剂。

排便前溃疡局部涂以表面麻醉剂或用含麻醉剂的坐药等非手术疗法,有可能痊愈。

如肛裂久不愈合或短暂愈合后又反覆发作者需手术治疗。

肛裂的治疗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两种。

非手术保守疗法目的是促进裂口修复,减轻便秘等发病诱因,适用于急性期肛裂或拒绝手术者。

手术治疗是根治方法,特别适用于慢性期肛裂。

1一般治疗:

(1)饮食调摄:

合理饮食,多进含纤维食物,如蔬菜和水果等,忌嗜食辛辣煎炸之品,防饮酒过度,防止大便干燥,避免粗硬粪便擦伤肛门。

(2)起居调整:

生活规律,起居有时。

符合生理要求的排便时间是早晨起床或饭后。

晨起和饭后排便,可以不增加腹压,顺利地将粪便排出,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及时治疗便秘。

保持肛门清洁,可于便后及睡前温水坐浴,清洗肛门,以减少对肛门的刺激。

(3)治疗它病:

患有肛隐窝炎、肛门湿疹、皮炎者,应及时治疗,避免诱发肛裂。

积极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肛管上皮损伤,防止其继发感染,形成溃疡。

2中医辨证论治选择中药口服

内治法:

适应于各期肛裂。

根据不同的致病因素和病变轻重,可采用相应的内治方法。

单纯的内治法,仅适用于不愿意手术,而且便秘较重的病人,睡前口服通过中药口服达到缓解症状,减轻疼痛的目的,促进新鲜肛裂愈合。

适合门诊病人。

中药治疗上遵循"通则不痛"的原则,应采用润肠通便为主的药物,而对年老、产后或失血病人引起本病者在治疗上则当治实不忘补虚,应以养血益阴为主,佐以润肠通便。

(1)血热肠燥证:

治法:

清热泻火,增液润肠通便。

方药:

凉血地黄汤加减

(2)阴虚津亏证

治法:

凉血养血,养阴增液通便。

方药:

增液汤加减

(3)气滞血瘀证

治法:

行气活血,润肠通便。

方药:

方用秦艽苍术汤、止痛如神汤

3手术疗法:

适应症:

除没有括约肌痉挛的I期肛裂外,非手术疗法治疗无效的早期肛裂可考虑手术治疗,慢性陈旧性肛裂保守疗法难以根治主要靠手术治疗,根据肛裂的不同症状和病理改变,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包括扩肛法、肛裂切除术、内括约肌切断术适用于各期肛裂。

肛裂括约肌侧切术适用于各期肛裂。

注意事项

(1)伴有恶性肿瘤病人应以治疗肿瘤为主、避免遗误病情。

(2)妇女妊娠或临产期应慎重治疗。

(3)伴有严重肺结核或高血压、肝、肾疾病或血液病患者应慎重治疗。

(4)疼痛较重者,对症止痛治疗。

(5)有并发症者应积极治疗并发症。

(6)术后应积极治疗便秘,避免因便秘引起肛裂切口愈合欠佳或病情复发。

(7)应慎重治疗不能配合手术的精神病患者。

术前准备

(1)实验室和理化检查:

血、尿常规,血型、凝血、全肝功、血糖、心电图、胸部照片

(2)药物皮试

(3)肠道准备:

术前2小时温等渗盐水500-1000毫升灌肠或医嘱患者解净大便。

(4)肛周皮肤剃毛及清洁肛门。

术后处理

(1)术后每日或在每次排便后,要用硝矾洗剂或温盐水熏洗坐浴1--2次。

(2)创面每日换药1—2次。

(3)术后酌情使用抗菌素以预防感染。

(4)根据病情及临床实际,可选用肛肠综合治疗仪、超声雾化洗仪、特定电磁波、智能肛周熏洗仪等。

(一)扩肛疗法:

扩张肛门使狭窄消散,排便正常。

①适应症:

肛裂疼痛,合并排便困难者。

肛管直肠下轻度狭窄、早期肛裂,陈旧性肛裂且无结缔组织外痔、肛乳头肥大者。

各期肛裂的辅助治疗方法。

②禁忌症:

妊娠头3个月及临产前3个月。

伴有严重心、肺、肝、肾疾病及血液病者。

③体位:

可选用侧卧位、截石位、胸膝位。

④麻醉:

可选用局部浸润麻醉。

⑤操作方法:

常规消毒、麻醉,石蜡油润肛,术者戴手套,并将双手食指和中指涂上润滑剂,先将右手食指缓慢插人肛门,轻柔四周按压,逐渐加力,切忌突施暴力引起新的损伤,待肛门稍松解时,再插入左手食指,两手腕部交叉,两手食指掌侧向外,逐渐加力扩张肛管至肛门完全松解,以后逐渐伸人食指和中指,能容纳3-4个手指为宜,目的是通过扩张,松弛紧张的内括约肌,阻断括约肌痉挛、疼痛、排便困难这一恶性循环,以利创面愈合。

也可用扩肛器进行,扩肛持续3—5分钟,每天1次,3-5天后每周2-3次,以后间隔时间逐渐延长,使肛管内外括约肌持续松弛至狭窄消散,排便正常,肛内可纳2指,不复发为止,一般6-8周。

⑥注意事项:

可并发出血、肛周脓肿、痔脱垂及短时间大便失禁,且复发率较高。

在男性应向前后方向扩张,避免手指与坐骨结节接触而影响扩张,女性骨盆宽,不存在此问题。

手术中注意扩肛勿用暴力、快速扩张肛管,以免撕裂粘膜和肛管皮肤。

间断扩肛,逐渐增粗,至肛内可纳2指。

⑦术后处理:

肛管扩张后,可去除肛管括约肌痉挛,故术后能立即止痛。

扩张后肛裂创面扩大,引流通畅,一般无需处理,浅表创面能很快愈合。

如有肛管皮肤撕裂,采用我科特色中药制剂,硝矾洗剂熏洗,常规换药,肛管外涂肛泰膏、马应龙痔疮膏,九华栓、痔疮宁栓纳肛。

(二)肛裂切除术:

①适应症:

溃疡性肛裂伴有各种并发症者,如哨兵痔、肥大乳头、潜行瘘管及隐窝感染。

优点是病变全部切除,创面宽大,引流通畅,便于肉芽组织从基底生长,但其缺点是留下创面较大,伤口愈合缓慢。

②操作方法:

取截石位或侧卧位,局部消毒、麻醉,以组织钳将裂口远端包括哨兵痔在内一并提起,剪刀切除裂口至齿线平面,以肛裂裂口为中心作一梭形切口,切除肛裂创面疤痕组织及栉膜带、哨兵痔、肥大的肛乳头及感染隐窝,弯钳夹住基底部,丝线结扎,剪去残端,修剪皮缘,使之呈外大里小的形状。

必要时再垂直切断外括约肌皮下部及部分内括约肌,彻底止血,指法扩肛。

切口向外适当延长,使切口成一底小口大的V字形创口,凡士林油纱条压迫切口,纱布加压包扎固定。

术后每日坐浴、换药,保持引流通畅至切口愈合。

(三)内括约肌松解术+注射:

内括约肌具有消化道不随意环形肌的特性,易发生痉挛及收缩,这是造成肛裂疼痛的主要原因,一般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很少引起便失禁。

故可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

①适应症:

慢性期肛裂伴有各种并发症者,如哨兵痔、肥大肛乳头、潜行瘘管及隐窝感染。

②操作方法:

患者取截石位,简化骶管麻醉或常规消毒局部浸润麻醉后,在距肛缘约1.5cm的6点或5、8点处做一长1cm小梭型切口,深达皮下,食指伸入肛内触到括约肌间沟部位,持弯钳自切口进入,沿皮下进到括约肌间沟部肛管皮下,在食指引导下,向肛门方向挑出部分内括约肌及外括约肌皮下部并剪断,再稍用力扩张肛门(使括约肌回缩),指诊肛门松弛,括约肌间沟上方可及明显裂隙即可。

肛裂部分行病灶切除暴露新鲜创面,切口一般不缝合,创口长效麻药点状注射,外涂软膏后,盖敷料加压包扎术毕。

③注意事项:

手术医师术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统一操作规程。

术中损伤范围不宜过大,陈旧性肛裂采用肛裂切除术、肛管正中松解、侧方松解术、小切口皮下松解术、纵切横缝术。

从齿线上探出时位置不要过高,不能超过肛直线,以免引进肛门收缩不良或失禁。

术后嘱患者禁食辛辣,饮食易清淡、多饮白开水,调节情志,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防治便秘,感染。

①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

操作方法:

截石位或俯卧位,在局麻下,用双叶张开式肛门镜显示后正中肛裂,直接经肛裂切断内括约肌下缘,内、外括约肌间之组织也应分离,有时切开外括约肌下部,以利引流。

如有炎症肛窦、肥大乳头或外痔,可同时切除。

伤口开放,自行愈合。

此法伤口愈合缓慢,偶有“锁洞”畸形,影响肛门功能。

对老年人肛门松弛者,合并直肠脱垂和肛门功能不良者,不宜行此手术。

②侧位开放性内括约肌切断术

适应症:

慢性期陈旧性肛裂伴有混合痔者,预防肛门狭窄。

操作方法:

截石位或侧卧位,局麻或骶麻,常规消毒。

用手指伸入肛管,摸到括约肌间沟后,在肛门左右两侧的任何一侧肛门缘外侧约1-1.5cm处,在做2cm弧形切口,将蚊式钳由切口伸到括约肌间沟,显露内括约肌后,将外括约肌分离,挑出部分内括约肌,用2把弯血管钳夹住内括约肌下缘,并向上分离到齿状线,在直视下用剪刀将内括约肌切断(剪除一部分送活检,证实是否为括约肌)两断端结扎止血,可用丝线缝合皮肤。

该法优点:

手术在直视下进行,切断肌肉完全,止血彻底,止血后缝合创面,再剪除裂痔并能取组织做活检。

4术后并发症分析

术后按肛门开放伤口换药。

若出现术后感染、发热、疼痛、便秘等合并症,同其他肛肠科术后合并症处理:

(1)术后感染:

①患者身体虚弱,抵抗力降低或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力。

处理方法:

及时治疗原发病,有效地控制血糖。

对素体不佳,可运用中医药补虚扶正辨证治疗。

②手术时无菌操作不严格,术后没有运用抗生素,肛裂潜行侧切时皮下出血较多,创面缝合时留有死腔,术后伤口感染。

处理方法:

术中要严格无菌操作,术后24小时即可以坐浴,尤其是便后及时坐浴,既可以清洁肛门,通畅引流,减少感染的机会,又可以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使疼痛减轻,注意创面的缝合不留死腔外,侧切或缝合后及时纱布压迫,防止渗血瘀结形成感染,若发现后应在B超引导下及时吸净,若无效果及时切开引流,术前或术后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应用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的发生,术后伤口感染主要发生在侧位切开,直视下的内括约肌切断缝合术的伤口,感染多在术后3~4天发生。

当如果发现感染,要及时处理,适当运用抗生素,可根据药敏试验对症应用抗生素。

局部用中药硝矾洗剂熏洗,外敷痔疮膏,必要时扩创或切开引流,坚持每日便后常规换药。

(2)肛门疼痛:

①由于肛管皮肤神经丰富,感觉十分敏感,受到手术刺激后可产生剧烈疼痛。

疼痛又可使肛门括约肌痉挛,导致肛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机体缺血缺氧,从而加重疼痛,形成损伤一疼痛一括约肌痉挛一缺血一疼痛的恶性循环。

患者的病情不同、术式不同,切除范围不同,最终导致术后的疼痛程度也不同,病变范围大,切除范围大,术后疼痛程度也越大。

麻醉方式的选择,术中选择局麻,疼痛出现较早,疼痛程度剧烈,选择骶管麻醉,可使麻醉时间延长,减少术后疼痛时间,减轻疼痛程度。

处理方法:

安抚患者,解除患者心理障碍,防止紧张焦躁情绪,术前可以适当给与镇静药物。

手术操作精细,尽量减少组织损伤,尽可能减少结扎线数量。

手术结束时给予复方亚甲蓝注射液(亚甲蓝、盐酸布比卡因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点状注射创面及皮下,利用亚甲蓝的与神经组织有良好的亲和力,对神经纤维髓质发生可逆性的损坏,可达到良好地止痛效果。

②肛裂手术时内括约肌切断不完全,创伤又可引起括约肌的痉挛,引起肛门的抽痛。

处理方法:

术前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适当的手术方案,严格执行手术操作规范,同时选用合理的麻醉方法。

轻度疼痛仅需温水或中药硝矾洗剂坐浴即可。

如疼痛较重时可以适当给予止痛药物。

疼痛仍不止时考虑长效止痛剂局部封闭治疗。

③排便时粪便对创面的刺激或便后伤口内残存的粪便污染刺激皮下神经而引起肛门的疼痛。

如果大便干硬,可对伤口创面造成刀割样剧痛,从而患者畏惧排便,形成“疼痛一畏惧一干结一疼痛”的循环。

如果大便较稀,淋漓不净,总是翻在创面上则会形成“火辣辣”样疼痛。

处理方法:

术后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质软而且通畅,便后温水或中药坐浴时,注意用手垫小毛巾沾水,由外向创面再向肛内轻轻挤压按摩,使嵌塞在创面上的粪便残渣得以洗净,从而减少因刺激引起的疼痛。

在术后不控制饮食的情况下,大便最迟应48小时内排出,当未见到大便时,要及时口服润肠通便药物如麻仁软胶囊。

避免大便壅滞嵌塞在直肠壶腹,反射性引起括约肌痉挛而引起伤口的疼痛。

④术后创面换药刺激清洁消毒创面可产生一定的刺激疼痛,换药操作医务人员手法不熟练,手法粗暴,加剧疼痛。

创面水肿血栓形成,瘢痕组织收缩压迫神经末梢可产生刺激性疼痛。

换药时认真清洁伤口,用棉签进一步擦净创面上的分泌物及残存粪便,放置油纱条引流,操作动作轻柔,认真仔细。

⑤术中运用电刀后可因伤口切缘的灼伤,而引起术后肛门疼痛。

处理方法:

术中应尽量少用电刀或直接切除皮肤,将肛管皮肤损伤降到最低。

术后轻度疼痛可用硝矾洗剂坐浴。

换药时用痔疮膏肛内敷用。

疼痛较重者可用长效止痛剂伤口周围皮下封闭。

⑥创面的渗血、水肿、感染刺激皮下神经而引起肛门的疼痛。

处理方法:

手术操作认真规范,减少出血,术中切除肛裂时,肛缘处伤口应向外延伸1cm,创面两侧皮缘修剪齐整使其引流通畅,避免或减少水肿及感染的发生。

术后运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给予特定电磁波照射加快周围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具有一定的缓解疼痛作用。

(3)尿潴留:

多因麻醉剂、镇静剂对神经支配的抑制作用。

手术牵拉刺激引起尿道括约肌痉挛或惧怕刀口出血、疼痛不敢用力排尿所致。

术后超过8小时未解小便,可拔除肛管直肠内填塞的敷料,以解除对尿道的压迫,但要注意观察有无创面出血。

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紧张情绪,排尿时提供隐蔽的环境尽量让男患者站立排尿。

出现排尿困难时可让患者听流水声产生条件反射或用温水冲洗热敷会阴部,诱导排尿,按摩膀胱增加膀胱压力,热敷下腹部,以减轻膀胱括约肌痉挛利于排尿。

可针灸治疗,膀胱充盈时肌注新斯的明针,注射新斯的明对膀胧逼尿肌有较强的兴奋作用。

经以上方法无效,膀胱已充盈尿潴留症状明显者或术后超过12小时仍未排尿,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行导尿,留置尿管定时开放,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4)出血:

原发性出血是指在术后24小时之内发生的出血,急症主要诱因为手术操作不当,术中切除范围估计不准确,切除过多、创面过大,撕裂粘膜,损伤深部组织,损伤血管,术中小血管暂时收缩或回缩,忽视出血点处理。

继发性出血一般是指术后7一14日,如果发生术后便时滴血或手纸染血,应严密观察,不必特殊处理,没有明确出血点者,塞入明胶海绵或者中药止血散棉球(马勃、地榆炭、三七粉各研细末均等比列混匀备用)压迫止血。

创面用凝血酶1支1000IU局部涂敷。

全身处理:

估计出血量(包括已排出体外和积存在肠腔内的血量)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补充血量,必要时输血,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和尿量。

局部处理:

在良好麻醉下,用肛门镜或拉钩显露创面,清除肠腔内积血,仔细寻找出血点,对搏动性出血须作缝扎止血,如为静脉渗血可压迫止血。

术中或术后发生大出血或出血量较多时,应及时给予加压包扎或缝扎,必要时补充血容量。

全身性疾病导致凝血机制障碍,如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急慢性白血病等。

处理方法:

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对有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不宜手术,可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用保守疗法治疗肛裂。

长期运用抗凝血药物,如阿司匹林、法华林等。

处理方法:

对服用抗凝血药物的患者在决定手术前请专科医生会诊决定,在不会影响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如果病情允许,当停用抗凝药物1周后再行手术治疗,以减少术后出血的机会。

括约肌切开术后,出血的血管可缩入肌肉内,引起出血并造成止血困难。

使用挂线切开括约肌手术时,若出血点位于挂线处的下方或在脱线过程中血管未闭而发生的出血。

处理方法:

最好在钳夹肌肉后的中间切断,并予以结扎,避免因血管或肌肉中血管回缩而找不到出血点,留下出血隐患,挂线脱落时,注意观察创面有无渗血,并嘱患者卧床休息,如渗血不多,应先予以塔形纱布压迫止血。

出血较多时,应在局麻下缝扎止血,对于术中见到的出血点,特别是搏动性出血点应及时夹住并予以电灼、结扎或缝扎止血。

在肛裂术中切除肛乳头时未作有效的止血处理。

处理方法:

当手术中对肥大乳头决定切除时,应先在其基底部钳夹并进行电灼、结扎或者进行缝扎。

电灼或结扎后的远端,最好不予切除而令其自行脱落,以免因切除部位距离结扎线较近,线脱过早而引起出血。

术后大便干燥,排便时擦伤创面或导致结扎线滑脱或过早脱落。

处理方法:

术后避免过度活动,多食蔬菜、水果以确保大便通畅,术后适当口服润肠通便类药物,如麻仁软胶囊或地榆槐角丸。

用以软化大便,防止其干燥损伤创面而引起出血。

(5)排便障碍粪嵌塞:

可选用软化大便药物或轻泻剂,如麻润肠丸,一清胶囊等。

可用生理盐水500ml或开塞露2--3只灌肠。

必要时用手法挖出嵌塞在直肠内的粪块。

(6)肛缘水肿:

术后局部血液淋巴循环障碍,组织液滞留加之术后局部的炎症反应,久蹲大便,创口引流不畅等均可导致水肿,局部可用3%高渗盐水纱布外敷,促进吸收。

每日换药前后局部可行电磁波照射20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

保持肛门清洁干燥,每天便后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或中药硝矾洗剂薰洗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大便时不能久蹲,薰洗时间不能太长,每次约10~15分钟以免加重创面水肿。

(7)肛门狭窄:

手术后创口感染,伤口愈合时瘫痕挛缩均可导致肛门狭窄,轻度狭窄可用食指扩肛直至痊愈,对食指扩肛无效的重度狭窄者,需手术治疗,术后除合理应用抗生素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