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8457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_精品文档.doc

《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_精品文档.doc(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_精品文档.doc

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

8.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的主要任务在于B

A.识别、评价和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

B.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

C.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D.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E.研究劳动条件对健康的影响及如何改善劳动条件

14.劳动卫生学的主要任务在于D

A.研究劳动条件对健康的影响

B.研究劳动条件对健康的效应

C.研究如何改善劳动条件

D.预测、识别、评价和控制职业有害因素

E.预测、识别、评价和控制职业性疾病

1.构成工作环境微小气候的主要因素除气温外,还有C

A.气压、气湿、风速

B.气压、气湿、气流

C.气湿、气流、热辐射

D.气压、气湿、太阳辐射

E.气压、相对湿度、热辐射

130.劳动强度过大,工作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姿势不良,劳动工具不合适,精神方面或个别器官系统过度紧张,这样一些有害因素可统称为D

A.物理性职业有害因素

B.生物性职业有害因素

C.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D.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E.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00.工伤事故应该属于下列哪一范畴D

A.职业病

B.广义上的职业病

C.法定的职业病

D.职业性损害

E.职业性疾患

9.工伤事故属于的范畴是D

A.职业病

B.广义的职业病

C.法定的职业病

D.职业性损害

E.职业性疾患

46.某些轻微的职业有害因素有时仅引起体表的某些改变,如胼胝、皮肤色素增加等。

这些改变为机体的代偿或适应性改变,尚在生理范围之内,通常称为E

A.广义上的职业病

B.医学上的职业病

C.职业性多发病

D.工作有关疾病

E.职业特征

95.建筑工的腰背痛在我国属于C

A.赔偿性疾病

B.法定职业病

C.工作有关疾病

D.职业特征

E.职业病

50.某搬运工,男性。

工龄5年。

一年来腰部经常疼痛,弯腰、转身等活动受限,经内科和X线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这种情况应该考虑的诊断C

A.职业病

B.全身振动病

C.职业性下背痛

D.骨质增生

E.风湿病

21.我国现行的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包括D

A.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阈限值

B.阈限值、最高容许浓度

C.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推荐性接触限值

D.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E.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102.某类疾病其危险因素之一在于接触职业有害因素,但不是唯一的病因。

它可因职业接触而提早发生或病情加重,也可因劳动条件改善而缓解。

这类疾病可称为E

A.职业性损害

B.职业性疾患

C.职业病

D.法定职业病

E.工作有关疾病

110.某些轻微的职业有害因素有时仅引起体表的某些改变,如胼胝、皮肤色素增加等。

这些改变为机体的代偿或适应性改变,尚在生理范围之内,通常称为E

A.广义上的职业病

B.医学上的职业病

C.工作有关疾病

D.个体特征

E.职业特征

113.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机体不能代偿,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为C

A.职业性损害

B.职业性疾患

C.职业病

D.法定职业病

E.工作有关疾病

16.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主要是D

A.找出易感人群

B.为制订职业卫生标准提供依据

C.确定环境监测的范围

D.找出接触职业有害因素与潜在发病间的联系

E.确定剂量-效应关系

34.在同一劳动条件下,工人发生职业性损害的机会和程度有一定的差别,这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缺陷、年龄和性别差异、营养不良、其他疾病、文化水平低和生活方式不好。

这些因素又称为B

A.有害因素

B.个体危险因素

C.个体特征

D.易感性

E.个体易感性

17.职业有害因素是否引发职业性损害的作用条件主要是B

A.遗传因素

B.个体因素

C.个体危险因素

D.接触水平

E.接触方式

33.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机体不能代偿,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为C

A.职业性损害

B.职业性疾患

C.职业病

D.法定职业病

E.工作有关疾病

35.从根本上消除或最大程度地减少有害因素的接触,例如:

改变工艺和生产过程,制订职业接触限值,使作业环境达到卫生标准要求。

这属于以下哪一类职业卫生预防工作C

A.初始级预防

B.根本性预防

C.第一级预防

D.第二级预防

E.第三级预防

15.劳动时直接供给机体能量物质的是A

A.三磷酸腺苷(ATP)

B.二磷酸腺苷(ADP)

C.磷酸肌酸(CP)

D.肌酸

E.糖原

14.体力劳动导致器官和组织的血液流量变化为E

A.骨骼肌和内脏的血液大量增加

B.骨骼肌和脑的血液大量增加

C.肾脏和肝脏的血液大量增加

D.骨骼肌和肾脏的血液大量增加

E.骨骼肌和心肌的血液大量增加

15.中等强度作业时氧消耗的特点是A

A.氧需不超过氧上限

B.氧需等于氧上限

C.氧需超过氧上限

D.氧债几乎等于氧需

E.氧债大于氧需

18.机体活动时直接利用的能量来自A

A.ATP

B.ADP

C.碳水化合物

D.脂肪

E.蛋白质

A.氧需

B.氧债

C.乳酸氧债

D.非乳酸氧债

E.氧上限

118.劳动一分钟需要的氧量称为A

119.表示体力劳动能力的指标是B

120,1分钟内血液能供应的最大氧量称为E

131.长期在同一劳动环境中从事某一作业活动,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复合条件反射使得各器官和系统更协调、反应更迅速、能耗节省而效率提高,这种状态称为C

A.一时性共济联系

B.静力定型

C.动力定型

D.生理协调

E.神经协调

15.轮班工作制对机体的效应为C

A.没有影响

B.有益

C.影响生物节律

D.可引起职业病

E.可引起肌肉骨骼疾患

20.劳动生理学是研究人在一定劳动条件下哪些方面的变化A

A.器官和系统的功能

B.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

C.劳动行为

D.行为功能

E.运动功能

22.动力作业时肌肉的主要收缩方式是A

A.等张收缩

B.等长收缩

C.等力收缩

D.间断性收缩

E.持续性收缩

103.记忆在脑力劳动处理信息起重要作用,信息首先以不稳定形式暂时地在大脑加以贮存,这种记忆称作C

A.暂时记忆

B.长期记忆

C.工作记忆

D.第二级记忆

E.第三级记忆

A.体温

B.实感温度

C.肌电

D.皮肤温度

E.脑诱发电位

121.评价脑力劳动负荷较合适的指标是E

122.反映局部肌肉的疲劳宜采用C

123.反映机体的冷热感觉宜采用B

104.参与劳动的是一组或多组小肌群,其量少于全身肌肉总量的1/7,肌肉收缩频率高于15次/分钟,这种作业称为C

A.静力作业

B.动力作业

C.反复性作业

D.持续性收缩

E.间断性收缩

106.由于工作肌与心脏的垂直距离增加,静水压升高,导致心血管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工作肌乃至全身极易疲劳。

这类作业称为C

A.静力作业

B.动力作业

C.手举过头顶的作业

D.流水线作业

E.VDT作业

37.通过反复使用而改善劳动者先天固有的生理功能和能力,例如增强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或肌肉的力量,这种活动称为C

A.练习

B.训练

C.锻炼

D.复习

E.习服

(72-73题共用题干)

个体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持续劳动能力、负重能力、运动速度、感觉敏锐度等,它与劳动负荷一起决定机体在劳动过程中的反应及其程度,例如心率的变化。

72.哪项特征最为重要并对其它特征有影响B

A.年龄

B.年龄和性别

C.负重能力

D.持续劳动能力

E.运动速度

73,机体在劳动过程中的这种反应劳动生理学上称为C

A.反应

B.效应

C.应激

D.应急

E.应答

95.静力作业时肌肉的收缩方式是B

A.等张收缩

B.等长收缩

C.间断性收缩

D.持续性收缩

E.稳定性收缩

16.疲劳的确切定义应该是D

A.正常的心理反应

B.正常的生理反应

C.正常的精神反应

D.体力和脑力工作效率暂时的降低

E.倦怠的感觉

23.劳动负荷评价的主要目的是E

A.提高劳动负荷

B.降低劳动负荷

C.消除劳动负荷

D.将劳动负荷降低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E.将劳动负荷维持在适当的水平

96.轮班工作制对人体健康C

A.有益

B.没有什么影响

C.有不良影响

D.可以引起职业病

E.可以引起工作有关疾病

36.职业紧张因素导致的反应可表现为过量吸烟、酗酒,频繁就医、药物依赖:

怠工、缺勤;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这类反应在劳动心理学视为B

A.心理反应

B.心理紧张

C.心理障碍

D.心理适应

E.行为反应

24.疲劳的确切定义是D

A.正常的心理反应

B.正常的生理反应

C.正常的机体反应

D.体力和脑力工作效率暂时的降低

E.体力和脑力工作效率持久的降低

96.工间休息方式的确定主要是根据C

A.每天的工作量

B.作业的特点

C.多数人员的疲劳状况

D.企业的管理模式

E.职工技术熟练程度

12.氧需能否满足主要取决于D

A.肌肉骨骼系统功能

B.神经系统功能

C.呼吸系统功能

D.循环系统功能

E.血液系统功能

13.使机体的氧消耗易进入稳定状态的劳动是D

A.登山

B.手工锻造

C.手工搬运

D.缝纫作业

E.潜涵作业

19.个人体力劳动能力主要取决于下列哪一系统的功能D

A.呼吸系统

B.排泄系统

C.血液系统

D.心血管系统

E.神经系统

21.我国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计算劳动强度指数主要依据A

A.能量代谢和疲劳程度

B.劳动时间率和心率

C.肺通气量和心率

D.能量代谢率和劳动时间率

E.通气量和劳动时间率

89.人体运动系统主要包括C

A.神经、肌肉、韧带

B.血管、肌肉、骨骼

C.肌肉、骨骼、关节

D.神经、肌肉、血管

E.神经、肌肉、软骨

29.对动力单元的描述,正确的是D

A.一个动力单元可以完成复杂动作

B.动力单元由肌肉、骨骼、神经等组成

C.一般来说,组织劳动生产时,要尽可能多地动用动力单元

D.两个以上动力单元组合在一起成为动力链

E.胃、肠蠕动也属于动力单元运动

19.工效学的目的是实现人在生产劳动及其他活动中的B

A.健康、安全和效率

B.健康、安全、舒适和提高效率

C.健康、安全、快速和高效

D.安全、舒适和高效

C.健康、安全、自动化和效率

109.某职工,计算机录入人员,工作量大,工龄3年。

数月来肩部、前臂及腕部肌肉和关节酸痛、乏力、休息可缓解。

X线、肌电图及化验检查均未见异常。

对于该职工所患疾病首先应考虑的是C

A.风湿病

B.颈椎病

C.肌肉骨骼损伤

D.类风湿病

E.神经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