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48337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docx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docx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一: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案】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案《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在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

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探究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

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五、课前准备:

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实验记录表,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

学习面积单位有什么用?

生:

测量面积

出示长方形纸板

师:

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如何测量它的面积呢?

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师:

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测量操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草地的面积;等等,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量,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的目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握好教学的起点,抓住生活中的几个场景,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师:

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测,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系?

(学情预设:

根据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和理解,可能会出现这几种情况:

和长有关、和宽有关,和长、宽都有关,和周长有关)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也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究,敢于猜想的精神)

(三)、实践探究,合作交流

师:

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

现在就请同学们带上老师温馨的提示踏上探究之旅。

出示导学提示: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搭建3个长方形,完成实验记录表。

2、仔细观察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

3、尝试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

(学情预设:

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合理分工,有序地开展实验)

(设计意图:

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借助导学提示经过启发,独立思考,讨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丛冢提高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展示成果,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到台前展示实验记录,并发言

(学情预设:

各小组介绍搭建的3个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通过三次实验,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对表达流畅,思路清晰的小组给予表扬)

如:

我们组共搭建了3个长方形,第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为2厘米,面积是6平方厘米;第二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12平方厘米;第三个?

?

通过三次实验,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

(五)、解决问题

1、实践活动

在我们这间教室里,有很多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的,请大家任选一个,先估计它的面积是多少,在量出它的长和宽,计算出它的面积,考考你的眼力,看看估计的和算出的面积是不是较接近。

(学生操作活动,并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正确计算出它们的面积)

2、前几天,老师新换了一个办公桌,它的长是14分米,宽是8分米,我想给这张办公桌配一块玻璃,需要买多大的玻璃板呢?

3、思考题:

这是一块打碎的玻璃,你能求出它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吗?

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新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既丰富了叙述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另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表面并不是长方形的,如正方形的面积怎样求呢?

它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呢?

再如三角形,我们怎样可以知道它的面积呢?

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课后研究)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培养探究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

1、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新教学价值观中要求: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模式,尝试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贯穿“实验-发现-验证”思路,整节课教学过程注重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方法的获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这也就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充分体现。

“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2、学会与人分工合作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运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共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开放了获取新知的整个教学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根据学生能力、性格等因素将学生异质分组,以学生学习小组为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并达成团体目标。

由于小组成员各有其职,且职责分明,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学生的全面互动,也可以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

小组合作学习又是以个体学习为基础的,让不同个性、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者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习,如计算学校操场的面积等,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

这个实际生活问题得以解决,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

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篇二:

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

数山有路趣为径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4~65页的例题、“想一想”和“想想做做”。

教材简析:

《认识几分之一》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

苏教版教材中有关“认识分数(第一课时)”分三个阶段学习:

第一阶段在三年级上册认识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第二阶段在三年级下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第三阶段在五年级下册认识单位“1”,认识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基础之上,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方法。

本课时内容不仅为本单元学习几分之几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奠定知识基础,也为五年级学习分数的意义打下了根基。

因此,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设计理念:

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每份里有时有几个物体,物体的个数会直接干扰学生的思维,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能够突破这样的难点,本节课的设计从分数的份数定义入手,始终关注每份和平均分的份数的关系,强调分母和分子表示的意义,从而认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从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认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教学上的一次飞跃,跨度比较大。

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

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由于分的是一些具象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他们比较关注表示的个数与总个数的关系,而忽略了表示的份数与平均分的份数的关系,因而教学中,要充分考虑知识逻辑的“序”和学生认知的“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步一个台阶地“拾级而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②使学生能用几分之一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通过实际操作表示出相应的几分之一。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在认识分数的活动中,进一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2.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两个及其以上物体占整体的几分之一,能够把个数与份数区别开来。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板书贴图

2.学生准备

每人2张作业纸、一支水彩笔、1把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寻知识起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情境图:

创设春游的情境。

(二)联系生活,复习旧知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

【设计意图:

课的伊始创设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春游情境,为新知的引入拉启了一个良好的序幕,使枯燥的数学内容生活化、趣味化。

通过春游分食品,既复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一箭双雕”。

该环节摈弃了惯用的复习模式,切实做到了在情境中复习旧知,激活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唤醒了学生原有的旧知存储。

二、引导探究,构建知识模型

(1)感知整体,初步认识

1.出示图:

将2瓶水平均分成两份。

(1)提出问题,激发思考。

怎样用分数表示分矿泉水的结果?

(2)感受整体,共同交流。

①用集合圈表示整体,用虚线表示分割。

②探讨二分之一表示的意思。

2.出示图:

将4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

(1)引导学生再次感知整体。

用集合圈表示整体。

(2)展示平均分成2份的过程。

(3)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

(二)动手操作,加强认识

1.出示图:

将8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

2.提出问题。

把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

3.动手操作。

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动手分一分。

4.汇报交流。

(三)比较深化,揭示课题

1.苹果总个数不同,每份个数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呢?

2.不管有多少个苹果或多少瓶水,只要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二分之一。

3.揭示课题:

认识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遵循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规律,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含义,使抽象的分数概念对于学生而言变得具体和生动起来,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建构起分数的恰当的概念意象,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几分之一的理解。

切实做到了淡化概念,注重实质,使学生建构的过程得以凸显,内化的知识得到外显。

三、巩固练习,深化知识体系

(一)知识竞技场。

【设计意图:

通过这些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用分数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的结果的思考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整体的几分之一所表示的含义。

(二)涂色竞技场

【设计意图:

“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习本来就应该像呼吸一样自然”,涂色活动是孩子们非常喜闻乐见的活动,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加深对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的理解。

(三)眼力竞技场

1.1个苹果,是这一篮苹果的四分之一,这个篮子里一共有几个苹果?

2.2个苹果,是这一篮苹果的三分之一,这个篮子里一共有几个苹果?

【设计意图:

数学教学应坚持“儿童本位”,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智慧、深化理解,因而我设计了富有挑战性猜总数练习让学生充分地体验、主动地思考。

(四)游戏竞技场(机动题)

16个笑脸,拿走其中的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

这个游戏活动,很好地考察了学生对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理解情况,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同时也为后续学习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实际问题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正如波利亚所指出的:

抽象的道理是重要的,但要用一切办法使他们看得见、摸得着。

四、全课总结,回顾知识脉络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设计意图:

设置这样的回顾总结,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课的最后通过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分数原型,初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篇三:

五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五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2011至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执教人:

余明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5—106页的例4、例5及练习二十三。

教学目标:

1、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

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

教学重点:

合理选择统计量,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教学难点:

中位数意义的理解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要运用中位数能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中位数与平均数各自特点的理解。

教学准备:

作业纸、ppt课件

教学思路:

为什么要引入中位数-----什么是中位数------怎样求中位数------运用中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出示场景,五年级

(1)班举行掷沙包比赛,图中的表格列出了三组同学的成绩,你用什么数表示这组同学的掷沙包水平呢?

(1)让学生估计一下第3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应该是多少,再算一下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对比表格数据,思考“平均数表示这组同学掷沙包水平合适吗?

”。

引导学生发现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低于平均值

(2)找出“为什么平均数比大多数学生的成绩要高?

”的原因。

(3)认识中位数:

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

师:

由于数据中出现了偏大的数据,为了更好的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我们可以将这些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起来,选取最中间的这个数据24.7来表示这组同学的掷沙包水平比较恰当,这个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强调1:

中位数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

因为有两个同学的成绩太高,严重偏离了大多数同学的水平,这时我们可以用中位数来表示第3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

强调2:

“中位”是相对一组数据的数值大小顺序而言的,计算中位数前首先应将该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进行排列,再找出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据。

小结:

平均数与中位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但针对具体的一组数据来说,则应根据数据组中各个数据的分布情况,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量。

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时,就最好选用中位数来表示该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只有一个,在数据个数为奇数的情况下,中位数是这组数据最中间的那个数据;在数据个数为偶数的情况下,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2、进一步理解中位数的概念,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体会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

例题5,出示场景图,同学们正在进行跳远比赛,看看他们的成绩:

(1)分别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用哪个数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3)如果2.89m以上为及格,有多少名同学及格了,超过半数了吗?

(4)如果再增加一个同学杨冬的成绩2.94m,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

首先让学生分组讨论:

①表格中的数据有什么特点,譬如有几位同学的成绩,最高是多少,最低是多少?

②求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看看几位同学的成绩与平均数和中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③选择哪个统计两表示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呢?

结论:

7名男生跳远成绩的平均数是2.96,中位数是2.89,有5名男生的成绩都低于平均值,这说明在这里用平均数来代表该组成绩不太合适,应选用中位数。

强调:

①中位数的求解方法,首先将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好:

②找到最中间位置的数据2.89。

③当数据增加一个后,中间位置出现两个数据:

2.89和2.90,需要求两个数的平均数,即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二、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第107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2题。

三、课堂小结。

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中位数,什么是平均数吗?

怎样求偶数个数据的中位数?

四、作业

教科书第108页练习二十三的第3、4题

板书设计:

中位数的认识

平均数

在一组有序排列的数列中,最中间的数是这组数的中位数。

说课稿

(一)教材说明: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统计学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统计观念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统计中,对数据的分析以及做出科学推断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平均数”在小学和前两节也已经初步学习,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非常广泛;但现实生活的事务是多方面的,针对数据中出现的“异常值”时该如何评价呢?

中位数应运而生。

从知识的掌握看:

它是对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进一步完善,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从数学的应用价值看:

从“单一”的“平均数”评价逐步过渡到“多元”的综合评价,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利于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明确中位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在描述一组数据特征方面的差异,对统计数据多角度、全面的分析。

(由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可以多借助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及现代教育技术来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②、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社会生活问题,积累数学应用、创新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社会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②、在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统计、计算中培养认真、耐心、实事求是的态度。

情感与态度目标:

①、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其自信心。

②、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学习积极性;在中位数的学习中,渗透一组数据对称的数学美以及树立求中位数时对应的数学思想。

4.教法和学法:

①、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主要采用“以问题为中心”讨论发现法。

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学习;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现概念的产生过

程及思想方法的概括过程。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其主体地位;教师是通过参与学生活动中以启发、调整、激励体现主导地位。

②、在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学疑结合”、“学思结合、“学用结合”的学法指导,注意对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流程:

布置作业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探讨、探究新知自主学习、形成概念指导应用、积极创新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探讨、探究新知】

设计意图:

学生之间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评价、相互完善;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概念的形成过程,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整体认识水平。

同时,教师作为参与者,应主动地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对学生的认识不断地起促进和调节作用;在讨论的过程中积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

教师对问题解答要点:

(1)为什么去掉经理工资?

与截尾平均数的区别?

因为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不容抹杀的。

体现统计是一门客观公正的科学,应具备实事求是的精神。

(2)为什么以大堂服务员的工资来反映平均工资水平?

因为这样评价更符合实际情况。

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科学价值观的培养。

【自主学习、形成概念】

让学生自学教材,结合上面的故事带着问题进行讨论、解决。

有助于同学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养。

采取同学间“一问一答”的形

式即:

一部分同学提问,另一部分回答,活跃课堂气氛。

可能提出的问题:

(1)什么是中位数呢?

(2)怎么确定中位数呢?

(3)中位数有什么作用呢?

(4)中位数和平均数有什么异同?

(5)各有什么优缺点?

教师小结:

中位数和平均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

平均数比较稳定,它与这一组数据中每一个数都有关系,对这一组数据中所包含的信息最为充分、最为广泛,在统计中有重要作用,但计算比较较繁,并且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计算较易,但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